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浆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于笔者医院诊治的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视网膜病变分为病变组(n=81)与无病变组(n=87)。另选取同期于笔者医院体检的85例健康人员作为正常组。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浆MDA含量,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血浆SOD含量,采用高压液相法测定血浆HbA1c水平,Pearson法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浆MDA、SOD、HbA1c对病变的预测价值,对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s多因素分析。结果 病变组与无病变组患者血浆MDA与HbA1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且病变组显著高于无病变组(P<0.05);病变组与无病变组患者血浆SOD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且病变组显著低于无病变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浆MDA水平与HbA1c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SOD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MDA、SOD、HbA1c的AUC值分别为0.811、0.886、0.778,敏感度与特异性分别为81.25%、62.07%;Logistics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血浆MDA、SOD、HbA1c均为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浆MDA与HbA1c水平升高而血浆SOD水平降低,三者均可作为临床诊断的辅助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变化,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50例健康对照者,50例无DR 2型糖尿病患者(NDR组)、50例合并非增殖型DR 2型糖尿病患者(NPDR组)及50例合并增殖型DR 2型糖尿病患者(PDR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结果 所有糖尿病患者Hcy、MDA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PDR组及PDR组均较NDR组明显升高,血清SOD、GSH含量所有糖尿病患者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NPDR组及PDR组均较NDR组低(P<0.01);同时PDR组又低于NPDR组(P<0.01);血清Hcy与MDA水平呈正相关(r=0.84,P<0.05),与SOD、GSH含量均呈负相关(r=-0.77,-0.68,P<0.05).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氧化应激反应增强,氧化应激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有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共215例,分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74例,64.7岁±8.2岁)和冠心病非糖尿病组(141例,66.2岁±69.2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与冠心病非糖尿病患者比较,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更常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无痛性心肌缺血以及严重心律失常(P<0.01,P<0.05),血中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血尿酸增高(P<0.01,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P<0.01),左室射血分数降低(P<0.001).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较多发生3支血管病变(P<0.01),冠状动脉病变多为严重狭窄、完全闭塞以及弥漫性病变(P<0.001).[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较严重,常有左心功能异常,冠状动脉病变复杂且严重,累及范围广,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测定30例无DR的2型糖尿病患者(NDR组)、34例合并背景期DR的2型糖尿病患者(BDR组)、32例合并增殖期DR的2型糖尿病患者(PDR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NC组)的血清visfatin、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结果 BDR组的血清visfatin和MDA明显高于NDR组(均P<0.01),PDR组的血清visfatin和MDA明显高于BDR组(均P<0.01).BDR组的血清SOD明显低于NDR组(P<0.01),PDR组的血清SOD明显低于BDR组(P<0.01).DR患者的血清visfatin与MD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三酰甘油呈明显正相关(r=0.521,r=0.427,r=0.516,均P<0.01),与SOD呈明显负相关(r=-0.573,P<0.01)o结论DR患者的血清visfatin水平升高,存在氧化应激,visfatin与氧化应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共同参与DR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徐威  蔡应木  王彩霞 《广东医学》2012,33(12):1802-180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法对6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浆VEGF水平的检测,并与35名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者和伴视网膜病变者血浆VEGF水平均高于健康人(P<0.05,P<0.01).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与VEGF水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2(Ang-2)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9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组)35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BDR组)40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24例,以及正常对照纽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VEGF和Ang-2水平.结果 NDR组、BDR组和PDR组患者血清VEGF和Ang-2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BDR组患者血清VEGF和Ang-2水平明显高于NDR组患者,且PDR患者血清VEGF和Ang-2水平又明显高于BDR组患者(P<0.05).血清VEGF与Ang-2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VEGF和Ang-2均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其水平异常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脂联素(adiponectin)在2型糖尿病(DM)视网膜病变(DR)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对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脂联素进行测定.结果:①DM组血清脂联素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②BDR组的脂联素含量低于NDR组(P<0.05).③PDR组的脂联素含量低于NDR组(P<0.01).④PDR组的脂联素含量低于BDR组(P<0.05).⑤DR的严重程度与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r=-0.428,P<0.01).结论:脂联素的降低在DM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而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时,血中脂联素水平更低,脂联素可能参与了DR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NDR组血清MD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DR组血清MDA明显高于NDR组(P<0.01),PDK组血清MDA明显高于BDR组(P<0.0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APN与MDA呈明显负相关(γ=-0.568,P<0.01),与SOD呈明显正相关(γ=0.479,P<0.01).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存在氧化应激,氧化应激与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有关.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患者的泪膜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11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泪膜功能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按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眼底病变进行分组.分别进行眼干症状询问、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角膜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试验,SIt)和泪膜脂质层形态观察.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干眼评分.结果2型糖尿病组的干眼评分(3.28±1.56)高于对照组(2.31±1.50,P<0.01);BUT(6.50±4.84)s低于对照组(12.26±7.16)s(P<0.01);SIt(10.61±6.86)mm与对照组(10.92±7.05)mm差异无显著性(P>0.05).2型糖尿病组的干眼症患病率为19.8%,高于对照组8.0%(P<0.05).对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眼底分为3组: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背景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3组的干眼评分分别为:2.95±1.50、3.38±1.48和4.11±1.60(P<0.01);SIt分别为(10.95±6.89)mm、(11.71±7.30)mm和(7.63±5.20)mm(P>0.05);BUT分别为(7.53±5.23)s、(5.88±4.10)s和(4.47±4.17)s(P<0.05);对有眼底病变者分为已行激光治疗组和未行激光治疗组,两组的干眼评分分别为4.71±1.14和3.26±1.15(P<0.01);BUT分别为(2.93±2.06)s和(6.26±4.36)s(P<0.01);SIt分别为(7.21±6.51)mm和(11.33±6.73)mm(P<0.05);出现角膜染色的比率分别为50.0%和17.9%(P<0.05).干眼评分与眼底病变程度和是否行激光治疗有显著相关性(P<0.01),与年龄、性别、胰岛素治疗、病程、血糖控制分组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泪膜功能异常,其泪膜功能改变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眼底激光治疗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超敏C-反应蛋白、TNF-a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有无视网膜病变将其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60例,视网膜病变组DR组76例,按照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可以将DR组分为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DR组(20例)和背景期视网膜病变组BDR组(56例),检测对比各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TNF-a的水平变化。结果 DR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TNF-a的水平显著高于NDR组,且PDR组显著高于NDR组和B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TNF-a水平明显高于无视网膜病变患者,且背景期视网膜病变患者水平增高较显著,联合检测能够更加全面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情况进行了解。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抗体芯片技术研究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表达谱及其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32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16例合并轻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16例未合并视网膜病变(DM组).应用Raybiotech人类细胞因子抗体芯片同步检测血清中42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以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与DM组相比,NPDR组中性粒细胞活化剂(ENA-78)、生长相关基因(GRO)、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RANTES)、血管生成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IL-1α表达水平下降(P<0.05).在芯片所包含的42种细胞因子中ENA-78的水平变化明显,NPDR组是DM组的1.88倍和正常对照组的3.6倍.结论 早期DR患者血清中部分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存在差异,提示炎症反应在DR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因子有可能成为DR临床早期预警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D4+CD28null T细胞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方法 选取内分泌科141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存在微血管病变分为单纯糖尿病组(T2DM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糖尿病肾病组(DR+DN组)。另选择台州医院体检中心的26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各组CD4+CD28null T细胞的表达及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各糖尿病组CD4+CD28null T细胞的表达均明显升高(χ2=19.98,P<0.01)。DR组、DN组、DR+DN组与T2DM组相比,CD4+CD28null T细胞的表达均升高(Z=-2.19、-2.87、-2.67,均P<0.05),炎症指标CRP也升高(Z=-3.11、-2.36、-2.86,均P<0.05)。而DR组、DN组、DR+DN组之间CD4+CD28null T细胞的表达和CR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4+CD28null T细胞的表达、CRP及腰围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CD4+CD28null T细胞亚群的表达高于健康体检者,而存在微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更高的CD4+CD28null T细胞亚群的表达。CD4+CD28null T细胞可独立影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卫钦锋  李先加 《重庆医学》2017,(30):4223-4225,4228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氧磷酶1(PON1)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DM)患者168例,将其分为DM组(48例)、增殖性DR(PDR)组(66例)和非增殖性DR(NPDR)组(54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4例作为对照组(NC组).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对氧磷酶1(PON1)基因多态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所有受试者超氧化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与NC组比较,DM组、NPDR组及PDR组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舒张压、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和NPDR组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舒张压、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C、CT、TT基因型患者DR发生率分别为71.05%、56.27%、38.64%,CC基因型患者DR发生率明显高于CT和TT基因型患者,差异有统诗学意义(P<0.05).PON1192位点不同基因型健康体检者SOD、MD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QQ基因型DR患者体内SOD水平低于QR、RR基因型患者,MDA水平高于QR、RR基因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PON1基因的表达影响DR的发生和进展,PON1基因可能通过影响DR患者体内氧化应激酶的表达控制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根据2型糖尿病视网膜的病变特点,分析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53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视网膜病变情况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105例),背景期DR组(27例),增殖期DR组(21例),并选取同期体检的正常人群为对照组(30例)。记录病程,比较各组人群血糖值、hs-CRP、Hcy,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随着眼底病变的进展,背景期DR组、增殖期DR组FPG、hs-CRP、Hcy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或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P<0.05),随着糖尿病的进展,背景期DR患者已经出现Hcy、hs-CRP水平的升高,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而在增殖期DR患者中上述指标升高更为明显,已明显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Hcy与hs-CRP呈正相关(P<0.01)。结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Hcy、hs-CRP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在增殖期DR患者中上述指标的异常更为明显,联合检测可更全面评估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与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对156例 2型糖尿病(DM)中伴有DR患者(DR组)71例、未伴有DR患者(NDR组)85例进行HbA1c、FBG检测,分析HbA1c、FBG 与DR的关系。结果 DR组的HbA1c水平显著高于NDR组(P<0.01),且HbA1c水平越高,DR发生率也增加(P<0. 05)。但两组FBG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HbA1c水平对判断DR的病情变化和预后有参考价值,可作为监测DM患者DR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陈晖  郭媛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3):325-326,329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探讨其与DR的关系。方法:根据眼底镜检查或眼底照相结果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SDM)组26例和DR组24例,24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各组HCY和血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结果:正常对照组HCY、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显著低于SDM组和DR组(P<0.05);DR组HCY、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SDM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HCY、血液流变性异常,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变化更明显,检测糖尿病患者HCY、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ES)水平和视网膜病变程度,研究两者的相关性及在糖尿病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检测100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伴脑梗死47例,单纯糖尿病53例)及5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的血清NES水平,眼科常规检查后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确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发生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单纯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脑梗死组高NES血症发生率、血清NES水平及DR发生率及硬化程度均升高(P〈0.05);糖尿病患者血清NES水平与DR硬化程度呈正相关(r=0.733,P〈0.05)。结论血清NES水平和DR是糖尿病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特点,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与DR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32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检查或眼底荧光造影,根据2002年国际分级标准将其分为5期,即无明显视网膜病变(1期),轻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期),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期),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期)。记录病程,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hs-CRP、Cys-C、24h尿白蛋白定量(24h-UAE),分析DR各组的特点及相关因素。结果 在纳入的病例中,DR的总患病率为47 %;与1期相比, 2、3、4、5各期的病程、HbA1c、hs-CRP、Cys-C、24h-UAE均显著升高(P<0.05),且依次性升高(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ys-C、hs CRP分别是DR患病率及其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病程、HbA1c、24h-UAE呈正相关。结论 DR及其病情严重程度与Cys-C、hs-CRP密切相关,Cys-C 、hs-CRP有可能成为预测DR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表达水平,探讨RBP4、NLR与D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6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2型糖尿病(T2DM)组41例,非增生性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40例,增生性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42例,40例正常体检人作为对照组(NC)。空腹10 h后检测所有受试者静脉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胰岛素、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算NLR。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RBP4。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Logistic逐步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NC组比较,T2DM组、NPDR组、PDR组RBP4、NLR显著升高,与NPDR组比较RDR组RBP4显著升高(P均<0.05)。RBP4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三酰甘油、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NLR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收缩压、空腹血糖、RBP4、NLR、胰岛素抵抗、胆固醇为DR的危险因素。结论  RBP4与NLR在DR患者表达水平增高,且NLR可影响DR患者血清RBP4表达,RBP4与NLR是DR的危险因素,与DR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多重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岳阳市第二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68例及体检中心正常对照个体285例,根据有无眼底病变,分为三组:单纯糖尿病组(DM组,18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180例)与正常对照组(NC组,285例)。检测各组临床与生化指标,对糖尿病患者易于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DM组与DR组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高于NC组,而DM组与DR组的空腹C肽与餐后C肽均显著低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比较,DR组病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hTC、TG、LDL-C均显著增高,而空腹C肽与餐后C肽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R组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比例[47.2%(85/180)1显著高于DM组[10.6%(20/188)],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60.555,P=0.000)。DM组与DR组BMI、HDL-C、收缩压、舒张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OR=4.258,P=0.001)、HbA_1c(OR=1.298,P=0.002)、TC(OR=1.477,P=0.005)、LDL-C(OR=2.187,P=0.008),合并糖尿病。肾病(OR=1.812,P=0.000)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相关。结论病程、HbA_1c、LDL-C、合并糖尿病肾病与2型糖尿病患者易于发生视网膜病变相关,且均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