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观察牛膝多肽(ABPP)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导的转基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细胞株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体外培养的RGC-5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牛膝多肽(0.05、0.5、5.0μg/ml)预保护12小时,用NMDA(100μmol/L)诱导细胞损伤,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单纯损伤组和地卓西平(MK-801)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Hoche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NMDA可诱导RGC-5损伤,与单纯损伤组比较,0.5和5.0μg/ml ABPP可提高RGC-5存活率,减少细胞凋亡(P<0.05)。结论:ABPP可抑制NMDA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保护视网膜神经元。  相似文献   

2.
<正>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致盲眼病,其病理改变特征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损害,但损害机制了解甚少。本文通过制备高眼压动物模型,探索高眼压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及药物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选用新西兰白兔45只,雌雄兼用,体重2.0~2.5kg,随机分为药物实验组(简称实验组)和实验对照组,每组21只,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进行性的死亡和丢失是青光眼导致视功能损害的基础病理。RGCs的死亡是通过细胞凋亡的形式进行的。RGCs损伤后,多种原因导致的细胞外谷氨酸在正常水平之上大量聚集,通过谷氨酸受体引起细胞内Ca2+增加,继而进入一系列细胞凋亡途径。局部的谷氨酸聚集还会引起半胱天冬酶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增加,共同参与RGCs的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牛膝多肽(ABPP)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导的体外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新生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体外原代培养,随机分为对照组、NMDA组、ABPP+NMDA组[按ABPP不同药物质量浓度(0.1、0.3、1.0、3.0μg/ml)设4个亚组]和地西平(MK-801)+NMDA组。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抗Thy-1.1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培养细胞中RGCs纯度;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Hoechst/PI双染色法定性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AnnexinV/PI双染色法定量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NMDA可诱导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与NMDA组比较,0.3μg/ml ABPP可提高RGCs存活率,减少细胞凋亡(P〈0.05)。结论:ABPP可抑制NMDA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保护视网膜神经元。  相似文献   

5.
压力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及突起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体外加压培养SD乳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s)模型 ,并观察压力对RGCs存活及突起生长状况的影响。方法 取生后 0~ 3天SD乳鼠的视网膜组织 ,用酶化学方法制备成细胞悬液并接种于培养瓶中。用自行设计的体外加压模型 ,使瓶内压力分别达到 2 0mmHg、4 0mmHg、6 0mmHg和 80mmHg,同时设对照组 (压力为 0 )。分别于培养后 2 4h、4 8h和 72h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RGCs的存活及生长状况 ,并应用Thy 1 .1单克隆抗体对RGCs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 压力为 2 0mmHg及 4 0mmHg实验组中RGCs生长状况与对照组相似 ,RGCs存活数量及突起生长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压力为 6 0mmHg及 80mmHg实验组中RGCs存活数量及突起生长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RGCs可以在体外存活并生长 ,一定的压力 (≥ 6 0mmHg)可以影响RGCs的存活数量及突起生长率。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多年来对其发病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视网膜毛细血管微循环的改变上,对视网膜神经组织的研究较少.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有学者提出DR的主要发病机理可能不仅是视网膜血管本身,而且与血管周围的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组织关系更为密切.视网膜的神经元和/或神经胶质可能对长期的高血糖影响特别敏感,微血管损害就成为其代谢紊乱的继发结果[1].近年大量临床电生理学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在DR临床发病前,起源于神经网膜内层的振荡电位视网膜电图波振幅下降,潜伏期延长,其异常早于血-视网膜屏障通透性异常.应用持续固定聚焦视网膜电图研究发现,DR病变前期和/或早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 ,RGCs)和双极细胞功能已发生异常.实验动物研究也显示,发生DR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苗勒氏(Müller)细胞已出现凋亡[2].有学者推测,糖尿病因耗尽了神经元所依赖的神经营养因子而导致DR的发生[3],神经网膜、神经细胞与DR的关系探讨成为目前DR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本文就与DR神经网膜关系密切RGCs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对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s)凋亡的影响。方法 :15只生后 2~ 3dWistar大鼠 ,视网膜采用胰酶消化法制成细胞悬液后接种于 2 4孔培养板 (每孔 1× 10 5个细胞 ) ,取培养 72h的细胞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将培养的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三种浓度CNTF组 (10ng/ml、2 0ng/ml、4 0ng/ml) ,培养 72h后采用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培养 72h的细胞 90 %以上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TUNEL法检测显示培养细胞有凋亡细胞存在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凋亡率为 (11.95± 4 .4 0 0 ) % ,10ng/ml、2 0ng/ml、4 0ng/mlCNTF组凋亡率分别为(7.883± 2 .14 6 ) % ,(6 .4 17± 3.317) % ,(8.0 33± 2 .0 2 3) % ,CNTF组凋亡率显著降低 (P <0 .0 1~ 0 .0 5 ) ,其中2 0ng/mlCNTF组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CNTF能降低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率 ,其促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可能是通过减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来起作用 ,而高浓度CNTF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有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功率微波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峰  马春杨 《黑龙江医学》2008,32(3):178-181
目的观察2450 MHz微波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损伤作用,为视网膜损伤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微波理疗机于微波屏蔽室内按微波强度分3组进行微波辐射1h,光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测细胞存活率。结果微波辐照后,光镜下细胞即有聚集现象,部分细胞轴突消失,个别细胞凋亡,改变随着微波强度而增加。结论2450 MHz微波可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损伤程度与微波辐射强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Muller细胞在视网膜前体细胞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Muller细胞和不同时期的胚胎视网膜前体细胞,将其与Muller细胞共同培养,并进一步用Muller细胞条件培养液来诱导视网膜前体细胞的分化。倒置相差显微镜每天观察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情况,Thy1.1标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并计数。结果视网膜前体细胞能分化为多种视网膜细胞类型,包括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不同时期、不同培养条件下的视网膜前体细胞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化的百分比不同。单独培养组、共同培养组和Muller细胞条件培养液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百分比,E14分别为(16.91±4.05)%,(47.25±9.67)%和(42.36±10.52)%,E18则分别为(4.65±1.88)%,(9.90±3.19)%和(8.69±3.01)%。相同时期的视网膜前体细胞,共同培养组和Muller细胞条件培养液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百分比较单独培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同培养条件下,E14视网膜前体细胞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化的百分比较E1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uller细胞能诱导视网膜前体细胞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化,可能通过Muller细胞释放某些可溶性因子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7β雌二醇对丙泊酚诱导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7 d的大鼠皮层神经元,随机分为三组:溶剂对照组(给予等溶剂20%脂肪乳),丙泊酚组(丙泊酚终浓度为500μmol/L),17β雌二醇+丙泊酚组(17β雌二醇终浓度为0.1μmol/L,丙泊酚终浓度为500μmol/L)。上述药物处理皮层神经元12 h后,用Hoechst 33258核染色法和TUNEL法检测皮层神经元调亡,Western-blot法测定神经元Bcl-2,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水平。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比较,丙泊酚组神经元凋亡率显著性增加(P<0.01),Bcl-2蛋白水平显著性下降(P<0.01),Bax蛋白水平显著性增加(P<0.01),Bcl-2/Bax显著性降低(P<0.01),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性增加(P<0.01)。与丙泊酚组比较,17β雌二醇+丙泊酚组神经元凋亡率显著性下降(P<0.01),Bcl-2蛋白水平显著性增加(P<0.01), Bax蛋白水平显著性下降(P<0.01),Bcl-2/Bax显著性增加(P<0.01),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性下降(P<0.01)。结论 17β雌二醇可通过影响Bc1-2和Bax蛋白水平抑制皮层神经元凋亡,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黄芪对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及眼压对其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烙闭大鼠双眼上巩膜静法制备高眼压大鼠模型,将SD大鼠造模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组、点药组、联合组。造模后4周开始干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他组分别给予黄芪(20 g/kg)灌服、降眼压药(贝美前列素)点眼及2种措施同时干预;干预4周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分析不同组大鼠的RGC数目及凋亡率的差异。结果假手术组RGC数目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RGC凋亡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模型组恰好与假手术组相反;点药组较黄芪组RGC数目多而凋亡率低,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RGC数目明显高于点药组和黄芪组(P0.05)而凋亡率明显低于此2组(P0.05)。结论黄芪可通过抑制高眼压大鼠RGC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与降眼压药物联合应用可提高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Neural apoptosis is generally believed to be mediated by two distinct pathways, caspase-dependant and caspase-independent pathway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apoptotic pathways involved in retinal ganglion cells in acute diabetes in rats. Methods Diabetes was induced in male Wistar rats by a peritoneal injection of streptozotocin (STZ). Expression and localization of caspase-3 and apoptosis-inducing factor (AIF) proteins in the retina of diabetic rats was examined by Western blotting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analyses. Terminal transferase dUTP nick end labeling (TUNEL) assay and immunofluorescent staining specific for caspase-3 and AIF were applied to analyze for apoptosis of retinal ganglion cells. In addition, a caspase-3 inhibitor DEVD-CHO was injected intravitreally to further determine the apoptotic pathways of retinal ganglion cells triggered in acute diabetes. Results Two weeks after induction of diabete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caspase-3 protein expression and localization occurred in the nerve fiber layer, ganglion cell layer, and inner plexiform layer of the retina. Four weeks after the onset of diabetes, the increase in caspase-3 expression was profound eight weeks postinduction of diabetes (P 〈0.05). Meanwhile, no AIF protein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in this study. In addition, intravitreal administration of the caspase-3 inhibitor DEVD-CHO reduced apoptosis of retinal ganglion cells by its direct inhibitory action on caspase-3. Conclusion Caspase-dependent apoptotic pathways may be the main stimulant of STZ-induced retinal ganglion cell apoptosis in acute diabete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野黄芩素经Akt/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信号通路抑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凋亡的机制。方法构建视网膜神经RGC-5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野黄芩素组分别给与25和100 μmol/L野黄芩素,阳性对照组给予25 μmol/L拉坦前列素,设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以及RGC-5细胞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凋亡相关蛋白的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其他组细胞增殖率、SOD、p-Akt/Akt、p-FoxO1/FoxO1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ROS、Bcl-2相关X蛋白(Bax)和Caspase-3水平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野黄芩素组和阳性对照组细胞增殖率、SOD、p-Akt/Akt、p-FoxO1/FoxO1和Bcl-2水平增加,细胞凋亡率、ROS、Bax和Caspase-3水平降低;且随野黄芩素剂量增加差异更为显著,但阳性对照组作用最明显(P<0.05)。结论野黄芩素可以抑制RGC-5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kt/FoxO1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持续高眼压下对兔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7只,其中24只(48眼)卡波姆注入前房法制成持续高眼压动物模型,随机分为2组,每只兔一眼为高眼压组(各24眼),另一眼为bFGF实验组(各24眼);另3只(6眼)为正常组。bFGF实验组在建模过程中及成功后1、2、3周玻璃体腔内注射bFGF各1次,正常组在相应的时间仅玻璃体腔内注入与bFGF实验组等体积的磷酸缓冲生理盐水(PBS)。术后每日固定时间测量眼压,将眼压维持在30mmHg以上。分别于建模后1、2、3、4周随机处死6只兔子。完整摘除眼球行常规HE染色观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形态变化并计数存活细胞数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Bcl-2凋亡基因的表达。建模后4周行电镜观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光镜:建模后两组神经节细胞数目均较正常组减少,自2周后高眼压组与bFGF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比较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抗凋亡蛋白(RGCsBcl-2)基因蛋白表达的阳性目标面积构成比,第3周时bFGF实验组Bcl-2基因蛋白仍保持较高水平的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镜:术后4周bFGF实验组改变明显轻于高眼压组,细胞器较对照组丰富,部分线粒体仍可见完整嵴。结论  bFGF作为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对高眼压下兔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慢性眼高压下视网膜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用 2 0 g· L- 1 甲基纤维素前房注射法建立兔慢性眼高压模型 .4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川芎嗪注射液 10 mg· kg- 1 ,2 .5 g· L- 1 噻吗心安眼液和联合应用川芎嗪与噻吗心安 ,连续用药 4wk.于 2 8d取眼球作光镜、电镜检查和光镜下细胞计数 .结果 生理盐水组模型眼节细胞数为 (7.83± 1.34 )个 /10格 ,双极细胞数为 (10 .6 6± 1.6 3)个 /格 ;川芎嗪组模型眼节细胞数为 (9.5 0± 3.87)个 /10格 ,双极细胞数为 (12 .5 0± 2 .73)个 /格 ;生理盐水组模型眼和川芎嗪组模型眼节细胞 (P<0 .0 5 )与双极细胞 (P<0 .0 5 )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生理盐水组模型眼节细胞变性、坏死 ,锥、杆细胞外节紊乱 ,色素上皮不完整 ,川芎嗪组变化比生理盐水组轻 ,联合用药组变化最小 .结论 川芎嗪对慢性眼高压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双极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荧光金逆行标记乳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方法。方法选取出生1 d的SD大鼠乳鼠,腹腔注射水合氯醛麻醉后,剪开头部皮肤,向双侧上丘各注射4%荧光金注射液1μl,缝合皮肤,4 d后处死,提取视网膜,胰酶消化后培养,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结果混合培养的视网膜细胞中,可见被荧光金标记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大约占细胞总数的0.34%,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可存活3周。结论荧光金逆行标记乳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可用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鉴定。  相似文献   

17.
锌对微波致猪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波对体外培养的猪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及耐受剂量,为进一步研究微波的眼度损伤机制及其防护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猪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按微波辐照强度分为对照组,30mW.cm^-2组,60mW.cm^-2组及各辐照剂量加锌组,微波理疗机于微波屏蔽室内辐照1h,辐照后立即于光镜及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活性。结果 微波辐照后,细胞有聚集现象,部分细胞轴突消失,电镜可见线粒体及内质网肿胀。细胞MDA活性明显增高,SOD降低,加锌各组光镜下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电镜显球线体轻度肿胀,嵴完整,MDA活性有所恢复,SOD活性增高。结论 微波可引起视网膜视经节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锌可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微波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