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失眠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系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进而导致睡眠不足。有研究报告,15%~30%的成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入睡、再入睡困难及早醒等睡眠质量问题[1]。失眠常导致疲倦无力,活动能力下降以致生活质量下降[2]。国内有调查表明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的70.8%患者存在失眠[3],明显高于国  相似文献   

2.
任德启  周萍 《光明中医》2006,21(12):36-37
失眠症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社区人群中成人的失眠率达10%~20%,65岁以上的老年人约50%存在慢性失眠.大多数失眠者采用安眠药来改善睡眠,长期服用安眠药者占10%~27%[2].长期服用安眠药可导致依赖、作用丧失和药源性失眠,至今尚无有效的措施治疗失眠症.  相似文献   

3.
正失眠[1]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长期失眠对于正常生活和工作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恶性意外事故的发生。2002年全球10个国家失眠流行病学研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5.4%的中国人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失眠。失眠属于现代医学中的"神经衰弱"范畴,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min)、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  相似文献   

4.
<正>失眠通常是指患者的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能满足并影响日间正常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主要以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睡眠质量差、早醒且不能再入睡以及日间功能受损等临床表现为主[1]。据统计,全球有15%~30%的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失眠,长期失眠会对患者神经、内分泌等多个生理系统功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失眠症是指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以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醒,早醒,多梦,醒后疲乏,或缺乏清醒感,白天思睡等症状为主要的表现,属于祖国医学之"不寐"范畴,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习惯变化,精神压力加大,失眠发病率有所提高,成年人群中长期睡眠障碍者可多至25%[1]。长期失眠不仅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记忆力减退,致使患者出现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严重的还  相似文献   

6.
失眠是指一种持续相当长时间的睡眠质和/或量令人不满意的状况,包括睡眠的始发和睡眠维持发生障碍,致使睡眠质量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而明显影响患者白天活动的一种睡眠障碍综合征[1]。目前西医治疗该病主要采用苯二氮卓类催眠药,但其具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宿醉、成瘾性、依赖性等,长期服用甚至可导致老年性痴呆,而中药取自天然,从中挖掘既可改善睡眠又无不良反应的有效方药,应该是今后研究该病治疗方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中医学将失眠称之为"不寐""失寐""不得眠"等,是由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逸失调等因素导致心神失养,阳不入阴,阴阳失调导致的无法得到正常睡眠为特点的一种疾病[1]。失眠是由于无法睡着或不能进入熟睡状态,是由各种因素导致的入睡难、睡眠时间短或者睡眠质量不好等等一系列的常见病症。经常失眠会带来很大的痛苦和心理折磨,失眠的患者经常服用失眠药物进而导致身体的其他方面受到损伤。临床上有多种方法可以缓解和治疗失眠。患  相似文献   

8.
失眠又称入眠及睡眠持续障碍,是睡眠障碍的一种,包括入睡障碍、中途觉醒、过早觉醒和缺乏睡眠满足感等[1]。大部分患者的失眠症状一般在几周内会自行消失[2],但在症状较严重患者中,会有约50%的人会发展为慢性失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3-4]。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失眠在自然人群中的患病率大概在10%~15%,年发病率在5%左右,平均每三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存在睡眠问题[5]。西药治疗失眠存在依赖性、较多不良反应以及远期疗效差等缺点[6],导致更多的患者选择中医调理。安神贴由笔者基于多年临床工作经验研制而成,本文对采用安神贴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疗法治疗阳虚型失眠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高血压是内科常见病,高血压伴随失眠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甚至有些高血压患者第一次就诊就是因为失眠,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有效睡眠时间缩短、觉醒的次数增加,进而导致白天疲乏、困倦,还可能伴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失眠又严重影响血压,不良睡眠会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患者常由于夜间睡眠不好而致次日血压波动或升高[1]。失眠可能使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更加紊乱[2]。改善睡眠质量对维持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平稳至关重要,可显著降  相似文献   

10.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属中医"不寐"等范畴。国外相关研究表明,15岁以上人群中存在睡眠问题的比率为13.5%-24%[1]。笔者运用蜂针疗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显著,现将治疗经过及体会报告如下。1病案记录孙某,男,37岁,广东广州人,银行职员,初诊于2013年8月23日。患者因"顽固性失眠3年余"来我院就诊,自诉因工作压力较大,长期精神紧张导致反复失眠3年,期间多次就诊于外院,服用黄连阿胶汤、酸枣仁汤、归脾汤、交泰丸等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11.
正中医称不寐为"不得眠""不得卧"等,俗称"失眠",是指患者由于睡眠时间和质量的下降,影响其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我国中老年人失眠患病率约为47.2%,其中男性患病率约为49.2%[1]。导致男性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包括机体老化因素、躯体疾病、社会家庭因素、睡眠卫生不良、环境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等,其中前列腺增生及其产生的心理因素约占50.67%[2-3]。针刺疗法作为中医传统疗法治疗不寐疗效肯定。笔者采用电针肾俞、  相似文献   

12.
正据相关统计表明,心血管疾病患者失眠发生率高达70%[1]。而心血管疾病中如高血压这些慢性疾病的长期困扰,使老年患者更易发生失眠,严重影响睡眠质量[2-3]。穴位按摩在临床上广泛运用,且证实既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又能缓解人们的压力[4]。本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心理疗法治疗焦虑性失眠的疗效。[方法]102例焦虑性失眠患者服用养血清脑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在服用养血清脑颗粒的基础上联合心理疗法。[结果]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心理疗法对焦虑性失眠的各种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焦虑症状、头痛头晕及睡眠不深改善明显。[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心理疗法治疗焦虑性失眠疗效确切,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李栋 《湖南中医杂志》2014,(10):164-165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根据长期临床观察,高血压病合并失眠患者的比例越来越大,两者相互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探讨血压和睡眠的相关性,研究高血压病合并失眠的病机,对其防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就高血压病合并失眠的中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高血压与失眠的关系1.1高血压导致失眠涂淑华等[1]对100例急性高血压病住院患者进行睡眠质量调查。  相似文献   

15.
正三苯氧胺作为绝经前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首选药物,可有效降低乳腺癌的复发率和转移率[1],但因需长期服用可导致包括脂肪肝在内的诸多不良反应。Nishino等[2]报道,乳腺癌患者服用三苯氧胺后两年内脂肪肝的发生率为43.2%。Kotiloglu等[3]报道,长期服用三苯氧胺可导致重度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影响患者  相似文献   

16.
正颈源性失眠是由于颈部疾患使交感神经受刺激,大脑兴奋性增高造成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的病症。可导致觉醒-睡眠中枢系统功能障碍,使大脑中枢的兴奋性增高或影响下丘脑的功能,同时可导致肩颈、背部的疼痛,疼痛的严重程度与睡眠障碍存在相关性[1]。研究[2]发现,颈椎病中颈源性失眠发生率约为40%~56%,其发病率很高,严重影响人们  相似文献   

17.
失眠是指凡在合适的睡眠时间和环境下,除外疾病所引起的睡眠量与质的障碍,仍存有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的需求[1].研究发现,我国失眠障碍的患病率已达15.0% [2].而且失眠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居高不下.许多患者需长期服用药物,借助药物来维持自身较好的睡眠质量,以保证生活和工作顺利,然而失眠药物的依赖性较大,随着长时间的服药...  相似文献   

18.
<正>原发性失眠是指持续失眠状态超过1个月,并排除因疾病或精神疾病、服用影响睡眠药物、饮食等方面引发的睡眠障碍~([1])。老年人群是原发性失眠患病的高危人群,失眠障碍发生率达5%~6%,超过普通人群的10倍~([2])。而长期失眠状态会导致注意力、精神、判断力、记忆力等快速下降,极易产生焦虑、恐慌等负面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多以镇静安神治疗为主,虽可改善睡眠质量,延长  相似文献   

19.
<正>卒中后失眠(PSI)是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一种类型,56%~58%的卒中患者后期会有失眠症状[1]。长期失眠会加重脑卒中病情,且不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有数据表明,对于脑卒中预后,有失眠并发症患者的第1年脑卒中复发率及6年内病死率均高于无失眠的患者[2]。因此卒中后失眠的患者应及时诊断与治疗,对改善卒中预后有积极作用,可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正>失眠症指患者对睡眠时间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临床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1]。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年人中10%~15%有慢性失眠症,25%~35%有短期或偶发性失眠症[2]。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早醒、睡眠质量低下、更甚者彻夜不眠。长期失眠易引起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日常工作能力下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3],并增加诱发心血管及精神疾病的风险[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