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梳理“补土伏火”的理论源流,探析其理论内涵和机制,并整理其中代表性医家的应用经验、.火热病证在临床上多见,除了清热滋阴等常用治法,补土伏火也是重要的治疗原则.补土伏火学说起源于《内经》,经张仲景、李东垣、郑钦安、尤在泾等多个时期医家的发挥运用而逐渐成熟,其主要内涵是通过补益脾胃,治疗与脾虚相关的内生火热疾病,具体方...  相似文献   

2.
评郑寿全论封髓丹之非——兼论补土伏火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小红 《四川中医》2008,26(3):48-48
本文从历史渊源和方剂学角度,论证郑寿全在<医理真传>中所论封髓丹的功用不正确,但他提出的补土伏火治法值得学习研究.蒲辅周创造性地发展了郑氏的补土伏火治法.  相似文献   

3.
土生万物而法天地,主宰机体气机升降出入,补土理论为中医临床中重要的应用性理论。汗吐下三法为驱邪外出的治疗方法,医家在临床运用此三法时补土思想蕴含其中,汗吐下三法可看成是补土思想在反治法中的运用,在运用汗法时应注意对中土的顾护;运用吐下法当适可而止,否则易伤胃气,使中土受损。临床基于此三法的运用,又可延伸出虚人汗法、倒仓法、夺食法。依理论源流来看,从《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理论到仲景学说,从"金元四大家"到明清医家专著论述,无不体现出汗吐下与补土思想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4.
补土伏火理论是清代名医郑钦安所提出,认为元阴元阳乃辨证之本,主张阳主阴从,强调阳气对疾病辨证及治疗的重要性。便秘的病机由于气血亏虚,气虚责之阳气亏虚,血虚责之虚阳上浮,临证可从温阳及潜阳两方面论治。补土伏火理论内涵有二:一是补中土温真阳,二是补中土潜浮阳。本文提出可用补土伏火法指导针刺治疗便秘,并介绍补土伏火相关的理论依据,旨在提高中医诊疗便秘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益气升阳理论是李东垣脾胃学说的核心理论,其着眼于脾胃,立足于升降,取法于阴阳。李东垣基于该理论提出了"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的益气升阳治法,并随证制方创制了补中益气汤、清暑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散火汤、清燥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调中益气汤等益气升阳的名方,在治疗现代脾胃病及其他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火郁发之"为《内经》五郁治法之一,首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郁之甚者,治之奈何?歧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该理论涵盖了火郁证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对临床治法治则的制定和遣药组方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且此治法临床应用广泛,内、外科疾病均可,经历代医家实践使得其理论内容逐渐发展完善,现对其简单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考察发表攻里治法形成、发展的历史,认为该治法起源于《黄帝内经》、《伤寒论》,形成于北宋伤寒学,与在表腠理郁遏、化热入里成实的病机相对应,是表里诊治体系中"无条件"成立的治法;金代由刘完素、张从正等医家扩大应用到杂病,同时引发关于疾病虚实、攻补的学术争议,最终到元.王履提出伤寒传经、直中等学说,其争议得到协调解决,发表攻里也不再是"无条件"成立的治法。  相似文献   

8.
甘温除热,指用昧甘性温的方药,以解除气虚发热的一种治法。为金元医家李东垣所刨,以益气升阳的补中益气汽为代表方剂.甘温除热理论渊源于《内经》,李东垣根据先贤的理论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和经验,提出治疗气虚发热“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脾胃论》)“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今立补中益气汤。”  相似文献   

9.
"培土生金"的思想根源于"五行学说",是对五行相生内容的具体应用。随着朝代的更替,医家也从理论论述逐渐向临床转化,到明清时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治疗法则。通过古代诸多医家的论述可以看出以下几点:"培土生金"的涵义不仅是针对单纯用补脾的方法来治疗肺脏虚损的病证,还应包括一些大肠虚损所致的病证。"补脾益肺"仅是"培土生金"的一部分。"培土"的意思是"调理",不能仅是"补益"。补脾的方法并不仅限于补益脾气,也包括了温中健脾、调和脾胃、健脾益胃、滋养脾胃之阴等多种治法。"培土生金"的内涵实际是通过调理后天之本脾胃的功能,使气血生化有源,脏腑机能得以恢复正常。补脾益肺是狭义的"培土生金",广义的"培土生金"则是应用调理脾胃的方法来改善肺肠功能的一种治法。  相似文献   

10.
郑钦安“补土伏火”说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钦安是清代名医,火神派的创始人。其主要学术思想为元阴元阳是人身立命之根本,以阳气为一身主导,阳主阴从,重视肾中元阳和后天脾土对人的作用,因此在治疗用药上主张扶阳抑阴,即温补脾肾阳气。他对辨证治疗阳虚证的论述尤为详尽,其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补土伏火"是他在治疗阳气虚衰时常用的治疗方法。"补土伏火"是通过培补中焦脾胃来达到温益人体阳气的方法,或者通过培补中焦脾胃来治疗人体的虚阳外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李杲阴火理论相关文献进行查阅、整理与分析,发现近五年来,医家对"阴火"本质的研究,主要有妄动的相火,内生之火以及气虚发热三种观点。病因方面,医家大多认为阴火产生的始动因素为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与七情内伤,产生的根源为脾胃亏虚和元气不足。病机方面,主要有气火失衡伴升降失常以及脏腑功能失调两种观点。症状方面,医家大多认为阴火为病,元气不足与火热亢盛之象并存。治法方面,医家大多从补脾胃、升清阳、泻阴火三个方面入手,以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汤及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化裁使用。临床方面,阴火理论多运用于糖尿病、发热及消化类疾病的诊治,肺、心、肾、五官、皮肤等相关疾病亦有涉及。通过探讨李杲阴火理论的研究进展,以期达到丰富李杲学术内涵、拓展临床诊疗思路,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探析新安医家对李杲脾胃学说的发展与继承情况。提炼李杲《脾胃论》一书中脾胃学说的主要学术思想,并研究新安地区代表性新安医家相关的学术思想,探明各代表性新安医家脾胃学说的理论源流,探析新安各家对李杲脾胃学说的继承与发展。新安医家受李杲脾胃学说影响深远,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发挥与创新,如汪机受其影响首创“固本培元”学说,孙一奎结合医易之理,创“命门动气说”,罗周彦首“将元气分元阴、元阳”,创培补元阴元阳四方;吴澄著《不居集》,首倡“理脾阴”一说;新安医家形成了临床以调理脾胃为基本的治法,近现代新安医家王仲奇、程雁宾也在前人之基础上有所发挥。  相似文献   

13.
小议阴火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垣的阴火理论传诵广泛对后世医家影响颇深,但各位医家对其理解却有所不同,本文从阴火的概念、病因、病机、临床治法方药诸方面对李东垣的阴火理论作了探讨.立足于李东垣的脾胃论及其有关阴火理论原文进行解析,力求渗透东垣阴火理论的真谛,笔者认为"阴火"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后世医家对二者有所混淆,李东垣的阴火理论即包括了广义阴火又包括了狭义阴火,是脾胃学说的基础理论,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丹溪治法心要》所记载的六郁证进行全方位分析,为临床治疗郁证提供参考。方法:查阅《丹溪治法心要》和CNKI的相关文献,从六郁证的提出、病因病机、辨证依据、治则、方药特点及对后世医家的影响6个方面进行探析。结果:朱丹溪在《丹溪治法心要》中首创"六郁"致病理论,完善了郁证学说;提出六郁证气血怫郁的病机及理气解郁、相因治郁、攻补兼施、补益元气、调气健脾化痰等治法;完善了六郁证的临床辨证体系,创制了治郁的越鞠丸、六郁汤,并善于应用二陈汤。结论:朱丹溪的郁证学说对郁证以及各种杂病的辨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赵献可《医贯》医学理论特色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贯》为明代著名医家赵献可(字养葵)仅存于世两部医著之一,因其较全面地阐述作者医学理论、治病原则及遣方用药,故是一部集中反映其学术思想的最具价值之作.在临床方面,赵氏推崇薛己(字立斋)所阐论"补真阴,补真阳"的治法,并在《医贯》一书予以进一步补充、发挥.认为先天之火乃人生立命之本,养生治疗莫不以此理"一经贯之",遂以其书名为《医贯》.  相似文献   

16.
杨渤  谭宏韬  林明欣 《新中医》2021,53(14):35-39
命门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难经》中关于命门的论述,奠定了命门学说的基础,后世历代医家对其不断进行研究、补充及发展,逐步形成独立的体系,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理论,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明末清初医家陈士铎所著的《外经微言》首重命门,有别于《黄帝内经》中“命门为两目”的论点,主张肾中命门为十二官之主,五脏六腑均仰望于命门,认为“有此主(命门)则十二官治”“十二经得命门之火始能生化”,又强调“人生于火,养于水”,倡导临床在重视“温补命门”之余,切不可忽视养阴,命门之火乃水中之火,唯有水中补火,方得生化无穷。通过梳理《外经微言》命门学说的源流及发展历程,在著作所持观点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命门之实质、功能,并以消渴病的诊治为例论述该理论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试从李可"火生土,土伏火"理论阐述肠道菌群失调与自闭症谱系障碍发病的关系."火生土,土伏火"理论是李可在气一元论基础上对周易八卦、河洛数理、五运六气的临证参悟,结合郑钦安和彭子益的学术观点总结而来,体现为先天之本(元气)和后天之本(中气)的关系,具体表现在肾水和脾土的相互作用.火不生土,土不伏火是影响自闭症谱系障碍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相火一词首载于《黄帝内经》,后世各代医家众说纷纭,将此理论阐释发挥,但未形成统一意见,致使相火学说指导临床尚存在一些困惑。儒学核心思想之一——"中庸"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和临床诊治思维方式及治则治法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参考历代医家文献,借助古典哲学中庸"和"的思想,分别从"和而不同"理解相火概念演变及其深刻内涵;从"天人合一"论相火生理病理;从"致中和"谈相火运用,并且梳理有关理论,意在辨明真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金成 《河南中医》2007,27(3):19-20
“益火补土”法是根据五行相生关系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具体讲,是通过温心阳达到补脾阳之目的。但是,从命门学说兴起以来,一般所说的“火不生土”多是指命门之火(肾阳)不能温煦脾土,故“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补脾阳的一种方法。两种说法均有一定道理,现就如何理解运用,辨别分析如下。1理论探讨1.1五行学说在五行学说中,心属火,脾属土,从而形成心脾之间母子关系。“虚则补其母”,故土虚时自当“益火补土”即温心阳以补脾阳。“实则泻其子”,即心火亢盛之时,应泻脾以治之。因脾的运化功能体现在胃和小肠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等方面,故泻小肠…  相似文献   

20.
甘温除热指用味甘性温的方药,以解除气虚发热的一种治法。为金元医家李东垣所创,以益气升阳的补中益气汤为代表方剂。甘温除热理论渊源于《内经》,李东垣根据先贤的理论结合本人的医疗实践和经验,提出气虚发热治疗“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脾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