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何晓晖教授认为食管具有以降为顺、以柔为喜、以空为用、以衡为健的四大生理特性;肝胆失于疏泄,脾胃升降失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胃食管反流病的基本病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以衡法为基本法则,并提出了三大治疗要点:①整体论治,以平为期;②宣通气机,升降相因;③刚柔相济,润养为要;常用自创新方—降逆调胃汤为主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罗伟生教授认为胃脘痛,病位虽在胃,但与肝、脾关系密切。临床发病以脾虚为根本病因,以气滞、血瘀、寒邪、湿热等为标,根据不同的病因,可分为肝气犯胃、瘀血停胃、寒邪客胃、湿热中阻、饮食伤胃、脾胃虚寒等证型。临床上多见肝气犯胃型,肝气犯胃又可分为肝郁气滞与肝郁脾虚两类,故治疗胃脘痛,罗教授主要以调理肝脾为主。肝郁气滞当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肝郁脾虚当以益气健脾,疏肝和胃。并在治疗上独创七方胃痛散,辨证治疗各类顽固性胃脘痛。罗教授强调治疗胃痛一定要分清虚实寒热,在治疗上要因人而异,调和气血阴阳,最终才能达到脾胃气机升降有序,胃和自安。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刘桂颖教授辨证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经验。刘桂颖教授认为形成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关键是气机升降失常,病机为胃气上逆,肺失肃降。因此治疗本病应从肺胃而治,以肺为标、以胃为本,达到标本兼治。治宜理气化痰,降逆和胃,刘桂颖教授在临床上采用温胆汤和乌贝散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4.
李成光主任中医师在治疗胃脘痛过程中,辨证为肝胃(脾)不和、脾虚肝郁、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脾胃虚寒型,分别以疏肝理气和胃、益气疏肝、清热祛湿和胃、养阴疏肝和胃、温胃散寒、行气止痛法治疗,疗效好。总结介绍李成光老中医治疗胃脘痛经验。  相似文献   

5.
《山东中医杂志》2017,(10):900-901
通过验案分析,总结吴银根教授辨治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经验。吴银根教授以"肺胃相关,肺病治胃"为指导,认为本病病位在肺胃,病机为肺胃升降失调。治疗以降气和胃为大法,主张气机不畅时需调畅气机,采用降气和胃、调理脾胃、温中和胃等治法。  相似文献   

6.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疑难病。病机以脾胃虚弱、升降失常为本 ;热毒侵袭、肝胃郁热为标 ;久病入络、气血瘀滞为变。治疗应当以健脾和胃、调畅气机为基本治疗大法 ,根据其病程时期的不同治疗侧重角度各异 ,其中脾胃升降失常贯穿于始终 ,所以理气消痞 ,以“痞满”论治是治疗的常法 ;在其活动期常存在肉腐浸淫 ,胃膜失养的情况 ,可以以痈论治 ,气滞于中 ,胃失和降 ,不通则痛 ,当以痛论治 ,此二者为变法 ,临床用药应当以降助运 ,以升复降 ,升降相因 ,注重寒热并用。  相似文献   

7.
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胃轻瘫综合征3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曈 《山东中医杂志》2006,25(7):450-451
胃轻瘫综合征是一种以胃排空延缓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早饱、餐后饱胀、体重减轻等,而无胃肠道器质性病变,也有人称其为胃麻痹、胃无力。西药以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胃动素受体激动剂等治疗。近年来,笔者以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胃轻瘫综合征3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和胃降逆散加减治疗胃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病43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治疗的基础上,以健脾和胃、疏肝解郁、和胃降逆、调畅气机为法,加用止呕的方药,以和胃降逆散加减治疗胃癌术后胃-食管返流病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杜亚康 《光明中医》2014,(9):1955-1956
脾胃功能失调导致胸痹心痛发生,主要是胃纳脾运、脾升胃降功能的失常。临床上分虚实两端:初起病多为实,实责之胃,治疗上以和胃、降逆、泻火为主;病久多虚,虚实错杂,责之于脾。治疗上以温运、化湿、升阳为主。  相似文献   

10.
谢晶日教授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经验丰富,认为胃癌前病变以脾胃虚弱为本,气滞、湿阻、血瘀为标,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多见。临证时,谢晶日教授强调从肝脾论治胃癌前病变的重要性;强调活血解毒,兼化湿浊;重视心理因素在治疗胃癌前病变中的作用,临床多获良效。附验案一则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书红  尹亚东 《光明中医》2016,(15):2208-2210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为主要方法随证加减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确诊UC病人30例,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为主随证加减中医药治疗,治疗期间停服所有西药,以6周和12周为治疗周期,观察疗效。结果治疗6周,治愈率46.67%,有效率90.00%;治疗12周,治愈率70.00%,有效率93.33%。均无恶化病例。结论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为主要方法随证加减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刘华一运用香附、紫苏梗配伍治疗胃痞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刘华一教授运用香附、紫苏梗配伍治疗胃痞证的经验。刘教授认为胃痞证病位在胃,与肝、脾等密切相关,临证治疗需首辨虚实,以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为总纲。而将利气之药紫苏梗与理气活血之药香附二者巧妙结合,治疗胃痞证,特别是肝胃不和之胃痞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病是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可导致食管炎、咽炎及食管以外气道组织损害,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西医治疗该病以对症治疗为主,疗效欠佳,病情易反复,难以根治。中医认为该病的根本病机为肝胃失和、中脏虚寒、肺胃失和,调和肝脾是治疗大法。谢胜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肾精亏虚是肝胃不和、肺胃失和等的根本原因,提出从肾论治胃食管反流病这一重要理论,为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近年来发表的关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及病案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挖掘探索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为信息资源,通过一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文献,对涉及中药标准化处理后录入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来研究糖尿病胃轻瘫的中药用药规律。结果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核心中药前10味为白术、半夏、茯苓、甘草、陈皮、党参、枳壳、厚朴、黄连、黄芪,药类频数统计中最常用的药类为补气药,聚类分析得到聚类方10个,功效范围基本对应糖尿病胃轻瘫常见中医证型。结论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以益气健脾,行气燥湿化痰为主,同时兼用清热、滋阴、消食、活血等药物。  相似文献   

15.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脾胃病之一,中医治疗胃脘痛具有一定优势。朱莹教授认为胃脘痛病位虽然在胃,但与肝、脾密切相关,肝失疏泄,肝胃不和是胃脘痛重要病机,治疗上以抑木培土为法,疏肝健脾、和胃止痛,以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郭绍举主任医师防治胃食管反流病经验丰富,提出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机总以肝郁胃弱为本,气逆泛酸为标;治疗上当气、酸、肝、胃同治,标本兼重,才能紧扣病机,全面兼顾病情,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以肝胃相关理论为基础,提出制酸安胃、降气健胃与舒肝和胃并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证时将旋覆代赭汤、反左金丸、四逆散、乌贝散、半夏厚朴汤等经方组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痞宁经验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思路及疗效。方法:收集党毓起主任医师门诊及住院病例归纳整理,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糖尿病胃轻瘫病位在脾胃,基本病机属中焦气机失调、脾胃升降失司,以脾胃虚弱、运化无力为本,以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阻滞为标,采用胃痞宁治疗疗效显著,且与西医治法相比副作用小。结论:党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经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胃食管反流病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基本病机是胃气上逆。苏娟萍教授认为,该病病位主要在脾、胃,且与肝、肺有关,以脾虚胃逆为本、肝肺失调为标,治疗时应以健脾和胃、升清降浊为主,辅以疏肝泄热、降肺泄浊。治疗时应注意寒热补泻,以平为期,注重通降,肺胃同治,最终达到脾胃同调、肝肺同治、标本兼顾的目的。该文总结苏娟萍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丁雷主任医师治疗痤疮临床经验丰富,以肺胃为论治中心,采用清肺胃、祛湿热、调脾胃等治法,自拟经验方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该文介绍丁雷主任医师从肺胃论治痤疮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疏肝健胃解郁方加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患者胃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以疏肝健胃解郁方化裁、对照组以多潘立酮治疗,疗程为4周;并设2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饮水负荷实验(Water-drink test,WDT)检测FD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胃敏感性。结果:FD在胃感知阈值、胃饱足阈值及胃最大耐受阈值方面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均能改善FD患者胃感知阈值、胃饱足阈值及胃最大耐受阈值(P<0.05),且中药组由于西药多潘立酮(P<0.05);同时中药组在胃阈值改善率方面优于西药组(P<0.05);不同中医证型胃感知阈值、胃饱足阈值及胃最大耐受阈值存在差异,以脾胃气虚组最明显,相对于其它证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疏肝健胃解郁方加减可能通过改善FD患者胃敏感性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