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针刀与针灸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由第三方将60例Ficat-Arlet分期Ⅰ~Ⅱ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32例)与针灸组(28例)。针刀组采用针刀对髋关节各治疗点进行松解治疗,每2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针灸组穴取髋关节周围阿是穴为主进行针刺,并于阿是穴行温针灸治疗,每日1次,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提高(均P0.05),且针刀组优于针灸组(P0.05);针刀组治疗后有效率为90.6%(29/32),优于针灸组的75.0%(21/28,P0.05)。结论:针刀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有效率优于常规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口服补骨片治疗中晚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寻求中医治疗的中晚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120例(骨坏死ARCO分期Ⅲ、Ⅳ期)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60髋)给予6个月小针刀配合口服补骨片治疗,对照组60例(60髋)给予6个月电针配合口服补骨片治疗,2组均治疗随访1年,以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股骨头影像学改变作为评价指标进行评判。结果 2组患者治疗随访1年时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Harris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影像学检查显示,2组治疗前后股骨头形态、骨关节炎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股骨头囊变面积明显缩小(P均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影像稳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针刀配合补骨片治疗中晚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在降低髋关节疼痛程度、改善髋关节功能方面较电针配合补骨片更有优势,可提高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改善股骨头坏死关节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给予针刀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法治疗,以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VAS)评分及髋关节活动度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7天与第14天Harris优良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与6个月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随访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7天髋关节功能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14天、3个月与6个月髋关节功能总分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疗法具有疼痛与功能改善迅速、疗效彻底持久,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与保髋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针刺和针刀不同刺法对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功能影响。方法:选取ARCO分期I-II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harnley A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针刀组与针刺组,并采用IBM SPSS 23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Jaglal下肢测量评分(LEM)、视觉模拟定级(VAS)疼痛评分和Harris髋活动度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针刺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降低;针刀组治疗前后髋活动度、VAS疼痛评分和LEM评分改善;治疗后针刀组与针刺组比较,前者可显著改善髋活动度、VAS疼痛评分和LEM评分(P 0. 05)。结论:针刺可缓解髋部疼痛,针刀髋部周围松解不仅可有效改善髋部屈曲、外展和外旋功能,同时还可明显缓解髋部疼痛,改善下肢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头颈开窗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采取前瞻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对44例ARCOⅡ-Ⅲ期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研究。其中观察组22例,采用经股骨头颈部开窗髂骨植骨术,配合术后髋关节PRP注射治疗。对照组22例,仅给予经股骨头颈部开窗髂骨植骨术。记录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和Harris评分。术后定期随访,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年VAS评分和Harris评分,并根据术后1年影像学进展情况计算改善率。结果:所有44例髋术后均未发生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术后并发症,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VAS评分和Harri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VA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Harris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股骨头坏死改善率90.90%高于对照组的63.64%.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头颈开窗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确切,髋关节功能改善明显,是一种较好的保髋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刀联合麻醉下手法松解对髋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髋骨关节炎患者91例(115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59髋)和对照组45例(56髋).治疗组患者采用针刀联合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麻醉下手法闭合松解术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髋关节功能活动度及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分为疗效评价指标.治疗半年后进行临床随访,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1例患者均完成治疗及随访.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Harris评分、髋关节功能活动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SF-36量表8个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PF)、躯体疾病(BP)、总体健康(CH)、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而生理职能(RP)、活力(VT)维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SF-36量表8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联合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髋骨关节炎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芪归养骨方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ARCOⅠ期、ARCOⅡ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4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41髋),对照组20例(38髋),治疗组采用芪归养骨方联合体外冲击波疗,对照组采用阿仑膦酸钠和碳酸钙D3片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及功能(Harris)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Harri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的VAS及Harris前后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运用芪归养骨方联合冲击波综合治疗ARCOⅠ期、ARCOⅡ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在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的疼痛、阻止股骨头坏死进一步塌陷方面,短期临床疗效较单纯内服药物治疗效果明显,患者依从性好、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6,(5):1055-1058
目的:比较针刀与髓芯减压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Ficat分期I-II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并采用IBM SPSS 21 Statistics统计软件对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总体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统计学分析t=0.79,P=0.46,P0.05;两组治疗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t=3.27,P=0.002,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统计学分析结果分别为t=12.53、t=11.35,P=0.00、P=0.00,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为Z=2.12,P=0.02,P0.05。结论:针刀和髓芯减压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均有治疗作用,但针刀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作用优于单纯髓芯减压。所以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法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体骨打压植骨结合同种异体腓骨移植股骨头下支撑术治疗青壮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自体骨打压植骨结合同种异体腓骨移植股骨头下支撑术治疗青壮年股骨头坏死患者20例,男18例、女2例;年龄20~45岁,中位数35.5岁;左侧6例,右侧4例,双侧10例。依据国际微循环研究学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骨坏死分期标准分期,ⅡB期8例14髋、ⅡC期4例6髋、ⅢA期2例2髋、ⅢB期5例7髋、ⅢC期1例1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7例10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6例7髋,特发性股骨头坏死7例13髋。病程2~38个月,中位数18.5个月。观察植骨成活、融合情况及排异反应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从疼痛、关节功能、关节畸形及活动度3个方面对髋关节进行评价;并观察股骨头坏死进展情况。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40个月,中位数30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植骨均成活,与股骨头骨质融合,融合时间4~8个月,中位数5个月;均无排异反应发生。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总分(70.11±6.72)分、疼痛评分(28.25±4.78)分、功能评分(25.38±5.35)分、关节畸形及活动度评分(4.18±2.25)分;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总分(85.23±5.89)分、疼痛评分(36.36±5.32)分、功能评分(41.24±4.46)分、关节畸形及活动度评分(5.31±2.64)分。术后6个月,股骨头坏死由ARCOⅢB期进展到ARCOⅢC期3例6髋,由ARCOⅢC进展到ARCOⅣ期1例1髋,无明显变化16例23髋。结论:自体骨打压植骨结合同种异体腓骨移植股骨头下支撑术治疗青壮年股骨头坏死,植骨成活好,有利于缓解髋关节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可延缓股骨头坏死的进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雷火灸辅助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予雷火灸治疗。于治疗前后评定Harris评分,并以此判定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于治疗前后评定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并测定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 TN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Harri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周血TNF-a水平明显下降(P0.05),VEGF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辅助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缓解疼痛症状,这可能与其改善患者外周血TNF-a、VE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下髋关节闭合手法松解结合针刀松解对股骨头坏死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经过椎管内麻醉下髋关节闭合手法松解结合针刀松解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45例(63髋),选取经过针刀松解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43例(60髋).两组患者均获得半年随访.以VAS评分、Harris评分和髋关节活动度(ROM)为疗效评价指标,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补肾活血纯中药复方生脉成骨胶囊(或者通络生骨胶囊)治疗股骨头坏死,随访135例患者(210髋),观察治疗前后Harris评分、股骨头坏死保髋疗效评价标准百分法评分的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前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Harri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前后保髋疗效评价标准百分法评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保髋疗效评价标准百分法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各ARCO分期组比较方差不齐;在α〈0.05水平上各ARCO分期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ARCOⅡ期和Ⅲ、Ⅳ期之间有差异,可以认为,ARCOⅡ期优于Ⅲ、Ⅳ期。结论:补肾活血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肯定。ARCO分期可影响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ARCOⅡ期优于Ⅲ、Ⅳ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针刀镜联合骨病回生丸保髋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骨病回生丸治疗,观察组患者施行针刀镜联合骨病回生丸保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11.67%,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arthel指数、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arthel指数、Harri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镜联合骨病回生丸治疗股骨头坏死,可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电针联合关节松动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3)、观察组(n=53)。对照组采用关节松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针疗法,比较两组髋关节死骨修复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Harri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4(GQOL-74)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髋关节死骨修复率84.91%高于对照组的6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功能、畸形、活动度、Harris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松动联合电针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可促进死骨修复,减轻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蜡疗治疗塌陷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方法,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ARCOⅢa期)于患髋局部应用蜡疗治疗,每天1次,20~30次为1个疗程;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从疼痛程度、关节畸形、关节活动范围和功能4个方面对治疗前后的髋关节评分及优良率进行客观评价。结果:平均随访8个月,治疗后Harris总分、疼痛程度、功能、关节活动范围分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关节畸形分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蜡疗治疗塌陷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疗效满意,能显著减轻患者的髋部疼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健脾补肾方治疗中晚期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方剂治疗中晚期股骨头坏死(ARCOⅢ、Ⅳ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骨科门诊股骨头坏死患者56例,获得随访50例80髋,其中男性37例,女性13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16例,酒精性19例,激素+酒精3例,创伤性2例,特发性10例。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的功能,以ARCO标准进行影像学分级,以Harris评分低于50分或需要手术干预为失败终点指标。结果:平均随访4.3年(3.3~5.6年)。治疗前Harris评分59.4±11.5分,治疗后73.4±15.2分,配对t检验(P0.01)。治疗前Ⅲa期13髋,Ⅲb期38髋,Ⅳ期29髋。Ⅲa中有5髋发展至Ⅲb,3髋发展至Ⅳ期(23.1%);Ⅲb中有21髋发展至Ⅳ期(55.3%)。Kaplan-Meier生存分析平均生存时间为5.2年(95%CI,4.8~5.5),4年生存率为87.4%。结论:健脾补肾方能显著改善中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股骨头生存率,延长股骨头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单红星  袁宏伟  王灿亚 《陕西中医》2018,(10):1438-1440
摘要 目的: 探讨三花接骨散配合空心钉内固定联合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手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GardenⅢ型、Ⅳ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0例确诊为股骨颈骨折GardenⅢ型、Ⅳ型的中青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均行空心钉内固定联合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手术。治疗组口服三花接骨散,对照组口服骨肽片,均于手术后1周开始口服药物,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愈合率、股骨头坏死发生率、负重时的髋痛程度(VAS)、手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度,以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以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髋关节创伤后的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均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三花接骨散干预性给药对降低中青年股骨颈骨折GardenⅢ型、Ⅳ型患者的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术后负重时的髋痛程度、改善髋关节功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弯形针刀经皮松解术治疗Ⅱ、Ⅲ期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郑州二砂医院Ⅱ、Ⅲ期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91例,按手术方案分观察组(n=46)、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行直形针刀经皮松解术,观察组患者行弯形针刀经皮松解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1.30%(42/46)较对照组患者的73.33%(33/45)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4周、术后12周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即刻、术后4周、术后12周观察组患者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弯形针刀经皮松解术治疗Ⅱ、Ⅲ期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指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活血生骨汤联合异体腓骨支撑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31例(138髋)口服活血生骨汤联合异体腓骨支撑术治疗;对照组109例(118髋),单纯采用异体腓骨支撑术治疗。两组病例随访12~72个月。术前及术后进行Harris评分,分析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优良率及X片表现。结果:两组Harris总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arris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ⅢC Harri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ⅡA、ⅡB、ⅡC、ⅢA、ⅢB、ⅢC的病例股骨头形态改善率与对照组比较,ⅡB、ⅡC、Ⅲ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A、ⅢB、Ⅲ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生骨汤联合异体腓骨支撑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疗效确切;活血生骨汤短期内具有促进骨生长、缓解症状、改善髋关节功能作用;可以提高保髋成功率,中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冲击波联合髓内注射药物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46例(62髋),给予髓内注射丹参酮及鹿瓜多肽注射液,每周1次,连续注射4次为1个疗程;期间配合冲击波治疗,每周治疗2次,6次为1个疗程。观察并记录治疗前、治疗后髋关节疼痛评分(VAS)及功能评分(Harris)。在治疗后3,6,12个月进行髋关节X射线或MRI检查,测量坏死区域所占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结果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治疗后随访3,6,12个月,坏死区域占股骨头的百分比、髋关节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1),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1)。结论冲击波联合髓内药物注射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可以明显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