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国医大师熊继柏治疗泄泻病案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熊继柏教授诊治泄泻的用药经验。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3.0),归纳和分析熊继柏教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泄泻患者的门诊病历数据,利用该平台软件的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总结药物的性味、归经、应用频次、舌脉象频次及药对组合,通过结合熊继柏教授对泄泻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的认识,明确核心用药,探索国医大师的诊治规律及用药规律;且以验案举例说明。通过总结分析,共纳入病历168份,处方中用药频次较多的有砂仁、厚朴、黄连、木香、甘草、茯苓、白术、陈皮、半夏、西洋参,药性以温、平、寒为主,药味偏苦、辛、甘,归经多为脾胃经,归纳出治疗泄泻的主方为香砂六君子汤和连朴饮。国医大师熊继柏治疗泄泻以“健脾理气,清热燥湿”为治疗原则,在香砂六君子汤和连朴饮的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加减化裁。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探究中成药治疗胃病的用药规律,为新药研发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消化疾病分册》中治疗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上消化道出血及胃下垂等胃病的中成药处方,通过频次分析、组方规律分析(用药模式、规则分析、网络展示)及新处方分析等数据挖掘手段,分析治疗胃病的中成药组方规律。[结果]共收集89首中成药处方,共计203味中药,其中药物频次大于10的中药17种,主要为补益类及理气类中药,药对频次前3位分别是“甘草、白芍”“白术、茯苓”及“白术、甘草”,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甘草、厚朴→陈皮”置信度最高。其次,分析得出用药模式及药物关联规则等相关参数31种,并挖掘出新处方4个。[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可对治疗胃病的中成药用药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探索其隐性规律,得出频次最高的药对及相关组合,并最终挖掘出治疗胃病的新处方,为中医药治疗胃病及相关科学研究开拓思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数据分析总结研究孟如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的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熵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孟如教授诊治重症肌无力临床病历资料所涉及的369首处方中181味中药进行中药类别、用药频次以及药物组合、常用药对等统计分析。结果 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出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等为常用药类,出现用药频次>20次的高频药物有甘草、茯苓、白术、黄芪、当归、 陈皮、柴胡、太子参、升麻等,其中大多为超高剂量用药;用药组合关联规则分析中,与黄芪的组合关联最为多见;药物间的关联分析得出补中益气汤为基本常用方剂。经聚类算法分析,挖掘出常用药对组合37个,药物核心组合16组,并推出可能新方9首。结论 依据数据分析结果并结合临床运用实际,得出孟如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重视脾肾,标本兼顾。并以益气法为主贯穿于本病的整个治疗,兼以化痰、利湿、清热、活血等,具有独到的组方用药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陈士铎治疗肢体痹内服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筛选《陈士铎医学全书》中治疗肢体痹的处方,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对纳入的72首方剂进行中药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规则、聚类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 使用频次≥10次的中药有15味,以白术(50次)、茯苓(39次)、肉桂(30次)为多,药性多温,药味以甘、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含龙骨处方用药规律。方法在收集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含龙骨处方的基础上,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构建数据库,使用该软件数据分析模块中嵌入的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龙骨处方中单味药物频次、药物组合频次、关联规则与核心药物组合等。结果含龙骨处方常用于治疗不寐、眩晕、胃痛等病证,高频次药物包括牡蛎、炒酸枣仁、首乌藤、丹参、赤芍等,高频次药物组合包括"牡蛎,龙骨""牡蛎,炒酸枣仁""龙骨,炒酸枣仁"等,支持度≥35%、置信度≥0.98的关联规则包括"龙骨→牡蛎"、"茯苓,龙骨→牡蛎"、"牡蛎,茯苓→龙骨"、"龙骨,炒酸枣仁→牡蛎"等。结论颜正华教授含龙骨处方所用药物多具有镇静安神活血之效,组方法度清晰严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鲁科达教授治疗肾性蛋白尿的用药规律,归纳总结其组方经验,以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鲁教授中医门诊的肾性蛋白尿医案,以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将处方信息转化为可分析的结构化数据,并建立相关数据库,利用频次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对高频药物、四气五味归经、高频药对、核心组方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肾性蛋白尿病例691则,处方3 750首,共涉及中药261味,将使用频次前34味的药物作为高频药物,如黄芪、党参、白术、山药、茯苓、山茱萸、甘草、薏苡仁、地黄、川牛膝、青风藤、地龙等。利用关联规则分析得到高频药对20组,通过聚类分析演化得到4个核心组方。[结论]鲁教授治疗肾性蛋白尿以补肾健脾、清热利湿、消瘀泄浊为主。  相似文献   

7.
选取姚乃礼教授采用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的有效病案,采用频次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结合专家访谈的方式探讨姚乃礼教授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经验与用药规律.共纳入姚乃礼教授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处方88首,用药131味,总用药频次为1280次.姚乃礼教授治疗Hp相关性胃炎常用的药物为甘草、茯苓...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马红珍教授治疗IgA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纳入2020年1月-8月其在浙江省中医院门诊治疗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四诊及中药处方,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对处方药物进行频次频率统计、分析组方规律、探寻新方及常见证型组方特点分析。结果:在纳入标准的171首方剂中,涉及中药139味,统计分析示用药频率在40%以上的分别为黄芪、茯苓、防风、牛膝等17味中药,药物组合频次前6位的分别是黄芪-茯苓、黄芪-防风,牛膝-黄芪、黄芪-炒白术、黄芪-山药、防风-茯苓,挖掘出41个核心组合和新方6首。结论:马红珍教授治疗IgA肾病调节“肺-脾-肾”轴,以扶正固本为主,辅以活血化瘀、利水渗湿、消瘀泄浊等法适时祛邪,注重整体阴阳平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古代情志病证医案中痰湿内停型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以筛选的古代医籍中的153例古代情志病证痰湿内停证医案为研究对象,运用频数分析法、关联规则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案涉及药物253种,主要为化痰类、安神类、健脾类。关联分析得出的使用频数高关联强度大的药物组合:陈皮、法夏、茯苓、甘草、远志、茯神。结论:经典医案的数理分析也支持二陈汤为痰湿之主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究王坤根教授治疗胃癌前病变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浙江省中医院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王坤根教授门诊且通过胃镜病理报告诊断为胃癌前病变的病例。建立方剂数据库,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别从频数、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等处理方法得出结论。结果 共获得门诊病例130例,获取首诊方剂130首,涉及中药132种,其中频次>20次的中药有25味,用药以苦寒为主,多归脾、胃、肝经。从关联规则获得核心组方为柴胡、郁金、半夏、陈皮、茯苓、蒲公英、黄连,从熵聚类共获得新处方4个。结论 王坤根教授治疗胃癌前病变核心药物为柴胡、郁金、半夏、陈皮、茯苓、蒲公英、黄连,主要以疏肝清热、理气和胃、燥湿化痰为治则治疗胃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古今医案云台(V2.2.3)”探讨中医药治疗化疗相关性呕吐(chemotherapy 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的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搜索建库至2020年9月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Pubmed外文数据库收录的中医药治疗CINV的相关文献,通过Excel建立数据库,利用古今医案云台软件进行频次分析、中药属性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CINV的用药规律。结果 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文献89篇,录入中药处方89首。使用频次前10位的处方为:旋覆代赭汤、半夏泻心汤、香砂六君子汤、小半夏加茯苓汤、温胆汤、参苓白术散、小半夏汤、橘皮竹茹汤、补脾益肾汤及附子理中汤。使用频次前10位的中药为茯苓、生姜、大枣、炙甘草、党参、半夏、陈皮、白术、甘草及赭石。药物四气多以温、平、微温,五味多以甘、辛、苦,归经多归属脾、胃、肺三经,功效多以功效为补中益气、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为主。演化得出“陈皮-茯苓”、“白术-茯苓”、“旋覆花-赭石”、“砂仁-茯苓”、“白术-党参”等核心组合6个。结论 中药治疗CINV多从脾胃肺论治,药物多味甘性温,多以健脾益气、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为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周郁鸿教授治疗急性白血病维持期患者的中药处方,总结周教授治疗急性白血病维持期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基于门诊病历系统,整理筛选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周郁鸿教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处方,经过双人审核,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Modeler 18.0数据挖掘软件和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软件,应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分析方法,统计中药使用频次,分析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核心药物组合。[结果] 共计98例患者,统计发现304首处方,合计203味中药,药物总频次为5 115次,其中出现频次高于100次的有16味中药,前5味分别是白术(85.20%)、茯苓(72.70%)、黄芪(70.39%)、党参(69.74%)和甘草(60.53%)。治疗急性白血病正虚邪恋证的前5味中药分别是白术(80.33%)、黄芪(72.68%)、茯苓(68.85%)、党参(62.30%)、陈皮(58.47%)。药性多为平性和温性,药味多为甘味,多归脾经。药物组合出现频次最高的是酸枣仁和白术,其置信度是93.83%,支持度是53.29%。[结论] 周教授治疗急性白血病维持期患者主以补虚扶正为治则,方药以益气健脾养心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挖掘新安王氏内科医案中含茯苓方剂的临床用药特色。[方法]以《王任之医案》《王仲奇医案》作为方剂资料来源,筛选包含茯苓的处方,基于新安医学数据信息应用平台构建数据库,应用IBM SPSS Modeler 14.2,进行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分析,以Apriori算法为主要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并获得含茯苓处方中单味药物频次、治疗疾病频次、药物组合频次、关联规则等。[结果]共筛选含茯苓方剂986首,含茯苓的高频次组合的药物包括佩兰、半夏、苦杏仁、白术、枳壳,常用于治疗脾胃系统的泄泻、痢疾,以及肺系的咳嗽等病证。与茯苓配伍的高频次药物的组合中,支持度≥10%、置信度≥60%的关联规则包括“佩兰→枳壳”“佩兰→半夏”“半夏→枳壳”“佩兰→白豆蔻”等。[结论]新安王氏内科医案中含茯苓处方所治疾病多有痰湿要素,王氏临床论治多从脾、胃、肺三脏入手,喜用芳香药物,多用温药,治痰治气并举,寓燥湿化痰于健脾降肺之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国医大师潘敏求治疗结直肠癌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整理潘教授治疗结直肠癌的医案,将处方录入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进行单味中药的频次分析、中药属性频次分析、药物归经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使用Excel进行药物功效频次统计。结果 纳入的300首方剂中,共使用中药138味,累计使用频次5620次,共获得甘草、白术、黄芪、茯苓、白花蛇舌草、女贞子、菟丝子、人参、枸杞子、莪术等15味核心药物,药味多甘、苦、辛,主要归脾、肝、肺经。关联规则分析获得黄芪-白术、黄芪-茯苓、白术-茯苓等50组核心药对。聚类分析获得C1(莪术、重楼)、C2(茯苓、甘草、白术、黄芪、白花蛇舌草)等3个聚类方。结论 国医大师潘敏求治疗结直肠癌多从瘀、毒、虚入手,采用健脾益气、清热解毒化瘀治法,擅长攻补兼施,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治疗恶性肿瘤的含天龙中药处方用药规律。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中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含天龙处方(1985-2018),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收集含天龙处方285首,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构建数据库,使用该软件数据分析模块中嵌入的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天龙处方中单味药物频次、药物组合频次、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主治疾病用药规律等。结果 统计分析显示,治疗恶性肿瘤含天龙处方常用于肺癌、食管癌等,其中高频次药物包括白术、茯苓、黄芪、法半夏、甘草、生米仁、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党参等,高频次药物组合包括“白术-天龙”“茯苓-天龙”“黄芪-天龙”等,支持度≥20%,置信度=1的关联规则包括“黄芪 天龙”、“法半夏 天龙”、“白术、茯苓 天龙”等。结论 治疗恶性肿瘤的含天龙处方所用药物以健脾益气扶正为主,适时祛邪为辅,组方用药圆机活法可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收集陈纪藩教授门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病例的中药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录入处方,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分析陈纪藩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组方规律,探索新组方。结果共纳入278首中药处方,使用中药95味;用药频次大于50次的有17味,其中杜仲、牛膝、七叶莲、桑寄生、巴戟天、炙甘草、丹参、宽筋藤、川萆薢、茯苓、鹿衔草等11味中药使用频次超过100次,为高频用药;高频药对组合124组,强关联组合56个,从中推演得到核心组合12个,新组方6首。分析结果提示陈纪藩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处方用药以攻补兼施为原则,重在补益肝肾、利湿化痰,辅以祛风除湿、渗利湿邪、活血化瘀,以达到缓解症状、预防筋伤骨损、调理体质的治疗目标。分析结果可为临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文字整理,医案分析,对周郁鸿教授的临床学术观点及经验进行全面整理分析,掌握其用药规律,并为中医医案整理分析及名老中医经验挖掘提供方法学指导。 方法:收集再障患者CRF表,收集整理周郁鸿教授治疗再障的219首处方,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处方用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探讨周郁鸿教授治疗再障的用药规律。 结果:药物频次统计发现40以上的药有29种药,考虑健脾益气药过多影响结果,剔除了数量较多的茯苓、黄芪、白术后,前五位是菟丝子、当归、党参、陈皮、麦冬。在方剂关联规则中,得出核心药组共33对、10项关联规则,所涉及核心药物为菟丝子、党参、当归、茯苓、陈皮、山药、白术等。基于k-means聚类算法与回归模型对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出6味药的药物聚类组合有4个,分别对应肾阴虚、肾阴阳两虚、肾阳虚、脾肾气虚这四个类型。 结论:周郁鸿教授治疗慢性再说障碍性贫血首重滋肾填精,辅以健脾益气,佐以活血止血之品,标本兼治。其核心药物组合及新处方可为中医治疗慢性再障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庄礼兴教授诊治慢性胃炎之临证经验.[方法]收集庄礼兴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门诊有效病案的资料及处方,采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复杂网络构建方法等探讨庄礼兴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157首处方132味药物.药物频次居前的药物依次为白芍、枳壳、柴胡、陈皮、法半夏、甘草、...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药内服复方治疗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各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发表的中药内服复方治疗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相关文献。采用Excel 2010、IBM SPSS Modeler 18.0、SPSS 24.0软件对所纳入处方用药进行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 纳入处方53首,涉及药物123味,用药共计533频次。高频药物有生甘草、生地黄、黄连等;药物药性以寒、平、微寒性,甘、苦味为主;主要归肺、心、脾、胃经。挖掘到关联规则4条,即:玄参-生地黄、黄芩-黄连、茯苓-山药、茯苓-白术。聚类分析将药物聚为4类,涉及增液汤、知柏地黄丸、补中益气汤、甘草泻心汤等。结论 中药内服复方治疗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用药以寒性为主,辅之以平,注重清热解毒、凉血润燥、滋阴泻火、补气健脾、寒热平调,组方多以增液汤、知柏地黄丸、补中益气汤、甘草泻心汤为基础方加减化裁而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防感冒专利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国家专利数据库中关于预防感冒的中药复方,录入Microsoft Excel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统计药物频次,对药物组合和药物关联规则进行分析,提取内在核心组合和新方。【结果】共录入68首处方,涉及232味中药。其中用药频次较高的有甘草、金银花、黄芪、白术、防风、茯苓、板蓝根等;常用药物组合有"黄芪-白术""黄芪-防风""甘草-茯苓""白术-防风"等,频率较高的药物关联规则有"白术,防风→黄芪""黄芪,防风→白术""枸杞子→甘草""连翘→金银花"等;挖掘得到核心组合12个以及新方6首。【结论】预防感冒多以扶正祛邪为法,三因制宜拟定处方;扶正多用玉屏风散、四君子汤,祛邪多用板蓝根、金银花、连翘疏风清热;亦可采用养血滋阴、疏散风寒等法。由核心组合衍化而成的6首新方,可适用于不同的目标人群,为感冒的预防用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