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字经流派推拿法治疗脾胃气虚、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6例符合试验标准的厌食症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推拿组,各68例。对照组口服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推拿组接受三字经流派推拿方案。观察治疗前后患儿食欲、食量、中医症状体征情况,评估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改善情况。治疗结束2周后随访疗效评估为有效的患儿,评估厌食症的复发情况。结果:推拿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前,2组食欲积分、食量积分、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食欲积分、食量积分、中医症候总积分显著降低(P0.01);推拿组食量积分、症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推拿组复发率为30.36%,对照组复发率为27.7 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字经流派推拿法治疗脾胃气虚、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疗效较好,优于常规西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脾消食汤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脾失健运证厌食症患儿采用自拟健脾消食汤加减治疗,2天1剂,6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20例,好转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结论:健脾消食汤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调脾和胃推拿法结合干预喂养方式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予干预喂养方式合调脾和胃推拿法治疗;对照组32例,予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治疗,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变化,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扶中"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1例厌食患儿采用"扶中"推拿手法,包括揉腹、手指点穴(中脘、阑门、天枢、足三里、三阴交等)、捏脊及扶阳罐温灸与温刮痧,每周治疗3次,6次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起效时间、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并比较不同证型的疗效差异。结果:72例患儿在1个疗程内起效,其中41例患儿在半个疗程内起效;治疗后临床痊愈38例,显效15例,有效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8%;食欲、食量、面色、大便等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01);脾失健运、脾胃气虚、脾胃阴虚、肝旺脾虚证患儿临床痊愈率分别为45.2%(19/42)、45.8%(11/24)、50.0%(4/8)、57.1%(4/7),不同证型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扶中"推拿法起效快、临床疗效满意,症状改善明显,并适合治疗小儿厌食的不同证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开胃增食颗粒对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脾失健运型厌食症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健身消导颗粒,治疗组口服开胃增食颗粒。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体重增幅。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79.07%,2组比较,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及体重增幅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0%、2.33%,2组比较,P0.05。结论开胃增食颗粒对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推手摩腹捏脊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的效果。方法:治疗组40例用推手摩腹捏脊推拿法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调脾合剂,7天为一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结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0%、对照组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手摩腹捏脊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中医辨证分型将53例患儿分为脾失健运型、脾胃气虚型、脾胃阴虚型进行推拿治疗.结果:运用推拿疗法53例患儿第1疗程治愈21例,占39.62%;显效19例,占35.85%;有效13例,占24.53%.第2疗程全部治愈.结论:推拿疗法可以改善胃肠功能,刺激神经内在调节系统,激发食欲,进而增强体质.  相似文献   

8.
唐艳 《河南中医》2013,33(8):1319-1320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捏脊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患儿采用小儿推拿手法配合捏脊疗法治疗,同时给予预防调护.结果:25例患儿中治愈18例,好转5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2.0%.结论:推拿配合捏脊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贴穴加药膳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54例小儿厌食症患儿分为治疗组91例,对照组63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贴穴加药膳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复方鸡内金片治疗,2组均治疗30 d,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脾失健运证的疗效与脾胃气虚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脾失健运证疗效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贴穴加药膳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方法得当,无痛苦,小儿易于接受,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对于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的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过护理干预,调脾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证的有效性是否提高;患儿口服中药配合程度是否提高.方法:将180例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证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90例.治疗组由病房护士喂服调脾合剂,对照组由家长喂服调脾合剂,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1~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两组食欲、食量及精神状况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调脾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小儿对口服中药的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11.
谢晓丽 《陕西中医》2012,33(4):443-445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分型论治与增食膏敷脐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辨证分型(分为脾失健运型、脾胃气虚型、脾胃阴虚、肝旺脾虚型、气血虚弱型)论治与增食膏穴位敷贴治疗厌食症42例。结果:总有效率96%。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健脾开胃,益气养阴,疏肝理脾,补益气血,标本兼顾的功效,可有效增进患儿食欲,明显改善其厌食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以捏脊摩腹推脾为核心特定穴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小儿厌食症患儿采取以捏脊摩腹推脾为核心特定穴推拿法,包括捏脊、古法腹部按摩法、推脾经,每日1次,连续2周为1疗程,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结果 32例小儿厌食症患儿2个疗程后,临床痊愈14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 75%;食欲、食量、面色、脘腹胀满、嗳气、呃逆、大便失调等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 0. 05)。结论以捏脊摩腹推脾为核心特定穴推拿法临床疗效满意,症状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脾消化汤联合胃推拿法治疗小儿脾胃气虚型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的150例患有厌食症的患儿随机分为汤药组、推拿组和联合组3个组,每组50例患者,分别施与健脾消化汤服用、胃推拿法治疗以及两者的联合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3组在接受治疗的前后中医证候的变化,并据此判断疗效。结果汤药组有效率为70%,推拿组有效率为76%,联合组有效率为88%;联合组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汤药组和推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消化汤联合胃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优于施与单一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予推拿治疗;对照组60例,予小儿脾胃乐颗粒(药物组成:山药、鸡内金、豆蔻、大黄、麦芽等,规格2 g/袋,昆明邦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00301)口服治疗,每次1袋,3次/d。两组均以10次为1疗程,共3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 d。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33%,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推拿治疗脾失健运小儿厌食症优于对照组,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法结合护理干预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患儿,按随机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运用中医外治法,包括捏脊、推拿、敷脐、针刺四缝穴等进行治疗,同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口服健胃消食片,实施常规护理。2组均观察治疗6月,6月后统计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6月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医外治法结合护理干预小儿厌食症患儿,可有效缓解或消除患儿的症状,改善脾胃功能,增进食欲,有利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运脾开胃冲剂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小儿厌食症纳入标准的60例患儿随机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运脾开胃冲剂,对照组口服健儿素颗粒,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运脾开胃冲剂能有效地改善小儿脾失健运型厌食症的临床证候并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枳术丸对三种不同证型小儿厌食证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日摄食量的改变、临床症状积分的改变,以及不同证型与疗效的关系。表明枳术丸对脾失健运、胃阴不足两型厌食证的疗效优于脾胃气虚型厌食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并分析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推五经"配合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治疗组使用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推五经"配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对照组使用温水冲服复方胃蛋白酶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结果:两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患儿的食欲、食量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药物治疗的患儿。(P0.05)结论:推五经配合捏脊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既解决了小儿服药困难,又解决了小儿因长期服药导致体质下降的问题,深受患儿及家属欢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醒脾健胃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醒脾健胃合剂治疗脾失健运所致厌食症小儿60例,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60例中,显效5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显效率90.00%,总有效率98.33%。结论:醒脾健胃合剂具有醒脾健胃、助运导滞之功,治疗小儿脾失健运所致厌食症,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丘燕燕  辛奇遥  王霞 《新中医》2017,49(3):87-89
目的:观察健脾消积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实验组予健脾消积口服液治疗,对照组予吗丁啉混悬液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以此判断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74.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实验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脾胃不和型、脾胃气虚型和肝旺脾虚型的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积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消积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3种证型的治疗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