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排泄性CT尿路造影(CTU)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B超检查提示为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28例.其中结石性病变23例,非结石性病变5例.对所有病例均实行全尿路平扫、动脉期、肾实质期增强扫描及排泄期扫描.扫描的所有数据由影像工作站完成图像后处理获得全尿路排泄期完整影像.结果 CTU对23例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诊断准确,其中10例为肾结石,7例为输尿管结石,3例为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3例为膀胱结石.5例非结石性病变中,CTU明确诊断双肾盂、输尿管畸形1例,CTU诊断肾癌、输尿管癌各1例,膀胱癌2例,均经手术证实.结论 CTU能够清晰地获得包括肾盏、肾盂、输尿管以及膀胱在内的完整的泌尿系统图像,对诊断结石性病变准确率高,对于肿瘤病变可以通过多期扫描帮助确定肿瘤的良恶性质,且能显示肾癌、膀胱癌及其邻近组织的受侵情况,为下一步临床治疗提供具体和可靠的依据,是—种值得进—步推广的实用性影像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2例行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检查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将患者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或膀胱镜检确诊结果进行比对,判断CT尿路造影检查的准确率。结果: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检查结果与确诊结果间具有正相关性,r=1;CT检查准确率为100%。结论: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可多角度观察病变局部情况,且扫描时间更短,图像分辨率更高。可应用于绝大多数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当中,但儿童、肾功能不全者以及碘过敏者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3.
<正>对我院2005年4月至2007年8月35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加三维后处理技术,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林平春 《吉林医学》2010,31(14):1948-1949
目的:探讨双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成像(CTA)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1例患者行双排螺旋CTA检查。结果:所有病例CTA均清楚显示1~4级脑血管结构,双排螺旋CT扫描能在短时内完成数据采集。结论:CTA可较准确地显示脑血管的状况,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螺旋CT改良式双期扫描技术对患有泌尿系统疾病的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旨在提高螺旋CT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双螺旋CT对患有泌尿系统疾病的38例病人进行改良式双期强化扫描,由两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对扫描获得的轴位图像和其中18例病人利用工作站重建的MPR,重建图像对所有病人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30例行手术治疗的病人术后由放射科医生与手术医生和病理科医生对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38例中膀胱癌16例,膀胱炎3例,肾癌13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输尿管肿瘤2例,输尿管炎症2例,本组病人的诊断正确率为96.67%,结论:螺旋CT改良式双期扫描技术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必将成为泌尿系统疾病检查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泌尿系统疾病中进行3DCT重建时的技术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53例(正常肾5例,正常输尿管4例,泌尿系统疾病44例)成功进行了泌尿系3D重建的资料。CT扫描使用PQ6000螺旋CT机,3D重建在VQ工作站上进行。逐例观察,记录并分析其所采用的CT扫描参数、增强扫描时机、3D重建方式及重建时的方法及技巧。结果 扫描参数、造影剂用量、增强CT扫描方式和时机随机显示目的不同而不同。重建方法及技巧需要在工作站上反复模索方能熟练掌握。SSD及VR法适用于显示畸形肾脏、肾肿块及结石,MIP对尿路及输血管成像有突出作用。结论 合理地制定扫描计划,选择、匹配好各种扫描参数,抓住最佳增强CT扫描时机是进行高质量泌尿系疾病3D重建的重要前提,熟练掌握3D重建方法及技巧也是成功进行3D重建不可缺少的要素。  相似文献   

7.
64层螺旋CT造影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MSCTU)在泌尿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53例行CTU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膀胱镜等证实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患者中,诊断输尿管结石16例(30.2%),泌尿系先天畸形12例(22.6%),泌尿系统肿瘤10例(18.9%),肾结石7例(13.2%),外源性压迫致输尿管狭窄5例(9.4%),膀胱结石3例(5.7%)。结论: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具有扫描时间短、图像分辨率高、可以多方位观察病变的优势,能够对大部分泌尿系疾病进行准确诊断。但是儿童和肾功能不全患者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尿路成像(CTU)分泌期图像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舞钢市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行CTU检查的102例患者,由不同资历的3名医生分2次在PACS上调取影像进行诊断,对输尿管对比剂充盈情况进行评分。结果肾盏憩室患者3例,3名医生第1次诊断均出现漏诊;肾挫伤患者5例,分泌期图像显示尿外渗;2例输尿管异位开口患者,分泌期图像显示尿路走行;肾盂旁囊肿:3名医生诊断皆为肾外肾盂。膀胱病变组充盈评分与肾盂输尿管病变组、肾脏尿路外病变组及无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U分泌期图像在泌尿系统病变诊断中应用价值不高,临床需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9.
零振勇 《基层医学论坛》2014,(16):2115-2116
目的:研究双排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1月经我科室证实为肠梗阻的1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所有患者腹部X线、超声以及双排螺旋CT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双排螺旋CT扫描可见梗阻处近端肠腔扩张,有气液平面或积液。患者肠壁显著变薄,梗阻处远端肠腔发生萎缩。腹部X线、超声、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5.53%,93.09%,1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排螺旋CT扫描能够清楚地显示患者体内的解剖结构和相关组织结构的联系,图像质量和空间分辨率高,可较好显示出肠梗阻的部位和病因,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统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统检查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对32例患者应用64层螺旋CT进行多期扫描后采用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不同的重建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部位和疾病,MIP适合肾动脉显示,MPR适合整个泌尿系统占位性病变的观察,VRT比SSD更适合泌尿系统尿路全貌的显示.结论 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满足了临床各方面需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部X线平片(KUB)加低张静脉尿路造影(IVP)与多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合用对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临床考虑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做KUB平片加低张静脉尿路造影(IVP)的同时行多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CTU),并行3D尿路造影重建,将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78例中输尿管结石42例,输尿管结核4例,输尿管肿瘤9例,膀胱癌5例,输尿管炎性狭窄5例,先天畸形7例(包括肾输尿管连接部狭窄5例,肾输尿管重复畸形2例),腹腔或盆腔肿瘤及其他病灶压迫输尿管6例,KUB平片加低张静脉尿路造影(IVP)与多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CTu)合用,图像好,能充分显示肾实质、肾盂、输尿管、膀胱以及泌尿器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KUB平片加低张静脉尿路造影(IVP)与多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合用,对泌尿系统梗阻性病变有诊断价值,对炎症性病变鉴别诊断有帮助,尤其对肾功能严重受损的上尿路梗阻性疾病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痛苦少、效果好,可作为临床泌尿系患者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显像在膀胱疾病诊断中的应用。②方法 采用GEVoluson 730三维超声成像系统对 31例膀胱疾病病人进行了二维与三维超声表面模式重建。③结果 三维超声图像清晰、直观、立体感强 ,能清楚地显示病变的位置、大小、数目、形态、回声特点、与膀胱壁的关系、基底的宽窄及有无蒂等。三维超声对膀胱疾病的诊断符合率高于二维超声 (χ2 =5 .72 6 ,P <0 .0 5 )。④结论 三维超声较二维超声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图像信息 ,有助于膀胱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的多层螺旋CT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且经过手术的21例胃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胃癌主要CT征象为胃壁增厚、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进一步强化。CT可同时发现胃癌的邻近侵犯及远处转移。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胃癌的诊治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对胃癌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颌骨内埋伏牙定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颌骨内埋伏牙的定位成像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颗颌骨内埋伏牙行轴位螺旋CT容积扫描,利用GEAW 4.1工作站对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以获得任意方向的三维立体图像或任意曲面断层图像.结果 螺旋CT三维重建可以从多个角度完整清晰地显示埋伏牙的位置、形态、大小、方向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全方位地展示埋伏牙,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旨在为肺癌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5例肺癌患者(观察组)和50例肺部良性病变者(对照组),分别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21—1(cYFRA21—1)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指标,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CT单独检测以及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观察组CEA、CYFRA21—1及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肿瘤标志物与CT扫描联合诊断的特异性(92.2%)和敏感性(90.2%)均明显提高。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与CT扫描联合用于肺癌的诊断,可进一步提高肺癌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对于肺癌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 VR、MPR及CPR重建技术在茎突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21例患者经128层螺旋CT平扫后行VR、MPR及CPR等图像后处理,测量其双侧茎突的长度和内倾斜角度.结果 21例患者(42侧)茎突均清晰显示,茎突长度> 30 mm者24侧(57.1%),内倾斜角>25°者31侧(73.8%).结论 128层螺旋CT MPR和VR重建技术能准确诊断茎突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②方法 对20例主动脉夹层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SCTA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优缺点。③结果 SCTA扫描快,图像直观,不受金属植入物及病情的限制且微创。④结论 SCTA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分型、术前模拟等方面较其他影像检查方法有明显优势,可作为主动脉夹层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64排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等多种后处理技术,并结合原始横断面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2例患者中:Ⅰ型8例(25%),Ⅱ型6例(18.8%),Ⅲ型18例(56.2%).32例AD患者都能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不同密度的真假腔以及分隔真假腔的内膜瓣.结合后处理重建图像,所有病例均显示真假腔之间各种形态的低密度内膜片及内膜破口的位置,纵行向下的真腔夹层延伸范围.结论 64排螺旋CT是一种安全、快捷、无创、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分型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术前、术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腰椎峡部裂病人12例,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分析椎体滑脱、峡部裂、骨痂、骨赘和纤维组织增生在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重建(SSD)、容积再现(VR)及多平面重建(MPR)的表现.结果 MIP、SSD和VR对显示椎体滑脱及峡部裂较好,不能显示骨痂、骨赘和纤维组织增生; MPR显示椎体滑脱、峡部裂、骨痂及骨赘形成和纤维组织增生均较好.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对显示腰椎峡部裂及其相关改变效果良好,对临床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螺旋CT动脉期、门脉期及平衡期扫描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以进一步选择理想的扫描时期和方案。方法43例小肝癌患者行平扫及增强扫描,造影剂注射速率为3或4ml/s,然后开始动脉期、门脉期及平衡期的扫描。统计各期的病灶检出数,观察病灶在不同时期的特征。结果动脉期、门脉期及平衡期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92.59%、70.37%及75.93%,动脉期和门脉期、平衡期之间均有显著差异而门脉期和平衡期之间无差异。另外平衡期时病灶的包膜和边缘的显示较其他两期更为清楚。结论在小肝癌的检出方面动脉期价值最大而门脉期和平衡期之间无差异。双期扫描(动脉期加门脉期)可作为小肝癌CT诊断的常规技术,对不典型病例,平衡期扫描很有必要,有助于病灶的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