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残胃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外科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2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残胃癌患者占同期收治的胃癌患者总数的3.3%。其中Ⅰ期4例,Ⅱ期2例,Ⅲ期6例,Ⅳ期10例。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77.3%,联合脏器切除率为50.0%:经腹腔完成残胃癌根治手术17例,经胸腹联合切口完成残胃癌根治手术4例,剖腹探查1例。全胃切除、ROHX-en-Y消化道重建21例。淋巴结转移率为63.6%.分别为pNo8例;pN.6例;pN27例;pN,1例。残胃癌Ⅰ、Ⅱ期患者生存时间(80.2±17.2)个月;Ⅲ期患者生存时间(31.2±9.2)个月;Ⅳ期患者生存时间(23.6±6.1)个月;Ⅰ、Ⅱ期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Ⅲ、Ⅳ期患者(P〈0.05)。术后生存率单纯残胃切除与联合脏器切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姑息手术与标准根治手术及扩大根治手术组比较、不同分化腺癌组比较、淋巴结转移阳性与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残胃癌外科治疗应选择在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基础上进行扩大根治手术和联合脏器切除:病期早晚、淋巴结转移与否、肿瘤生物学特性影响残胃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淋巴结清扫总数和阴性淋巴结数目对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995年1月至2004年11月,对634例胃癌患者施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手术(R0切除).分析淋巴结清扫总数与阴性淋巴结数目的相关性;对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分析淋巴结清扫总数、阴性淋巴结数目与术后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本组591例(93.2%)获得随访,时间5~14年,其中位生存期为62.0个月,术后5年生存率为57.6%.淋巴结清扫总数与阴性淋巴结数目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浸润深度、阳性及阴性淋巴结数目和淋巴结清扫总数是影响本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相同TNM分期中,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有随淋巴结清扫总数和阴性淋巴结数目增加而增高的趋势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预测,淋巴结清扫总数每增加l0枚,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组为13.1%、Ⅰ期为14.2%、Ⅱ期为20.5%、Ⅲ期为17.5%和Ⅳ期为10.9%;而每多清扫10枚阴性淋巴结,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亦可提高:全组为19.2%、Ⅰ期为20.1%、Ⅱ期为18.8%、Ⅲ期为18.4%和Ⅳ期为18.0%.结论 淋巴结清扫总数和阴性淋巴结数目可反映胃癌淋巴结清扫的程度并预测患者预后,应努力增加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胃癌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总数和阴性淋巴结数目,以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胃癌R2,R3手术疗效的对比观察及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比较了胃癌R_2、R_3术后的近、远期疗效,并以病期和病理生物学行为为依据,探讨了合理选择两种手术的适应证。结果表明:R_3术后1、3、5、7、10年生存率均高于R_2,以1、3、5年为著,与进行期病例(占87%)有关。TNMⅠ期(Ⅰa、Ⅰb)、R_2、R_3术后5年生存率基本相同,R_2即可根治。Ⅱ、Ⅲa期,R_3优于R_2。Ⅲb、Ⅳ期者,R_3仍比R_2提高,5年生存率25.5%。早期癌及BorrmannⅠ、Ⅱ型者两组相似,R_3对BorrmannⅢ和限局性BorrmannⅣ型可提高疗效。Ⅰa、Ⅰb期的胃壁内癌,淋巴结转移限于第一站者,R_2可达到根治;Ⅱ期以上浸透浆膜含,R_3可提高5年生存率。病理学的弥漫性生长方式、未分化癌及淋巴管癌栓者,生物学行为较差。对进行期病例应选择R_3扩大根治术。R_2、R_3术后康复时间、并发症及死亡率主要与胃切除术式有关,与淋巴结清除范围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
胆囊癌临床分期及手术方式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胆囊癌Nevin分期、手术方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1992年10月至2002年12月间,新华医院手术治疗的82例胆囊癌患者,记录Nevin分期、手术方式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 在行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的47例中淋巴结阳性者38例(80.85%).其中包括3例Ⅱ期、30例Ⅳ期、5例Ⅴ期.侵犯胆囊壁全层的胆囊癌(Ⅲ期+Ⅳ期)中淋巴结转移率为83.3%(30/36).4例行单纯胆囊切除的Ⅰ期患者长期生存.而行单纯胆囊切除的4例Ⅱ期患者及1例Ⅲ期患者存活均未超过3年.行胆囊癌根治术的4例Ⅱ期、1例Ⅲ期及行胆囊癌扩大根治术3例Ⅳ期患者生存5年以上.行扩大根治术的Ⅴ期及剖腹探查病例3年、5年生存率为0.结论 胆囊癌的分期、手术方式与术后生存率有显著关系,Ⅰ期可行单纯胆囊切除,Ⅱ、Ⅲ期胆囊癌应行根治切除手术,Ⅳ期胆囊癌应行扩大根治手术,Ⅴ期患者行扩大根治手术无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近端胃切除与全胃切除治疗贲门癌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老河口市第一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85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其中近端胃切除(近端组)79例,全胃切除(全胃组)10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远期生存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全胃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均高于近端组(t=5.015、3.852,均P0.01),但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间6.2~71.5个月,随访率为88.6%。近端组1、3、5年总生存率为75.3%、28.4%、19.3%;全胃组1、3、5年总生存率为80.0%、46.8%、32.7%。两组之间的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但两组患者Ⅰ期、Ⅱ期及Ⅲ期总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近端组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和术后1年胃食管反流问卷(GERD-Q)评分高于全胃组(均P0.05),但两组吻合口溃疡、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和术后1年营养风险筛查评估表-2002(NRS-2002)评分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较近端胃切除,全胃切除术治疗贲门癌可以提高远期生存率,降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减轻反流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6 例胃淋巴瘤病例。结果 在本组资料中,病理分期(Arbor 标准)为ⅠE 期15 例,ⅡE 期7 例,ⅢE 期8 例,ⅣE 期6 例;术前误诊率为22-2% ,手术切除率为72-2% 。手术加化疗5 年生存率,低度恶性胃淋巴瘤为87-4% ,高度恶性胃淋巴瘤为52-1% ;单纯化疗时高度恶性胃淋巴瘤5 年生存率仅为17-6 % 。结论 早期诊断、切除胃的原发病灶加术后联合化疗是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生存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胃癌根治手术联合脾脏切除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Han FH  Zhan WH  Li YM  He YL  Peng JS  Ma JP  Wang Z  Chen ZX  Zheng ZQ  Wang JP  Huang YH  Dong WG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7):1114-1117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手术联合脾脏切除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1994年6月至2004年3月完成胃癌手术692例,其中在胃癌D2、D3手术基础上联合脾脏切除45例,选择同时期完成的具有可比性的仅行胃癌根治手术的343例病例进行分析,比较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学因素、淋巴结转移率、切除脾脏后5年生存率。结果胃癌联合脾脏切除No10淋巴结转移率为15.6%,其中上1/3(U)区为11.5%,中1/3(M)区为33.3%,下1/3(L)区为0%。近端胃癌和胃体部癌、低分化及未分化腺癌、BorrmannⅢ、Ⅳ型、肿瘤浸润深度在T3、T4以及Ⅲ、Ⅳ期胃癌与远端胃癌、高中分化腺癌、Borrmann Ⅰ、Ⅱ型、肿瘤浸润深达度在T1、T2以及Ⅰ、Ⅱ期胃癌比较,其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Ⅱ期胃癌切除脾脏后平均生存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与单纯胃癌根治手术组比较降低并有统计学意义差异,Ⅲ、Ⅳ期胃癌切除脾脏以后平均生存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与单纯胃癌根治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Ⅰ、Ⅱ期胃癌患者不应联合脾脏切除,Ⅲ、Ⅳ期胃癌联合切除脾脏也未能提高术后生存率,胃癌直接侵犯胰腺体尾部,脾门淋巴结明显肿大转移者,才有脾切除的指征。联合脾脏切除的手术适应证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57例诊治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告1971~1993年收治的57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其中IE期33例、ⅡE期7例、ⅢE期3例、Ⅳ期14例。本组术前确诊仅12例。误诊主要原因是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更重要的是其X线征象与胃癌或溃疡病酷似。本组手术切除率92.2%(47/51)。全组5年生存率62.7%,10年生存率47.6%。在IE期33例中,8例单一手术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59.2%;25例术后加用化疗和/或放疗,则术后5年生存率达90.3%。显然切除原发灶,联合术后化疗和/或放疗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胃癌术中放疗疗效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术中照射部位、剂量和治疗结果。方法:对106例Ⅰ-Ⅳ期胃癌患者行D2或选择性D3术式,并采用不同照射剂量进行术中照射。对胃窦、体癌患者施行远侧胃大部切除术时,在腹腔动脉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区域进行术中照射。在胃体、贲门和全胃癌施行近侧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时,将脾、胰体尾游离并翻向右侧,扩大术中照射野。此组病例的放疗结果与1975年至1989年期间441例胃癌单纯手术患者进行对照。结果:Ⅰ、Ⅳ期胃癌术中放疗不能提高术后生存期,Ⅱ、Ⅲ期胃癌能提高5年生存率14.4%~20%。其中Ⅲ期胃癌采用D2术式加术中放疗1~5年生存率有显著提高(P<0.001),而采用选择性D3手术加术中放疗术后3、4年生存率较单纯选择性D3显著提高(P<0.005)。结论:胃癌术中放疗能提高Ⅱ、Ⅲ期胃癌术后生存率,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76例胃底贲门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全胃切除81例(LATG组),开腹全胃切除95例(OTG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淋巴结清扫、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LATG组和OTG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8±84)ml和(339±245)ml,术中输血例数分别为3例和19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3.9±1.1)d和(5.0±1.6)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3±5)d和(15±5)d,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x2=6.82,t=4.57,2.83,P<0.05).LATG组和OTG组患者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28±12)枚和(29±11)枚,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P>0.05);按肿瘤浸润深度进行分层分析,LATG组和OTG组患者T1、T2、T3期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21±8)、(25±7)、(29±11)枚和(29±12)、(31±9)、(28±11)枚,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1.90,0.65,P>0.05).LATG组和OTG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1%(9/81)、0和19%(18/95)、1%(1/9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7,1.18,P>0.05).结论 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根治效果,且具有安全、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13例胃底贲门癌患者施行根治性手术,其中全胃切除术(TG组)326例,近侧胃大部切除术(PG组)187例。对2组患者的5、10年生存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TG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43.6%、24.5%,明显高于。PG组的33.9%、14.1%,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X^2=4.421、P<0.05,X^2=5.726、P<0.05)。TG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4.7%、3.1%,PG组分别为10.2%、2.1%,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1.796、P>0.05,X^2=0.082、P>0.05)。结论对于肿瘤大于3.0cm或有淋巴结转移的Ⅲ期胃底贲门癌患者,应施行全胃切除术,以提高远期疗效。全胃切除术不但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而且能有效地防止术后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D2根治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对进展期胃底贲门癌患者的预后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总结施行D2根治术的236例进展期胃底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清扫淋巴结的数目与术后5年患者的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36例进展期胃底贲门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37.5%。相同病期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随着淋巴结清扫数目的增加而增高(P=0.0013)。Ⅱ期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超过或等于20枚(P=0.0136)、Ⅲ期超过或等于25枚(P〈0.0001)、Ⅳ期超过或等于30枚(P=0.0002)、整组病例超过或等于15枚(P=0.0024)时生存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7%,淋巴结清扫的数目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101)。结论进展期胃底贲门癌患者在施行D:根治术时,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合理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并不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底贲门癌根治术中保留脾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7月至2003年12月间108例经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胃底贲门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保脾与切脾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预后。结果切脾组38例,保脾组70例,最后随访日期2004年12月。本组淋巴结转移率68.5%(74/108),第10组淋巴结转移率16.7%。切脾组与保脾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4%vs14%,χ2=0.318,P=0.573)、肿瘤复发率和肿瘤病理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保脾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切脾组(38.7%vs16.9%,P=0.008)。多因素分析显示,保留脾脏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85),只有肿瘤浸润程度(P=0.009)和淋巴结转移(P=0.001)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除脾脏受侵犯者外,贲门癌根治术中应尽可能保留脾脏。  相似文献   

14.
D2根治术联合脾切除治疗T3期胃上部癌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uang CM  Lu HS  Li P  Xie JW  Lin BJ  Zhang XF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9):681-684
目的 探讨D2根治术联合脾切除对T3期胃上部癌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 1980年1月至2002年6月对613例T3期胃上部癌患者施行D2根治性手术,其中联合脾切除术者(切脾组)102例,未联合脾切除术者(保脾组)511例.对两组患者No.l0、11淋巴结转移率、术后5年生存率和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切脾组和保脾组No.l0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3.5%、1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O.11组淋巴结转移率相当.切脾组和保脾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39.8%、32.3%,复发率分别为55.9%、60.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脾组中No.l0淋巴结有转移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与无转移的患者相似;切脾组和保脾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9.6%、4.9%和13.7%、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T3期胃上部癌患者,发生No.10淋巴结转移时,应施行联合脾切除术,彻底清扫No.l0、11淋巴结,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联合脾切除术不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AIMS: Radical lymph node resection of the retroperitoneal area for cancer of the left half of the colon has been strongly questioned.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xtended lymph node resection of the retroperitoneal area in left-sided colon cancer. MATERIALS AND METHODS: From 1993 to 2002, 124 patients with left-sided colon cancer were randomly elected to undergo either conventional left colectomy (62 patients) or left colectomy combined with radical lymphadenectomy (62 patients). Clinical features were correlated to survival, recurrences, hospital mortality, morbidity, and late urogenital morbidity. Survival was the end point of the study. RESULTS: The groups were comparable for age, gender, physical status, TNM stage, tumor distribution,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chemotherapy, recurrences, sites of recurrence, and late urogenital morbidity (p > 0.05). Hospital mortality was higher in conventional surgery group (p = 0.008). Survival rates of 5 and 10 year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although there was a trend of improvement after radical lymphadenectomy. Stage III patients in radical lymphadenectomy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better survival over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surgery group (p = 0.0406). CONCLUSIONS: Radical lymph node resection of the retroperitoneal area is associated with the same rate of hospital morbidity, late urogenital morbidity, and total survival as is conventional surgery. It seems that there is a trend for improvement of survival particularly in stage III patients.  相似文献   

16.
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1990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收治的480例胃底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全胃切除组(A组)290例,近侧胃大部分切除术(B组)190例. 结果 A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8%、60.8%、38.3%,B组分别为79.2%、48.3%、23.3%,两组3、5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3.8%和2.4%,B组分别为11.6%和2.1%,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能提高疗效,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且能明显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侵及邻近结构的胃底贲门癌手术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肿瘤侵及邻近结构 (tumorinvadesadjacentstructures ,T4 )的胃底贲门癌外科治疗的最佳方式。 方法 对 2 0 1例T4 胃底贲门癌进行外科治疗 ,其中探查手术 31例 ,联合脏器切除术 170例。对联合脏器切除术后 3、5年生存率及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 结果探查手术和联合脏器切除术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4 9个月和 2 9 3个月 ,二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 χ2 =37 0 80 ,P <0 0 1)。 170例施行联合脏器切除术患者的 3、5年生存率分别为 46 2 %、2 2 8% ;其中全胃切除术患者的 3、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4 9%、2 9 2 % ,明显高于近侧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 32 2 %、12 5 % ( χ2 =7 5 89、P <0 0 1,χ2 =5 792、P <0 0 5 )。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 1%和 2 4 1%。结论 对于T4 胃底贲门癌患者 ,只要术中没有发现肝脏血行转移、淋巴结广泛转移和腹膜种植转移等 ,局部病变允许行联合脏器整块切除 ,且患者的身体状况许可 ,就应尽可能施行联合脏器切除术 ,以达到根治的目的。全胃切除术能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 比较2000年9月至2004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99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患者和198例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开腹组)患者局部复发及生存情况的差异.两组各随访时间段的局部复发率、生存率计算采用寿命表法,局部复发率及生存率的比较采用Wilcoxon(Gehan)检验或X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复发间隔时间、生存时间的比较均采用非参数Wilcoxan秩和检验.结果 腹腔镜组2、3年局部复发率均为3.0%,总的局部复发率3.0%(3/99);开腹组2、3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6%和4.0%,总的局部复发率为3.5%(7/198),两组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05).两组局部复发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个月(7~24个月)和11个月(2~2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5.500,P>0.05).两组局部复发的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33.3%和42.9%,2年生存率分别为0和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0,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有同样的疗效,且安全可行,不会增加肿瘤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远期疗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在远期疗效方面的差异。方法将1996年1月至2000年9月问215例需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本人意愿非随机地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及远期并发症。结果开腹组128例,腹腔镜手术组8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肿瘤分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累计生存率开腹组70%,腹腔镜组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局部复发33例,远处转移34例,切口种植2例,切口疝4例,粘连性肠梗阻30例;腹腔镜组局部复发20例,远处转移22例,切口种植1例,切口疝2例,粘连性肠梗阻11例。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切口种植率和切口疝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41、0.505、1.00和1.00);但腹腔镜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较开腹组少(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似,但术后远期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4胃癌根治切除术患者的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对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有完整临床及随访资料的183例T4胃癌根治切除术患者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全组患者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2%,60%,42%,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率、pN分期、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与患者术后生存率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率、pN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淋巴结转移率、pN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T4胃癌根治切除术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