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0多年前,Bloom等首次鉴定了一种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并能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移动的细胞因子,命名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近年来,随着MIF cDNA的成功克隆及其结构的阐明,MIF的特殊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人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但以往对MIF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在感染、迟发型变态反应等过程中的作用,目前MIF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MIF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现将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inhibitory factor,MIF)一直是一种功能不明的细胞因子。早在1932年,人们在观察结核菌素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实验中就提出有一种抑制巨噬细胞移动的物质存在。30年后,才发现这种在迟发型超敏反应中抑制巨噬细胞移动的物质是由活化的淋巴细胞分泌的,并将其命名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1]。1993年,重组MIF成功构建,由此掀开了对MIF的结构及功能的一系列研究[2]。  相似文献   

3.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是一种多效蛋白分子,具有细胞因子、激素和酶等特点。研究发现,MIF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动脉粥样硬化、肿瘤、糖尿病、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心肌梗死等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MIF在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及其与肺部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是由Bloom和Benett等最先在活化的T淋巴细胞中发现的。MIF是由体内多种组织和细胞(垂体、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产生的。M1F既是一种前炎症细胞因子,又是一种源于垂体的激素,还可以作为糖皮质激素生理活动的负反馈调节剂。随着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cDNA的成功克隆及其结构的阐明,人们对MIF的功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是一种潜在的促炎细胞因子,是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的关键调节元件。该综述主要介绍MIF的组织细胞耄源、基因结构、蛋白结构以及其生物活性、在脓毒性休克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和拮抗MIF在脓毒性休克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是1966年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由于其可抑制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迁移而得名。研究表明,MIF是源于垂体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7.
上海仁济医院的ZouYQ等研究了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在成人still's病(adult onset Stills disease,AOSD)患者中的作用,并对这种前炎症细胞因子在AOSD系统性炎症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者通过ELISA方法对AOSD患者和对照者血清MIF水平进行测定。外周血白细胞内MIF的产生通过三色流式细胞术测定。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对人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血管生成相关基因的诱导作用。【方法】通过亚克隆,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2b—MIF,并转化人工程菌BL21(DE3)。用Ni-亲合柱分离纯化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的重组MIF。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鉴定复性的重组MIF的活性。分别用0、30、60、120ng/mL的重组MIF处理人血管内皮细胞12h,通过Real—time定量PCR检测人血管内皮细胞中VEGF165、FGFR3、MMP9、TGF—α、PDGF-α的mRNA表达。用体外血管生成试验检测重组MIF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的成管腔作用。【结果】正确构建了重组质粒pET22b—MIF。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出重组MIF。复性的重组MIF对巨噬细胞移动的抑制水平达30%(P〈0.05)。重组MIF能特异地诱导HVECs中VEGF165、FGFR3、MMP9、TGF—α、PDGF-α表达,并能特异地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形成管腔结构。【结论】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出MIF,MIF能特异地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中血管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与结核病易感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结核病人和正常人体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表达水平,分析MIF与结核病易感性关系。方法选取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病患者41例(16名男性,25名女性),及昆明市疾控中心健康体检者41例(20名男性,21名女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检测血清中的MIF水平。结果结核病组MIF水平(43.24±29.2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0.86±11.99),(P〈0.01)。结论MIF在人感染结核病中发挥重要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素娴  洪楚源  郭海波  何兴祥 《广东医学》2007,28(12):2041-2043
30多年前,Bloom等首次鉴定了一种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并能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移动的细胞因子,命名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以往对MIF的研究多集中于感染、迟发型变态反应等过程中的作用[1],其实MIF从多个层次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欧睿杰 《当代医学》2007,13(9):96-96
近日.Feinstein医学研究所的YousefAl-Abed博士和同事们从正常人和不能生育的男性患者的精液中分离出一种特殊的免疫物质,即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是促使精子成熟的关键性物质,而只有成熟的精子才能与卵子融合。这项研究有助于对不育男性进行诊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李琳琳  郑祥雄 《医学综述》2007,13(16):1203-1205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是一种重要的前炎性因子,在免疫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治疗免疫性疾病的药物,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皮质类固醇激素有着特殊的关系,它能够调节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敏感性。本文综述了MIF在免疫性肾脏疾病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并归纳了MIF与皮质类固醇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调节皮质类固醇激素敏感性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王三敏  伏兵  谭玉  钱明月 《医学综述》2013,19(5):801-804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在机体的炎性反应和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F广泛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尤其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就MIF的发现、来源、结构、生物学功能,特别是在相关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欧睿杰 《当代医学》2007,13(7):96-96
近日.Feinstein医学研究所的Yousef Al—Abed博士和同事们从正常人和不能生育的男性患者的精液中分离出一种特殊的免疫物质,即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是促使精子成熟的关键性物质.而只有成熟的精子才能与卵子融合。这项研究有助于对不育男性进行诊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诱导血管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对人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血管生成相关基因的诱导作用。【方法】通过亚克隆,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2b-MIF,并转化人工程菌B121(DE3)。用Ni-亲合柱分离纯化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的重组MIF。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鉴定复性的重组MIF的活性。分别用0、30、60、120ng/mL的重组MIF处理人血管内皮细胞12h,通过Real-time定量PCR检测人血管内皮细胞中VEGF165、FGFR3、MMP9、TGF-α、PDGF-α的mRNA表达。用体外血管生成试验检测重组MIF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的成管腔作用。[结果]正确构建了重组质粒pET22b-MIF。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出重组MIF。复性的重组MIF对巨噬细胞移动的抑制水平达30%(P<0.05)。重组MIF能特异地诱导HVECs中VEGF165、FGFR3、MMP9、TGF-α、PDGF-α表达,并能特异地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形成管腔结构。【结论】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出MIF,MIF能特异地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中血管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田慧军  王笛乐 《重庆医学》2006,35(13):1187-1189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3例大肠癌及1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的MIF蛋白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大肠癌组织中的MIF表达率为65.1%(28/43),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组织0.0%(0/10),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F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学类型及Dukes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但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MIF在大肠癌中呈过度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提示MIF可能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与发展。检测大肠癌组织中MIF表达有助于预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细胞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于1966年分别由Bloom[1]和David[2]两组科学家在用豚鼠进行迟发性超敏反应研究中发现,其结构与功能研究直到1989年其cDNA被克隆后才逐渐深入[3]。MIF除了能够抑制巨噬细胞随机移动外,还具有细胞因子、神经内  相似文献   

18.
靳晴  彭湘云  赵颖 《中外医疗》2013,(31):189-190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及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血中的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关系。方法对异位内膜组织(C组)、在位内膜组织(B组)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A组)各40例进行血清HIF-1α及MIF测定,并比较三者表达的阳性率。结果 C组MIF阳性率高于在B组,B组阳性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HIF-1 a阳性率高于B组,B组阳性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及MIF通过促进血管的生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血管内皮细胞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表达的调控作用,检测MIF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的可能调控作用。方法用不同剂量的OX-LDL处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Western-blot检测MIF蛋白的表达。利用腺病毒介导MIF在HUVECs中的表达,分别通过Trans-well细胞穿膜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MIF对HUVECs迁移的调控作用。分别通过EdU染色、MTr细胞增殖检测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析MIF对HUVECs增殖的影响。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F对HUVECs中MMP2和CXCR4表达的影响。结果Ox-LDL可特异调控HUVECs中MIF的表达。Trans-well细胞穿膜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表明,利用腺病毒介导MIF高表达可显著抑制I-IUVECs的迁移。EdU染色、M1Tr和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MIF对HUVECs增殖无明显作用。定量PCR结果显示过表达MIF可显著抑制HUVECs中CXCR4的表达(P〈0.01)。结论MIF通过降低CXCR4表达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但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韶辉  高东升 《医学综述》2009,15(18):2741-2744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的多能细胞因子,受下丘脑-垂体控制,在调节机体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机体中分布广泛,并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近年来MIF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倍受关注,研究证实MIF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演化过程,虽然大多数研究承认MIF与冠心病之间存在相关性,但仍存在许多争议,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