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痹冠脉丸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抗心绞痛药物(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及降脂、降压药等治疗,并同时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痹冠脉丸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3.3%,治疗组有效率为8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痹冠脉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通痹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患者 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益气通痹散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处理.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通痹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邓志贞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8):1530-153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活血通痹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15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阿斯匹林口服,100 mg/d,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口服活血通痹汤,两组均可根据病情选用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静滴硝酸酯类或其他降血压调血脂药物。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为56%。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活血通痹汤治疗UAP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冠脉通联合西药治疗痰瘀痹阻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2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阿司匹林,口服,0.1g/次,1次/d;消心痛,口服,5mg/次,3次/d;辛伐他汀,口服,10mg/次,1次/d。治疗组46例冠脉通(半夏9g,瓜蒌15g,皂角刺5g,夏枯草、川芎、金银花、红花各10g,煅牡蛎30g,党参、丹参各15g,桃仁、元胡、香附、地龙各10g),1剂/d,水煎两次,每次取汁250m L,共500m L,兑后分早晚两次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次数、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8周),判定疗效。[结果]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65.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显效34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1.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5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65.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冠脉通联合西药治疗痰瘀痹阻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通痹汤治疗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兰波  梁艳卿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2):1446-1446,1450
目的观察通痹汤治疗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100例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通痹汤口服;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亦优于对照组。结论通痹汤治疗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壮骨通痹丸口服治疗肾阳虚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确诊膝骨关节炎,且具有肾阳虚主要证侯表现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治疗组45例予口服壮骨通痹丸,每次6 g,2次/d;对照组45例予口服西乐葆,每次200 mg,1次/d;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周。分别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第3周、第6周、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WOMAC评分,评价壮骨通痹丸的临床疗效。结果:服药后,两组膝关节VAS评分及WOMAC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治疗后第1周时,对照组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用药时间延长,第3周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周、3个月、6个月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治疗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2例胃肠道不适,1例心前区闷痛。结论:壮骨通痹丸治疗肾阳虚型KOA疗效确切,且疗效维持时间长,药物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舒血宁联合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UAP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舒血宁20 mL、川芎嗪120 mg分别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予丹参冻干粉800 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疗程均为12 d,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血宁联合川芎嗪治疗UA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益气通痹汤治疗劳累型迟缓交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益气通痹汤治疗劳累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 :对 4 3例劳累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益气通痹汤治疗组 2 2例及临床治疗对照组 2 1例 ,2组在常规西药 (倍他乐克、消心痛 )、静脉点滴复方丹参治疗的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中药益气通痹汤 ,对照组予安慰剂复合维生素B液口服 ,疗程 15天。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中的ST段、T波改变及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益气通痹汤治疗组胸痛改善总有效率为 90 91%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0 95 % ,同时 ,对心电图中的ST段、T波改变及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5 )。结论 :益气通痹汤对劳累型心绞痛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通痹汤治疗劳累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劳累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益气通痹汤治疗组22例及临床治疗对照组21例,2组在常规西药(倍他乐克、消心痛)、静脉点滴复方丹参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益气通痹汤,对照组予安慰剂复合维生素B液口服,疗程15天.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中的ST段、T波改变及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益气通痹汤治疗组胸痛改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5%,同时,对心电图中的ST段、T波改变及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P<O.05).结论:益气通痹汤对劳累型心绞痛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益气通痹膏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从宜阳县中医院心血管科选择70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通痹膏1袋/次,每日2次;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2组疗程均为15 d。观察2组患者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心绞痛的持续时间、心绞痛的积分、心绞痛疗效、心电图T波低平导联数、T波倒置导联数、ST段下移导联数、硝酸甘油使用情况(包括服用硝酸甘油后心绞痛的缓解时间、硝酸甘油的用量),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4. 8%(28/33),显著优于对照组69. 7%(23/33),P 0. 01。2组患者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积分、心电图T波低平导联数、T波倒置导联数、ST段下移导联数、心绞痛缓解时间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2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均有增加,且治疗组较对照组6 min的步行距离增加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益气通痹膏可以改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石健  宋越 《河北中医》2011,33(8):1211-1212
目的观察磷酸川芎嗪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ED 86例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予磷酸川芎嗪葡萄糖注射液50~10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对照组同时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停止静脉滴注治疗,继续口服常规药物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进行国际勃起功能评分问卷(IIEF-5)评分比较勃起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后IIEF-5评分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均增加(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磷酸川芎嗪葡萄糖注射液可有效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ED的勃起功能。  相似文献   

12.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2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舒血宁注射液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4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治疗组静脉滴注舒血宁注射液20mL,对照组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20mL,1次/日,疗程2周。服药前后记录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改变及硝酸甘油的停减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分别为87.5%,66.7%和70.9%,对照组为66.7%,45.8%和5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疗程均为14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疗效、心电图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能有效减少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心肌耗氧量,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苦碟子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2组临床疗效,心绞痛缓解及消除时间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2组不稳定性心绞痛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缓解及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苦碟子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巴曲酶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对心电图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225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用巴曲酶联合丹红注射液,巴曲酶应用6天,第7天开始口服阿司匹林,入院后前2周不用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其它治疗同对照组。观察患者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和Fib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心电图、Fib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达97.3%,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巴曲酶联合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显著疗效,可作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银丹心脑通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银丹心脑通对于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来治疗,每次3粒,每日3次,同时选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常规抗心绞痛治疗作为普通组,二组疗程为8周。结果加入银丹心脑通治疗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症状的总有效率为87.5%,加入银丹心脑通治疗组的全血粘度低切、高切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的降低较普通组有显著性差异。加入银丹心脑通治疗组的内皮功能下降,而一氧化氮(NO)上升,治疗组的症状、血粘度及NO、纳皮素(ET)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银丹心脑通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是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黄芪注射液合盏花素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丘志春  汪朝辉 《河北中医》2004,26(8):630-632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合灯盏花素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  76例UA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4 0例和对照组 36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用黄芪注射液合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滴注 ,对照组口服抵克力得 ,观察治疗 4周后 2组临床症状、心电图疗效及血小板颗粒膜蛋白溶酶体膜糖蛋白 (CD6 3)、血浆C -反应蛋白 (CRP)水平改善的情况。结果 ①治疗组心绞痛缓解、心电图改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伴随症状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0 .0 5 ) ;②治疗 4周后 ,治疗组和对照组间血小板CD6 3、血浆CRP测定值分别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 (P <0 .0 1,P <0 .0 5 ) ;而治疗后 2组间上述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黄芪注射液合灯盏花素注射液能较好地缓解UAP患者的临床症状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心肌缺血、抗血小板活化、减轻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组,分别采用西医治疗和丹红注射液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显效32例(80%),有效6例(15%),无效2例(5%);对照组:显效24例(60%),有效12例(30%),无效4例(10%)。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国产低分子肝素与进口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选用国产低分子肝素5000 IU和进口低分子肝素60 mg腹部皮下注射7 d,2次/d。观察①治疗期间心绞痛每日发作次数;②硝酸甘油含服的日均用药量;③ECG ST段变化;④出血、血细胞异常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情况。结果与本组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7 d后2组心电图中ST段压低均有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8%和10%,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国产低分子肝素和进口低分子肝素可以达到同样效果,不良反应相近。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运用黄芪、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7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纽36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红花注射液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2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95%CI=79.3%~98.4%);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2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2.2%(95%CI=54.8%-85.8%);两组心绞痛综合疗效比较(u=2.7187,P=0.0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电图变化综合疗效比较(u=2.1110,P=0.0351),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红花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其心绞痛疗效收益为OR=0.21(95%CI:0.05—0.84),NNT:5(95%CI=2.69~30.12);其心电图疗效收益为OR=0.43(95%CI=0.17—1.09),NNT=5(95%CI=2.35—56.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