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锦 《安徽医学》2009,30(8):964-965
目的观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拔针按压与否与皮下出血的关系,从而探讨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减少出血的适宜注射方法。方法选择肾病综合征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推注完毕后停留5s后拔针,局部不按压;对照组拔针后用棉签按压2min。观察皮下出血的例次及出血面积的大小。结果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后局部压迫与不压迫的皮下瘀斑发生情况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推注完毕停留5s后拔针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较大面积出血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的护理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小儿肾病综合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的临床资料。结果:感觉疼痛较明显的27次,占6.8%,皮下淤斑8次,占2.0%,皮下血肿15例,占3.8%。结论:注射时绷紧皮肤,垂直进针,深部注射,注射后沿进针方向迅速拔针,轻轻按压10min,可显著减少疼痛、皮下出血、淤斑、血肿发生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马燕 《中外医疗》2010,29(22):86-86
目的探讨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减少皮下出血的方法,主要是注射部位与按压时间的研究。方法将84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21例,选择不同注射部位及拔针后压迫不等的时间,观察皮下出血的例数。结果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不同部位及压迫时间与皮下出血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避开脐周2cm左右两侧腹外侧壁交替注射,拔针后局部压迫5~10min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孔丽秋 《当代医学》2014,(10):92-93
目的:观察皮下注射低分子钙的流程,针对注射后皮下血肿的发生找出干预性按压的最佳时长,以避免皮下出血的发生。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7月曲阜市例民医院住院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患者208例随机均分为按压时间长组和按压时间短组(n=104)。按压时间长组男76例、女28例,平均年龄(65.2±9.5)岁;按压时间短组男80例、女24例,平均年龄(66.4±12.1)岁。操作护士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起腹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垂直刺入皮下,缓慢推药,注射完毕后以原进针角度快速拔针,按压时间长组用棉签按压穿刺点2 min以上,以一定力度(皮肤下陷1 cm)为准。按压时间短组以同样的方法拔针后,按压穿刺点0.5 min左右,注射2次/d,连续每例注射12次,每天早上由治疗护士在注射前观察前1d注射部位的瘀血硬结的面积,并记录出血程度。结果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按压时间长组注射部位轻度出血79例,重度出血25例;按压时间短组注射部位轻度出血98例,重度出血6例。2组比照,按压时间短组其整体出血程度显著低于按压时间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应将穿刺点的按压时间控制在0.5 min内,既能止血,又能防止按压时间太长诱发皮下出血而形成瘀斑或硬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更适合心肌梗死患者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按压针口的新方法,以满足患者治疗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将60例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拔针后试验组采用新方法按压针口,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按压针口,对比2组按压效果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将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采用新方法后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心肌梗死患者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采用新方法按压,能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两种不同进针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方法,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取40例行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教科书传统皮下注射方法(即注射时针头斜面向上,使之与皮肤成30~40°刺入);观察组采用垂直皱褶法皮下注射(即注射时左手拇指、食指捏起腹壁皮肤形成皱褶,右手持针在皮褶最高点垂直进针),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皮下出血、瘀血、皮下硬结、心理紧张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种不同的皮下注射方法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腹壁垂直皱褶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皮下出血、瘀血、皮下硬结以及心理紧张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通过选用不同注射器对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影响,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取80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随机分为Ⅰ组选用普通1 ml注射器,Ⅱ组选用预灌针剂,在患者腹壁脐周5~10 cm范围内,垂直进针,抽吸无回血推药,注射完毕停留5s后拔针,用棉签平行于进针方向按压穿刺点2~3 min,避免揉搓,并给予心理疏导.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皮下出血、瘀斑、硬结等不良反应.结果:与普通注射器相比,预灌针剂行腹壁皮下注射的疼痛程度及皮下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对选用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患者,为了避免因注射造成皮下出血、瘀斑、硬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不仅注射方法要正确,合适的注射器也很重要,通过本文,加深护理工作者对这一现状的认识与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取何种措施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方法:对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操作前按摩,注射前不排气,注射前后回抽,捏起腹壁皮肤垂直进针,注射部位规律轮换等方法进行低分子肝素钙腹壁皮下注射。结果:70例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轻微皮下出血,均<1 cm×1 cm,1例患者出现1.5 cm×2 cm,其余均无皮下出血,均治愈出院。结论:正确的持针方法、进针角度、注射部位、注射间距、排气方法、注射部位的规律轮换能有效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式及局部是否按压与皮下出血的关系,为临床选择有效的注射方法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8年10—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接受皮下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146例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住院患者,采用自身对照,以脐为中心划一垂直线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腹部为观察组,右腹部为对照组,每例患者接受两种不同的皮下注射方法,对照组:注射10 s,按压3 min,按压深度0.5~2 cm;观察组:注射10 s,按压0 min。于注射后12 h观察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及硬结的情况,并测量皮下出血最大直径。观察两种方法所致皮下瘀斑和硬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按压与观察组不按压所致患者皮下出血率、出血点直径大小和硬结发生率及硬结直径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是否按压对皮下出血及皮下硬结的发生无明显影响,建议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采用推注10 s,不按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最佳局部按压方法。方法选择78例冠心病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即单日期采用传统棉签按压方法为对照组,双日期采用棉球按压法为观察组,观察2组患者皮下淤血情况。结果观察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皮下淤血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棉球按压法优于传统棉签按压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低分子肝素钙不同的注射方法对患者的影响及护理.方法 比较甲、乙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注射方法,不良事件如出血、疼痛、皮下硬结的发生是否存有差异及护理.结果 甲、乙两组在护理相同、注射方法不同的情况下,皮下出血、疼痛、硬结的发生,甲组明显少于乙组,差异有显著性P<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剂在腹部注射时,应将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捏起,垂直进针,同时拔针后不需按压局部,以减少出血和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改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对减少皮下瘀血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需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皮下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皮下注射.比较2组患者皮下出血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皮下瘀血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改良皮下注射方法可以减少皮下瘀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方法,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取360例行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各180例。常规组采用传统皮下注射方法:左手拇指、食指绷紧并错开皮肤,注射针头与皮肤呈30°~40°角,针头斜面向上,刺入深度为针梗1/2或2/3,推药注射;改良组采用垂直皱褶法皮下注射:左手拇指、食指捏起以5~6 cm范围腹壁皮肤形成皱褶,右手握笔式持注射器,在皱褶最高点垂直进针,深度以针头全部进入皮皱下为宜,回抽无回血后缓慢注射药液,注射完毕后,顺进针角度垂直拔针。两种方法均以无菌干棉签压迫穿刺点3~5 min,力度为皮肤下陷1 cm为准。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皮下出血、皮下瘀斑等不良反应。结果与常规注射法比较,改良组的疼痛程度及皮下出血、皮下瘀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文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及实践,针对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引起疼痛及皮下出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注射方法的改进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即:腹壁垂直皱褶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皮下出血、皮下瘀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许晓娜  蓝梅研 《中外医疗》2011,30(29):13-13,15
目的比较3种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持续注射时间与注射部位皮下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30例,分为3组后分别接受3种不同注射时间。然后观察皮下出血倒次及出血面积的大小。结果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持续30s以上及注射持续10s,但是停留10s后拔针都比注射10s明显减少瘀斑的数目和面积。结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持续30s以上及注射持续10s是停留10s后拔针可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减少低分子肝素不良反应的注射方法。方法:将31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8例,对照组13例。研究组采用注射前按摩局部皮肤,注射后按压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后按压的方法。结果:研究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后的注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对减轻患者紧张心理及疼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孙慧  王娟  李学敏 《中外医疗》2010,29(26):151-151
目的 通过改进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后的按压方法,进一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及缩小出血面积.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每例患者的10次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进行自身对照.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在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穿刺点,改进组用无菌干棉球按压,观察皮下出血的例次及出血面积的大小.结果 改进组不仅局部出血例次明显减少,而且未发生较大面积的瘀斑(<0.2cm×0.2cm),P<0.01.结论 采取改进的按压方法可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避免较大面积的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腹壁注射分子肝素钙的患者,注射后按压时间的长短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的关系,同时找出适当的按压时间,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减少出血面积。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8月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50例,将每例患者的16次腹壁注射按局部按压时间的长短分为8组,每组按压时间分别为3、4、5、6、7、8、9、10min。观察皮下出血的发生例次及出血面积的大小。结果: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局部不同按压时间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的大小之间存在关联。结论: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局部按压7min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并缩小出血面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减少低分子肝素不良反应的注射方法.方法:将31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8例,对照组13例.研究组采用注射前按摩局部皮肤,注射后按压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后按压的方法.结果:研究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后的注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对减轻患者紧张心理及疼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改良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方法选择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冠心痛、脑梗塞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每位患者腹部左侧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法(常规法),右侧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法(改良法),即从体住、消毒、穿刺、注药、拔针、按压等方面进行改良。结果改良法较常规法皮下出血例次少、出血面积小。结论改良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及较大面积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两种注射方法在低分子肝素钙腹壁皮下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0例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行垂直皱褶法皮下注射,对照组行斜刺法皮下注射;观察两种注射方法引起的疼痛和皮下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局部疼痛和皮下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采用垂直皱褶法皮下注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局部疼痛和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