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观察对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轻型播散性光凝的治疗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DR)Ⅲ期,且病变未进入增殖前期(PPDR)的病例100例(178眼),其中合并黄斑水肿者156眼。方法 对BDR-Ⅲ期患者100例(178眼)进行规定治疗标准的轻型播散性光凝,其中合并黄斑水肿的156眼同时进行局部光凝治疗。随诊观察至光凝治疗后2年,对光凝治疗前后的视力、视网膜病变进展程度(通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眼底照相)进行评价。主要指标 视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程度。结果 本组病例在接受早期光凝治疗后2年内,视力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以光凝后2年的视力变化最为显著。但视力〉0-3者的比例变化不大,在光凝前为53.9%,光凝后1年、2年分别为55.1%、52.8%。黄斑水肿通过局部光凝治疗2年内视力稳定或改善的病例达到70.5%。早期光凝术后1年、2年视网膜病变稳定者分别占91.0%、80.9%。结论 对于BDR Ⅲ期,且病变未进入PPDR的病例行早期轻型播散性光凝治疗,对合并黄斑水肿的病例同时进行黄斑局部光凝,可使多数患者达到稳定视网膜病变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是唯一验证有效的治疗某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方法。由于糖尿病患病人数的上升,在我国全力推广普及标准化PRP技术,并探讨PRP改进技术迫在眉睫。本文从在基层医院普及并规范化PRP方法和治疗时机;改进PRP技术,重视联合治疗;充分认识PRP和黄斑水肿发生发展的关系等几方面做一述评。(眼科,2014, 23: 222-22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治疗效果。方法 89例(178只眼)DR患者行激光光凝治疗后,定期观察视力,进行眼底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记录眼底新生血管、视网膜出血渗出、玻璃体积血等情况,观察4个月至2年。结果激光治疗1个月后视力提高≥2行69只眼(38.7%),无变化63只眼(35.3%),视力下降≥2行35只眼(26%)。视网膜及视盘新生血管消退170只眼(95.5%)。8只眼(4.5%)发生玻璃体积血,行玻璃体切割术,术中璃体腔曲安奈德注射,补充激光治疗。结论激光光凝是治疗DR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疗效。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3-05/07于北京同仁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就诊的重度NPDR患者120眼,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纳入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全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60眼,对照组为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60眼。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方法(OCT)对眼底视网膜结构及血流进行定量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 d,1、2 mo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浅层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SVD)、深层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DVD)、脉络膜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 结果:治疗后2 mo观察组患者自觉视力改善率及BCVA明显优于对照组,黄斑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2 mo BCVA较治疗前均增高(P<0.05)。治疗后1 d,1、2 mo观察组SVD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1 d观察组DVD及脉络膜血流密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1 d观察组CMT小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复方樟柳碱可以有效改善全视网膜激光术后的眼底微循环情况,减少视网膜光凝导致黄斑水肿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激光视网膜全光凝与次全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效果.方法将160例(260只眼)DR 患者,随机分为 A、B 二组,每组80例;A 组病例采用视网膜全光凝,B 组病例采用视网膜次全光凝.结果二组病例在激光治疗后,其视力提高、稳定与下降的例数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05);二组病例在激光治疗后,其视网膜病变情况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05).结论激光次全光凝治疗 DR 的疗效是肯定的,同时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医生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6.
我院 1999年 12月~ 2 0 0 0年 11月采用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 12 7例 2 0 7眼 ,收到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9年 12月~ 2 0 0 0年 11月 ,我院眼科门诊治疗 DR患者 12 7例 2 0 7眼 ,男 6 5例 110眼 ,女 6 2例 97眼 ,双眼 DR80例。年龄 33~ 76岁 ,平均 5 6岁 ,糖尿病史 5~ 2 5 a。全部患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FFA) ,确诊眼底有 II期 (1985年全国 DR分期标准 )以上 DR表现。1.2 方法 应用美国 Coherent- 2 0 0 0… 相似文献
7.
全视网膜光凝(PRP)是治疗严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方法,但PRP可引起黄斑水肿而导致视力下降。作者通过研究证明黄斑中心凹厚度与视力预后相关。64例(64眼)非增生期或增生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参与了研究,患者均未曾对眼部并发症进行治疗,视力均≥1·0。所有患者进行了 相似文献
8.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 3月我院眼科门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患者 10 0例 14 0眼 ,男 38例 4 8眼 ,女 6 2例 92眼。年龄 33~ 76岁 ,平均 5 6岁。糖尿病史 5~ 2 5a。全部患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确诊眼底有 2期以上DR表现。1.2 方法 应用德国BVI公司生产的倍频 5 32氩激光眼科治疗机 ,行全视网膜光凝。选择光斑 2 0 0~ 30 0nm ,照射 0 .1~ 0 .2s,输出 3级轻度或中度光斑能量。从赤道部至后极部 ,除视盘颞侧上下血管弓之内的盘斑束及黄斑区 ,行广泛密集的视网膜光凝。光斑间距约 1个光斑 …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多波长氪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retinopathy ,DR)的疗效进行观察并总结研究。方法 选择经FFA检查确诊为增殖前期及增殖期的DR患者 2 0 0例 390眼 ,对不同部位的病变选择不同波长的激光行全视网膜光凝。结果 390眼DR患眼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后 ,有效 379眼 ,总有效率 97.18% ,其中增殖前期 190眼 ,有效 189眼 ,有效率 99.4 7% ;增殖期 2 0 0眼 ,有效 190眼 ,有效率 95 .0 0 % (P <0 .0 1)。结论 DR患者早期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可有效防止病变的发展 ,增加视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找院150例(225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全部病例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将其分为局部性和弥漫性黄斑水肿,分别采用局灶性光凝和栅格状光凝。45例(60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不用激光光凝,作为对照9组.随访1~3年,分析其视力和黄斑水肿的变化。
结果:225只眼中,145只眼为局部性黄班水肿,80只眼为弥漫性黄斑水肿。光凝术后,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80只眼,占35.5%;稳定不变者123只服,占54.7%;下降2行以上者22只眼,占9.8%。而对照组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仅2只眼,占3.3%;视力下降2行以上者24只眼,占4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光凝组中,局部性黄斑水肿视力提高率高于弥漫性黄斑水肿,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激光光凝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效果肯定,且早期治疗效果好。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7,13:199-2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视网膜光凝(pan 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临床效果。方法:DR患者408例795眼,采用532nm半导体激光进行全视网膜光凝,光斑直径300~500μm,时间0.2~0.3s,光斑间距1~1.5个光斑,每次击射300~500点,出现Ⅲ级光斑为准;激光治疗量1000~1500点,治疗分3~4次完成;激光后3~6mo复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结果:显效289眼(36.3%),有效418眼(52.6%),无效88眼(11.1%),总有效率88.9%。视力提高234眼(29.4%),不变453眼(57.0%)。结论:PRP是目前治疗DR最为有效的方法,是控制病情发展、保护患者视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增生前期或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有临床意义黄斑水肿(clinical significant macular edema,CSME)的患者不同光凝顺序治疗后的近期疗效。 方法 门诊由三面镜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检查确诊的DR有CSME的连续病例63例103只眼,分为A、B 2组。A组(54只眼)先行黄斑局部光凝(macular local photocoagulation,MLP),1个月后再行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B组(49只眼)先行PRP,1个月后再行MLP。随访3~1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中心 5°光敏感度、FFA的变化。 结果 治疗完成后 2个月,A组视力恢复明显好于B组(P<0.01),其余各时间段 2组患眼视力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4个月时2组患眼中心5°光敏感度改变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眼中59只眼(A组32只眼,B组27只眼)黄斑渗漏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 对于CSME的增生期或增生前期DR患者,先行MLP后行PRP比先行PRP后行MLP视力恢复较快;不同光凝顺序对中心 5°黄斑光敏感度没有明显影响。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0,16:150-15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近3a 176例320眼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经行激光光凝治疗后,定期观察视力,眼底及眼底荧光造影检查(3 ~4mo),记录新生血管、视网膜出血渗出、玻璃体积血等情况,观察期4mo~3a。结果:完成激光治疗后1mo,视力提高≥2行139眼(43.4)%,无变化123眼(38.4)%,视力下降≤2行58眼(28.1)%。造影示新生血管消退307眼(95.9%),3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虹膜新生血管消退,眼压正常。28眼(8.8%)发生玻璃体积血,后行玻璃体切割,术中补激光。结论:激光光凝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氩激光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100例149眼的疗效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增殖前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e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PDR)42例79眼,有效率为95%,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58例70眼,有效率为81%。经x2检验p<0.01,二者有显著性差异,显示了DR病人早期PRP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视网膜光凝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早期影响。 方法 应用Zeiss-Humphrey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仪观察和定量分析21例30只眼 Ⅲ~Ⅳ 期DR患者视网膜光凝术前、术后第3天和第7天的黄斑中心凹和距离黄斑中心凹750 μm处神经上皮厚度和色素上皮厚度的改变。 结果 光凝术后第3天,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厚度较术前显著增加,其变化值与年龄、血糖、DR病程呈显著的正相关,术后第7天恢复至术前水平;距黄斑中心凹750 μm处的神经上皮厚度和色素上皮厚度无显著改变。 结论 视网膜光凝术能够引起DR眼术后早期的黄斑水肿或使原有的黄斑水肿加重,表现为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厚度的增加,老龄、血糖水平高、DR病程长可能加重术后黄斑水肿的程度。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2, 18:031-33)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氪黄激光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i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所致的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CME)的临床效果。对37例(52只眼)NPDR所致CME患者行氪黄激光局部或格栅状黄斑区光凝,按病程分为≤6个月和≥7个月丙组病例,随访1例,观察光凝后不同时期患者视力及黄斑水肿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轻型播散性光凝治疗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0-06/2014-06在杨浦区市东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26例209眼,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103眼,对照组64例106眼。治疗组行轻型播散性光凝,对照组单纯内科治疗控制血糖。随访24mo,观察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眼底改变及中心视野变化。 结果:治疗后24mo,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眼最佳矫正视力提高者或稳定者更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5.942,P<0.05)。治疗组眼底体征好转及稳定者更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2.662,P<0.05)。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12mo视野平均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1586,P>0.05)。至末次随访未出现感染、视网膜出血、视网膜前膜、误伤中心凹等并发症。 结论:轻型播散性光凝治疗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无明显并发症,可有效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对51例72只眼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给予视网膜光凝治疗,后极部光凝治疗,分1-3次完成,随防10-28个月复查视力、眼底、视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治疗后绝大多数病眼的视力得以维持或提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稳定者占94.44%。结论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积极激光光凝治疗,可使大多数病眼的视力维持或提高,并具有稳定视网膜病变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模式化激光扫描( pattern scan laser,PASCAL)激光一次性完成全视网膜光凝( 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PRP)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疗效及优势。方法:临床检查确诊的 PDR 患者28例42眼纳入研究。其中,视力≥0.1者36眼,<0.1者6眼;伴黄斑水肿者11眼。所有患眼均经PASCAL激光一次性完成 PRP 治疗。伴黄斑水肿者联合应用 PASCAL 单点模式和/或黄斑模式。随访时间1a,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底、FFA、OCT、视野的变化情况。结果:选取的42眼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疼痛不适。视力提高、稳定、下降者分别为6、28、8眼;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18眼(43%);视网膜新生血管病灶稳定12眼(29%);视网膜新生血管病灶活动12眼(29%)。随访期间5眼(12%)因玻璃体积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治疗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及视野平均光阈值敏感度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PASCAL多点模式一次性完成PRP治疗PDR安全、有效、便利。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工作年龄人群视力丧失常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DR正成为我国面临的巨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DR成为眼科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就近几年来有关DR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