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液中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B—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30例稳定性心绞痛组(SAP组)及20例正常对照组(NC组)患者血清中HB—EGF、TGF—B,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分析影响HB—EGF、TGF—β1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因素,探讨其与HB—EGF、TGF-β1的关系。结果:CHD组患者中HB—EGFmRNA明显高于Nc组(P〈0.05),ACS组患者中HB—EGFmRNA亦明显高于SAP组(P〈0.05);而TGF-β1,mRNA在血液中表达反之:CHD组患者中TGF-β1 mRNA明显低于Nc组(P〈0.05),ACS组患者中TGF-β1,mRNA亦明显低于SAP组(P〈0.05)。体重指数、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与HB—EGFmRNA及TGF-β1 mRNA表达高低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体重指数、血糖、血脂与HB—EGFmRNA及TGF-β1,mRNA表达无明显相关,HB—EGF的升高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作为一个独立危险因子存在,而TGF-β1则可能在冠心病As病变中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的肺功能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和50例缓解期患者作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测,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其血清TGF-β1水平,并设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血清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其中急性发作期血清TGF-β1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1);急性发作期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明显低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1),FEF50、FEF75在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与FEV1%、FEV1/FVC、FEF50、FEF75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TGF-β1降低与肺功能减退和哮喘发作有直接关系,提示TGF-β1是反映气道炎症程度的可靠指标。反映小气道功能的FEF50、FEF75在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变化不大,缓解期患者仍存在小气道功能异常,提示缓解期气道炎症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与肺功能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笑然  丁春华  叶琳  谭家庆 《中国热带医学》2007,7(9):1546-1547,1549
目的通过观察稳定期不同级别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TNF—α、IL-8、GM—CSF水平与FVC、FEV1和FEV1/FVC关系。探讨血清TNF—α、IL-8、GM—CSF水平的变化对FVC、FEV1、FEV1/FVC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在呼吸科门诊筛查的COPD患者中选取56例分为1组、2组和3组,分别检测FVC、FEV1、FEV1/FVC;用ELISA方法测定患者血清中TNF—α、IL-8、GM—CSF水平;另从患病1,2,3组中抽出10名患者为治疗1T、2T、3T组;对选定的治疗组患者口服百令胶囊30d后,检测相同指标。结果TNF—α、IL-8、GM—CSF水平在不同级别中存在差异(P〈0.05),与FEV1,FVC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COPD细胞因子的持续升高是引起肺组织慢性损伤、功能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与内皮损伤及血小板活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液相竞争放射免疫法检测3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例)、2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GM—CSF浓度,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其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P-选择素含量。结果 ACS患者血清GM—CSF、血浆P-选择素、vWF的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上述指标亦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1)。ACS患者血清GM—CSF分别与血浆P-选择素、vWF呈正相关(r=0.588及r=0.579;P均〈0.01)。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GM-CSF浓度升高,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的激活、内皮损伤及血栓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单纯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各30例)空腹TGF—β1、TNF—α水平,30例健康献血者作正常对照。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及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TGF—β1、TNF-α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P〈0.05或P〈0.01),且随病情进展逐渐升高;单纯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相关及回归分析显示TGF-β1、TNF—α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呈正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GF—β1、TNF—α是影响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TGF—β1、TNF—α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祛瘀生肌法对SD大鼠愈创模型肉芽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的动态影响。方法:采用生肌化瘀方干预SD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分别于不同干预时段(3d、7d、11d)取材,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化测定,并图像扫描定量分析TGF-β1、TGF-β3、水平变化。结果:第3、第7天生肌化瘀方组TGF-β1水平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第11天生肌化瘀方组TGF-β1水平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第3天生肌化瘀方组TGF—β3水平低于生理盐水组,而第7、第11天TGF-β3水平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生肌化瘀方有调节创面TGF—β1、TGF—β3分泌的作用,以益于加速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7.
TNF—α、IL-1β、IL-6与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TNF—α、IL-1β、IL-6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AP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对照组40例及轻症胰腺炎(MAP)组39例、重症胰腺炎(SAP)组23例患者入院后第1、3、7、14天血清中TNF—α、IL-1β、IL-6的含量。结果:sAP组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在人院第1、3、7天均高于MAP组及对照组(P〈0.01),MAP组在治疗后TNF-α、IL-1β、IL-6即下降,第7天下降至接近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AP组在治疗后第3天TNF-α、IL-1β、IL-6仍高于人院第1天(P〈0.01),第7天TNF-α、IL-1β、IL-6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至入院后第14天,血清中TNF—a、IL一1p、IL一6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可作为早期诊断AP、判断AP发展趋势及防止多器官衰竭的指标,控制炎性介质对降低SAP的死亡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慢性肝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的表达水平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芯”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及正常对照血TGF—β1、TNF—α及MMP-13进行检测,并分析其表达特点与临床价值。结果:慢性肝病患者血TGF—β1、TNF—α及MMP-13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肝癌患者组血清TGF—β1和TNF—α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慢性肝病组(P〈0.01);肝硬化组与肝癌患者组血MMP-13水平显著高于慢性肝炎组(P〈0.01);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的血清中TNF—α和TGF—β1表达水平呈显著相关性,但MMP-13水平与TNF—α、TGF-β1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TGF-β1、TNF—α和MMP-13在肝癌发展过程中过度表达,动态分析有助于肝癌的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HSA)检测46例UC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TNF—α、IL-1β含量。结果UC患者血清TNF—α、IL—1β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UC患者血清TNF—α、IL-1β水平重度组高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TNF-α、IL-1β参与了UC发病过程,并可作为临床判断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DEACMP患者脑脊液和血清NSE、β2-MG检测价值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淑静 《中原医刊》2006,33(13):46-47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脑脊液(CSF)和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β2-微球蛋白(β-MG)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NSE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β-MG采用免疫浊度法。对37例DEACMP急性期患者和29例经治疗30d后的患者分别抽取CSF和血标本进行NSE和β-MG测定,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患者组急性期CSF和血清NSE、β-MG含量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后NSE、β2-MG含量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血清NS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血清β-MG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SF中β-MG、NSE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F和血清NSE、β-MG水平可作为DEACMP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和比较IL-8、TNF-α、IL-1-β等细胞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机制中作用。方法 收集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33例,正常对照组30例的血清和诱导痰标本,于病情缓解后作自身对照。用放免法分别测定血清和痰液中IL-8、TNF-α、IL-1-β水平。结果 急性发作期血清及痰液中IL-8、TNF-α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和对照组(P〈0.01);稳定期血清及痰液中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及痰液中IL-1-β无显著差异性(P〉0.05)。在COPD组急性发作期血清中IL-8与TNF呈显著正相关(r=0.593,P〈0.01),痰液中IL-8与TNF-α也呈显著正相关(r=0.684,P〈0.01)。COPD组血清和痰液中IL-8呈显著正相关(r=0.736,P〈0.01)。结论 IL-8、TNF-α参与了气道炎症的形成,在COP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伟  陆海燕  施灵敏  林忠东 《浙江医学》2010,32(8):1157-1160
目的探讨癫痫(EP)急性发作患儿脑脊液(CSF)中自细胞介素-1β(IL-1β)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表达及意义。方法EP组85例,根据惊厥发作频率和单次发作持续时间分为3组:重度组19例、中度组31例、轻度组35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各组CSF,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化学发光法检测CSF中IL-1β、EPO水平。结果(1)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CSF中IL-1β水平[分别为(68.42±9.87)、(5080±9.85)、(43.53±7.59)ng/ml]与对照组[(8.95±148)n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重度组CSFIL-1β明显高于中、轻度组(均P〈0.01),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O.01)。(2)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CSF的EP0水平[分别为(3.98±0.72)、(3.66±0.84)、(3.04±065)mU/ml]明显高于对照组[(2.59±074)mU/ml](P〈0.01或0.05),重、中度组均明显高于轻度组(均P〈O.01),重度组和中度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CSF中IL-1β与EPO正相关(r=0.405,P〈0.01)。结论CSF中IL-1β水平与癫痫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密切有关,能够反映癫痫急性发作后脑损伤的严重程度;CSFEPO呈对癫痫急性发作脑损伤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IL-1β和EPO之间可能存在相互的影响,共同参与癫痫急性发作脑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探讨血清IL-18、TNF—α、IL-10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变化的临床意义。②方法健康对照组50例,轻症胰腺炎组(MAP)56例,重症胰腺炎(SAP)组患者22例。所有AP患者均在入院后第1、3、7天清晨空腹采血样测血清TL-10、TNF—α、IL—18浓度、并与对照组进进比较。⑧结果SAP、MAP组IL-18、TNF—α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SAP组比MAP组升高,第1、3天有差别(P〈0.05),第7天两组间无差别(P〉0.05)。MAP组的IL-10在第1天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SAP组的IL-10在第1天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第7天比正常对照组、MAP组明显降低(P〈0.05)。④结论IL-18、IL-10、TNF—α参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的过程,可作为早期评估胰腺炎症程度的指标,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B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定量检测57名B细胞性ALL患者(20名初诊者(初诊组),15名骨髓复发者(骨髓复发组),7名骨髓外转移者(骨髓外转移组)及15名完全缓解者(完全缓解组))和1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清TGF-β1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血清TGF-β1浓度在初诊组中降低(P〈0.05);在完全缓解组中升高;在骨髓复发或骨髓外转移组中均低(P〈0.05);初诊、骨髓复发及骨髓外转移组间比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其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TGF-β1浓度与病人外周血白细胞数呈负相关(R=-0.344,P〈0.01),与外周血红细胞计数(R=0.460,P〈0.01)、血红蛋白浓度(R=0.439,P〈0.01)和血小板计数(R=0.907,P〈0.01)呈正相关,与年龄、性别等指标无相关性。结论:血清TGF-β1浓度可作为监测ALL患者病情转归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方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MC)增殖及其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l,TGF—β1)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蒙诺(福辛普利钠)组和祛风通络方组。并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大鼠MC增殖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TGF—β1和IL-6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祛风通络方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5),且祛风通络方作用优于蒙诺(P〈0.05)。模型组系膜细胞TGF-β1mRN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祛风通络方组和蒙诺组系膜细胞TGF—β1mRNA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祛风通络方组与蒙诺组比较,TGF—β1mRNA的表达降低(P〈0.01)。LPS刺激后可提高大鼠系膜细胞内IL-6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6mRNA表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祛风通络方组、蒙诺组与模型组比较,IL-6mRNA表达下降(P〈0.01);祛风通络方降低IL-6mRNA表达的作用亦优于阳性对照药蒙诺(P〈0.01)。结论:祛风通络方对大鼠MC增殖及其TGF—β1和IL-6mRNA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方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MC)增殖及其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l,TGF—β1)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蒙诺(福辛普利钠)组和祛风通络方组。并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大鼠MC增殖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TGF—β1和IL-6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祛风通络方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5),且祛风通络方作用优于蒙诺(P〈0.05)。模型组系膜细胞TGF-β1mRN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祛风通络方组和蒙诺组系膜细胞TGF—β1mRNA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祛风通络方组与蒙诺组比较,TGF—β1mRNA的表达降低(P〈0.01)。LPS刺激后可提高大鼠系膜细胞内IL-6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6mRNA表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祛风通络方组、蒙诺组与模型组比较,IL-6mRNA表达下降(P〈0.01);祛风通络方降低IL-6mRNA表达的作用亦优于阳性对照药蒙诺(P〈0.01)。结论:祛风通络方对大鼠MC增殖及其TGF—β1和IL-6mRNA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细胞N子IFN-γ、IL-4和TGF-β水平变化。方法:选取胃癌患者40例为胃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胃癌组患者手术前后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血清IFN-γ、IL-4和TGF-β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胃癌组、I~Ⅱ级组和Ⅲ~Ⅳ级组血清IFN-γ、IL-4和TGF-β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Ⅱ级组比较,Ⅲ~Ⅳ级组血清IFN-γ、IL-4和TGF-β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患者血清IFN-γ、IL-4和TGF-β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组患者血清IFN-γ、IL-4和TGF-β彼此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4和TGF-β水平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提示血清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对认识胃癌的发病机理及疗效判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病人三维正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60名,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正脊组、模型组(各30名),另选取30名健康成人作对照组。分别于患者入院后及正脊治疗后10天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清TNF-α、GM—CSF含量。结果:治疗前支气管哮喘病人血清TNF-α、GM—CS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经三维正脊仪治疗10d后二者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维正脊治疗对支气管哮喘病人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TNF-α、GM—CSF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及预后观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血清IL-18、IL-10测定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IL-18、IL-10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和RIA法分别检测肾移植患者手术前、手术后1周及2周血清IL-18、IL-10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肾移植患者手术前IL-18和IL-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手术后1周急性排斥组与稳定组比较IL-18和IL-10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手术后2周急性排斥组IL-18水平明显高于稳定组(P〈0.01).IL-10水平明显低于稳定组(P〈0.05)。结论 肾移植手术前后监测血清IL-18和IL-10水平变化,对于判断急性排斥反应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高压氧(HBO)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72例中、重度ACOP患者分为常压氧(NBO)治疗组32例及高压氧(HBO)治疗组40例,采用放免法测定各组患者于入院时即刻、24h.7d时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ACOP入院时即刻TNF—α、IL-6、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4h后开始下降,至第7天时降至最低水平,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中毒后IL—10水平减低(P〉0.05),24h后开始升高(P〈0.05),7d时明显升高(P〈0.01)。HBO组各种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较NBO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TNF-α、IL-6、IL-8、IL-10参与ACOP的病理过程,HBO可减轻ACOP后的免疫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