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脑梗死患者分为Ⅰ、Ⅱ两组,Ⅰ组60人,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Ⅱ组60人,为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组。结果Ⅰ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组)有效率为93.3%;Ⅱ组(单用阿司匹林)总有效率为7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NDS评分情况优于Ⅱ组,差异性显著(P<0.05),且Ⅰ组血液流变学情况明显好于Ⅱ组,GMP-140、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与Ⅱ组相比,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能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更有助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MI)对患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通过数字随机原则将10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50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病死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能让患者的病死率有效降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小剂量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照入院就诊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单用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郑爱强 《中国药房》2011,(20):1891-1892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60例确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尿激酶治疗)和对照组(阿司匹林和尿激酶治疗),比较2组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3.33%,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高于观察组(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张勇 《中国医药指南》2013,(36):117-118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对两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治疗期间再发心肌梗死和梗死后心肌痛的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纽,P〈0.05。结论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患者再闭塞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6例。参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各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参照组,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长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17%,显著低于参照组的1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救治急性心肌梗死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提升患者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以及改善体征指标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一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2.50%,治疗组有效率为90.91%,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确切,有效率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受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60例患者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好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6.7%VS 81.7%),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单用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按住院编号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单硝酸异山梨酯、阿托伐他汀等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阿托伐他汀等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临床心血管反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较单用阿司匹林组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MI)对患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3月期间来某院接受治疗的84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药物治疗的差异,分为研究组(n=42例)与对照组(n=42例),研究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单纯使用阿司匹林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通过随访得知,研究组患者存活36例(85.71%),死亡为6例,总死亡率为(14.29%);对照组患者存活30例(71.43%),死亡为12例,总死亡率为(28.57%);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促进血液正常的循坏,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将并发生出现的几率降改善其到最低,帮助患者的病情尽快的恢复,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阿司匹林混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了我院2008~2011年就诊的三天内新发脑梗死患者49例,将其分成三组,一组单用阿司匹林,一组单用氯吡格雷,还有一组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其进行一周的治疗。结果单用阿司匹林和单用氯吡格雷的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87%,而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这一组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89.47%,其结果具有显著差异。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适应性强,安全性高,加上没有特别的不良反应,所以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氯呲格雷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入小剂量阿司匹林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氯呲格雷治疗,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及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8.33%,且观察组病死率和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呲格雷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心肌梗死病死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患者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和联合用药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每组40例。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19980007)100mg/d;氯吡格雷组给予氯吡格雷(国药准字J20040006)75 mg/d;联合用药组给予阿司匹林75~100mg/d,氯吡格雷75 mg/d,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三组患者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以及TIA再发率等显示,阿司匹林组与氯吡格雷组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优于单药组(阿司匹林组和氯吡格雷组)(P<0.05)。随访半年,3组患者出血等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疗效确切,优于两种药单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诊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分期,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0%(43/5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2.0%(36/50),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χ2=2.954,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的方案,能够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在冠脉再通率、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冠脉再通率为75.0%(63/84),对照组为59.5%(5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死亡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18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参照组(90例)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90例)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IL-33、IL-8、hs-CRP;心超测定左室重构LVEDd、LVESd、LAD、PWT、LVEF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33、IL-8、hs-CRP水平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33、IL-8、hs-CRP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LVESd、LAD、PWT明显降低(P<0.05),LVEF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LVEF高于参照组(P<0.05),LVEDd、LVESd、LAD、PWT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明显抑制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和炎症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入院日期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单数日期)和联合组(双数日期),每组30例。参照组单独应用阿司匹林药物治疗,联合组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射血分数)、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浆粘度(1.13±0.34)mPa·s、血小板聚集率(20.32±1.78)%显著低于参照组的(1.82±0.11)mPa·s、(32.24±1.45)%,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38.46±1.48)s、射血分数(52.85±4.67)%高于参照组的(33.98±1.27)s、(41.78±3.4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参照组的80.00%,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参照组的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为58例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方案进行治疗,根据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方案实施情况。结果观察组所得总有效数值为96.55%高于对照组所得数值75.86%,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极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常规溶栓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70岁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收集177例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87例)和氯吡格雷组(90例),2组均根据体重进行个体化静脉溶栓治疗。常规治疗组单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口服氯吡格雷75mg,连用28d。观察并记录住院期间发生的梗死后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死亡及复合终点,同时观察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8d后氯吡格雷组复合终点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主要的不良反应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70岁老年人ST-AMI患者在常规溶栓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mg/d,可显著降低住院期间的病死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入选本院符合标准的患者76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NDS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