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临床表现,探讨护理干预在减少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中的重要性。方法按《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及《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选择符合条件的献血者,采集单(双)治疗量。通过采集前的心理护理、采集中的护理措施、采集后的健康教育等全程的护理干预,有效地减少和预防了机采血小板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我站2007年1月一12月无偿机采志愿者共932人次1565个治疗量中仅有0.7%的献血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通过机采采前、采中、采后过程中,采取积极的主动的护理干预措施,预见性地针对献血不良反应进行预防和护理,有效地减少了机采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保证献血者安全的同时也保证了机采血小板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预防枸橼酸钠反应的发生而采取口服钙剂预防的最佳时间。方法作者针对本站符合机采采集标准的580例初次献血者分为三组,即采集前未口服钙剂组、口服钙剂后立即采集组、口服钙剂2h后采集组。通过对献血者出现的症状及表现,予以评价及处理,并观察何时口服钙剂是采集血小板的最佳预防效果。结果第三组即口服钙剂2h后再采集血小板的发生枸橼酸钠反应率非常低,明显优于前面两组。结论在机采血小板采集上机前2h让献血者提前口服两支钙剂,是预防机采枸橼酸钠反应的最佳时间,能明显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是一种简便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钙剂在防治机采血小板中献血不良发应发生中的应用.方法 将320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随机分服用钙剂组即预防组和不服用钙剂组即对照组,使用NGLXCF-3000血液成分分离机进行血小板采集,将其两组进行对比,做好监护工作,仔细询问观察有无献血不良反应症状.结果 口服葡萄糖酸钙预防组发生献血反应的机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在采集血小板前常规口服一支或两支葡萄糖酸钙,如循环血量多及女性献血者在采集过程中根据情况酌情加服,这样能明显预防和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丽丽  王照军 《淮海医药》2010,28(6):510-512
目的探讨预防和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按《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01选择符合机采血小板条件的献血者,采集单(双)份治疗量血小板。2009年1月~2010年3月共采集3 615例,对其中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处理、预防和总结。结果发生献血反应39例,占1.08%,轻度25例,占0.69%;中度9例,占0.25%;重度5例,占0.14%。39例发生献血反应者中,其中枸橼酸钠中毒19例,占0.53%;精神因素(紧张、恐惧)6例,占0.17%;身体因素(空腹或饥饿、过度疲劳、进食过饱等)8例,占0.22%;其他因素(痛觉过敏、晕针、连锁反应)6例,占0.17%。献血反应与单采机器的类型、献血者年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献血者性别、体重、献血次数、采集的治疗量(单份或双份)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体重较大(≥55kg)、有献血经历、身体综合素质较好的献血者进行机采血小板,同时做好献血者健康教育和整体护理工作,是预防献血反应和保证机采血小板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不同钙剂干预方式对机采献血者枸橼酸盐不良反应的影响,为提供最适宜献血者的补钙方式做参考.方法:将血液中心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进行多次机采血小板的300例献血者纳入本组课题.随机将300例献血者分为3组,未补钙A组100人、干预B组(采血前10min口服葡萄糖酸钙20mL)100人、干预C组(每个循环采集结束时,补充5mL葡萄糖酸钙,共4个循环)100人.通过对献血者采集过程中出现的症状进行观察记录,并予以及时的评价和处理,旨在找出效果最佳的钙剂干预方法,减少献血者枸橼酸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干预B组发生枸橼酸盐反应率最低,与未补钙A组相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献血者发生枸橼酸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血前10min,予以献血者20mL葡萄糖酸钙口服,有助于降低枸橼酸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升机采血小板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应用或借鉴.  相似文献   

6.
汪玲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688-689
<正>近几年来,机采血小板以其浓度高、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等优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但相比较采集全血,由于机采血小板采集的时间较长,双个治疗量时时间更长,使用抗凝剂等,易发生献血反应。随着机采血小板采集量的增加,发生献血反应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献血者的服务质量,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机采血小板对无偿献血者血常规检测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名进行机采血小板的无偿献血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于机采血小板前、采集后30分钟及采集后1周抽取静脉血,检查外周血血常规指标,分析机采血小板对血常规指标的影响及1周内恢复情况。结果 与采集前相比,采集后30分钟献血者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和血细胞比容(Hct)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采集1周后外周血上述血常规指标均基本恢复正常,与采血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献血者机采血小板后外周血血常规指标有一定程度降低,但采血1周后基本恢复正常,对身体健康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和临床表现,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8543人次机采献血者,均按规定程序流行进行操作,观察献血者在采集过程中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不同类别机采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8543人次机采献血者中,出现献血不良反应243人次,发生率为2.84%。其中轻度献血不良反应190人次、占2.22%,中度献血不良反应38人次、占0.44%,重度献血不良反应15人次、占0.18%。243人次献血不良反应者中枸橼酸钠反应148人次,精神因素40人次,身体因素39人次,其他因素16人次。不同年龄机采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体重、循环血量机采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采献血不良反应以枸椽酸盐反应为主,其次为精神和身体等因素,为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应选择男性、循环血量少、体重偏大的献血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口服钙剂时间及剂量对献血者机采血小板过程中枸橼酸钠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肇庆市参加机采血小板捐献的400名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A、B、C、D共四组,每组100人。A组为对照,采血前及采集过程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B组采血前30 min口服钙剂20 ml;C组采血前10 min口服钙剂20 ml;D组采血前10 min口服钙剂20 ml,采集中段及采集结束前10 min各加服钙剂10 ml。观察四组献血者出现枸橼酸钠反应的情况,一直至采集结束。比较不同的口服钙剂时间及剂量对献血者枸橼酸钠反应的影响。结果 四组献血者的枸橼酸钠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75,P<0.001)。A、B组的枸橼酸钠反应发生率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19.198,P<0.001;χ2=10.288,P=0.001);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C组与D组的枸橼酸钠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口服钙剂能否减少机采血小板供者枸橼酸盐引起的低钙症状的发生。方法机采血小板的全血速度均为80%/mm,全血与抗凝剂流速比为(10~12):1,机采前口服钙剂(10%葡萄糖酸钙10ml)者60例,均为一次采二个单位;未口服钙剂者有169例为一次采一个治疗单位;44例为一次采2个治疗单位。结果口服钙剂的60例中有一人出现一过性轻微的口周发麻感觉,未服用钙剂者未观察到低钙症状。结论机采一个或两个治疗单位血小板可以不预防口服葡萄糖酸钙。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口服钙剂能否减少机采血小板供枸橼酸盐引起的低钙症状的发生。方法机采血小板的全血流速均为50ml/min,界面探测值6,全血与抗凝剂流速比为9.5—10:1,机采前口服钙剂(10%葡萄糖酸钙10ml)121人,均为一次采2个治疗单位;未口服钙剂有339人为一次采1个治疗单位,88人为一次采2个治疗单位。结果口服钙剂的121人中有1人出现一过性轻微的口周发麻感觉,未服用钙剂未观察到低钙症状。结论机采一个或两个治疗单位血小板可以不预防性口服葡萄糖酸钙。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机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初筛脂浆血可能原因,实施干预对策,以保证血液质量,充分利用血液资源.方法:自2011年1月25日至10月25日期间,对参加机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初筛检验血型、ALT、HBsAg、PLT、血常规.对合格者将含抗凝剂的全血标本离心后,肉眼观察上清液是否属脂浆血.对脂浆血者,通过询问其饮食情况给予干预,并再次采抗凝全血标本离心,根据肉眼观察结果判断能否采集机采血小板.结果:共8 827人次献血者参加了机采血小板采前初筛检测,初筛脂浆血者769人,占总人次8.71%.可能原因为4~6h内进食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占67.36%),10 ~ 12 h内进食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占24.58%),脂肪代谢障碍(占8.06%).最终因脂肪血淘汰182人,初筛脂浆血者成功采集率76.33%.结论:通过对机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初筛脂浆血可能原因分析,并实施干预措施,大多数初筛脂浆血者都能成功采集机采血小板,干预措施对于更好地利用血液资源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鸿祥  赵洁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156-156,159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原因与预防措施。方法:对18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的献血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以轻度献血反应为主,枸橼酸钠中毒和精神因素是献血反应的重要因素。结论: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应严格掌握献血标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口服不同剂量葡萄糖酸钙对预防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枸橼酸钠中毒反应的效果。方法对锦州市中心血站1215名无偿捐献血小板献血者平均分为三组,分别于采前口服钙剂10、20 m L及未服钙剂,比较各组献血者枸橼酸钠中毒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3组献血者发生枸橼酸钠中毒反应的概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机采血小板前口服钙剂可以降低枸橼酸钠中毒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张琳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4):334-335
目前,采供血机构开展机采血小板,是采集血小板最科学最先进的技术。在固定无偿献血者中和应急献血队伍中,做好招募和关怀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是开展成分输血,促进机采血小板工作发展,具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金彩  沈莉  张蕾  刘少莉  罗亚麒 《河北医药》2012,34(17):2690-2691
机采血小板由于纯度高、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机采血小板是目前成分献血的主要形式,其采集量逐年增加.但在采集过程中,少部分献血者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相关的献血反应.献血反应的发生是一种以血容量急剧下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1].将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给予负荷剂量抗癫痫药物(AED)治疗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GCSE)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合并数据的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和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进行的2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结果,分析比较地西泮组、地西泮后续丙戊酸组和地西泮后续苯巴比妥组患者的临床数据。3组患者一线AED治疗均为静脉注射负荷剂量地西泮(0.2 mg/kg,5 mg/min)。二线AED治疗方案:地西泮组为静脉注射负荷剂量地西泮(0.2 mg/kg,5 mg/min)后继续静脉泵注维持量地西泮(4 mg/h,每3分钟增加1μg/kg),地西泮后续丙戊酸组为静脉注射负荷剂量丙戊酸[30 mg/kg,6 mg/(kg·min)]后继续静脉泵注维持量丙戊酸[1~2 mg/(kg·h)],地西泮后续苯巴比妥组为静脉注射负荷剂量苯巴比妥(20 mg/kg,50 mg/min)后继续静脉注射维持量苯巴比妥(100 mg/6 h,50 mg/min),治疗持续至癫痫发作终止后24 h,以后逐渐减量。严密监测患者用药后反应。结果 101例患者纳入研究,男性53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42±16)岁。地西泮组男性20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1±19)岁;地西泮后续丙戊酸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5±15)岁;地西泮后续苯巴比妥组男性11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1±14)岁。3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地西泮组、地西泮后续丙戊酸组和地西泮后续苯巴比妥组GCSE终止率分别为63.2%(24/38)、57.5%(23/40)和60.9%(14/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2)。地西泮组6例(15.8%)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呼吸抑制、循环抑制和骨髓抑制分别为2、3和1例;地西泮后续丙戊酸组11例(27.5%)出现不良反应,其中不伴高血氨脑病的轻度血氨升高、轻度肝功能异常和骨髓抑制分别为8、2和1例;地西泮后续苯巴比妥组11例(47.8%)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呼吸抑制、循环抑制、轻度肝功能异常和骨髓抑制分别为3、2、5和1例。地西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地西泮后续苯巴比妥组(P=0.033)。上述不良反应经停药与对症治疗后均可消除。结论静脉给予负荷剂量地西泮或丙戊酸或苯巴比妥治疗成人GCSE均安全有效。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对地西泮与苯巴比妥联用的患者。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予以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80例,使用随机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予以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及血小板凝聚率(PAG)。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5%、7.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0%、17.5%,两组间相比,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PAG分别为(0.61±0.15)、(0.62±0.14),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PAG分别为(0.31±0.05)、(0.42±0.04),治疗后PAG结果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予以氯吡格雷治疗,治疗效果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血小板凝聚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谦  来右贝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623-1624
目的 探讨机采血小板治疗血液病的效果.方法 收集输注机采血小板176例(572次)的资料,比较输注前后24 h内血小板检查结果,以血小板增加值判断血小板输注效果.结果 所有输注血小板患者的血小板数量与输注前比较显著提高(P<0.01),总有效率为89.2%(157/176),总有效例次有效率为71.3%(408/572).结论 机采血小板对血液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科学合理有效使用血小板的意识仍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的原因及其干预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济宁市中心血站机采血小板11 850名献血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血常规各项指标,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采用ABO试剂测定血型;依据Trima、Amicus型机采血小板操作规程进行血小板采集。统计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发生率,分析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的原因。结果 11 850名献血者中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64名,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发生率为0.54%(64/11 850);献血反应、血小板冲红、采血部位血肿、乳糜血、耗材质量及机械故障为导致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原因,发生率分别为45.31%、17.19%、15.63%、12.50%、6.25%、3.13%。结论 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献血反应、血小板冲红、采血部位血肿、乳糜血、耗材质量及机械故障等,故需要强化工作人员操作培训,并加强对献血者的筛选及检测,有利于减少血液报废率,为临床用血质量及献血者的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