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矫健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1):155-156
目的观察丙泊酚伍用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全麻择期手术患者30例,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测量并记录基础血压、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1min、插管后2min、插管后3min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等各项参数变化。结果患者插管均一次性顺利完成,患者诱导后血压下降,低于诱导前基础值(P〈0.05或P〈0.01),心率也明显减慢,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血压、心率维持在正常范围。插管后各时间段血压仍低于基础值,与诱导前基础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心率在插管后各时间段维持在诱导前水平(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诱导可以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是值得推荐的诱导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2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12例,根据麻醉方法及药物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各5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OA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比较,瑞芬太尼组患者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少于芬太尼组(P<0.05),拔管后5min OAAS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拔管后10、20 min两组患者OA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诱导时的血压及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诱导期间心率与血压均较诱导前有所下降,插管时瑞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比较心率及血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诱导和维持麻醉,能够有效抑制手术及气腹引起的应激反应,且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效果安全,同时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七氟醚或者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和麻醉苏醒的情况。方法 ASAⅠ或Ⅱ级择期行单纯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68例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组及丙泊酚组,每组34例。七氟醚组诱导时面罩吸入七氟醚,七氟醚浓度从1%逐渐增加到3%,丙泊酚组诱导时以丙泊酚2mg/kg静脉推注后以4mg/(kg min)持续泵入,两组均静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mg/kg肌松,然后缓慢静注瑞芬太尼1μg/kg后以0.4gμg/(kg min)持续泵入镇痛,面罩加压给氧3min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瑞芬太尼0.4μg/(kg min)静脉泵注,根据麻醉深浅调整丙泊酚泵注速度及七氟醚吸入浓度维持循环稳定。手术结束时给予0.2μg/kg舒芬太尼镇痛及0.1mg/kg的昂丹司琼止吐。记录麻醉前,插管即刻,插管后5min,手术开始前,手术开始后5min,拔管时及拔管后5min心率及血压的变化情况,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患儿苏醒时间及气管拔管时间。结果七氟醚组麻醉后心率及血压都比较平稳;丙泊酚组在麻醉中的心率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P<0.05),显著低于同一时间点的七氟醚组心率(P<0.05),且插管即刻血压较麻醉前显著下降(P<0.05)。停止麻醉药后,七氟醚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患儿意识恢复时间及气管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及手术中各时点对心血管反应影响较小,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可控性强,术后自主呼吸、意识恢复迅速、完善的,可能成为小儿扁桃体切除术麻醉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沈建明 《海峡药学》2011,23(12):119-120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麻醉诱导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全麻气管插管择期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插管前5min肌注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通道后,麻醉诱导用药咪唑安定50μg.kg-1、阿曲库胺0.6mg.kg-1、依托咪酯0.3mg.kg-1,瑞芬太尼组加入瑞芬太尼2.0μg.kg-1,对照组加入芬太尼2.5μg.kg-1,在2min内静脉推药完毕,所有气管插管操作均顺利完成,采用静吸复合维持麻醉。结果瑞芬太尼静脉注射4min内,血压心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插管前1min较注药前心率明显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瑞芬太尼组诱导及插管后1min血压、心率变化不显著(P〉0.05);麻醉插管后lmin,对照组SBP、DBP、HR均明显高于瑞芬太尼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同芬太尼相比血流动力学稳定,能更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可以获得较理想的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在高龄患者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份至2011年5月份来我院进行手术的46例高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芬太尼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并记录患者诱导前、诱导后1min、插管后、切皮后1min、手术结束后及拔管时的血压,心率情况,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麻醉诱导后的血压及心率情况均显著低于诱导前(P<0.05)。瑞芬太尼组患者在插管后1min及切皮时血压及心率较诱导后无明显改变(P>0.05),拔管即刻血压、心率较诱导后及手术结束时有明显升高(P<0.05);芬太尼组患者在插管后1 min及切皮时血压及心率较诱导后明显升高(P<0.05),拔管即刻血压、心率较诱导后及手术结束时无明显改变(P>0.05)。瑞芬太尼组患者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均较芬太尼组患者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拔除导管的时间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瑞芬太尼较芬太尼有较平稳的效果,适合高龄患者进行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6.
高龄患者静脉应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麻醉的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高龄患者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手术的高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为主诱导和麻醉维持,观察全麻诱导前后、气管插管后、手术开始、手术结束及拔管后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恢复及拔管时间,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及肌僵现象的发生。结果两组患者诱导后血压、心率均低于诱导前(P<0.05);瑞芬太尼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切皮时的血压、心率均低于芬太尼组(P<0.05);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恢复、拔管时间及离开恢复室时间也短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使用瑞芬太尼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术后苏醒快,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好,适合用于高龄患者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腹部手术患者共233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全身麻醉,采用相同麻醉诱导,对照组采用异氟醚和芬太尼麻醉维持,观察组患者给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维持。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插管5分钟时的血压和心率及插管10分钟的血压和心率分别与对照组的同时间的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早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腹部手术患者的麻醉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麻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对清醒气管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全身麻醉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n=12):芬太尼组(F组)、瑞芬太尼组(RF组)、舒芬太尼组(SF组),充分表面麻醉后分别予芬太尼、瑞芬太尼、舒芬太尼诱导,记录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各指标的结果。结果F组:诱导后血压和心率下降均不明显,插管后血压升高(P<0.05)。心率诱导后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插管的几个时段心率显著增快(P<0.05)。BIS、SPO2诱导前后无明显变化。RF组:血压诱导的最低值与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后回升与诱导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率诱导后、插管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插管后1min明显增快(P<0.05),以后下降,改变不明显。脑电双频指数、脉搏血氧饱和度诱导后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F组:平均动脉压诱导后下降,插管后恢复至正常水平,心率诱导前后无明显改变。脑电双频指数诱导后均显著下降。SF组的不良反应低于其他两组。结论舒芬太尼靶控输注清醒插管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静吸复合瑞芬太尼、七氟烷麻醉,用于腭裂患儿手术的临床效果评定。方法 160例ASAI-Ⅱ级腭裂手术患儿,年龄(2.65±0.83)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氯胺酮6~8mg/kg肌内注射+丙泊酚2mg/kg静注诱导插管,术中静脉泵注丙泊酚4-10mg(/kg h),维持麻醉。B组给予8%七氟烷面罩吸入+瑞芬太尼0.5μg/kg缓慢静注诱导,术中应用瑞芬太尼0.10~0.25μg/(kg.min)+七氟烷1-1.5MAC维持。根据术中血流动力学状况和手术刺激程度,适当调控麻醉深度。结果两组诱导插管均顺利。A组诱导后较前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气管插管及手术分离腭瓣时心率再次加快。B组在诱导后心率、血压下降,气管插管和分离腭瓣时心率、血压保持平稳。术后B组自主睁眼和拔管时间显著早于A组,B组发生躁动病例多于A组。结论小儿腭裂手术时采用静吸复合瑞芬太尼七氟烷麻醉风险系数较低,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吸入七氟醚和静脉应用丙泊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诱导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前1 min静脉注射0.5μg·kg-1的舒芬太尼后,A组吸入事先由8%七氟醚和8 L·min-1氧气流量预冲回路的6MAC浓度七氟醚,维持吸入七氟醚浓度为4MAC;B组麻醉诱导调定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为3 mg·L-1;C组静脉单次推注2 mg·kg-1的丙泊酚.3组患者入睡后推注0.6 mg·kg-1的罗库溴铵,当BIS≤60并维持5 s后行气管插管,观察3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BIS的变化,并记录患者入睡时间、BIS值到达60的时间和可行气管插管的时间以及围插管期不良反应.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相比,推注舒芬太尼后1 min 3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不明显(P>0.05),BIS值轻度下降;3组患者插管前BIS≤60并维持5 s时的血压均下降(P<0.05),单次推注丙泊酚最明显,靶控输注次之;心率下降以靶控输注最明显;3组患者气管插管后1和3 min血压及心率值较插管前升高(P<0.05),以单次推注丙泊酚组明显,插管后5 min降至插管前水平;A组和c组患者诱导入睡时间、BIS值下降至60时间和可以气管插管时间比B组短(P<0.05),3组患者围插管期无不良记忆反应.结论:吸入七氟醚麻醉诱导及靶控输注和静脉单次注射丙泊酚麻醉诱导能较好抑制插管应激反应和提供足够的麻醉深度,与吸入七氟醚诱导相比单次推注丙泊酚围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靶控输注丙泊酚耗时较长,吸入七氟醚麻醉诱导更为平稳和快速.  相似文献   

11.
瑞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成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各30例。术前瑞芬太尼组给予瑞芬太尼,芬太尼组给予芬太尼。10min后2组均给予丙泊酚和琥珀酰胆碱静脉推注诱导。记录2组给用药前、用药后10min、插管、切皮、手术开始后30min及拔管前血压、心率及手术结束至拔管的时间。结果 2组给药前、插管时、切皮和手术30min时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0min和拔管时瑞芬太尼组收缩压均低于芬太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瑞芬太尼组平均拔管时间为(6.36±3.29)min短于芬太尼组的(8.79±4.4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具有更好的控压效果,降低脑血管意外风险,拔管时间更短,用于短时手术麻醉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在清醒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5月~2011年8月在本院选择有困难气道需清醒插管患者60例,均给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4mg/kg充分表面麻醉,之后SR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01μg/kg,R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两组患者均连接微量泵以瑞芬太尼0.075μg/(kg·min)静脉泵注维持麻醉,1min后行气管插管。记录患者入室后静息状态下(T0)、诱导后插管前(T1)、导管过后鼻孔(T2)、导管进入气管即刻(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气管插管评分;镇静评分(OA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充分表面麻醉和阿片类药物输注,均插管成功,与基础值比较R组诱导后HR有明显降低,气管导管入声门即刻血压、心率明显升高,SR组所有时点MAP、HR变化不明显;与SR组比较,R组诱导后HR明显降低,导管入声门即刻血压、心率明显升高。两组均无呼吸抑制,SpO2能维持在92%以上,两组插管评分有显著差别,SR组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插管,无明显呛咳,OAA/S评分无显著差别,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充分表面麻醉基础上,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4mg/kg+舒芬太尼0.01μg/kg,之后以瑞芬太尼0.075μg/(kg·min)静脉泵注维持麻醉,能够顺利完成清醒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患者插管过程中心血管反应轻,无明显呼吸抑制,且术后无不良记忆。  相似文献   

13.
刘济泳 《中国医药指南》2013,(1):39+43-39,43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患者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行腹部手术患者86例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麻醉诱导后吸入异氟醚,芬太尼静脉注射麻醉维持;观察组麻醉诱导后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麻醉维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者插管前、插管后5min、10min时的收缩压(SPB)、舒张压(DPB)、心率(HR)的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前后各时间点的SPB、DPB、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后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插管前后SPB、DPB、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后SPB、DPB、HR在各时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清醒快,是腹部手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对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实施气管插管麻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1μg/kg)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2μg/kg)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观察气管插管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心率的基础值分别与对照组的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插管后1 min的平均动脉均高于插管前即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后1 min的平均动脉压小于对照组同时刻的平均动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插管1 min的心率均高于本组插管前即刻的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后1 min心率和对照组同时刻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插管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2μg/kg)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对气管插管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有助于血流动力学指标平稳,减少患者气管插管反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40例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瑞芬太尼诱导,丙泊酚加瑞芬太尼维持,对照组予芬太尼诱导,丙泊酚加瑞芬太尼维持。观察两组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CMRO2、CBF、ICP、MAP、SPO2、HR麻醉后均较麻醉前降低(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组间比较实验组小于对照组P<0.05);OAAS评分、Steward评分组间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组合麻醉效果满意,优于丙泊酚与芬太尼组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人特重烧伤削切痂麻醉时使用舒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维持辅助镇痛效果。方法老年人特重度烧伤手术患者75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维持组(SR组),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维持组(FR组),单纯瑞芬太尼组(RR组),每组25例。观察诱导前(T0)、诱导插管时(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5 min(T3)、切痂1 min(T4),取皮1 min(T5)、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值、记录术中体动、知晓情况、麻醉苏醒质量及术后4 h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药物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SR组优于FR、RR组(P<0.01或P<0.05),术后4 h VAS评分及PCIA药物用量,SR组低于FR、RR组,FR组低于RR组(P<0.01);术后躁动SR组低于FR、RR组(P<0.01),FR组与RR组无差异;SR、RR组两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FR组(P<0.01),SR组与RR组无差异。结论接受舒芬太尼诱导麻醉的老年特重度烧伤患者,其术中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苏醒快速,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骨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长沙市第三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00例,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试验组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诱导结束后、插管时以及术后10 min动脉压和心率,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麻醉诱导结束后、插管时和术后10 min试验组动脉压和心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骨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良好,可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吴春生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1):102-103
观察瑞芬太尼伍用丙泊酚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麻醉选用瑞芬太尼伍用丙泊酚,观察术前、麻醉诱导中以及气管插管拔除时的血压(BP)、心率(HR)、氧分压(SpO2)变化;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和术中知晓等不良反应出现的情况。结果:60例均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术中均未出现术中知晓,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随访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瑞芬太尼伍用丙泊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麻醉诱导顺利,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术后恢复良好,值得广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不同浓度瑞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丙泊酚和罗库溴铵行全麻诱导对双腔气管插管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择期右侧进胸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行双腔气管插管,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分别予以瑞芬太尼靶浓度1.5、2.0、2.5ng/mL麻醉诱导。记录患者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1min(T2)、插管后3min(T3)、插管后5min(T4)的血压和心率。结果 3组患者双腔气管插管均能顺利完成,A组患者插管反应发生率较高,C组患者的循环抑制较明显,B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最稳定。结论靶控输注2.0ng/mL瑞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丙泊酚和罗库溴铵是全麻诱导行双腔气管插管的合适浓度,能有效抑制双腔气管插管所致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最佳靶浓度。方法选择腹腔镜手术的ASAⅠ~Ⅱ级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行靶控输注麻醉(T组,50例),另一组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V组,50例),两组全麻诱导前均先开放静脉输液,预设T组丙泊酚血浆靶浓度(Ctpro)3~6μg/mL,瑞芬太尼的血浆靶浓度(CtR)3~5.5ng/mL,先输注丙泊酚,待患者入睡后,确定实际血浆靶浓度,再输瑞芬太尼,并予阿曲库铵0.5mg/kg,行气管内插管。V组静脉输注丙泊酚2~3mg/kg,瑞芬太尼3~5μg/kg。卡肌宁0.5mg/kg。行气管内插管,分别记录全麻诱导前后、气管内插管及插管后5min、切皮、术中、拔管时的心率、血压情况,及全麻诱导时患者意识消失的时间,停瑞芬太尼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唤患者睁眼时间、自主呼吸达到平稳的时间、拔管时间,术后随访,患者的术中知晓、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T组在诱导、气管内插管,切皮,术中维持的心率、血压变化与V组比较,稳定更好,呈显著性差异(P<0.05);停瑞芬太尼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呼唤患者睁眼,自主呼吸达平稳时间与V组比较,时间更短,呈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回访患者,术中知晓:T组无发生,V组3例,发生率6%。恶心呕吐:T组1例,V组1例。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腹腔镜手术的麻醉过程中,全麻诱导阶段丙泊酚血浆靶浓度(Ctpro)(2.98±1.61)μg/mL,瑞芬太尼(CtR)(3.36±0.75)ng/mL,维持阶段丙泊酚(Ctpro)(3.1±1.08)μg/mL瑞芬太尼(CtR)(3.54±0.7)ng/mL血流动力学较稳定,术后清醒快,拔管早,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