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2.
3.
草豆蔻挥发油的小鼠急性毒性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草豆蔻挥发油对小鼠急性毒性反应,评价其安全性大小。方法:给小鼠灌服和腹腔注射不同剂量浓度的草豆蔻挥发油,观察小鼠的活动和毒性反应,记录小鼠的死亡数,并用Bliss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草豆蔻挥发油对小鼠经口服及腹腔注射的急性毒性症状主要有:行动迟缓、异步态、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连续性抽搐。小鼠口服给药的LD50为237.8 g·kg-1·d-195%可信限为277.9~203.4 g·kg-1·d-1,腹腔给药的LD50为157.9 g·kg-1·d-1,95%可信限为176.9~140.9 g·kg-1·d-1。结论:草豆蔻挥发油毒性较低,为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5.
鹅不食草挥发油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鹅不食草挥发油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小鼠棉球肉芽肿、蛋清致大鼠足肿胀模型,结合荧光分光技术,观察鹅不食草挥发油对急、慢性炎症及炎症介质的影响。结果:鹅不食草挥发油对小鼠棉球肉芽肿和蛋清致大鼠足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减少大鼠炎症组织中组胺的含量。结论:鹅不食草挥发油对急、慢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理与抑制炎症介质组胺和5-羟色胺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6.
草豆蔻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草豆蔻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草豆蔻中提取挥发油,试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找出最佳分析条件。用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了37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8%以上。结论:此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7.
8.
[摘要]目的建立中草药草豆蔻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测定不同厂家10个批次草豆蔻的水分、总灰分、热浸法水溶出物、70%乙醇浸出物及有效成分山姜素和挥发油的含量,在此基础上建立各指标的质量控制标准。结果测得了草豆蔻各指标含量平均值,其中水分为12.43%,总灰分为4.10%,热浸法水溶出物为2.60%,70%乙醇浸出物为2.47%,山姜素为0.23%,挥发油为1.38%。结论建议草豆蔻的质量标准暂定为:水分含量10.00%~15.00%,总灰分含量不得>4.90%,热浸法水溶出物含量不得<2.10%,70%乙醇浸出物含量不得<2.20%,山姜素含量不得<0.19%,挥发油含量不得<1.25%。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荆芥挥发油对急性胸膜炎模型大鼠的抗炎作用及机制,为其祛风散寒之功效与治疗表证的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采用胸腔注射角叉菜胶制备大鼠急性胸膜炎模型,荆芥挥发油(0.4、0.2 mL·kg-1)于致炎前后1小时分别灌胃给药1次,造模后5小时处死大鼠,测定胸腔渗出液体积,进行渗出液中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蛋白质含量测定来观察药物的抗炎作用;测定渗出液中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IL-1)与肿瘤坏死因子(TNF-d)含量以及肺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来观察药物的抗炎作用机制.结果:荆芥挥发油对模型大鼠胸腔炎性渗出液体积有降低趋势,能显著降低渗出液中白细胞计数与蛋白质含量;能显著降低渗出液中炎症介质PGE2、IL-1与TNF-α含量,同时对模型大鼠肺组织中MDA的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表现出降低MPO含量的趋势.结论:荆芥挥发油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急性胸膜炎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及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广藿香叶挥发油抗炎机制进行实验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广藿香叶挥发油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炎症模型组织和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探讨广藿香叶抗炎作用机理。结果广藿香叶挥发油能明显降低大鼠角叉菜胶性炎症模型组织和血清中的PGE2和MDA的含量,能降低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炎症模型血清中NO的含量。结论广藿香叶挥发油抗炎作用机制与抑制炎症组织PGE2合成、减少炎症组织中MDA堆积,降低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草豆蔻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草豆蔻总黄酮抗氧化作用,探讨其抗衰老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二苯代苦味酰肼自由基法等考察草豆蔻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小鼠灌服草豆蔻总黄酮,考察其对D 半乳糖所致的亚急性衰老小鼠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及肝脏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草豆蔻总黄酮体外具有与茶多酚相似的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活性随浓度增加而增强;灌服草豆蔻总黄酮可有效提高衰老小鼠血浆SOD活力,降低肝组织MDA含量。结论草豆蔻总黄酮具有较好的体内外抗氧化作用,这可能是其抗衰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砂仁、草豆蔻及长序砂仁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了中药材砂仁及其混淆品长序砂仁、草豆蔻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分别得到不同样品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通过标准图谱进行对照确定化合物成分,经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结果从砂仁中鉴定出16种成分,占全油的94.78%;从草豆蔻中鉴定出19种成分,占全油的87.47%;从长序砂仁中鉴定出18种成分,占全油的94.73%。结论砂仁、草豆蔻、长序砂仁挥发油成分不同,草豆蔻与砂仁差异较大,长序砂仁与砂仁在挥发油种类上相似但含量不同,尤其是乙酸龙脑酯和樟脑的含量差异较大,这些差异为分析草豆蔻、长序砂仁能否代替砂仁作为药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不同方法提取高良姜挥发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高良姜挥发油的效果,为高良姜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药材道地性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先后用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高良姜挥发油,并分别用正油己烷、乙酸乙酯、乙醚和甲醇做稀释溶剂进行其气相色谱分析(GC),结果显示,不同盼方法提取的高良姜挥发油外观性状和产率不同,不同溶剂稀释的挥发油样品的GC峰的数目和主成分峰的"表观丰度"也有明显差别,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样品的GC色谱在保留时间16 min以后没有明显的峰,而其他方法提取的样品出现明显的峰.经GC/MS分析,不同方法提取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作者认为,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高良姜挥发油进行药材质量控制有一定的局限性,超声波辅助石油醚提取挥发油具有温和、省时、提取的挥发性的成分较多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提取方法,可用于高良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药材道地性研究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考察炮制前后益智果实中挥发油成分的变化.方法 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样品中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 益智壳、益智仁及其炮制品中挥发油提取率分别为0.79%、0.65%、0.47%,其GC-MS总离子流图谱分别检测出峰112个、104个和70个,确定了33个化合物,并用峰面积百分比法计算其相对含量.结论 益智壳也存在较大的药用价值,其主要成分为对伞花素;益智仁及其炮制品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诺卡酮与艾里莫芬烯,炮制前后相对含量未发生改变,诺卡酮是益智缩尿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艾里莫芬烯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γ-古芸烯、荜澄茄烯、对伞花素、丁香烯、β-榄香烯等相对含量变化较大,与益智仁药效变化的相关性有待后续研究.本实验通过对益智壳及益智仁炮制前后挥发油成分及相对含量的对比分析,对益智深入开发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益智仁挥发油抗帕金森模型小鼠黑质神经元凋亡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益智仁挥发油对帕金森(PD)模型小鼠黑质致密部尼氏小体、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的影响和神经元凋亡的对抗作用。方法:实验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模型(等容生理盐水,ig生理盐水第6天起同时复制模型,连续7d,每天1次)、司来吉兰(10mg·kg-1,ig司来吉兰第4天起同时复制模型,连续7d,每天1次)和益智仁挥发油高、中、低剂量(2.5、0.833、0.278mL·kg-1,ig益智仁挥发油第6天起同时复制模型,连续7d,每天1次)组。ip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复制C57BL小鼠PD模型。采用尼氏染色法观察尼氏小体表达;SABC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益智仁挥发油对TH表达的影响;TUNEL染色法检测黑质神经元凋亡。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黑质神经元的尼氏小体、TH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神经元凋亡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益智仁挥发油高、中剂量组小鼠黑质神经元内尼氏小体显著增多;益知仁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TH表达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而凋亡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结论:益智仁挥发油能对抗PD模型小鼠黑质神经元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