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手术技巧、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舌咽神经痛的临床特点、手术过程及术后随访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具有典型的舌咽神经痛症状,术前头部MRI 3D-TOF检查提示舌咽神经根部有动脉压迫,行显微血管减压术后疼痛即刻消失,术后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一种有效方法,熟悉局部解剖及变异,娴熟、规范的显微操作,正确合理选择适宜的术式,另外加上术中电生理监测的应用,术后并发症是可控和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2.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I组)、面肌痉挛(II组)、舌咽神经痛(III组)的疗效,分析血管与神经的关系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手术技术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系统回顾性分析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1116例(其中包括12例双侧)面肌痉挛263例(其中包括3例双侧),34例舌咽神经痛。结果 本组病例无死亡,I组疗效优良1076例(96.4%),有效36例(3.2%),无效4例(0.4%),并发症57例(5.11%),复发11例91%)。II组疗效优良161例(61.2%)有效92例(35%),无效10例(3.8%)。并发症24例(9.13%),无复发。III组疗效优良32例(94%),有效1例(13%),并发症4例(11.76%)复发1例(3%),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的手术技巧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及术后并发症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舌咽神经联合迷走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GPN)的技术要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10月MVD治疗的50例原发性GPN的临床资料。术前行颅神经3D-TOF-MRA检查及丁卡因试验诊断GPN,术中对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进行减压,未行神经根切断术。结果 根据术前MRI及术中所见,除1例(2%)外,其余49例可见舌咽神经和(或)迷走神经的根部与血管有接触或压迫,其中椎动脉参与压迫14例(28%),小脑后下动脉和(或)其分支压迫28例(56%),小脑前下动脉6例(12%),静脉1例(2%)。术后即刻治愈47例(94%),明显改善1例,无效2例。术后随访7~105个月,平均(46.7±28.8)个月,中位数48.5个月;1例明显改善,随访55个月无明显改变;1例即刻无效,术后1周延迟治愈;1例即刻治愈术后2个月再次出现疼痛,但程度较术前明显改善;1例术后出现咽部异物感,随访28个月未改善;1例术后出现短暂性吞咽困难,随访6个月症状消失。结论 术前影像学检查及丁卡因试验对原发性GPN的诊断非常重要。舌咽神经联合迷走神经MVD是治疗原发性GP...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舌咽神经痛(GPN)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3月MVD治疗的25例GPN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发现常见的责任血管为小脑后下动脉(68.0%)。术后疼痛均缓解。术后出现轻微吞咽困难1例、局部脑脊液瘘1例、术侧面部麻木1例,无颅内感染及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7年,中位数4年,未见复发。结论 MVD治疗GPN为相对安全的方法,长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7.
围套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1982年至2005年采用围套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32例舌咽神经痛的经验教训。方法耳后横切口,小骨窗,切开硬脑膜。牵开小脑半球后暴露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根据“责任血管”与舌咽神经的关系,分为贯穿型与非贯穿型。非贯穿型的患者,动脉或较粗的静脉要使之与舌咽神经分开,细小静脉则分开后电凝并切除与舌咽神经并行的部分。最后进行神经血管减压。将减压材料自血管与神经之间插入并包绕舌咽神经一周后前后两断端对合,以两银夹固定,这称为“围套式减压”;贯穿型患者,尽可能将血管推向舌咽神经远端,再行“围套式减压”。结果术后当日疼痛消失31例(96.88%)。27例得到随访(84.38%),远期复发1例(3.13%),随访时间0.5~12年,平均4.5年。结论“围套式减压”可避免减压材料的滑脱、吸收,或新生血管重新压迫,还易于发现被神经根挡住的“责任血管”,疗效好,远期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舌咽神经痛 (glossopharyngealneuralgia,GPN)手术治疗的最佳术式 ,评估微血管减压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 ,MVD)的效果、并发症和随访结果 ,探讨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 2 0 0 0年 12月到2 0 0 3年 10月间 ,16例GPN患者接受了MVD ,无一例行神经根切断术。患者全部进行了电话或信件随访。结果 15例患者术后疼痛消失 ,1例患者为不典型GPN ,术后疼痛减轻。 1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 ,1例患者出现偶发干咳。本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 14 .1± 6 .3月 ,随访期间无一例复发。结论 MVD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尤其适用于典型的GPN患者。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65岁.因左下颌部阵发性剧痛2年于2006年4月1日入院。2004年7月左下颌部阵发性剧痛.诊断为三叉神经痛,行三叉神经左下颌支撕脱术,术后疼痛消失。2006年2月该部位又出现剧痛。同时伴有咽后部、扁桃体、舌根和耳道深部间歇性、刀割样剧烈疼痛.做吞咽动作或进食可诱发,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发作时不能吞咽、进食,间歇期内如正常人。病情渐加重.发作频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glossopharyngeal neuralgia,GN)的远期疗效,提高治疗效果。方法观察并分析我科自2001年1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19例接受显微血管减压手术的舌咽神经痛患者的相关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地卡因实验明确诊断,影像学提示血管对舌咽神经存在不同程度的压迫。手术采取经乙状窦后-幕下入路行微血管减压术,术后对其进行疗效随访。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早期疗效明显,随访时间1.5~12.5年,平均5.6年。随访过程中1例出现复发,1例疼痛程度及次数较术前明显缓解。本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1例出现脑脊液漏,经处理后均痊愈。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影像学诊断对判断神经-血管压迫有重要意义。显微血管减压手术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不同责任血管处理方式对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不同类型的责任血管减压方法及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研究我院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患者272例,对责任血管进行分类,并采取不同的减压方法,观察术后疗效。结果典型小脑前下动脉压迫141例,术后治愈率为98.58%;椎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联合压迫82例,术后治愈率为95.12%;伴有旁穿支压迫28例,术后治愈率为92.86%;位于面听神经根部之间的压迫21例,术后治愈率为90.48%;总治愈率为96.32%。结论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对不同责任血管采取不同的减压方式可显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Tarricone R Aguzzi G Musi F Fariselli L Casasco A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2008,4(3):647-652
BACKGROUND/AIMS: We present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of a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cyberknife radiosurgery (CKR) versus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 for patients with medically unresponsive trigeminal neuralgia. METHODS: Direct healthcare costs from hospital's perspective attributable to CKR and MVD were collected. Pain level caused by trigeminal neuralgia was measured through the 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 pain intensity scoring criteria, at admission and after an average of 6 months follow-up. RESULTS: 20 patients for both arms were enrolled, for a total of 40 patients. The two procedures resulted equally effective at 6 month follow-up, with different resources consumption: CKR reducing hospital costs by an average of 34% per patient. The robustness of these results was confirmed in appropriate sensitivity analyses. CONCLUSION: CKR resulted to be a cost-saving alternative compared with the surgical intervention. 相似文献
13.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长期疗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长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2例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均接受MVD治疗,随访时间5年以上,电话或门诊随访。结果术后疼痛消失419例,术后即刻疼痛消失率86.9%,部分病人有短暂可逆性并发症,包括疱疹病毒感染、面部麻木、周围性面瘫、耳鸣和听力下降。随访时间5—12年,失访24例;出院时疼痛消失的病人在随访期间复发38例,其中5年内复发24例,5年以上复发14例,复发率9.5%。结论MVD是目前惟一针对三叉神经痛病因进行治疗的手术方式,手术后三叉神经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完好保留,其长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及其分支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显微镜下观察岩静脉的位置、分支情况,术中避免损伤岩静脉主干以及较粗大分支,对阻碍三叉神经暴露以及作为压迫血管的细小分支可予以切断。结果术中均发现岩静脉,根据岩静脉主干的数量分为:单干型17例(9.1%)、双干型102例(54.5%)、三干型68例(36.4%),术中发现岩静脉及分支为责任血管18例,其中动静脉混合压迫13例,单纯静脉压迫5例,术后15例治愈,2例好转,1例无效。结论岩静脉的正确处理是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50例舌咽神经痛病人采用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行显微血管减压术(MVD)17例,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根上部1~2根丝切断术(R)16例,两种术式合用17例.结果术后病人疼痛均即刻消失.44例病人获平均6.1年的随访,疼痛均无复发.并发症包括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6例,阵发性干咳4例,无菌性脑膜炎2例,耳鸣1例,化脓性脑膜炎1例.结论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长期随访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并获完整随访资料的187例病人,平均随访期7.38年,用时序检验及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诸因素。结果:手术效果优者164例(87.7%),良者23例(12.3%)。随访期间33例有不同程度的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6个月,临床总有效率为82.4%,因复发大多在术后2年内,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神经血管压迹与临床有效率有关,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静脉性压迫为复发最危险因素。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重视影响预后诸因素,选择治疗术式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及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病的机制。方法报告1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男性病人,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该病例与相应脑神经根部动脉性压迫和蛛网膜增厚、黏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显微血管减压术及神经根选择性切断术后即刻及随访期间,病人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均消失,血压恢复正常,无特殊并发症发生。结论同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及原发性高血压病极为罕见,其与脑神经根部血管压迫和蛛网膜增厚、黏连之间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显微血管减压术并神经根选择性切断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的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7例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岩静脉与手术入路的关系,将其分成4种情况:①岩静脉不阻挡入路;②岩静脉的主干阻挡入路;③岩静脉的属支阻挡入路;④岩静脉为责任血管。根据4组不同情况,总结处理方法。结果手术有效率为99.03%;平均随访25个月,复发率4.89%。岩静脉不阻挡入路82例;岩静脉主干阻挡入路28例,予以切断5例(2.42%);属支阻挡入路62例,予以切断1~3支30例(14.49%);岩静脉压迫三叉神经35例(16.91%),均电凝后切断。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1例(0.48%),无死亡病例。结论岩静脉的处理是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重要的操作环节,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及非典型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及非典型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探讨其机制.方法对比分析62例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特征、术中所见和手术疗效.其中45例为典型者,17例为不典型者.结果典型病人平均病程3.1年,平均年龄60.3岁;20例(44.4%)疼痛累及三叉神经的单一分支,25例为2~3支痛;术中见39例(86.7%)为动脉压迫,6例为动静脉混合压迫;术后44例(97.8%)疼痛缓解,1例无效.非典型病人平均病程8.7年,平均年龄55.5岁;均为多支疼痛病人;术中见10例(58.8%)为动脉压迫,7例为动静脉混合压迫;术后疼痛缓解5例(29.4%),减轻10例(58.8%),无效2例.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明显优于非典型者,可能与其病程较短,发病年龄较晚,疼痛多呈单支分布,以动脉压迫为主,且术中能够实现充分减压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综合评价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近远期疗效及手术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5例患者临床资料。手术采用乙状窦后入路,术中分离血管神经后用Teflon补片分隔。结果术中发现24例有血管压迫,18例为小脑上动脉压迫,1例为基底动脉,3例为小脑前下动脉,1例为岩静脉压迫,1例为小脑上动脉和岩静脉压迫,另1例未发现血管压迫。结论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临床适应证广泛,对神经损伤小,临床疗效满意,但手术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