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皮肤瘙痒症     
<正> 1、处方:蒲公英、黄芩各12克,地丁18克,豨莶草、荆芥、麻黄、地骨皮、铜绿各9克,银花30克,白芷、防风各6克(赵锡武老中医意见,此方加地肤子15克、明矾9克,疗效更好)。用法:水煎以纱布蘸洗患处,每天1-  相似文献   

2.
张薇 《世界中医药》2009,4(4):214-214
李振华教授自拟“补气消疹汤”治疗荨麻疹效果良好,兹介绍如下。自拟“补气消疹汤”由黄芪20g,当归12g,川芎10g,赤芍12g,羌活12g,防风10g,荆芥10g,地肤子15g,地骨皮12g,浮萍15g,苍术10g,蛇床子12g,丹参15g,甘草3g组成。其中黄芪益气固表;当归、川芎、赤芍、丹参养血活血;羌活、防风、荆芥、地肤子、地骨皮、浮萍、苍术、蛇床子燥湿除风;甘草甘温健脾且调和药性。主治:气血亏虚、风湿郁表型荨麻疹。  相似文献   

3.
处方 :(1)鲜紫竹根 12 0g 生地榆 飞滑石 党参各 15g 射干 生地 银花各 12g 鲜白茅根 6 0g 甘草 柴胡 赤芍 酒大黄 杏仁各 90g 琥珀 1.5g 斑蝥 3个 (虫蛀者不用 ,去头足翅 ,糯米两调羹同炒至米黄为度 ,去米 ) ;(2 )鲜万年青叶 30g ;(3)大黄 9g 活土鳖 8个 桃仁 6g 杏仁 4 .5g外用方 :犁头草 半边莲 金疮小草 车前草 土牛膝叶 木芙蓉叶 天葵草 (全草 )各适量用法 :内服方方 (1) :水煎 ,分 6次服 ,两天 1剂 ,连服 3~ 8剂。方 (2 ) :水煎 ,分 2次服 ,每日 1剂 ,连服 4剂 ;也可以同方 (1)交替使用。方 (3) :诸药一同捣…  相似文献   

4.
<正> 药物组成:金银花15g、菊花15g、威灵仙15g、紫草10g、土茯苓60g、全蝎12g、蜈蚣3条、丹皮30g、白鲜皮30g、地肤子10g、蛇床子10g、甘草9g。水煎服。  相似文献   

5.
方药组成:当归15g,连翘15g,白鲜皮18g,赤芍20g,蝉蜕10g,赤小豆30g(另煎水)。加减法:瘙痒甚或湿重者加苦参15g,地肤子15g,生甘草9g,风重者加防风15g,白蒺藜15g,苍耳子12g,血燥血热者加紫草15g,鸡血藤10g,何首乌30g,腹胀便  相似文献   

6.
组成:生熟地(各)10g,地骨皮10g,石决明(先煎)15g,珍珠母(先煎)30g,山药15g,炒枣仁10g,旱莲草12g,女贞子12g,怀牛膝10g,合欢皮10g,茯神10g,炙甘草5g.  相似文献   

7.
几年来,笔者自拟凉血止痒汤加减治疗荨麻疹18例,湿疹14例。其中荨麻疹治愈15例,好转2例,无效1例。湿疹治愈9例,好转3例,无效2例。有效病例疗程在3~30天之间,平均6天,介绍如下: 凉血止痒汤处方:生地15克、地肤子10克、白藓皮15克、赤芍15克、地骨皮10克、丹参10克、黄柏15克、蝉蜕6克、陈皮10克、茯苓15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拟定了“消风疹汤”治疗顽固性荨麻疹3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一、处方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蝉衣10克,牛蒡子9克,银花10克,赤芍9克,苦参10克,地肤子10克,连翘10克,白蒺藜9克,白藓皮15克,地骨皮10克,苍术10克,生甘草6克,露蜂房1个。  相似文献   

9.
中重度痤疮     
<正>方药:茵陈15g,栀子9g,连翘15g,蒲公英30g,皂角刺10g,白花蛇舌草30g,夏枯草10g,丹参30g,女贞子12g,早莲草30g,太子参30g,薏苡仁30g,柴胡10g,枳壳10g,甘草6g。加减:瘙痒甚者加白鲜皮15g、地肤子15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9g;皮疹结节较重者加浙贝母12g、乳香9g、没药9g;油脂多者加生山楂15g。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300ml,分早晚2次饭后服,连用4周(若在少于4周的时间里上述症  相似文献   

10.
癣灵洗剂治疗足癣6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涛 《中医药研究》2001,17(4):12-13
足癣是临床常见皮肤鲜病,用癣灵活剂(土槿皮30g,苦参30g,地肤子30g,白藓皮30g,蛇床子15g,黄柏15g,藿香15g,百部15g,枯矾15g等)浸泡患足,治疗组45例,结果痊愈8愈,显效31例,好转6例,愈显率86.67%,总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11.
《湖南中医杂志》2012,(4):32-32
方药组成:金银花10~30g,薏苡仁30~50g,野菊花10~40g,黄柏10~30g,蛇床子(布包)10~30g,地肤子(布包)10~30g,鲜蒲公英10~30g,鲜车前草10~20g,鲜白花蛇舌草15~30g,土茯芩10~30g,透骨草10~30g。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临床中,运用鲜龙葵与凡士林调药外敷治疗肌肉深部的多发性脓肿破溃久不收口,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处方:鲜龙葵汁30~50ml,医药凡士林适量.制作方法:取鲜品龙葵全草适量,洗净泥土捣烂取汁30~50ml过滤,将龙葵汁徐徐加入医用凡士林中搅拌混匀呈绿色青样,做成沙布引流条,即可使用.用法:将脓肿腔用生理盐水洗净,用龙葵凡士林沙条填塞脓腔内引流,每日换药1次,至脓汁排净,肉芽组织生长封口.典型病例:徐某,男,57岁,某县农民.于1989年某月邀余诊治.  相似文献   

13.
组成:地骨皮25g,黄芩15g,大麦冬10g,柴胡10g,莲子15g,碧玉散30g(包煎),炒党参15g,炙黄芪30g,赤茯苓10g,车前草30g。功能:清热利湿、益气养阴。主治:劳淋(难治性尿路感染、尿道综合征、前列腺炎等)。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每次200mL。方解:本方源于宋朝《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清心莲子饮加碧玉散而成。方中地骨皮、  相似文献   

14.
单方验法     
1.处方:苦参9g,蛇床子9g。用法:水煎,洗患处,每日1~2次。2.处方:地肤子30g,白芷6g,蛇床子15g,苦参15g,白矾6g,花椒6g,薄荷6g,蒲公英15g。用法:水煎,先熏后洗患处,每日1次。本方治女阴瘙痒症也有效。治疗阴囊湿疹单验方数则@李叙香$山东省威海市传染病医院!264200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湿疹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9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5例氯雷他定,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10mg/次,1次/d;12岁以下:体质量30kg:10mg/次,1次/d;体质量≤30kg:5mg/次,1次/d;表皮无破损用炉甘石洗剂,5次/d;处于流水较多阶段给予生理盐水+庆大霉素湿敷,控制后给予湿康宁湿疹乳膏。治疗组95例辨证分型,中药汤剂,水煎300m L,3次/d,口服;湿热:黄芩、茯苓皮、龙胆草、黑山栀、车前子各9g,木通6g,生地30g,六一散(外用)9g;血热:赤芍、六一散、白鲜皮牡丹皮、苦参、地肤子各9g,生地30g;脾湿:陈皮、地肤子、猪苓、泽泻、茯苓、苍术、川厚朴各9g,六一散(外用)9g;湿瘀互结:苏木、桂枝、桃仁、炒枳实、柴胡各6g,白芍、青皮、赤芍,酒大黄、当归各10g,丹参、泽泻各12g,赤小豆20g;肝肾阴虚:钩藤、何首乌、当归、熟地黄各12g,茯苓、炒牡丹皮、枸杞子、地骨皮、酸枣仁各10g,山药15g;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皮疹、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45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49例,好转43例,无效3例,临床痊愈率96.32%;对照组临床痊愈38例,好转46例,无效11例,临床痊愈率88.4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复发率治疗组6.12%(3/49)低于对照组36.84%(14/38)(P0.01)。[结论]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湿疹,疗效满意,复发率低,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女阴搔痒症为妇科常见病之一,其临床特征为外阴部甚至阴道内搔痒。笔者采用加减龙胆泻肝汤内服,加味蛇床子洗方熏洗治愈两例。现报告如下。一、方药: (一)加减龙胆泻肝汤龙胆草15克柴胡12克黄柏10克栀子10克生地9克当归9克鲜车前草21克土茯苓31克鲜蒲公英31克白藓皮12克地肤子12克生甘草9克水煎服,一日一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龙葵鲜药对人鼻咽癌细胞(CNE-1)增殖和凋亡/坏死的影响。方法:制备龙葵鲜药水煎液1g/ml,体外培养CNE-1细胞,并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别加入浓度为5、10、30、50、80mg/ml的龙葵鲜药水煎液,即为不同浓度的龙葵鲜药水煎液干预组,对照组不加药;采用MTS法分别观察龙葵鲜药水煎液作用CNE-1细胞24h、48h和72h后的抑制率,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药物对CNE-1细胞凋亡/坏死的影响。结果:5、10、30、50、80mg/ml龙葵鲜药水煎液对CNE-1细胞增殖均呈现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凋亡和坏死明显升高。结论:本研究证实了龙葵鲜药水煎液在体外有效抑制CNE-1细胞的增殖和诱导CNE-1的凋亡和坏死,从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何某,女,68岁。初诊日期:2018年11月1日。患者于2018年8月确诊为弥漫性脑胶质瘤(WHOⅣ级,IDH1野生型),行放疗加替莫唑胺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遂求治于徐教授。刻诊:患者轮椅推入,嗜睡,短期记忆力减退;口干口苦,头痛,畏寒怕冷;胃纳差,便秘,夜寐欠安;舌红、苔少,脉滑。辨证:瘀毒阻滞络脉,阴阳两亏;治法:益气化瘀通络,滋阴温阳,软坚散结;方选补阳还五汤加减。处方:生黄芪50 g,当归9 g,地龙9 g,川芎15 g,桃仁12 g,石见穿30 g,天葵子30 g,北沙参30 g,淫羊藿15 g,川牛膝12 g,泽泻30 g,天麻9 g,钩藤18 g,瓜蒌仁30 g,鸡内金12 g,瘪桃干15 g,山茱萸15 g。复诊:患者服药1个月后,步入病房;口干口苦、时有烘热、头痛、畏寒均有缓解,记忆力改善;纳食增加,夜寐汗出,二便调;舌、脉同前。前方改生黄芪60 g、当归12 g、瘪桃干30 g、川牛膝30 g,加蛇六谷30 g、生地黄30 g、天冬15 g、麦冬15 g、知母15 g、黄柏9 g、牡丹皮15 g、地骨皮9 g。  相似文献   

19.
1.处方:苦参40g,蛇床子30g,苍耳子15g。用法:水煎取药液洗患处。2.处方:黄连10g,黄芩10g,煅石膏10g,煅炉甘石12g,冰片0.5g。共为细末混合备用。用法:如皮肤糜烂流水则将药末撒在患处,流水不多或没破不流水时用香油调匀后外敷。3.处方:鲜马鞭草100g。用法:水煎取药液,放冷后洗  相似文献   

20.
处方:鲜白骨树根15g 鲜蛇莓60~12 0 g     用法:每天1~2剂,水煎,分2次服。阑尾脓肿者加皂角刺9g ;合并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者加隔山香3 0 g、摇竹消15g、广香、桃仁、赤芍各9g ;病情严重者配合鲜铁扁担根15g磨水成浆顿服,或用甘遂末1g水冲服急性阑尾炎治疗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