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对脑血管病后上肢远端肌力恢复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对脑血管病后偏瘫肢体肌力恢复疗效。方法将60例脑血管病后偏瘫病人分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普通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仅拥普通内科药物治疗。2组均与治疗前及治疗后28d行Carroll上肢功能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为5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改善偏瘫病人肢体肌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按摩对脑梗死后足下垂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后足下垂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按摩组和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按摩组,每组30例。按摩组给予按摩和其他常规康复治疗;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按摩组增加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余治疗同按摩组。2组均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胫前肌表面肌电(sEMG)信号采集、踝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肌力测定。结果治疗前,2组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肌电生物反馈组各项指标与组内治疗前及常规康复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按摩对脑梗死后足下垂患者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慢性头痛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开展于六十年代,主要用于神经肌肉功能再建和全身松弛治疗。我们对42例慢性头痛患者进行了此种治疗,并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42例中男性14例,女性28例,年龄23~66岁,平均39.17岁。病程2~25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针灸、肌电生物反馈结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01—2013-12在我院治疗的120例脑卒中后出现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对照组,B针灸组,C肌电生物反馈组,D综合治疗组,每组30例。4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康复科常规脑卒中治疗及神经康复治疗,针灸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增加针灸疗法,肌电生物反馈组在以上治疗基础增加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综合治疗组采用以上所有治疗方案进行综合治疗。采用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评分评估4组患者治疗1、2、3个疗程后的疗效。结果 4组治疗前VF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个疗程后,B组、C组和D组的VF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每组后一个时间点的VFSS评分与前一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个疗程后,相同时间点各组VF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针灸及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均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三种治疗方法联合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患儿的疗效。方法将48例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患儿随机分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及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分别在康复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采用表面肌电分析系统评估患侧肢体肌力。结果常规康复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患儿患侧三角肌、股四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相比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者有明显差异。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提高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患儿患侧肌力,改善患侧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36例重症手足口病伴急性迟缓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运动疗法、等速肌力训练、引导式教育、普通针刺等治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加用MyoTrac肌电生物反馈系统。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对患儿进行被动踝关节关节活动度(ROM)测量、胫骨前肌表面肌电检测。结果治疗后2组踝关节ROM增加、自主收缩时胫骨前肌肌电积分(iEMG)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对比,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患儿踝关节ROM及胫骨前肌的iEMG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显著提高重症手足口病伴急性迟缓性瘫痪患儿的下肢运动功能,可作为该类患儿下肢功能康复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电针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05—2013-06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电针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以及生活质量等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电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情况,减少运动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早期使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辅助治疗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我科2008年5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05例脑梗死及脑出血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治疗组55例住院期间使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辅助治疗14d。对照组50例未做辅助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运动功能恢复比较显示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早期使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辅助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有明显疗效,有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神经损伤患者吞咽功能恢复中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0-01—2014-08我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吞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FIOS分级与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评级情况大致相同(P0.05),治疗后观察组FIOS分级和洼田饮水试验功能评级改善情况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通过反复训练,帮助患者掌握吞咽动作与技术,为患者提供快速准确的行为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神经损伤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二科的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PSD)8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其中出血性脑卒中患者9例,年龄范围54~75岁,平均年龄65岁,病变部位为基底核2例,皮质2例,多发性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9例,年龄范围38~75岁,平均年龄59.01岁,病变部位为基底核7例,皮质14例,脑干21例,小脑2例,多发性32例。给予对照组传统的吞咽康复治疗(包括直接治疗以及间接治疗)和vitalstim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sEMG-BF)治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表面肌电图(sEMG)、舌压计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FOIS评级、sEMG峰值、舌压均较治疗前有所增高(P <0.05),颏下肌群吞咽时程均有所减少(P <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很大程度的改善早期脑卒...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nfiniti 3000A生物反馈仪对广泛性焦虑进行放松治疗前后各阶段肌电数值变化与焦虑改善情况。方法选取60例门诊经ICD-10诊断标准诊断为广泛性焦虑患者,应用生物反馈训练放松治疗,观察病人治疗前及第1、第2疗程结束后肌电值(EMG)的变化及焦虑改善程度。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病人能达到肌肉完全放松,平均EMG5uv,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A)粗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AS)标准分均明显下降,且训练次数越多,EMG、HAMA、SAS下降越明显,焦虑程度改善越好。结论通过Infiniti 3000A生物反馈仪训练病人放松治疗广泛性焦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放松训练在神经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在神经症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放松训练在生物反馈条件下为不停用口服药的神经症54例治疗 1 0次 ,设单纯口服药对照组 30例 ,两组治疗前后给予症状自评量表评定 ,1 5项指标统计学分析对照 ,肌电、皮温均数对照。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 1 5项指标的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 ,对照组仅 2项有显著性差异 ,两组相比 1 0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肌电均数下降治疗后与首次训练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皮温增高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对神经症有一定疗效 ,特别是长期服药效果不好的患者可在短期内获得多项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小儿Bell's麻痹的疗效。方法选取Bell's麻痹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包括泼尼松,维生素B_1、甲钴胺等药物。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应用肌电图(EMG)检测两组患者患侧面神经从茎乳孔到眼轮匝肌及口轮匝肌部位的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并于治疗前后进行H-B分级评定。结果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患侧面神经潜伏期及波幅有显著性变化。H-B分级比较有显著提高。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改善面瘫症状,改善面肌肌力,促进面神经麻痹侧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ACI)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ACI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w分别进行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的Barthel评分。结果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4w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改善ACI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促进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药物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增加患侧下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同一治疗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 w后评定两组患者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L)、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胫前肌最大收缩时肌电积分(i EMG)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4 w后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MBI、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和i EMG值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明显改善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脑深部电刺激应用于治疗肌张力障碍并取得飞快发展。苍白球内侧核电刺激治疗药物难治性原发性肌张力障碍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但其对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的治疗效果仍不确定。一些文献报道采用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肌张力障碍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并具有症状改善迅速,刺激参数相对较低的优点。本文对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肌张力障碍的靶点、疗效、并发症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nfiniti 3000A生物反馈仪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6例,实验组治疗前后通过Infiniti 3000A生物反馈仪采集脑电、肌电、皮电等数值,然后以各种图像方式进行实时反馈放松治疗,1次/d,30min/次;对照组口服丁螺环酮,10mg/次,3次/d。2组均治疗6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临床整体量表-疗效总评估量表(CGI-SI)评定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周后,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指标参数均有所改善。2组HAMA和SAS评分治疗3、6周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少(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效率76%,对照组7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finiti 3000A生物反馈仪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较好地反馈放松患者的神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微量生物电脑导入刺激(CES)联合多媒体生物反馈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方法对广泛性焦虑患者实施CES联合多媒体生物反馈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HAMA评分,并对皮温,皮电和肌电参数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1周焦虑总分,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因子分低于治疗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比较,皮温升高,皮电和肌电参数值均下降,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S联合多媒体生物反馈治疗是一种显效快,安全有效的治疗广泛性焦虑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疗效.方法:对29例ADHD患儿进行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并利用IVA-CPT对脑电生物反馈训练疗效进行评定.结果:经过10~20次训练,ADHD患儿治疗前后综合反应控制商数、听觉反应控制商数、视觉反应控制商数、综合注意力商数、听觉注意力商数、视觉注意力商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提高(P<0.01或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训练能有效改善ADHD患儿的反应控制能力及注意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腹式呼吸辅助肌电生物反馈中的心率变异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健康受试者进行腹式呼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并从心率变异性角度入手探讨其作用的生理机制。方法在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本科生中选取27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成腹式呼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组11名,腹式呼吸组9名和肌电生物反馈组7名,观察试验过程中心率变异性低频、高频、低频高频比值的变化。结果腹式呼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组在心率变异性频域分析中低频/高频成分降低(P0.05),腹式呼吸组和肌电生物反馈组心率变异性频域分析中低频功率谱成分降低(P0.05),高频功率谱成分增高(P0.05),低频/高频成分降低(P0.05)。结论腹式呼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肌电生物反馈、单纯腹式呼吸都能够使健康受试者低频/高频降低,交感-迷走神经间的平衡朝迷走神经占优势的方向调整,三种训练方法对受试者低频/高频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