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梅安昌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1):450-451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方法:在入院3天内对临床拟诊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病人进行脑电图、头颅CT、脑脊液、脑彩超等检查。对临床拟诊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病人采取抗病毒、免疫疗法、支持、对症治疗。结果:脑电图检查阳性率为96.1%,脑脊液检查阳性率为60.8%,CT检查阳性率为35.3%;脑彩超检查阳性率为33.4%。脑电图检查较脑脊液检查、CT检查、脑彩超检查阳性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本组治愈率为84.3%。结论:脑电图检查阳性率高、且经济方便,可作为急性病毒性脑炎首选检查方法。对早期临床拟诊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病人采取抗病毒、免疫疗法、支持、对症治疗,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2.
<正> 急性病毒性脑炎是儿科神经系统常见症之一,本文对5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脑脊液与脑电图作一综合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4例中男43例,女11例。年龄6个月~14岁,平均年龄7.7岁。其中婴幼儿4例,学龄前儿童18例,学龄儿童32例。所有患儿均符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病毒性脑炎的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 变化特点,为早期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4 年1 月- 2012 年12 月诊断的124 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CSF 常规、生化以及细胞学检查结果。 结果 124 例中,CSF 异常105 例(84.6%),包括颅内压升高46 例(37.1%) ;CSF 白细胞计数升高94 例(75.8%),最高达360×10^6 /L ;CSF 细胞学检查异常103 例(83.1%),主要以淋巴细胞反应(86.4%) 或单核细胞反应(9.7%) 为主;蛋白质升高70 例(56.5%),葡萄糖含量降低6 例(4.8%),氯化物全部正常。19 例(15.4%) 各项结果完全正常。 结论 CSF 常规、生化及细胞学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方法在入院3天内对临床拟诊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病人进行脑电图、头颅CT、脑脊液、脑彩超等检查.对临床拟诊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病人采取抗病毒、免疫疗法、支持、对症治疗.结果脑电图检查阳性率为96.1%,脑脊液检查阳性率为60.8%,CT检查阳性率为35.3%;脑彩超检查阳性率为33.4%.脑电图检查较脑脊液检查、CT检查、脑彩超检查阳性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本组治愈率为84.3%.结论脑电图检查阳性率高、且经济方便,可作为急性病毒性脑炎首选检查方法.对早期临床拟诊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病人采取抗病毒、免疫疗法、支持、对症治疗,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5.
探讨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脑炎在脑电图 (EEG)中的表现 ,采用日本光电公司生产 6 5 14型 14导脑电图机进行常规描记 ,结果 ,脑电图主要表现为活动背景异常 ,δ波指数、频率有所改变 ,其阳性率为 10 0 %。提示脑电图对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脑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并且能指导治疗 ,观察愈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对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组158例首次描记EEG.结果:轻度异常120例,中度异常17例,重度异常7例,阳性率在91.1%,其阳性结果与发病时间有关,在发病后4~7天阳性率最高.在病脑的急性期EEG活动往往慢波化,EEG主要表现为8波、0波增多,可为弥漫性或在弥漫性基础上局灶性慢波化改变.结论:EEG诊断小儿病脑阳性率为91.1%,临床上可做为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脑电图对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对疾病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对60例确诊病毒性脑炎病例行脑电图、头颅CT、脑脊液检查,并对结果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电图异常率为86.7%,头颅CT异常率为25.0%,脑脊液异常率为58.3%,采用配对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脑电图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病情轻重和预后呈平行关系。结论:脑电图检查简便易行,没有创伤及副作用,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疗效及预后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通过对 1998年 1月~ 1999年 4月 5 6例病毒性脑炎临床分析 ,认为脑电图对小儿病毒性脑炎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儿科 5 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 ,男 33例 ,女 2 3例 ,男女之比为 1.4 :1;年龄 :<1岁 5例 ,1~ 3岁 9例 ,3~ 6岁 10例 ,6~ 14岁 32例。发病时间最短 1h ,最长 2年 ,平均 2 6 .2d ;住院时间最短 3d ,最长 35d ,平均 13.5d。1.2 临床表现 发热 36例 ,呕吐 30例 ,头痛 2 5例 ,惊厥 18例 ,意识障碍 10例 ,生理反…  相似文献   

9.
探讨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脑炎在脑电图(EEG)中的表现,采用日本光电公司生产6514型14导脑电图机进行常规描记。结果,脑电图主要表现为活动背景异常,δ、θ慢波指数、级所改变,其阳必玉继100%,提示脑电图对急性散发性病毒笥脑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且指导治疗、观察预后。  相似文献   

10.
11.
桂芹  周红梅 《重庆医学》2006,35(22):2027-2028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每个拟诊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同时做脑电图和脑脊液检查,必要时做颅脑CT检查。结果本组痈溶性脑炎患儿脑电图异常率达83%.重度异常脑电图与临床病情程度密切相关(P〈0.01)。结论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和病情判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病毒性脑炎(AVE)患者的临床特点与病原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20例确诊为AVE住院患者[随访时间最短150 d,最长18月,失访13例(5.9%);≤14岁179例(81.36%),≥15岁41例(18.64%)]的临床资料.结果 220例患者血液和脑脊液(CSF)均检测出相关病毒特异性抗体IgM阳性.依次为单纯疱疹病毒-1(HSV-1)146例(66.36%),腮腺炎病毒(PXV)21例(9.55%),柯萨奇病毒-A/B(CSV-A/B)19例(8.64%),带状疱疹病毒(VZV)12例(5.45%),巨细胞病毒(CMV)10例(4.55%),乙型脑炎病毒(JEV)7例(3.18%),EB病毒5例(2.27%).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46%,病死率为9.55%.结论 血清和CSF检测有助于明确AVE病原学,及时早期应用有效抗病毒药物,可明显改善AVE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26例急性埃可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分析和随访结果观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2004-06~2004-09确诊的26例埃可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半年至1年的随访观察。结果26例埃可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为头痛26例(100%),发热26例(100%),呕吐20例(77%),惊厥6例(23%),无偏瘫、颅神经受损等限局性病变,无昏迷和死亡病例;脑膜刺激征阳性22例(85%);脑脊液细胞数(0-0.136)×109/L,蛋白最高为0.8 g/L;脑电图异常24例(92%);8例作头颅CT均正常;有18例出院后随访半年至1年,其中3例(11%)留有癫痫后遗症;脑电图恢复正常时间长短不一,最长达8个月。结论埃可病毒性脑炎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以脑膜脑炎多见,病情相对较轻,综合治疗效果好,脑电图恢复时间较长,少数可留有癫痫后遗症。  相似文献   

14.
甘欢欢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73-74,76,161
目的探讨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1年6月入住我院并接受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者76例,其中男41例,女35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检测以及动态脑电图检测方案进行病毒性脑炎的诊断。结果应用常规检查方案,76例患者中共检查出异常患者70例,占总患者数的92.1%,其中16例脑脊液异常,11例白细胞数目偏高,25例氯化物含量偏低,9例脑脊液压力偏高,15例MR检查异常。常规检查漏诊6例,占总患者数的7.9%。单独应用动态脑电图检测方案,76例患者中共检查出异常患者75例,占总患者数的98.7%,漏诊1例,占总患者数的1.3%。所有患者均按照病毒性脑炎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后30 d有65例患者的脑电图、MR、头颅CT表现正常,其余11例患者均明显好转。结论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相对于传统方法准确率高、节省诊断时间、方便快捷、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在疾病急性期合并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的发病情况、治疗效果及预后,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诊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合并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病率、临床治疗及预后。结果 12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有9例合并横纹肌溶解症,主要表现为急性尿色改变,典型者呈红褐色,实验室检查提示血清肌酸激酶显著升高,血清肌红蛋白升高,尿肌红蛋白阳性。经过水化、碱化、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所有患儿临床症状均好转,复查血清肌红蛋白下降,尿肌红蛋白阴性。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病程中可以合并横纹肌溶解症且并不罕见,在临床上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脑炎儿童血清酶改变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病毒性脑炎(vE)患儿急性期时血清酶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Olympus AU-600型生化分析仪测定VE急性期惠儿和肺炎发热患儿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并结合VE患儿的体温(T)、心率(HR)和临床表现,分析上述指标改变的机制.结果 ①VE患儿CK、AST和LDH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CK与LDH之间具有相关性.CK、AST和LDH与体温之间具有相关性,VE患儿与肺炎患儿的体温和心率均高.②VE患儿与肺炎发热惠儿之间比较,CK、CK-MB、LDH和AST增高(P<0.01或P<0.05),二者不同之处是对照组肺炎患儿为无抽搐,而观察组VE患儿均伴有抽搐临床表现.③根据VE急性期惠儿肌肉收缩程度,分为4级,随着级别增加,血清CK水平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VE急性期患儿存在心肌损伤,抽搐是影响CK、CK-MB、LDH和AST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左翩  何国英 《西部医学》2011,23(9):1731-1732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在辅助治疗儿童急性病毒性脑炎(AVF)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79例AVE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再给予大剂量静注IVIG,分别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包括退热、惊厥控制、意识恢复、头痛呕吐消失时间以及治愈、好转、死亡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在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病例。结论大剂量IVIG辅助治疗儿童急性病毒性脑炎能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的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 研究背景]1996 年7 ~9 月间延边地区曾流行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此间收治313 例此病患儿.[ 病例报告]313 例均为急性发病,男略多于女;平均年龄9 岁,高峰在6 ~10 岁;均有发热、头痛,以低度、中度热为主,多数伴恶心、呕吐;意识障碍以嗜睡为主;多数有脑膜刺激征.多数脑脊液改变,末梢血淋巴细胞升高.脑脊液、粪便中分离出肠道病毒.平均病程14d,愈后较好.[ 讨论] 本次流行的病毒性脑炎系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发病急,多见于学龄儿童,临床表现相对轻,病程短,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