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2020—2022年精神专科医院60例药物滥用监测数据的回顾性分析,为预防精神疾病患者药物滥用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院2020—2022年收集到的60例药物滥用者的滥用药物使用情况,对药物滥用者的人口学特征、滥用药物使用情况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药物滥用者女性占比(66.67%)高于男性(33.33%);年龄在15~20岁占比较高(38.33%);在婚姻情况统计项中,未婚人群占比最高(50.00%);在从业情况统计项中,在校学生及无业人群占比较高,分别占比31.67%、26.67%;在文化程度统计项中,初中比例最高(50.00%);原患疾病以抑郁症为主(48.33%)。滥用物质种类以镇静催眠类药物为主,占比96.67%,主要为奥沙西泮、氯硝西泮。滥用场所主要为居家住所,主要药物滥用原因为缓解烦恼及抑郁情绪。结论:建议医疗机构积极开展药物滥用监测工作,可及时地发现药物滥用人群及相关药品信息,有效降低药物滥用现象。  相似文献   

2.
美国有820万酒精依赖者,350万各类违禁毒品依赖者,其中兴奋剂100万人,海洛因75万人.一项对初级医疗机构的调查显示,15%的就诊者为"危险"程度的酒精使用或患有与酒精相关的疾病,5%的就诊者有吸毒史.鉴于人群中如此高的药物滥用比例,所有病人都应应用类似CAGE量表的初筛来确定是否为酒精依赖者.CAGE是一个用于筛查酒精依赖的简单量表,该量表中包括以下问题:你能戒掉饮酒习惯吗(cut down)?当你被要求停止饮酒时是否感到烦躁(annoyed)?饮酒是否令你感到内疚(guilty)?清晨起床后你是否必须立即喝一杯酒(eye-open)?医生应该对发现的酒精依赖者进行积极的治疗,一个完整的治疗过程首先应明确诊断,包括当事者最后一次用药(或饮酒)的时间,并利用尿样筛查方法对其滥用的物质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疾病患者骨折后的护理干预。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8年4月45例住院精神疾病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简单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个体化全面护理。比较两组住院精神疾病骨折患者满意情况;住院期间精神病知识认知、遵医行为水平和康复锻炼行为;护理前后患者焦虑症状以及抑郁症状分值、关节功能评分;残障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住院精神疾病骨折患者满意情况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住院期间精神病知识认知、遵医行为水平和康复锻炼行为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焦虑症状以及抑郁症状分值、关节功能评分相近,P> 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症状以及抑郁症状分值、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残障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个体化全面护理在住院精神疾病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十分理想,可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和遵医行为,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减少残障率,患者满意情况高。  相似文献   

4.
《华夏医药》2009,4(2):160-160
成瘾和精神疾病之间关系非常密切,在10个药物滥用者中,有6个人至少还患有一种其他的精神疾病,尤其是吸烟成瘾和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在精神疾病患者中,吸烟是不吸烟的两倍。美国最近的一顼研究结果显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吸烟的比例非常高,占75%-95%。使用治疗尼古丁成瘾的药物丁氨苯丙酮及结合专门的戒烟行为治疗,可以使精神分裂症患者停止吸烟,  相似文献   

5.
苏顺英  赵素银 《河北医药》2005,27(9):714-715
为了解近期我院封闭病房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及诊断治疗情况,随机抽取男女病区各1个,对1年内经治疗出院患者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比较其中的差别,为精神科封闭病房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毒潮席卷下,药物滥用早已成为世界性难题.药物滥用不仅给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带来严峻的威胁,对滥用者个人的身心健康也造成严重的损害.药物滥用与睡眠障碍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睡眠障碍是药物滥用引发的机体症状之一,另一方面睡眠障碍会恶化药物滥用的程度.本文旨在对药物滥用者的睡眠障碍及其诊断评估方法与干预措施进行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7.
黄颖超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6):2494-2494
在精神科病房工作中,拒绝饮食现象经常发生,因此,了解和动员患者饮食成为精神科护理的重要环节。现将2004年6月~2006年6月56例有拒食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针对精神疾病患者采用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29例精神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4例和试验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精神疾病类药物治疗以及常规心理治疗.试验组患者在使用抗精神疾病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对两组的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80例流浪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对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CL-90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明显改善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疾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127例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分析总结。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我院2002年7月至2005年7月住院和门诊患者127例。男性69例,女性58例,年龄15~60岁,平均(26±9)岁。病程1个月~28年,平均(5±7)年。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诊断精神分裂症83例,抑郁症33例,躁狂症11例。1.2方法:采用美国鹰赛公司引进的醒脉通多功能治疗仪,隔日进行1次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每周3次,共5~10次。疗效评定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Bech 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副反应量…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了解我省新生药物滥用者滥用氯胺酮的情况及相关行为特征,为防控氯胺酮滥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调查对象为2010-2014年度药物滥用监测机构收治/收戒的新生药物滥用者,回顾性地收集并分析调查对象所填写的《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对近五年新生药物滥用者滥用氯胺酮的情况及相关行为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2010-2014年间,共有6334名新生药物滥用者曾经滥用过氯胺酮,5385名以氯胺酮为主要滥用物质;滥用方式主要为鼻吸(74.8%);滥用场所主要为夜总会/KTV(45.6%)、无固定地点(25.8%)、朋友处(22.3%);滥用原因主要为追求欣快或刺激(51.5%)、满足好奇(35.1%);而获得途径主要为同伴(45.1%)、娱乐场所(31.5%)和黑市(19.2%)。结论:广东省新生药物滥用者滥用氯胺酮的形势较为严峻,且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氯胺酮滥用具有便利、快捷、群体性、娱乐性等特征,容易迷惑青少年人群,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提高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对于氯胺酮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13.
阿片类药物如海洛因滥用占了药物滥用(俗称吸毒)病例的比例较高,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脱毒后的复吸率极高,阿片类药物成瘾,戒断后治疗及抗复吸治疗是一个综合性难题。  相似文献   

14.
药物依赖是一类复杂的慢性脑疾病,社会心理因素在药物滥用的发生、药物依赖的发展及复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药物依赖后导致人的躯体、心理、社会一系列不良后果,因此有效的药物依赖治疗应该是针对药物滥用及复发的原因、药物依赖的各方面不良后果采取综合治疗。当今药物依赖治疗领域中的药物治疗主要针对阿片类药物依赖者,对ATS类、大麻类、可卡因等药物依赖者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主要采用心理社会干预。作者在报告中将介绍目前成瘾领域中有循证基础的心理社会干预及其在药物依赖治疗中的作用,并介绍几种具体的心理行为治疗方法。对药物依赖的成功治疗依赖于治疗是否能满足药物依赖者的个人需求及对药物依赖导致的生理、心理、社会等不良后果的康复治疗,心理社会干预是药物依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苦参汤治疗痔及肛裂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痔及肛裂是常见而多发的肛肠疾病。探索尽快消除或减轻患者症状和体征的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成孝林  肖林 《药学实践杂志》2014,32(2):138-140,143
目的 了解精神科住院患者精神药物临床应用状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1天精神科住院患者精神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住院患者总体平均用药品种数为3.51种;其中精神药物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09种,联合用药比率为74.15%.抗精神病药使用前五位的依次是: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奥氮平、氯丙嗪,抗抑郁药使用前五位的依次是: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帕罗西汀、米氮平、氟伏沙明,均以单一用药为主,新型药物已成为临床治疗中的一线药物.苯二氮革类使用率为9.52%,心境稳定剂使用率为19.73%,苯海索使用率为30.61%.结论 调研的精神科用药总体合理,但在伴有其他疾病患者的药物选用、抗抑郁药的联合使用、苯海索适应证掌握等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仍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药房》2008,19(14):1085-1085
本刊讯卫生部近日通知要求加强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精神疾病管理工作,科学、准确、严格掌握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精神疾病的适应证,并加强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精神疾病临床研究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通过对四平市178例有暴力倾向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社区中进行五年的管理干预,探讨在社区中开展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社区管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社区中成立防治管理小组,建立防治管理制度,进行有关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的科普知识讲座;社区专科医师对患者进行诊断复核、危险性评估、确定治疗方案和康复措施;指导个案管理员对患者进行追踪随访;采用每月一次的暴力分级和暴力次数统计、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178例有暴力倾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经过五年的社区管理干预,干预前与干预后危险性评估等级与次数相对比:5级(22/0人次例),4级(71/3人次),3级(84/7人次例),2级(426/26人次),1级(652/40人次),0级(0/136人)。SDSS量表测查发现社会功能缺陷者明显下降,管理干预前与管理干预后的严重功能缺陷129/20人、轻度功能缺陷49/112人、社会功能无缺陷增到0/46人。结论通过社区防治管理小组对其进行监管治疗、追踪随访和康复指导是减少暴力行为,降低肇事肇祸率,减少患者社会功能缺陷,促进患者社会康复的有价值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保护性约束对家属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需要实施保护性约束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共129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家属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分,在入院时及干预2周后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干预前,129名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SCL-90的阳性症状均分和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4项因子高于常模(P〈0.05或P〈0.01);干预前后家属的SCL-90测试结果比较,客观支持度评分(9.4±6.5)分主观支持评分(8.2±7.1)分和支持利用度评分(7.8±2.5)分及家属满意度调查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家属对精神疾病患者保护性约束后存在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可以纠正其负性心理,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对抗菌药物滥用管理的作用,观察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主要为我院所抽取的88例抗菌药物使用患者,2018年1月—2019年1月为研究时间,并且通过随机的方式将研究患者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4例.研究期间为研究组患者提供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医院感染管理,最后对抗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