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刺病变部位的腰部夹脊穴,进针深度30 mm,运用平补平泻手法,并配合口服中药桃红四物汤,治疗了162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结果显效65例,良好53例,有效3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6.3%.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拔罐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针罐组(30例)采用针刺结合拔罐治疗,针刺组(30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治疗30天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半年后复发率、平均疗程经χ2检验P<0.0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结合拔罐治疗颈椎病疗效好,疗程短,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灸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主穴取百会、神门、三阴交.配穴取印堂、安眠、中脉、照海、内关、厥阴俞、心俞、脾俞、胃俞、胆俞.采用针刺配合灸法治疗,主穴用艾条悬灸,配穴常规针刺;对照组主穴取百会、神门、三阴交、印堂、安眠、申脉、照海.配穴取厥阴俞、心俞、脾俞、胃俞、胆俞.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从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改变、疗效、疗程三方面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在睡眠质量指数(PSQI)改变、疗效、疗程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针刺配合灸法治疗失眠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应用扶土抑木法针刺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45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23例)和西药组(22例),针刺组选取中脘和四关穴,同时配合其他常规穴位针刺治疗,西药组口服氟哌啶醇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5.2%,西药组治愈率31.8%,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土抑木法针刺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耳压辨证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配合耳压辨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西比灵治疗,并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好于对照组(73.3%),观察组痊愈率为87.8%,高于对照组(55.0%).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运用针刺配合耳压辨证治疗偏头痛,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治疗腰椎管狭窄导致跛行的治疗方法.方法针刺大肠俞、委中、承山和昆仑穴治疗28例跛行患者,同时用常规治疗26例为对照.结果经过4个星期治疗,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显著增加,针刺治疗显效4例,有效21例,常规治疗显效4例,有效8例.结论针刺治疗腰椎管狭窄导致的跛行的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清心除烦中药结合针刺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多虑平治疗38例,治疗前、中、后均作焦虑自评量表(SA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5%和84.2%,两组治疗前后SAS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痊愈显效率、总有效率及S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但副反应对照组显著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确切,且毒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对便秘大鼠模型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复方地芬诺酯复制便秘大鼠模型,观察针刺"合谷"、"后三里"对大鼠首次排便时间、12 h排便粒数和排便重量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首次排便时间延长、大便粒数和重量显著减少;针刺治疗后,便秘大鼠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缩短,12 h大便重量和粒数明显增加.结论针刺能够显著改善便秘大鼠的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天灸治疗腰痛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天灸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结果 按照VAS疼痛分级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VA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配合天灸疗法治疗腰痛和改善腰部功能活动疗效显著,远期疗效理想更加巩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针刺治疗急性期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物组、针刺组,药物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脑复康250mL,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一次。针刺组除应用药物外,加“平肝潜阳法”针刺治疗。采用改良爱丁堡由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Barthel指数)、血脂和血液流变学进行治疗前后对照观察。结果:量表结果显示针刺组与药物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生化指标无特异性差异,血液流变学指标部分改善。结论:该量表能够较好的同步反映中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变化,针刺疗法对急性期中风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项丛刺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01年至2004年间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50例与药物治疗加以项丛刺的针药组50例进行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针药组的临床治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上药物治疗配合项丛刺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国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特点及模式.方法分析国内外脑性瘫痪治疗现状,结合文献详细阐述国内采用针灸治疗脑瘫的具体方法及其机理研究.结论针灸治疗脑瘫有着极大的潜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宜开展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探索出疗效确切、可行性强的针灸治疗方案,建立以针灸为中心的有中国特色的脑性瘫痪康复体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砭石、拔罐、电针及红外线综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综合组重用耿氏多功能砭板沿督脉实施推法和刮法,闪罐留罐法,并用常规电针疗法及红外线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疗法及红外线照射治疗.两组均隔日施治1次,治疗6次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即刻与1个疗程结束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综合组治疗后即刻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为80.0%,综合组即刻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1个疗程结束后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94.3%,综合组1个疗程后疗效也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砭罐综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安全有效且见效较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大动脉炎(头臂动脉型)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温阳益气,通经复脉为治则,采用针灸疗法,对大动脉炎(头臂动脉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针灸治疗前后患者相关动脉TCD(经颅超声多普勒)的血流平均速度(AVBF)及动脉搏动指数(PI)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针灸能对颅内相关动脉异常的血流速度起到双向调节作用,同时提高了部分颅内血管的弹性。结论:针灸可调节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患者脑血管的机能状态,增加脑血流灌注,改善颅内血流动力学的异常状态。这可能是针灸治疗该病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隔药灸治疗亚健康状态的疗效及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医健康评估的方法,选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发生原因、症状、临床表现,辨证取穴、隔药施灸,同时监测治疗前后各项理化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隔药灸后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NK细胞活性、血小板聚集性均有明显变化,与灸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体液免疫中补体C3、补体C4含量下降,免疫球蛋白IgG含量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能调节亚健康人体的脏腑气血功能,使机体阴阳平衡,精足气充神旺,从而改善亚健康状态,并提示对亚健康人体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血液流变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丝蛋白-200(NF-200)的影响,探讨针刺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可塑性影响的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针刺组(C组).通过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以上各组在7 d、14 d、28 d不同时间点NF200 mRNA变化情况.结果头穴透刺组脑组织NF-200的表达与假手术组、造模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时间窗内头穴透刺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头穴透刺可以促进脑组织神经丝蛋白-200的表达.结论头穴透刺能够提高脑缺血后神经功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增加神经丝蛋白-200的表达,发挥对脑组织神经细胞可塑性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特点及其与脾脏超微结构改变的关系,探讨针灸调节白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家兔静脉注射环磷酰胺复制白细胞减少症模型,采用电针治疗,分别每天于耳缘静脉采血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观察血象变化,并于处死前麻醉动物,开腹取脾组织电镜下观测脾血窦基膜小孔口径大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动物外周血白细胞数量迅速上升,粒细胞发生核右移(P<0.01).电针治疗组脾血窦基膜小孔口径大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可以使白细胞减少的机体白细胞数量迅速得到恢复,在治疗的早期主要与调节脾脏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改良温针疗法治疗软组织损害性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软组织损害性颈肩腰腿痛患者210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改良温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银质针疗法治疗,观察2组疼痛缓解程度,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疼痛缓解程度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改良温针疗法治疗软组织损害性颈肩腰腿痛疗效确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加拿大针灸从业人员对针灸治疗急性腰痛的有效性及相关费用的认识,从而确定针灸在急性腰痛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于1996年9月对安大咯加拿大针灸基金会的285名会员发放问卷,只对内科医生及理疗医生的反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1名符合条件的会员,197名完成了问卷(回收率70.1%),45.0%为内科医生,55.0%为理疗医生。其中87.0%的人过去使用过针灸疗法治疗急性腰痛,66.O%的人调查时正在使用,87.0%的人表示将来会继续使用。87.0%的反馈者认为针灸治疗急性腰痛是有效的,60.0%的人认为针灸疗法可以阻止急性腰痛的发展。针灸平均每次费用为$28,必需的平均治疗次数为5.7次。结论:多数反馈者对针灸治疗急性腰痛持肯定态度,他们在临床上也经常使用针灸疗法治疗此病。绝大多数反馈者认为针灸治疗急性腰痛是有效的。此外,超过一半的反馈者相信针灸可以阻止急性腰痛的病情发展。虽然本研究调查的针灸从业者坚信针灸治疗急性腰痛是有效的,但需要高质量的大样本调查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