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2013年江苏省新入组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新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入组时基本资料,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江苏省2013年新入组治疗2 065例HIV/AIDS,87.8%为本省籍,男女比6.2∶1,平均年龄(39.8±13.2)岁,已婚有配偶者占50.0%。来源以医疗机构发现为主,感染途径主要为男男性传播和异性性传播,两者合计占95.8%,入组时CD4+T水平中位数为218个/μL,在疾控中心治疗者占50.5%。开始治疗时间与确证时间间隔中位数为3.0月,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CD4+T水平越低、临床分期越高时间间隔在1年内的比例越大;性传播途径的较经血液传播的时间间隔在1年内的比例大(P0.05)。结论江苏省2013年艾滋病病人开始抗病毒治疗时机仍较晚。病人发现较晚是主要原因,HIV感染者早发现能力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男男性行为(MSM)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基线CD4+T淋巴细胞(CD4)水平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7月1日—2016年6月30日招募杭州市MSM人群初次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将基线CD4≥500/μL定为观察组,500/μL定为对照组,定期随访并检测CD4和病毒载量,比较两组HIV/AIDS抗病毒治疗效果。结果共纳入HIV/AIDS 1 206例,其中对照组1 026例,观察组18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随访第12个月时,CD4恢复到719/μL(浙江省正常成人CD4中位数)的比例分别为39.13%和12.50%;第18个月时分别为38.71%和13.75%。观察组CD4首次恢复成功所需的中位时间为7.2个月,少于对照组的20.4个月(P0.05)。治疗满12个月时,对375例HIV/AIDS进行病毒载量检测,病毒抑制成功(400 copies/m L)365例,占97.33%。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病毒抑制成功率分别为96.34%和9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线CD4≥500/μL和500/μL的MSM人群HIV/AIDS抗病毒治疗病毒抑制成功率相近,前者CD4首次恢复用时较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性传播感染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抗病毒治疗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HIV载量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HIV/AIDS 160例,分别使用流式细胞仪和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技术(NASBA)方法检测抗病毒治疗前及6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结果 1治疗前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262.7±21.8)个/μl,治疗后为(316.4±208.9)个/μl,治疗前患者病毒载量为(4.55±0.91)log/ml,治疗后病毒载量为(1.48±0.47)log/m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不同性别、年龄分组研究对象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治疗前后均有不同;3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86,P0.01)。结论性传播感染HIV/AIDS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病毒载量下降,应结合指标变化制定合理方案开展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惠州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与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PITC)工作中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状况,探讨优化本地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收集2013-01-01/2015-12-31期间本地发现、随访的HIV/AIDS资料,使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VCT组172例与PITC组369例HIV/AIDS对比分析发现,VCT组病例男男性行为史比例,同性传播比例、CD4+T淋巴细胞检测率、抗病毒药物治疗入组人数比例高于PITC组;PITC组病例晚发现比例、死亡人数比例高于VCT组;两组病例关于接触史、感染途径、CD4+T淋巴细胞检测率、基线CD4+T淋巴细胞检测数、抗病毒药物治疗人数比例、死亡人数比例等因素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在本地开展以VCT为切入点的男男性行为者干预工作;在医疗机构同时开展VCT与PITC,对早期发现艾滋病患者,降低晚发现比例,及时提供检测转介治疗,提高抗病毒药物治疗覆盖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宁波市抗病毒治疗HIV/AIDS的免疫重建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2010-2020年宁波市HIV/AIDS数据库, 纳入标准为开始抗病毒治疗时年龄≥18岁、随访时间≥1年和基线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资料完整。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 对研究对象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 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抗病毒治疗HIV/AIDS免疫重建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3 851例HIV/AIDS, 开始抗病毒治疗的年龄为(39.47±13.47)岁, 男性3 185例(82.71%)、汉族3 769例(97.87%)、初中文化程度1 333例(34.62%), 随访时间M(Q1, Q3)为47(25, 77)个月。抗病毒治疗后发生免疫重建的HIV/AIDS占66.22%(2 550/3 85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 相比于开始抗病毒治疗年龄≥45岁、基线BMI<23.0 kg/m2、基线CD4计数<200个/μl和初始治疗方案为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奈韦拉平(AZT+3TC+NVP)的HIV/...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安吉县HIV/AIDS免费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数据管理系统"导出安吉县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AIDS 53例病例资料,比较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数,并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抗病毒治疗前、治疗6个月和治疗12个月后HIV/AIDS的CD4+T淋巴细胞数分别为(239.4±138.4)、(348.2±168.6)和(372.9±184.1)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IV/AIDS年龄≥40岁治疗效果是40岁的4.88倍,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组是200个/μL组的6.10倍。结论经免费抗病毒治疗后,HIV/AIDS免疫重建效果明显;抗病毒治疗时年龄≥40岁和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者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衢州市HIV/AIDS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利用"国家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收集2005—2014年243例HIV/AIDS抗病毒治疗随访记录和检测信息,并对人口学特征、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等进行分析。结果经抗病毒治疗1年后,HIV/AIDS 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增长(P0.01);同时有90.91%(110/121)的HIV/AIDS艾滋病病毒载量降至400拷贝/m L以下。此外,8.23%的HIV/AIDS由于不良反应、死亡和依从困难等原因退出治疗。结论衢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明显,在抗病毒治疗中要提高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处理能力,营造良好关怀氛围并提高患者纳入治疗及时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湖州市新确证的男男性行为人群HIV/AIDS患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相关情况,为早期开展抗病毒治疗和现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新确证的207例男男性行为人群HIV/AIDS患者进行首次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统计分析其测定值。结果 207例患者中,CD4~+T淋巴细胞数最少为25个/μl,最多为1 006个/μl,平均(419.1±245.4)个/μl。其中≤200个/μl 38例,占18.4%(38/207);201个/μl~350个/μl 62例,占30.0%(62/207)。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男男性行为人群HIV/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湖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AIDS患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水平相对偏低,应加强对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使更多的HIV感染者和发生高危行为的人尽早到相关医疗单位进行咨询检测,以便及早发现和提高早期抗病毒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流行特征及机体免疫状况。方法分析流行病学资料,应用流式细胞计数仪对新报告HIV/AIDS进行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 2014年金山区新报告HIV/AIDS 116例,男女性别比为6.25∶1;年龄以20~49岁为主,占75.00%。来源主要为检测咨询占52.59%,其次为其他就诊者检测占47.41%。感染途径性传播占99.14%,其中同性传播占65.52%,异性传播占33.62%。新报告HIV/AIDS CD4+T淋巴细胞200个/ml的占48.67%。AIDS组CD4+T淋巴细胞低于HIV感染者组。结论 2014年金山区新报告的HIV/AIDS以男性中青年为主,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随着疾病的进展,CD4+T淋巴细胞持续降低。应扩大高危人群的干预和动员检测,达到早发现、早治疗、有效控制AIDS疫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泰州市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患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水平,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2015年新发现HIV-1抗体确证阳性的HIV/AIDS病例进行随访;采集抗凝全血标本,以流式细胞术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共检测252例新发现HIV/AIDS病例,以男性(占84.52%)、35岁(占41.27%)、已婚(占58.73%)、本地户籍(占67.86%)为主,感染途径主要为同性传播(占50.00%)和异性传播(占49.20%),样品主要来自其他就诊者(占36.11%)。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为(387.67±266.97)/μL,其中≤500/μL的占70.63%;不同年龄组、婚姻状况、样品来源的HIV/AIDS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泰州市新发现HIV/AIDS首次CD4+T淋巴细胞免疫水平较低,发现较晚。应进一步扩大检测范围,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减少艾滋病的进一步传播、提高病例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