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胫前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接力腓动脉终末前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疗效。方法2014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18例足踝部创面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8~56岁,平均32.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1例,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砸伤4例。创面部位:足背部9例,足跟4例,外踝5例。受伤至皮瓣修复时间7~34 d,平均19 d。创面范围6.0 cm×2.5 cm^11.0 cm×6.0 cm。采用大小为6 cm×3 cm^18 cm×7 cm的腓动脉终末前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其供区以胫前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8 cm×3 cm^16 cm×6 cm)修复。结果术后1例腓动脉终末前穿支螺旋桨皮瓣出现瘀血肿胀,经对症处理后成活。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供受区创面均Ⅰ期愈合。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12.5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皮瓣外形、色泽、质地和厚度与受区基本一致,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腓动脉终末前穿支螺旋桨皮瓣两点辨别觉为10~12 mm,平均11 mm。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评价,获优15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应用胫前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接力腓动脉终末前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不需要牺牲主干血管,还能避免供区植皮,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腓动脉螺旋桨穿支皮瓣修复儿童严重轮辐伤致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及跟腱外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6年9月至2019年6月诊治的因足跟部严重轮辐伤导致足跟部跟腱外露及表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儿15例,缺损面积为6.0 cm×3.0 cm~12.0 cm×10.0 cm。均采用腓动脉螺旋桨穿支皮瓣修复,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皮瓣成活及愈合情况;治疗后6个月采用AOFAS评分系统评估足踝功能及美观程度。结果 15例患儿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皮瓣成活,无感染、坏死等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8.26±3.14)个月,治疗效果较满意。治疗后6个月,足踝关节功能评估优12例(80%),良3例(20%);优良率为100%。患儿的创面愈合、皮瓣温度和颜色以及局部瘢痕外观评分分别为(1.52±0.26)(1.12±0.26)(1.52±0.26)和(1.05±0.28)分。结论采用腓动脉螺旋桨穿支皮瓣修复患儿足跟区皮肤软组织缺损及跟腱外露,术后足踝部功能恢复较佳,外观较满意,患肢感觉未受影响,是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及跟腱外露的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在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跟部创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3月-2019年3月,采用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跟部创面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12~53岁,平均36岁。外伤后急诊入院17例,受伤至入院时间为6.0~12.5 h,平均8.5 h;慢性感染及溃疡创面14例。创面范围5 cm×4 cm^12 cm×8 cm。皮瓣修复术前基于下肢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数据,通过Mimics19.0软件三维重建腓动脉穿支血管及皮肤模型,精确定位穿支点,并根据创面缺损范围和位置设计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和模拟切取操作。结果基于术前重建的穿支血管及皮肤三维模型,明确腓动脉穿支来源及走行,术前测量的穿支定位点、穿支血管外径、穿支最大可裸化长度与术中实际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例腓动脉动脉低位穿支于小腿后外侧外踝尖上5~10 cm区域分布较为恒定,外踝尖上10 cm以内的穿支总出现率为96.9%,穿支血管蒂长(3.44±0.65)cm。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皮瓣切取及转位。手术时间30~65 min,平均45 min。术后4例皮瓣出现静脉危象、3例皮瓣部分坏死,经对症处理后成活;其余皮瓣及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外形良好,末次随访时患者足踝部功能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获优17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87.5%。结论数字化技术能提高腓动脉穿支定位及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设计的准确性,降低了血管解剖变异导致的皮瓣切取困难和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4.
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4月,使用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修复并获随访的2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男12例,女8例;年龄5~75岁,平均45岁;5例为轮辐伤致足跟部软组织及跟腱缺损,4例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致皮肤坏死,2例重物砸伤致足背皮肤缺损,9例车祸伤致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软组织缺损面积2 cm×8 cm~5 cm×20 cm;病程7~60 d.其中15例采用腓动脉终末支穿支皮瓣、5例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皮瓣面积为5 cm×11 cm~7 cm×28 cm.所有穿支血管术前均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探查定位,穿支皮瓣的穿支口径0.8~1.0 mm.结果 超声定位术中穿支血管位置符合率为96.7%(29/30),术后供区直接缝合12例,游离植皮8例.术后24 h内1例发生静脉危象,经拆除部分缝线及放血疗法治愈.术后皮瓣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18个月,所有皮瓣均存活良好,皮瓣蒂部平整,修复外形满意.结论 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操作相对简单,无需吻合血管,安全有效,适用于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腿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小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5月-2015年1月,采用小腿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小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2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面积3.5 cm×5.0 cm~7.0 cm×15.0 cm,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肌腱或骨骼外露。带胫后动脉穿支的小腿内侧筋膜蒂皮瓣7例,带腓动脉外踝后上穿支的筋膜蒂皮瓣4例,带胫后动脉穿支的小腿内侧筋膜蒂皮瓣及带腓动脉外踝后上穿支的筋膜蒂皮瓣1例。结果术后12例皮瓣均成活,其中2例皮瓣皮缘远端少许坏死,经换药后愈合;1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8.9个月;皮瓣血运良好,无臃肿,外形满意,供区愈合良好;患肢功能良好。结论小腿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小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疗效可靠,是修复小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逆行腓动脉穿支蒂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逆行腓动脉穿支蒂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其中,以腓动脉终末穿支的升支为蒂19例,以其降支为蒂6例。软组织缺损大小10cm×9cm~4cm×3cm,皮瓣面积11cm×9.5cm~6cm×5cm。结果 23例皮瓣完全存活,另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植皮修复。皮瓣术后轻度肿胀,无瘀血。术后随访6~1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蒂部无臃肿。结论以腓动脉穿支为蒂的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质地优良,是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治疗16例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缺损范围17 cm×7 cm^20 cm×13 cm。切取皮瓣面积为18 cm×8 cm^21 cm×14 cm。结果术后14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皮瓣远端边缘坏死,经清创换药后愈合。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血运良好,无破溃。结论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不破坏小腿主干血管,同时切取皮瓣面积更大,供血可靠,是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腓动脉终末支为蒂携带多个穿支血管的小腿外侧皮瓣修复幼儿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儿7例,年龄1~3岁,平均年龄2.3岁,以腓动脉走形为轴线切取小腿外侧皮瓣,均携带2~5支腓动脉穿支血管,远端蒂部解剖至腓动脉终末支近端周围,完全裸化其周边筋膜组织,皮瓣切取面积大小为5 cm×8 cm~6 cm×10 cm,供区创面一期腹部全厚皮打包加压。结果 6例皮瓣顺利成活,1例皮瓣远端约1.5 cm边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7.5个月,皮瓣色泽、质地与周围组织接近,5例进行了二期皮瓣修整,其中3例行趾伸肌腱缺损修复重建术,术后患足功能和外形均满意。结论以腓动脉终末支为蒂携带多个穿支血管的小腿外侧皮瓣可以移位修复足踝部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血管解剖恒定,血运丰富,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以腓动脉穿支为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刨面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设计以腓动脉穿支为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80°旋转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皮片移植。结果2006年3月至2011年12月临床应用12例,皮瓣切取面积20cm×12cm~6cm×4cm,均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术后随访3~36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平整。术后6个月获得随访者皮瓣基本恢复触觉和痛觉,1例患者术后足外侧感觉减退、麻木,1年后感觉恢复正常。结论以腓动脉穿支为蒂的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同时具有穿支皮瓣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优点,血供丰富,蒂部不臃肿,适合于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报道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在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3月,共收治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6例,缺损范围8 cm ×7 cm~ 18 cm×11 cm.采用VSD覆盖创面,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感染控制后,应用胫后动脉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修复4例,腓动脉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修复2例,皮瓣范围9cm×8 cm~21 cm×12 cm.结果 术后5例全部成活,1例出现皮瓣小部分坏死;1例出现表浅水泡;1例出现短暂的静脉淤血;在大的螺旋桨皮瓣患者中出现短暂一过性的小腿水肿.获随访7~26个月,皮瓣质地优良,色泽接近正常,局部稍饱满,外观功能恢复良好,患者满意.结论 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相对容易,供区损伤小,成功率高,应该被考虑作为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适宜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不同节段的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缺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孟朝晖  梁钢  孙建平 《中国骨伤》2013,26(8):631-633
目的:探讨不同节段的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缺损的适应证和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至2012年治疗13例下肢软组织缺损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15~76岁,平均38.6岁。采用3种不同节段的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包括外踝尖后上4~7 cm处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缺损8例;外踝尖后上9~11 cm处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缺损3例;外踝尖后上1~2 cm处外踝后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缺损2例。皮瓣切取面积为4.5 cm×2.5 cm~16 cm×10 cm。供瓣区创面移植皮片修复。结果:13例皮瓣术后均未发生血管危象及切口感染,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12个月,平均6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厚薄适中,无烫伤及溃疡发生;供、受区外形及功能恢复较为满意。结论:灵活选用不同节段的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缺损,可获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7年3月至2022年1月,采用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0例患者,男13例,女7例,年龄22~58(36.45±12.36)岁。切取皮瓣面积为8.0 cm×5.0 cm~20.0 cm×12.0 cm。术前先用便携式多普勒探测仪探测股前外侧区穿支血管位置,标记。对于创面缺损宽度<8 cm,11例采用单一皮瓣修复;对于创面宽度>8 cm无法直接缝合,9例采用分叶皮瓣技术,化宽度为长度,供区直接闭合者。所有皮瓣显微镜下以蒂部为中心向周边呈阶梯式修薄。观察皮瓣的成活情况及外形、质地、感觉功能恢复,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定标准评价足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移植20例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因皮下血肿发生静脉危象,经拆除缝合,清除血肿后危象解除,皮瓣顺利成活。供、受区创面愈合良好,供区仅遗留线状瘢痕。20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3~26个月,皮瓣外形美观,不臃肿,质地优良,游离皮瓣两点辨别觉为9.0~16.0 mm,恢复保护性感觉,踝部屈伸功能...  相似文献   

13.
外踝上动脉降支蒂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外踝上动脉降支蒂逆行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5月至2013年10月利用外踝上动脉降支蒂逆行皮瓣修复踝、足部皮肤缺损合并肌腱、骨外露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9~58岁,平均37.5岁。足背软组织缺损10例,踝部软组织缺损2例。缺损面积最大11 cm×9 cm,最小8 cm×5 cm.结果:12例均获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7.3个月。9例皮瓣全部成活;3例皮瓣远端边缘坏死,经换药治愈。皮瓣除轻度肿胀外,无溃疡等发生。结论:外踝上动脉降支蒂逆行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一期手术即可完成,具有血供可靠、切取简单安全、不损伤小腿的主要血管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不同形状蒂部减张瓣在逆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3种不同形状蒂部减张瓣在皮神经营养皮瓣逆行转移术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皮瓣坏死患者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14~58岁,平均35岁;应用三角形、椭圆形或圆形蒂部减张皮瓣改善逆行皮神经营养皮瓣转移后的血运,三角形瓣10例,圆形瓣8例,椭圆形瓣3例。手部软组织缺损5例,面积为5.0 cm×2.0 cm~8.0 cm×5.0 cm;足部、踝周及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16例,面积6.0 cm×4.0 cm~13.0 cm×7.0 cm;均伴有肌腱及骨骼等深部组织外露。采用足背皮神经营养皮瓣5例,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4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4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例,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2例,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例,均为逆行转移。观察术后皮瓣成活,外观及感觉恢复情况。结果:1例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远端坏死,经换药愈合,其余皮瓣全部成活,供区植皮均I期愈合。术后患者随访3个月~2年,平均7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平整美观,恢复痛温觉。结论:蒂部减张皮瓣能改善远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血运,促进其成活,并改善修复创面外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道逆行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足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足踝关节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逆行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单纯逆行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9例,肌皮瓣9例;其中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9例,胫后动脉穿支血管蒂营养血管皮瓣19例,软组织缺损大小12 cm×9 cm~4 cm×3 cm,皮瓣面积13 cm×9.5cm~6 cm×5 cm。结果 43例皮瓣完全存活,5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积极换药、清创植皮修复。皮瓣术后轻度肿胀,无感染及淤血,皮瓣蒂部无臃肿。术后随访6~1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肢体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供区植皮术后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质地优良,是修复足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钢板和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踝部皮肤损伤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行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踝部皮肤有损伤的Pilon骨折患者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5~61(39.6±0.2)岁;采用后外侧为主的手术入路使用钢板固定,并辅助使用空心钉三维固定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踝部伤口及受伤时软组织挫擦伤愈合情况,采用Burwell-Charnley标准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足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价。结果:25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患者手术伤口及皮肤挤压擦伤均愈合。按照Burwell-Charnley标准,解剖复位22例,不满意2例,差1例。AOFAS踝-足评分为90.2±7.5,结果优20例,良3例,可2例。结论:后外侧入路钢板和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踝部皮肤损伤Pilon骨折可以完全避开前内侧损伤的皮肤及软组织,骨折固定牢固,有效地避免了软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坏死。  相似文献   

17.
带感觉神经的股前外侧带蒂皮瓣修复大粗隆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带感觉神经的股前外侧带蒂皮瓣修复大粗隆部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应用带感觉神经的股前外侧带蒂皮瓣修复大粗隆部软组织缺损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2~46岁,平均(38.1±1.6)岁。软组织缺损范围5 cm×11 cm~9 cm×16 cm。损伤后至手术时间6 h~21 d,平均(12.0±1.4)d。间隔皮穿支和肌皮穿支皮瓣分别是4例和8例。在皮瓣上部皮下组织层向髂前上棘分离出股外侧皮神经,形成带感觉神经的股前外侧带蒂皮瓣。结果:1例皮瓣发生小的皮缘裂开,术后1个月自然愈合,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2.5~4.0年,平均(3.2±1.3)年。受区外形较好,皮瓣两点分辨觉7~13 mm,平均(9.1±1.2)mm。下肢功能用临床下肢评分(LEM)标准评定其疗效,优9例,良3例。结论:这种技术安全、可靠,很适用于修复大粗隆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种不同类型微型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或合并骨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33例手指软组织或合并骨缺损患者,男24例,女9例;年龄21~52(36.42±5.70)岁;软组织缺损面积:1.3 cm×1.8 cm~2.3 cm×4.2 cm。根据损伤程度、性质和患者意愿,其中15例(15指)行逆行掌背动脉穿支筋膜皮瓣,9例(10指)行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瓣,9例(9指)行游离第2趾末节趾骨复合皮瓣。观察患者术后皮瓣成活率和并发症情况,并采用Dargan功能标准评定手指功能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所有皮瓣均存活,供区和受区未发生深部感染情况,其中1例供区出现植皮部分坏死,1例供区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创面积极换药后愈合。33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6(8.34±1.28)个月。修复手指两点分辨觉为8~12(8.84±0.43) mm,患指皮瓣外形、质地、感觉功能均得到良好恢复;供区未见明显并发症。手指关节Dargan功能评价:优18例,良14,中1例。结论:3种微型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或合并骨缺损均可获得良好疗效。逆行掌背动脉穿支筋膜皮瓣无须吻合血管,操作安全、简单,成活率高。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瓣可同期切取其他多个穿支皮瓣分别修复缺损创面,瘢痕小且隐蔽。游离第2趾末节趾骨复合皮瓣能最大限度修复手指形态、功能,供区隐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体腓骨短肌腱重建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采用自体腓骨短肌腱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治疗的42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其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25~46(37.6±12.4)岁;左足15例,右足2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