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孕晚期孕妇纯母乳喂养意向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5年10月—2016年1月在上海8所爱婴医院门诊行产检的孕晚期孕妇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孕晚期一般情况、母乳喂养知识、婴儿喂养态度、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周围人对其母乳喂养的支持情况以及预期的喂养方式。结果 82.3%的孕妇在孕晚期具有纯母乳喂养意向。孕晚期纯母乳喂养意向与计划产后开始工作的时间、计划婴儿出生后主要照顾者、孕晚期母乳喂养态度、孕晚期自我效能4个变量有关。计划产后越晚开始工作的孕妇其纯母乳喂养意向越强,计划产后6个月以后工作的孕妇其孕晚期纯母乳喂养意向是计划产后6个月以内工作的孕妇的3.79倍;计划由夫妻双方和长辈共同照顾婴儿的孕妇其母乳喂养意向比仅夫妻双方照顾婴儿的孕妇弱;孕晚期孕妇母乳喂养态度得分越高,其纯母乳喂养意向越强;孕晚期孕妇自我效能得分越高,纯母乳喂养意向越强。结论孕晚期孕妇具有较积极的纯母乳喂养意向,但仍有部分孕妇不打算产后进行母乳喂养。医护人员应加强产前教育,提供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指导,提高孕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培养其正向的婴儿喂养态度,在孕晚期帮助孕妇建立纯母乳喂养意向。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了解不同孕期孕妇的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态度及差异,以进一步指导孕妇学校有针对性的开展孕期健康宣教。 方法 对320名孕16-41周的孕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和态度的问卷调查。 结果 调查对象平均年龄29.4±4.2岁,平均孕周平均孕周30.1±8.3周,户籍孕妇占50.9%,学历以本科和大专为主。调查对象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偏低,仅65.9%的孕妇认为母乳能满足4-6个月婴儿所需,仅37.5%对象认为增加吮吸是增加奶量的最好方法。调查对象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和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知晓率都不足 15%。 结论 孕中期和孕晚期调查对象母乳喂养态度积极,虽然孕晚期调查对象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升高,但整体的知识知晓率仍有待提高。利用孕妇学校开展母乳喂养健康宣教是促进母乳喂养顺利实现的重要环节,但健康宣教的方式应根据孕期的不同有所侧重,并在宣教对象中纳入家属。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目前孕晚期妇女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需求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2例孕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及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孕晚期妇女母乳喂养知识得分偏低,为(64.26±16.91)分,母乳喂养知识得分与孕妇的文化程度有关(P<0.01).孕妇对母乳喂养姿势及时间、促进乳汁分泌、母乳喂养常见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面的知识需求程度比较高.结论 医务工作者应该在围产保健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孕妇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以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新入职护士母乳喂养知识与态度情况及对母乳喂养的临床教学需求,为后期构建母乳喂养临床教学方案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8月至10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3所妇产科医院新入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母乳喂养知识与态度问卷及培训需求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101名新入职护士对母乳喂养知识和态度总分分别为(13.8...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患儿母亲母乳知识掌握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探讨其解决方案。[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0例患儿母亲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儿母亲一般资料及母乳喂养知识的来源及掌握情况。[结果]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与母亲年龄、受教育程度、孕产史及居住环境呈正相关,母乳知识来源中医务人员宣教只占14%。[结论]患儿母亲缺少系统的、科学的母乳喂养知识,医务人员应运用多种媒介加强对孕产妇的母乳喂养宣教,使其掌握系统的、科学的母乳喂养知识,并正确处理母乳喂养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市二胎孕妇母乳喂养知识现状,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在某市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产检及住院待产的二胎孕妇进行问卷调查,严格制定纳入与排除标准,并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干预前后的母乳喂养知识得分情况作对比分析,评价干预效果。结果:本次调查发放28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40份,孕妇年龄与母乳喂养知识得分呈正相关;第一胎为配方奶喂养和无正式职业人群母乳喂养知识得分较低;77.9%的母乳喂养知识来源于周围有经验的亲戚朋友。对重点干预对象经过健康教育后,母乳喂养知识平均得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胎孕妇母乳喂养知识平均得分处于中上水平,母乳喂养知识来源以周围人的经验为主,针对头胎为配方奶喂养、无正式职业及年龄较低的二胎孕妇应强化健康教育,作为重点干预对象,以提高二胎孕妇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准父亲纯母乳喂养认知、态度、行为情况。[方法]2018年7月—2018年9月选择550名准父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准父亲纯母乳喂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较低,学历及家庭月收入、是否接受过纯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是影响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纯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对态度、行为影响较高。[结论]准父亲纯母乳喂养认知及态度、行为情况欠佳,应通过积极开展纯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普及纯母乳喂养知识改善准父亲对纯母乳喂养的认知、态度、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晚期皮肤接触(SSC)模拟训练考核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9月在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2 578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1 513例和训练考核组1 065例。常规组孕妇正常参加常规产检,接受孕妇学校的母乳喂养理论培训。训练考核组在常规组产检的基础上,孕妇从孕28~40周,在资深助产士专业指导下,模拟母婴孕晚期皮肤接触和母乳喂养实操训练-考核-复训。比较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分值及纯母乳喂养率;两组婴儿的首次母乳喂养情况、体重及身高差异;进一步对两组婴儿出生42 d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产后2周,训练考核组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良好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周、42 d、3个月,训练考核组产妇的BSES分值及婴儿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7 d、15 d和42 d,训练考核组的体重及身高均高于常规组。出生15 d和42 d两组的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9.
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丽君 《护理研究》2004,18(3):512-513
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根本措施。为了解目前产妇及家属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提高母乳喂养水平,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和产妇的迅速康复。对在我院分娩的104例产妇用问卷法进行了母乳喂养知识现状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岳彩虹  王新华 《护理研究》2013,(27):2997-2998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世界范围大力推广母乳喂养作为最佳的婴幼儿喂养方式。母乳被认为是最适宜的婴幼儿食品,可以很好地满足其所需的全部营养,并且研究显示,母乳的营养成分会随着婴幼儿的生长而发生改变以满足其营养需求[1]。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尤其是在母亲的初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物质,可以很好提高婴幼儿免疫力,减少婴幼儿猝死率[2]。同时母乳喂养减少母亲乳房的疾病发生率,有效促进产妇产后子宫恢复[3],母乳喂养对母婴均有益,是由于母乳无法替  相似文献   

11.
秦瑛  王茜  郭羽  张静 《中华护理杂志》2016,51(3):304-306
目的 描述北京市住院产妇捐赠母乳的知识和态度现状。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产妇共 200 例,使用《住院产妇捐赠母乳的知识和态度问卷》,对住院产妇的捐赠母乳知识和态度进行调查。结果 知识答对率总体不高,条目“捐赠的母乳是有有效期的”答对率最高为 86.87% 。答对率最低的条目为“用捐赠的母乳喂养早产儿,可降低早产儿心脏病的发病率”。 捐赠母乳的态度得分为( 18.11±2.73 )分,处于较低水平。 结论对孕产妇进行捐赠母乳的健康宣教应该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西安市孕晚期孕妇分娩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19年1—2月在西安市5家医院产科门诊行规律产检的2 671名孕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现场调查的方式使用自行设计的孕晚期孕妇纯母乳喂养意愿调查问卷对孕妇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晚期孕妇纯母乳喂养意愿影响因素。共发放调查问卷2 671份, 回收有效问卷2 479份, 有效回收率为92.8%(2 479/2 671)。结果 60.8%(1 507/2 479)的孕妇计划在产后6个月内进行纯母乳喂养。丈夫(OR=2.950, 95%CI:2.097~4.066)和家人(OR=2.171, 95%CI:1.571~3.000)支持纯母乳喂养的孕晚期孕妇有更高的纯母乳喂养意愿, 参加母乳喂养课程的孕妇纯母乳喂养意愿较高(OR=1.436, 95%CI:1.199~1.719)。结论超过一半的孕晚期孕妇产后6个月内计划进行纯母乳喂养, 丈夫和家人支持及参加母乳喂养课程使孕妇有更高的纯母乳喂养的意愿。应开展产前母乳喂养课程教育, 以提高孕妇和家庭成员对纯母乳喂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产科护士母乳喂养知识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母乳喂养知识问卷对127名产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产科护士缺乏全面而系统的母乳喂养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回答平均正确率为57.31%。年龄和产科工作年限是产科护士母乳喂养知识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应对产科护士进行针对性的母乳喂养知识培训,提高产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母乳喂养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母乳喂养现状,分析影响母乳喂养率的因素,解决影响母乳喂养中问题,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60例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60例产妇中纯母乳喂养率为76.2%.分娩方式、开奶时间、乳头异常以及家属态度、产妇自信心、产后抑郁等社会心理因素影响母乳喂养率(P<0.01,P<0.05).结论 应针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门诊咨询指导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及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7月—2017年12月接受母乳喂养门诊咨询指导的300例初产妇设为观察组,将2017年1月—2017年6月接受产妇学校常规健康指导的300例初产妇设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喂养成功率及婴幼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成分知晓率、开奶技巧知晓率、催乳知识知晓率及乳房护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42d、产后3个月、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坚持时间、添加配方奶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婴儿产后42d、产后3个月、产后6个月体重及身高增长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乳喂养门诊咨询指导能有效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及喂养成功率,延长母乳喂养时间,有利于婴儿体格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孕晚期孕妇纯母乳喂养意向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5年10月—2016年1月在上海8所爱婴医院门诊行产检的孕晚期孕妇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孕晚期一般情况、母乳喂养知识、婴儿喂养态度、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周围人对其母乳喂养的支持情况以及预期的喂养方式。结果 82.3%的孕妇在孕晚期具有纯母乳喂养意向。孕晚期纯母乳喂养意向与计划产后开始工作的时间、计划婴儿出生后主要照顾者、孕晚期母乳喂养态度、孕晚期自我效能4个变量有关。计划产后越晚开始工作的孕妇其纯母乳喂养意向越强,计划产后6个月以后工作的孕妇其孕晚期纯母乳喂养意向是计划产后6个月以内工作的孕妇的3.79倍;计划由夫妻双方和长辈共同照顾婴儿的孕妇其母乳喂养意向比仅夫妻双方照顾婴儿的孕妇弱;孕晚期孕妇母乳喂养态度得分越高,其纯母乳喂养意向越强;孕晚期孕妇自我效能得分越高,纯母乳喂养意向越强。结论孕晚期孕妇具有较积极的纯母乳喂养意向,但仍有部分孕妇不打算产后进行母乳喂养。医护人员应加强产前教育,提供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指导,提高孕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培养其正向的婴儿喂养态度,在孕晚期帮助孕妇建立纯母乳喂养意向。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对孕晚期孕妇340人做甲襞微循环检查(包括正常妊娠组和妊高征组),并与正常组进行了对照,检查发现:孕晚期孕妇的微循环输入枝流速减慢,至轻度灌注不足;红细胞聚集增加,呈高凝状态;重度妊高征孕妇山现微血管周围渗出与出血.结论:甲襞微循环检查对预防和治疗妊高征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孕晚期孕妇母胎依恋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取样法,选取2019年8月至12月于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就医的210例孕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母胎依恋关系量表(MAAS)等研究工具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孕晚期孕妇MAAS得分(75.93±6.03)分。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抑郁、消极应对及领悟社会支持是孕晚期孕妇母胎依恋的影响因素(P<0.01),解释总变异量的43.3%。结论: 孕晚期孕妇母胎依恋水平处于较高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可通过提高其积极应对能力和社会支持水平,改善其母胎依恋质量,从而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20.
母乳是婴儿最佳食品,对婴幼儿的健康以及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代乳品的增多,母乳喂养率呈现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