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例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在X线监视下经导丝引导将鼻空肠三腔营养管的吸引腔置于胃窦处,喂养腔置于空肠内,在胃减压的同时行空肠营养。21例患者1例借助胃镜辅助,其余20例均1次置管成功,置管时间5—38min,平均16min。营养管留置时间9~51d,平均23d,全部治愈。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在X线下置入鼻空肠三腔营养管安全快捷,一根管同时实现胃减压与空肠营养,耐受性好,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X线引导超滑导丝法及内镜引导法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我院重症医学科2010年7月—2012年1月需要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采用X线引导超滑导丝法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组(A组)22例和内镜引导法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组(B组)21例,比较两组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置管相关并发症(鼻咽部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误吸、腹痛腹胀,呼吸困难)以及远期并发症(导管易位、咽炎、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置管时间、腹痛腹胀及呼吸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鼻咽部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误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两组患者导管易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咽炎、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引导下超滑导丝法和内镜引导法均是危重患者非手术放置鼻空肠管安全、有效的方法。X线引导超滑导丝法可作为一般危重患者的首选方法;而对存在十二指肠狭窄、需要机械通气、持续血液滤过治疗以及胃蠕动差的患者,内镜引导法则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放置螺旋型鼻空肠营养管的效果.方法:将62例需要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患者分为内镜组和X线组,内镜组采取胃镜下鳄鱼钳辅助直接置管法,X线组采取X线直视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结果:内镜组鼻空肠营养管一次性放置成功30例,成功率96.8%,总成功率100%,一次性成功率及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镜下鳄鱼钳辅助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成功率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开成  刘良燕  鲁厚清 《安徽医学》2009,30(10):1206-1208
目的评价X线辅助下联合放置鼻空肠营养管、鼻胃管在危重症早期胃肠道管理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17例不能经胃直接肠内营养的早期危重病患者,在X线辅助下将带有金属导丝的鼻空肠营养管置入空肠,再将鼻胃管自对侧鼻腔置入胃内减压引流行早期肠内营养。结果X线下可将鼻空肠营养管放置至Treitz韧带30cm以远的空肠部位和将带有金属导丝的鼻胃管置入胃部,置管成功率100%,置管时间24-52min,平均(35±10.6)分钟,置管后导管在位良好,喂养及引流过程顺利,空肠管留置时间7-21天,平均(14±6.5)天,发生鼻窦炎1例,余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x线下联合放置鼻空肠营养管、鼻胃管是一种操作简便、快捷、安全、有效的置管技术,对危重症患者早期胃肠道管理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常规X线辅助下留置鼻空肠营养管困难的危重患者提供一种新的鼻空肠营养管留置方法。方法:在X线辅助下留置鼻空肠营养管,对于营养管不能顺利通过幽门的患者及时改用经超滑导丝引导予以留置。结果:25例患者均获成功,成功率100%,置管到达目标位置时间5~13(7.3±2.7)min。置管过程中患者均耐受良好,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X线下经超滑导丝引导留置鼻空肠营养管是解决危重病患者常规置管困难的一种有效及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X线监视金属导丝引导置入鼻十二指肠营养管(NET)行肠内营养治疗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胃排空障碍、胃瘘等严重并发症18例。结果:X线监视金属导丝引导下置入NET的成功率77.8%(14/18).置管操作时间5~15min,平均10min。营养管维持时间5-71d,平均25d。18例全部保守治愈,效果满意。说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经济、患者痛苦小耐受好,无置管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孙聪花 《中外医疗》2016,(14):123-124
目的:探讨内镜置入鼻空肠营养管的技术研究及分析。方法该文研究整群选取研究对象116例,均为2012年2月—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行空肠营养支持的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一组进行鼻空肠营养管鼻胃镜导丝引导置入(观察组),另一组进行鼻空肠营养管内镜下常规推送式置入(对照组),分析两组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置管时间(6.25±0.25) min及不良事件发生率(18.9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置入鼻空肠营养管具有方便、快速、有效等优点,通过采用鼻胃镜导丝引导置入能够进一步提高置管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鼻双置管法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应用价值.方法 25例明确诊断为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n=13)采用经鼻置入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置入瘘腔引流管进行负压吸引,对照组(n=12)采用传统“胃管+胸管+空肠造瘘管”治疗,对两组稳定时间、治愈时间、死亡率、胸管放置时间及数量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经鼻双置管法治疗组的稳定时间、治愈时间、胸管放置时间及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经鼻置入空肠营养管+瘘腔引流管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经鼻超细胃镜引导放置空肠营养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经鼻超细胃镜在空肠营养管置入中的作用.方法 对20例危重需肠内营养的患者应用Fujinon EG-530N经鼻超细电子胃镜引导放置导丝至空肠,退出胃镜,沿导丝送入空肠营养管至合适位置,从另一侧鼻腔进镜,观察空肠营养管深度及是否折回.结果 16例1次置管成功,4例折回,重新放置均成功.置管时间为10~45min,平均操作时间22min.平均置管深度105cm,平均留管时间14~100d.其中1例有少量鼻出血,余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经鼻超细胃镜引导放置空肠营养管较其他方法简捷、安全、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鼻胃镜在危重患者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0例危重需要肠内营养的患者,应用鼻胃镜引入导丝至空肠,退出胃镜,送入营养管,从另侧鼻腔进镜,观察盘曲、营养管到达Treize韧带以下情况。结果:鼻胃镜引导下放置空肠营养管成功率116例,4例盘曲,重新放置成功。病人耐受良好。结论:对于危重患者行经鼻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1.
王鸿轲  杨诚  吕高波  徐彩霞  吴振华 《吉林医学》2013,34(17):3402-3403
目的:探讨胃镜引导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胃镜室用普通胃镜导丝引导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进行空肠营养支持的2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228例在鼻胃镜引导下放置空肠营养管成功,成功率为98.7%,平均放置时间为(14.5±7.4)min。置管并发症为多数患者放置过程中有恶心感,但均能耐受,鼻黏膜损伤出血者7例(3.0%),所有病例术后未发生胃肠道出血、穿孔、窒息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普通胃镜引导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方法便捷、可靠,设备普及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抢救危重病人时,在胃镜引导下放置鼻空肠管的方法. 方法 对ICU病情危重无法自行进食者,进行胃镜引导下放置鼻空肠管,以期解决患者进食及营养问题.共计对5例患者分别以胃镜与空肠管捆绑进镜法(A法)和二者分别进镜法(B法)进行插管,A法又分丝线捆绑(A1)和套扎包皮圈释放装置捆绑(A2)两种方法.A法在胃镜检查确认无置管禁忌症后,用丝线以活结形式将空肠管先端捆绑于胃镜头端透明帽上,在胃镜将空肠管先端带入十二指肠降段后,拉动释放装置使管、镜分离,继续插入空肠管至100 cm以上后退镜,再将空肠管的外端从鼻腔引出;B法则先进镜观察,再从鼻腔插入空肠管入胃后,以异物钳钳夹空肠管并推送入小肠. 结果 5例均顺利完成操作,成功将鼻空肠管放置于空肠位置.经综合治疗,4例患者恢复健康,1例因脑复苏失败转为植物生存状态. 结论 在胃镜引导下放置鼻空肠管,可以提高置管成功率,为提高ICU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经鼻胃镜引导置入空肠营养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探讨其临床应用的有效方法及可行性。方法采用鼻胃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135例,113例为导丝引导法置入,其余为直视拖拉法置入,通过观察是否在消化道内盘曲、是否到达Treize韧带、注水试验等几项指标计算成功率,观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种方法在通过改良置入后成功率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0。结论经鼻胃镜下行空肠营养管置入成功率高,安全性好,操作技术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4.
邢丽  吴宁  李斯锐  林福煌  陈峰  袁婵娟 《海南医学》2013,24(22):3423-3424
目的 探讨在DSA监视下使用亲水导丝辅助困难鼻空肠营养管的置入方法.方法 采用介入技术以亲水导丝引导对29例常规置管未成功患者置入鼻空肠营养管.结果 置管成功率为93.1%,所置营养管位置均符合临床要求,操作时间为15-40 min,留管时间为7-40d,所有成功置管患者耐受良好,未出现腹痛、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未发生堵管.结论 应用介入技术以亲水导丝引导困难鼻空肠营养管的置入为解决肠内营养途径提供了一种简单、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胃镜下直接置管法放置空肠营养管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镜下不同方法放置空肠营养管的效果。方法将63例需要放置空肠营养管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胃镜下异物钳辅助直接置管法,对照组采取经胃镜导丝置管法放置空肠营养管。结果实验组空肠营养管1次性放置成功28例.成功率903%,总成功率96.8%,1次性成功率及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镜下异物钳辅助直接置管法放置空肠营养管成功率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示踪引导鼻空肠管置放术的可行性.方法:30例拟行肠内营养(EN)支持的ICU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Flocare螺旋型鼻空肠管经鼻带导丝置入胃腔,通过尾端注水人工制造多普勒效应,彩色多普勒示踪通过幽门,无强阻力下持续推送直至十二指肠-空肠段,腹部X线平片最终确认鼻空肠管位置后拔出导丝固定鼻空肠管行EN支持治疗.结果:彩色多普勒示踪引导鼻空肠管置放术30例,成功26例(86.7%),失败4例(13.3%),术中所有患者病情均无特殊变化.结论:彩色多普勒示踪引导鼻空肠管置放术是一种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可靠的置管技术,为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提供了一条更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和分析鼻肠管在重症及术后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在X线监视下或术中,将带有金属导丝的鼻肠管自鼻腔经胃、十二指肠,置入空肠,拔出导丝,注入造影剂,确认营养管前端已进入Treitz韧带后30cm以远。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重症手术和非手术患者98例患者。结果:疗效满意,全组病例均能很好的耐受肠内营养,未出现严重腹胀、腹泻、反流、误吸而停用者,无手术死亡、吻合口瘘、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X线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是一种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可靠的置管技术,为危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提供了一条更有效的营养途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中置管、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改善患者的机体营养情况,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普及。  相似文献   

18.
张海丽  徐仲璇  李玉洁 《吉林医学》2011,32(26):5519-5520
目的:探讨经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肠内营养插管时导丝的留置时间在危症患者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将实施肠内营养的危重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观察组25例在鼻肠管插入胃内后导丝退出管口3 cm后留置6 h;对照组25例鼻肠管插入胃内后导丝完全退出。两组的营养液均为瑞素,均应用喂养泵持续匀速输注。观察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鼻肠管呛咳时滑出、患者的营养状况观察组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导丝在插入胃内后退出3 cm并导丝在胃内留置6 h的危重患者进行经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更能提高一次性插管率,更为安全、有效的给予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2):8-1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鼻空肠营养管放置方法的选择及其营养效果的分析性研究,间接评估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筛选我院2014年4月~2018年4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17例随机分为A组(改良口-十二指肠镜)40例、B组(鼻-胃镜直视下)38例、C组(X线透视下)39例,比较三组置管操作时间、操作成功率、操作相关并发症及副作用发生率、患者置管后2周营养效果评估(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结果①A组与B组置管操作时间和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置管操作时间均显著短于C组(P0.01),操作成功率均高于C组(P0.05)。②A组置管操作相关并发症及副作用发生率和疾病相关死亡率低于B组(P0.05),且A组和B组低于C组(P0.01)。③三组操作后2周营养效果(HB、ALB、PA)较置管前均有所改善(P0.01)。且PA指标A组和B组、A组和C组、B组与C组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改良口-十二指肠镜导丝引导下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技法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置管的最佳选择,置管操作时间短、成功率高、并发症及副作用小,营养效果佳,更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X线引导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术在临床的应用。方法:在x线引导下,利用超滑导丝、造影导管将鼻孔肠营养管置入到Treitz韧带远端约50cm空肠上段,并与盲视法和胃镜辅助法比较。结果:本方法手术时间为15-30分钟,平均16.69±6.78分钟,小于盲视法,差异显著(P0.05),手术成功率为100.00%(67/67),大于胃镜辅助法,差异显著(P0.05),无并发症发生,与胃镜辅助法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x线引导下置入鼻空肠营养管手术相对简单,用时少,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