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检测支气管灌洗液中抗酸杆菌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捡测支气管灌洗液中抗酸杆菌的最佳方法。方法对155例痰涂片阴性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支气管灌洗液采用涂片、集菌、改良罗氏培养法及Bactec培养法4种不同的检测方法检测抗酸杆菌。结果阳性检出率直接涂片法为2.6%,集菌法为11.6%,改良罗氏培养法为18.1%,Bactec培养法为31.6%;集菌、培养法与直接涂片法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疑似肺结核患者支气管灌洗液进行抗酸杆菌检测时,最好采用集菌和培养法同时进行,才能为临床诊治提供最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夹层杯离心集菌涂片法检测痰液抗酸杆菌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夹层杯离心集菌涂片法检测痰液抗酸杆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同时用液基夹层杯离心集菌涂片法、直接涂片法和罗氏培养法对收集的864例晨痰标本进行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夹层杯法、直接法和培养法检测864例晨痰标本的阳性率分别为17.59%、5.67%和18.63%,夹层杯法阳性率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P<0.05);以培养法为标准,夹层杯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及准确性分别为93.16%、99.71%、98.68%、98.46%和98.50%。结论夹层杯离心集菌涂片法是一种阳性率高、更利于标准化和简便化的抗酸杆菌检验方法,其阳性率高于直接涂片法,并与培养法相比有较好的符合率,可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液基夹层集菌技术检测抗酸杆菌对肺结核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4例肺结核病人晨痰标本同时进行液基夹层集菌技术与直接痰涂片进行镜检检测抗酸杆菌,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选取10份抗酸杆菌阳性痰标本,将处理后的消化痰液接种到罗氏培养基,37℃培养,来评价液基夹层集菌技术的安全性.结果 液基夹层集菌技术和直接痰涂片检测抗酸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28.4%(38/134)和16.4%(22/134),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试验发现经消化液处理的痰标本,培养8周后未见分枝杆菌生长.结论 液基夹层集菌技术提高了肺结核病人痰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痰涂片阴性的肺结核病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 F)标本的最佳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直接涂片法、沉淀集菌法、改良罗氏培养法和 BACTEC快速培养法进行分支杆菌检测。结果 :直接涂片法检出 4例 ,阳性率 2 .6 % ;沉淀集菌法检出 18例 ,阳性率 11.6 % ;改良罗氏培养法检出 2 8例 ,阳性率 18.1% ;BACTEC快速培养法检出 46例 ,阳性率 2 9.7%。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分支杆菌 ,最好是沉淀集菌法和改良罗氏培养法同时进行 ,才能达到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杨立涛  张莉  李爱华 《检验医学》2000,15(4):214-215
目的:研究痰涂片阴性的肺结核病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 F)标本的最佳检查方法.方法:采用直接涂片法、沉淀集菌法、改良罗氏培养法和BACTEC快速培养法进行分支杆菌检测.结果:直接涂片法检出4例,阳性率2.6%;沉淀集菌法检出18 例,阳性率11.6%;改良罗氏培养法检出28例,阳性率18.1%;BACTEC快速培养法检出46例 ,阳性率29.7%.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分支杆菌,最好是沉淀集菌法和改良罗氏培养法同时进行,才能达到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结核分枝杆菌脱氧核糖核酸(TBDNA)诊断肺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5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B-DNA检测、血清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TB-SA)抗体检测、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等。结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B-DNA检测、血清TB-SA抗体检测、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诊断肺结核的敏感度分别为65.2%(75/115)、50.4%(58/115)、20.9%(24/11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TB-DNA诊断肺结核的敏感度显著高于血清TBSA抗体、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均P0.05)。结论采用FQ-PCR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B-DNA诊断肺结核具有较高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涂片查抗酸菌对可疑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OLYMPUSB30型纤维支气管镜在相应病变肺段所属支气管分二次注入无菌生理盐水 5 0ml,负压吸引回收液 ,经过滤离心 ,取沉淀物涂片行抗酸染色。结果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 36 .5 % ,加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谈涂片阴性的肺结核病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的最佳检查方法。方法:采用直接涂片法、沉淀集菌法、改良罗氏培养法和BACTEC快速地进行分支杆菌检测。结果:直接涂片法检出4例,阳性率2.6%,沉淀集菌法检出18例,阳性率11.6%,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出28例,阳性率18.1%;BACTEC快速培养法检出46例,阳性率29.7%。结论:支气和肺泡灌洗液检查分支杆菌,最好是沉淀集菌法和发言发罗氏培养法同时进行,才能达到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联合检测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60例肺结核患者(包括菌阳、菌阴各30例)及30例非结核性肺部疾病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收集肺泡灌洗液分别行涂片检抗酸杆菌、培养结核杆菌、胶体金法检查结核抗体、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结核DNA,分析不同的检测方法对肺结核诊断的阳性率.结果 菌阳肺结核组FQ-PCR法的阳性检出率90%,明显高于涂片的13.3%(P<0.01)及结核抗体检测法的50%(P<0.01),与培养法对比无统计学差异;菌阴肺结核FQ-PCR法的阳性检出率83.3%,与结核抗体法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菌阴肺结核组与非结核性肺部疾病组相比,FQ-PCR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BALF荧光定量PCR检测对肺结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特异性高、快速,大大缩短了临床诊断时间,提高诊断率,与其他方法联合检测是一项较好的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显微镜观察药物敏感性技术(MODS)快速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对菌阴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集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该院就诊的菌阴肺结核和其他肺部疾病患者的肺泡灌洗液样本,应用MODS技术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与传统罗氏培养法、抗酸染色涂片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ODS法中位培养天数为[11.0(7.5,18.5)]d;如以罗氏培养法为判别标准,则MODS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异度为65.0%、灵敏度为83.3%、阳性预测值(PPV)为54.3%、阴性预测值(NPV)为88.6%、正确性为71.1%。结论 MODS技术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具有快速、灵敏、简便等优点,可作为菌阴肺结核细菌学快速检测的新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镜多指标联合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东宁  冯俐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6):590-592,595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多指标联合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138例菌阴肺结核患者治疗前进行支气管镜检查行病理活检、刷检涂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涂片、BALF培养以及术后连续3d痰涂片检查,了解不同取材方法对肺结核诊断的阳性率。结果43例患者镜下有异常改变,其中28例行活检19例病理为典型结核结节,活检阳性率为67.8%,刷检涂片、BALF涂片、BALF培养、术后痰涂片的阳性率分别为32.6%、36.996、12.3%和21.0%,四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52.1%,活检与细菌学联合检测阳性率为63.0%。结论支气管镜检查直接观察气道有无内膜结核而诊断是否肺结核,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结核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手工分枝杆菌培养管(MGIT)液体培养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中的污染再处理效果。方法收集疑似新发肺结核初诊的1 088例患者的痰标本,所有标本均分别用液体MGIT法、固体改良罗氏培养基L-J法及痰涂片抗酸染色进行检测,统计MGIT法首次培养总污染率和去污染后再次培养的总污染率,并和固体L-J法污染率进行比较。结果 MGIT法的首次污染率涂片阳性(简称涂阳)组为11.24%,涂片阴性(简称涂阴)组为7.29%,总污染率为7.90%;L-J法涂阳组的污染率为2.96%,涂阴组为3.80%,总污染率为3.68%,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去污染后涂阳组的再污染率为0.59%,涂阴组为4.68%,总污染率为4.04%,与L-J法相应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去污染后再培养涂阳组污染率低于涂阴组(P0.05)。结论 MGIT法可去污染再培养,以降低污染率,特别是涂阴标本应调整和增加前处理的消化时间或灭菌剂的浓度,以控制首次MGIT法的污染率,减少再处理去污染次数。建议临床医生应在控制其他细菌感染后再留标本做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夹层杯法和直接涂片法(简称直涂法)在检测痰抗酸杆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114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晨痰,同时进行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夹层杯法和直涂法检测痰抗酸杆菌,统计分析3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夹层杯法和直涂法对114例晨痰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9%、28.9%、16.7%,3种方法检出率两两比较,经卡方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抗酸杆菌阳性率明显高于夹层杯法和直涂法,且所需设备简单,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We investigated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induced sputum (IS) and bronchial lavage (BL) specimens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ho had negative spontaneous sputum specimens or who were unable to produce sputum spontaneously. IS specimens and BL specimens obtained using flexible fibreoptic bronchoscopy from 55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for the presence of acid-fast bacilli (AFB) and cultured for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Positive results were found with IS smear in 23 patients, BL smear in 26 patients, and IS or BL culture in 42 patients. Culture of BL specimens had a higher sensitivity than IS or BL smears or culture of IS specimens. The highest sensitivity rate was obtained with a positive BL or IS culture (86%). For early diagnosis (a positive IS or BL smear), the sensitivity was 57%. IS has a higher sensitivity rate than spontaneous sputum for the detection of tuberculosis, and fibreoptic bronchoscopy is useful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when AFB are not detected in spontaneous or induced sputum specimens.  相似文献   

15.
白广红  朱蕾  高漫 《临床荟萃》2014,(6):608-611,720
目的评估直接涂片法、浓集涂片法、结核分枝杆菌罗氏培养法、BACTEC MGIT960系统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扩增法、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检测等7种方法对临床结核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672例肺结核患者和62例健康体检者的痰标本用7种结核菌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672例患者中检测阳性率分别为直接涂片法17.0%(115/676)、浓集涂片法25.6%(173/676)、改良罗氏培养法32.2%(218/676)、BACTEC MGIT960系统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法45.7%(309/676)、实时荧光定量PCR 90.1%(609/676)、SAT扩增法96.4%(652/676)、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检测法65.4%(442/676)。对照组只有荧光PCR法和结核抗体法检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8.1%、12.9%。涂阴标本经罗氏培养法+结核抗体法+SAT法联合检出阳性率高于单一检测方法。结论涂片法操作简便、快速和价格便宜,但阳性率低,在长时期内其依然是基层医院诊断结核病的主要检测手段;结核分支杆菌培养能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仍是不可缺少的方法,但周期长;结核抗体法方便,简单,仍是结核实验室诊断的重要手段,但不能区分感染与发病;荧光PCR扩增法快速,灵敏,有较好诊断价值,但设备昂贵,技术要求高,易污染;SAT法快速,灵敏,要求较荧光PCR扩增法低,可以辅助诊断结核病。同时联合检测提高诊断率,并满足不同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6.
噬菌体裂解法对涂片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噬菌体裂解法对涂片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5 7例临床诊断为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的314份痰标本同时应用噬菌体裂解法和改良罗氏 (L—J)法检测 ,对照分析结果。结果  15 7例涂片阴性肺结核、噬菌体裂解法检出阳性 6 1例 ,阳性获得率 95 .3% (6 1/ 6 4 ) ;L—J法检出阳性 2 8例 ,阳性获得率 4 3.8% (2 8/ 6 4 )噬菌体裂解法和涂片法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314份涂片阴性疾标本。噬菌体裂解法检测阳性率 36 .9% (116 / 314 ) ,显著高于L—J法 15 .6 %(4 9/ 314 ) ,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噬菌体裂解法检测的报告时间为 2天 ;改良罗氏培养的阳性报告时间平均为2 8.7天。阴性报告时间为 5 6天。结论 噬菌体裂解法检测涂片阴性肺结核。与改良罗氏法相比 ,具有更高的检出率 ,可以简便、快速地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全程只需 2天 ,对现代结核病控制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探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痰涂片镜检法及固体培养法诊断肺结核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182例初诊肺结核可疑症状患者,所有入选者均提供3份痰标本,分别进行痰涂片镜检法、固体培养法及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分析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痰涂片镜检法及固体培养法在肺结核病中的诊断效能,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灵敏度(82.08%)、特异度(86.84%)、准确度(84.07%)、阳性预测值(89.69%)、阴性预测值(77.65%)均高于痰涂片镜检法(46.23%、55.26%、50.00%、59.04%、42.42%),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固体培养法(58.49%、70.31%、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病诊断中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应用价值较高,利于临床提高肺结核病的诊断准确率,在结核病防治机构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显微镜观察药物敏感性技术(MODS)在痰液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MTB)的检测效果,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50份患者临床痰标本,应用MODS技术、罗氏培养法进行MTB的检测,将两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ODS技术与罗氏培养法结果符合率为77.8%,MODS技术检测痰标本中MTB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70.0%,阳性预测值(PPV)为60.8%,阴性预测值(NPV)为95.4%,正确性为77.8%。结论 MODS技术检测痰标本中MTB具有快速、灵敏、简便等优点,可作为结核病细菌学快速检测的新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