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双侧肋缘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96例接受择期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全麻诱导后均接受超声引导下双侧肋缘下TAP阻滞.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将纳入患者分成生理盐水组、罗哌卡因A组和罗哌卡因B组,每组各32例.22 G神经阻滞穿刺针分别注入无菌生理盐水20 mL、0.375%罗哌卡因20 mL和0.5%罗哌卡因20 mL.术后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PCIA),若术后48 h内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4分,使用地佐辛(Dezocine)补救镇痛.比较三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PCIA按压次数、PCIA药物使用量、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麻醉不良反应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罗哌卡因A组、B组术后PCIA按压次数、PCIA药物使用量均少于生理盐水组(P<0.05);罗哌卡因A组、B组术后4 h、12 h静息或活动时VAS评分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三组术后24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A组、B组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罗哌卡因A组、B组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双侧肋缘下TAP阻滞对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可减少PCIA镇痛类药物使用和不良反应发生,且不同浓度罗哌卡因TAP阻滞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择期接受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于术前使用0.5%罗哌卡因10~15 mL进行腹横肌阻滞,对照组于术前使用0.25%罗哌卡因10~15 mL进行腹横肌阻滞。两组患者均采用全麻插管麻醉,术中静脉输注麻醉药物维持麻醉。记录两组患者拔气管后自控镇痛泵使用量,拔管后1 h、术后6 h、术后24 h及术后48 h静息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不同时点静息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同时点镇痛泵使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0%vs. 2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结合0.5%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中,镇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6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的经产妇分为两组,行腹横肌平面(TAP)阻滞:0.25%罗哌卡因(R组30例)和0.25%罗哌卡因+40 mg纳布啡(RN组30例)。术毕所有患者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并连接静脉镇痛泵(PCIA)。记录两组术后2、6、12、24、48 h的静息及咳嗽疼痛评分(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记录两组术后24 h PCIA舒芬太尼总消耗量及术后PCIA首次按压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导尿管后首次排尿时间;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镇痛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RN组与R组比较,术后2、6、12 h时静息VAS评分较低(P<0.05);术后2、6、12、24 h时咳嗽VAS评分较低,Ramsay镇静评分较高(P均<0.05)。RN组术后24 h与R组比较,PCIA中舒芬太尼总消耗量减少,距离手术结束首次按压PCIA时间延长,术后通气时间、拔出导尿管后首次排尿时间缩短(P均<0.05)。RN组术后48 h与R组比较,恶心呕吐及寒颤反应发生率降低,镇痛满意度评分升高(P均<0.05);两组均未见与腹横肌平面阻滞操作引起的血肿、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与单纯罗哌卡因相比,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能强化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的效果。方法 将吉水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 2月收治并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7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2组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参数、术后48 h疼痛评分、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和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气腹前(T0)至气管拔管后1 0 min(T3)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参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8 h内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略低于对照组的8.11%(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效果较好,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延长神经阻滞时间,缓解术后疼痛,亦不会增加不良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地佐辛混合低浓度罗哌卡因在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腹横肌平面阻滞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7年6月本院接受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的直肠癌患者192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6例。两组均行相同的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阻滞镇痛(罗哌卡因+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采用地佐辛混合低浓度罗哌卡因术后阻滞镇痛。观察两组术后1、3、6、12、2 4h(T_1、T_2、T_3、T_4、T_5)的镇痛效果(VAS评分);比较两组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T)、PCIA有效按压次数(D_1)、PCIA按压总次数(D_2)以及舒芬太尼使用量(V)。结果:两组T_1、T_5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2、T_3、T_4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D_1、D_2均少于对照组,T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实施腹腔镜手术腹横肌平面阻滞的直肠癌患者行地佐辛混合低浓度罗哌卡因阻滞镇痛不仅能够显著提升镇痛效果、延长镇痛时间,而且能够有效减少舒芬太尼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腹横肌平面阻滞(TAP)在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腹腔镜肾脏肿瘤切除手术患者60例,患者年龄29~76岁,ASA分级Ⅰ ~Ⅲ级.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n=30):腹横肌平面阻滞组(R组)和对照组(C组).R组于麻醉诱导结束后超声引导下行手术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注射0.375%罗哌卡因20m...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混合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腹横肌平面阻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 例,所有患者术毕送麻醉恢复室(PACU)后在超声引导 下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 组:0.19% 罗哌卡因+ 生理盐水(19R 组)、0.19% 罗 哌卡因+50μg 右美托咪定(19RD 组)及0.25% 罗哌卡因+ 生理盐水(25R 组),每组分别于两侧腹横肌平 面注射药液各30 ml。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比较3 组患者术后2(T1)、4(T2)、 8(T3)、12(T4)及24 h(T5)的Ramsay 镇静评分、静息及咳嗽时疼痛评分(VAS 评分);记录术后3 组患 者第1 次需求PCIA 距离手术结束时间(T);24 h 镇痛泵PCIA 请求与给药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的例数、术 后镇痛满意度评分及发生局部麻醉药中毒的症状的例数。结果 3 组患者不同时点的Ramsay 镇静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25R 组比较,19R 组静息时VAS 评分在T1、T2、T3 及T4 时较高,19R 组 咳嗽时VAS 评分在T1、T2 及T3 时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9R 组患者第1 次镇痛泵 PCIA 请求距离手术结束时间(T)(16.9±13.1)h 较25R 组的(26.1±15.5)h 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9R 组患者24 h 舒芬太尼PCIA 总消耗量(V)、PCIA 给药次数(D1)与PCIA 请求次数(D2)与 25R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9R 组均高于25R 组;19R 组患者镇痛满意度评分与25R 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9R 组低于25R 组;而19RD 组与25R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3 组均未见腹横肌平面阻滞穿刺引起的不良反应或局部麻醉药中毒症状。结论 超声引导下50μg 右美托咪 定混合低浓度(0.19%)罗哌卡因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横肌平面阻滞,达到与0.25% 罗哌卡因相当的镇痛效果, 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能提供有效镇痛,并能减少局部麻醉药中毒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术后的镇痛效应、整体转归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5年1 1月至2016年5月择期行LC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0.250%、0.375%浓度罗哌卡因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全凭静脉麻醉和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下诱导和术中维持.手术开始前,实施双侧超声引导的TAP阻滞;手术结束前给予舒芬太尼维持镇痛,转运至麻醉后恢复室和病房后,患者有疼痛主诉时给予帕瑞昔布钠和舒芬太尼镇痛.分别记录术后首次使用额外镇痛药的时间、围术期阿片类药物和帕瑞昔布钠使用总量、术后不同时段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NRS)以及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 LC术后两组接受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行TAP阻滞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使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药用量、各时间点疼痛评分和相关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与高浓度相比镇痛效果相当,建议降低浓度以提高TAP阻滞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陈宏博  吴艳琴  金资源  李军 《浙江医学》2018,40(16):1819-182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用于行腹腔镜卵巢切除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卵巢切除术患者180例,术毕均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阻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45例,Con组(0.375%罗哌卡因+0.9%氯化钠)、Dex0.5组(0.375%罗哌卡因+0.5滋g/kg右美托咪定)、Dex1.0组(0.375%罗哌卡因+1.0滋g/kg右美托咪定)及Dex1.5组(0.375%罗哌卡因+1.5滋g/kg右美托咪定)。术后均复合使用羟考酮静脉镇痛泵。以维持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3分为标准,记录术后4、6、8、12、24、48h的羟考酮消耗量及相应时点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on组、Dex0.5组相比,Dex1.0组与Dex1.5组术后24h与48h的累积羟考酮消耗量均显著减少(均P<0.05);4组患者各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on组及Dex1.0组相比,Dex1.5组术后口干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与罗哌卡因联合使用的右美托咪定剂量为1.0、1.5滋g/kg时可显著增强TAP阻滞用于腹腔镜卵巢切除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且1滋g/kg剂量所致术后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0.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6):589-591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子宫动脉栓塞患者术后内脏痛的影响。方法:接受子宫动脉栓塞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患者自控镇痛(TAPB+PCIA)组和患者自控镇痛(PCIA)组,每组27例。TAPB+PCIA组患者于术后即刻超声引导下采取腹横肌平面阻滞经典入路,每侧给予0.22%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30 mL;同时连接静脉镇痛泵并给药,镇痛泵配方:舒芬太尼2μg/k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患者自控镇痛(PCA)剂量2 mL,锁定时间10 min;首次剂量3mL。PCIA组患者于术后即刻连接静脉镇痛泵并给药(镇痛泵配方及设置同前)。观察并记录手术结束后1 h(T_1)、3 h(T_2)、6h(T_3)、12 h(T_4)、24 h(T_5)的无创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疼痛程度(VAS)。观察并记录各组PCIA使用量,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例数。记录术后24 h患者的总体镇痛满意度评分。结果:TAPB+PCIA组部分时点(T_3、T_4)VAS评分较PCIA组同时点下降。TAPB+PCIA组的PCIA使用剂量低于PCIA组,TAPB+PCIA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低于PCIA组。TAPB+PCIA组患者的总体镇痛满意度高于PCIA组。结论: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患者自控镇痛与患者自控镇痛相比,镇痛效果好,静脉自控追加镇痛药物少,副作用低,患者满意度高;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于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内脏疼痛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腰方肌(QL)阻滞与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腹腔镜下胰腺癌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4月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胰腺癌手术的患者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18~7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Ⅲ级。按照随机数表字法分为QL阻滞组(Q组)和TAP阻滞组(T组),每组20例。患者术毕转运至麻醉后恢复室(PACU),Q组在PACU行双侧腰方肌阻滞,双侧分别推注0.25%罗哌卡因20 mL。T组在PACU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双侧分别推注0.25%罗哌卡因20 mL。两组术后镇痛方案为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术后1、6、12、24、36、48 h的舒芬太尼累积用量、静息视觉模拟评分(VAS)、补救镇痛情况等;相关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以及阻滞相关并发症(穿刺部位感染、血肿、局麻药中毒)。结果:术后1、6、12、24、36、48 h,Q组静息VAS疼痛评分和舒芬太尼累积用量均明显低于T组(P<0.05),两组补救镇痛、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未出现穿刺部位感染、血肿和局麻药中毒等并发症。结论: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术后疼痛是住院和门诊手术后最常见的挑战,因此,各类镇痛剂在围手术期被广泛使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罗哌卡因用于腹横肌平面阻滞(TAP)在胆囊切除手术围手术期减少镇痛药使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共有28例患者接受罗哌卡因TAP阻滞,32例患者未接受TAP阻滞。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无统计学差异。术前TAP组12例(43.9%)患者术后24h接受静脉注射(iv)地佐辛,而非TAP组20例(62.5%)患者接受静脉注射(P0.001)。结论术前应用罗哌卡因TAP阻滞可明显减少术后静脉注射类镇痛药物的使用。可能需要更大的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13.
刘林  肖飞  张引法 《浙江医学》2014,(14):1242-1244
目的 观察腹横肌平面(TAP)阻滞联合患者静脉自控(PCIA)多模式镇痛用于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拟在全麻下行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多模式镇痛组(Ⅰ组)和PCIA组(Ⅱ组),每组20例.手术结束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阻滞,Ⅰ组每侧注射0.375%罗哌卡因20ml,Ⅱ组每侧注射等容量0 9%氯化钠溶液.术毕所有患者均行PCIA.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8、12、24h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记录术后24h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总体满意度评分、PCIA的用量.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Ⅱ组相比,Ⅰ组术后2、4、8和12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镇痛泵按压次数减少(P<0.01),镇痛总体满意度评分升高(P<0.01),术后24h内PCIA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与TAP穿刺相关的并发症.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P阻滞联合PCIA多模式镇痛用于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术后镇痛,能明显减少PCIA的需要量,增强了术后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14.
兰飞  王天龙 《北京医学》2016,38(1):39-42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在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组(DEX)和对照组(CON),每组30例.手术结束后两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DEX组予右美托咪定1.μg/kg+0.25%罗哌卡因至40 ml,CON组予0.25%罗哌卡因40 ml,每侧20 ml.术后均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术后2、6、12、24、48 h静息及活动时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24 h和48 h内阿片类药物用量及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各时间段静息和活动下VAS评分未见明显差异,Ram-say评分在2h、6h、12 h DEX组明显高于CON组(P< 0.01);DEX组术后24 h和48 h阿片类镇痛药物用量显著降低(P< 0.001),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CON组(P<0.05).结论 经腹子宫全切除术患者,右美托咪定1μg/kg联合罗哌卡因应用于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显著降低了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增强了术后镇痛效果,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90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R0.25组、R0.33组和C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后,R0.25组与R0.33组行超声引导两点法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R0.25组每点注射0.25%盐酸罗哌卡因20 ml,两点共40 ml;R0.33组每点注射0.33%盐酸罗哌卡因15 ml,两点共30 ml;C组采用2μg/kg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法评估疼痛强度,VAS>3分,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镇痛补救;出现中度及以上程度恶心呕吐,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胃复安)10 mg。记录手术时间,麻醉诱导、麻醉维持药物用量;于出恢复室时(T1)、术后6h(T2)、24 h(T3)、48 h(T4)时记录疼痛评分;比较三组患者镇痛补救例数;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间麻醉诱导、麻醉维持用药量、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2、T4时三组疼痛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时R0.33组的VAS评分高于C组和R0.25组;需要镇痛补救例数较多(P<0.05),C组和R0.25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0.25组和R0.33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三组术后均未见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较好术后镇痛效应,可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是一种有效、安全可行的神经阻滞镇痛措施。  相似文献   

16.
庞希友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7):1159-1162
目的 观察B超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6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腹横肌平面阻滞组于全麻诱导后行B超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静注0.25%盐酸罗哌卡因30 ml;生理盐水对照组静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2组麻醉前(T0)、术后1 h (T1)、术后12 h (T2)、术后24 h (T3)及术后48 h (T4)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使用总量;比较CD4+%、CD8+%、IFN水平及不良反应。 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腹横肌平面阻滞组于T1、T2时点MAP降低,T1、T2及T3时点HR降低(均P<0.0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腹横肌平面阻滞组于T1、T2、T3、T4时点VAS评分均更低,且术后24 h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总量均降低(均P<0.0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1、T2、T3及T4时点CD4+%水平均升高,IFN水平T2、T3时点均升高(均P<0.0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腹横肌平面阻滞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 结论 B超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较佳,血流动力学平稳,且对免疫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侧腹部腋中线入路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AP组)40例和硬膜外镇痛组(PCEA组)40例。TAP组术毕行超声引导双侧腋中线水平入路TAP阻滞并置入导管,双侧总计给予0.375%罗哌卡因2.5 mg/kg,之后持续给予0.2%罗哌卡因6~8 ml/h至术后48 h;PCEA组给予0.15%罗哌卡因+3μg/m L芬太尼行PCEA至术后48 h。记录术后2 h、6 h、12 h、24 h、36 h、48 h时患者安静和咳嗽时的VAS评分,记录术后TAP阻滞平面变化情况,同时记录患者开始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导尿管时间等情况及相关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对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作调查回访。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晶体输液量、术中输液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P组术中胶体液输注量少于PCEA组(P0.05),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长于PCEA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VAS评分随时间不断下降,各时点咳嗽时的VAS评分均较安静时高,但TAP组与PCEA组安静及咳嗽状态下的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面腋中线水平入路TAP阻滞平面范围涉及T9~L1,术后各时点腹部感觉阻滞平面上、下界与术后2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8 h曲马多使用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TAP组患者术后拔除尿管时间明显短于PCEA组(P0.05)。PCEA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P0.05),下肢运动感觉障碍例数较TAP组明显增多(P0.05)。两组镇痛不全率、镇痛失败率、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侧腹部腋中线入路持续TAP阻滞对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能够提供持续有效的术后镇痛作用,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0.25%罗哌卡因在膝关节手术后早期的镇痛效果.方法 60例行膝关节手术患者,女30例,男30例,年龄28-65岁,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0. 25%(L25)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于膝关节手术前分别进行股神经阻滞,给药20ml,手术结束后行PCIA 镇痛.记录手术结束后即刻(T0)、( 2h T1)、6h(T2)及24h(T3)的VAS 疼痛评分,以及PCIA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 与C组比较,T1-T3时L25组静息及运动VAS 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且T1- T3L25组PCIA泵使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 0.25%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可在膝关节手术后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静脉吗啡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者70例,随机分为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吗啡镇痛组(TM组)与吗啡镇痛组(M组),各35例.全麻诱导后,超声引导双肋缘下腹横肌平面注射,TM组每侧予0.375%罗哌卡因20ml,M组每侧予生理盐水20 ml.采用VAS评分法评估术后2、6、24h静息及咳嗽时疼痛强度和术后24 h内吗啡总用量.记录术后相关指标及镇痛满意度.结果 TM组术后2、6、24h咳嗽VAS评分分别为27±13、28±12及34±15,均低于M组的50±19、59±22及47±20(P< 0.05);24 h吗啡总用量TM组为(15±9)mg显著低于M组(27±11)mg(P< 0.01);恢复室留观时间TM组为(28±16)min,M组为(43±19)min(P< 0.01);进饮更早,术后因疼痛导致的睡眠中断次数TM组与M组分别为(2.5±1.9)次vs.(4.0±2.8)次(P<0.05),提高了术后镇痛满意度(P<0.01).结论 与单纯吗啡自控镇痛相比,加用腹横肌平面阻滞更有利于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术后镇痛,改善术后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经腹部切口全子宫切除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收集择期经下腹部横切口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AP组)和对照组。TAP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于超声引导下用0.5%罗哌卡因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每侧20 mL ;对照组患者则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麻醉维持均采用静脉泵入丙泊酚3~4 mg · kg-1· min-1、瑞芬太尼0.1~0.3μg · kg-1· min-1,并根据脑电双频指数(BIS )值和血流动力学情况调整麻醉用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切口周围机械痛阈变化及术后痛觉过敏的程度;观察术后静态和动态VAS评分、舒芬太尼消耗量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术后24和48 h ,对照组患者切口周围机械痛阈明显低于TAP组(P<0.05),而TAP组患者切口周围皮肤痛觉过敏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AP组患者术后首次镇痛泵按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迟( P<0.001),且舒芬太尼消耗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01)。结论术前使用0.5%罗哌卡因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可减轻全子宫切除术后痛觉过敏的程度,并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