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施今墨     
施今墨(1881—1969),名毓黔,浙江萧山人,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先生十三岁拜其舅父、河南安阳名医李可亭为师,曾在北京、天津、南京、上海等地行医、办学,从事中医工作六十余  相似文献   

2.
济宁名医孙镜朗先生,少年即立志于中医事业。1929年曾参与抵制旧国民政府提出的"废止中医案",1934年赴南京拜名医石云轩先生为师,并经南京中央国医馆考核,获"国医"资格。曾先后在济南、南京、济宁等地行医。建国后,先生担任山东省中医研究班著作审核组组长,提议并主持编写《黄帝内经白话解》。1962年,被济宁市政府确认为四大名医之一。  相似文献   

3.
济宁名医孙镜朗先生,少年即立志于中医事业。1929年曾参与抵制旧国民政府提出的“废止中医案”,1934年赴南京拜名医石云轩先生为师,并经南京中央国医馆考核,获“国医”资格。曾先后在济南、南京、济宁等地行医。建国后,先生担任山东省中医研究班著作审核组组长,提议并主持编写《黄帝内经白话解》。1962年,被济宁市政府确认为四大名医之一。  相似文献   

4.
周建扬  翁思颖 《新中医》2014,46(10):203-204
<正>钟一棠主任医师为全国首批500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行医八十余载,以擅治疑难杂证名闻遐迩。本研究收集、整理钟一棠先生治疗胃脘痛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以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对其用药规则进行数据挖掘,分析钟老先生治疗胃脘痛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关联规则、处方规律等用药经验,希望能为进一步使名医经验上升为临床证据提供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5.
绍兴当代名医陈祖皋先生擅长外感热病的诊治,处方用药常融会寒温两派,临证每收良效.笔者侍诊4年,收益颇多,现就陈祖皋先生在外感热病中运用温阳固表、调和营卫法的经验作一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代名医张锡纯先生是一位学验俱丰的实践医学大师,其“祖《内经》而师仲景”,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集其行医五十年的学术思想和经验。本文仅就其学术思想影响下的用药经验加以浅析,以期对临床医师处方用药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7.
"三部六病"为中国首批国家级著名老中医、山西省四大名医之一刘绍武先生,集八十余年行医经验及众弟子智慧的结晶,创立的一个新型中医学流派,是中国中医百花园中一枝绚丽的奇葩.笔者有幸拜刘老的得意门生宿明良主任为师,侍诊数载,初窥堂奥,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黄寿人     
黄寿人(1905—1978),名长华,又字瑞章,湖南湘阴县人。中医专家。寿人于幼年时代即在私塾学堂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1922年,问业干南京名医孙少培先生,从师5年,又留门下侍  相似文献   

9.
邹亮  李勇华 《河北中医》2012,34(12):1768-1769
已故中医名家陶克文(1918—2008年),早年就学于南京国医传习所,1938年迁居重庆,拜南京名医张简斋先生门下,随师临证多年,深得其传。建国后曾任重庆中医学校校长、重庆中医学会会长,《实用中医药杂志》主编,是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陶克文学验俱丰,对咳喘、脑病、眩晕、不寐、胃  相似文献   

10.
余祖父朱瀛州(1881—1950),民国时期鄂州名医,《鄂州中医志》(湖北科技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有载。先生名厚泽,号济时,湖北省鄂州市西长岭镇人,三世业医。先生幼承家学,读五经四书。从父彝亭习医侍诊。凡《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及唐《千金方》《外台秘要》等古典名著,均作研读。至中年尤喜《景岳全书》,谓其学问渊深,  相似文献   

11.
余祖父朱瀛州(1881-1950),民国时期鄂州名医,<鄂州中医志>(湖北科技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有载.先生名厚泽,号济时,湖北省鄂州市西长岭镇人,三世业医.先生幼承家学,读五经四书.从父葬亭习医侍诊.凡<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及唐<千金方><外台秘要>等古典名著,均作研读.  相似文献   

12.
先父讳行素,别字寄萍,世居江苏淮安。早岁从游于淮上名医高映清先生之门。博览历代名贤著作,探索精微,善于鉴别去取,虽师法古人而不为古人所囿。今谨将其学术成就,追忆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老中医王少峰主任医师悬壶济世50余载,王少峰医师早年师从老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先生。王少峰医师学验俱丰,尤对妇科疾病有独到的见解。笔者有幸于北京进修学习期间侍诊于王老左右,现将王老对于妇科的常见疾病子宫肌瘤的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余先聪老师是我市名老中医,行医四十余载,学验俱丰,常愈痼疾,屡起沉疴。笔者恭列门墙多年。现从侍诊体会,将先生临床用药经验举数端于后: 一、配伍十分注意药物性能、归经余老处方特点,一是药平和量轻小,二是处方注意药物的配伍,常体现如下原则:酸味药与酸味药相配常辅以辛味药,如治肝痈,白芍配木瓜多辅以青藤香;甘味药与甘味药相配多辅以辛味药,如治胃虚,麦冬、柏仁相配多伍以陈皮;辛味药与辛味药相配常辅以酸药,如治胃寒,红蔻配良姜常多  相似文献   

15.
阎小萍教授是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著名风湿病专家,现为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主任,行医40余载,学验俱丰,尤擅长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风湿病,疗效显著。阎师处方常用"对药",看似平淡,实寓意深刻,往往能直中病机,而获佳效。笔者有幸随师侍诊,深得教诲,现  相似文献   

16.
刘弼臣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终身教授刘弼臣先生行医60载,致力于儿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他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于五脏证治,突出从肺论治”的学术思想体系。余有幸随师临床侍诊,收获颇丰,现将刘老师治疗抽动一秽语综合征经验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7.
业师单健民先生,江苏阜宁县人,幼年秉承单柏图先生庭训,尽得其传,于16岁开业行医,1951年又受业于近代名医叶桔泉先生,1956年毕业于江苏省中医学校师资班。曾任教于南京中医学院、江苏省盐城卫校。现任江苏省盐城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阜宁县中医院副院长。他勤于实践,尤对内、妇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单师在妇科方面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简介于下: 一、崇古参今重视脾肾单师对《内经》的研究造诣颇深。在妇科临床上既  相似文献   

18.
<正>阎小萍教授是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著名的风湿病专家,行医40余载,学验俱丰,尤擅长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手段治疗风湿病,疗效显著。阎师处方中常用的对药,看似平淡,实寓意深刻。笔者有幸随师侍诊,深得教诲,现将阎师用健脾和胃对药治疗风湿病的经验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9.
张志玲  李艳秋 《新中医》2012,(5):149-150
施今墨先生(1881-1969),浙江萧山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自幼跟随其舅父——河南安阳名医李可亭先生学中医。施老一生从医60余年,专心医业,精研医术。笔者拜读了《施今墨医案解读》[1]及《施今墨对药》[2]后,感叹施今墨先生精于辨证,善用对药。处方时常常双药并书,或同物分部而施,  相似文献   

20.
李克蕙(1905~1945年)字熹涛,江西丰城人。青年时,从南京名医叶古红学习中医,勤奋好学,30岁即为金陵名医。历任中央国医馆编审委员,南京国医传习所教授,《新民报·大众医药》主编。临床之余,著书立说,撰有《国医的科学》、《中国发明的科学药方》、《药理篇》等书,运用现代科学知识,解释中医药所以奏效的原理,深得中央国医馆焦易堂、施今墨诸先生之赞许。抗日时期,南京沦陷,回江西吉安行医,任吉安中医师公会常务理事,与同道杨志一、张海峰、萧俊逸等组织中医施诊所,为难民和贫苦病人免费治病,获得社会人士的赞誉。194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