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资生口服液的降血脂作用及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波  王晓萍 《河南中医》1996,16(4):218-219
对资生口服液的降血脂作用及其毒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能降低高脂血动物血清胆固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也能减少肝脏中甘油三酯含量;毒理学研究表明:该口服液无任何毒副作用,说明资生口服液能迅速降低血脂,且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均匀设计优选微波辅助萃取刺五加中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王娟  沈平孃  沈永嘉 《中成药》2003,25(1):11-14
目的:以总皂甙和异秦皮啶的含量为指标,研究微波辅助萃取刺五加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均匀设计的方法,在小试设备上采用连续微波辐射方式进行微波萃取工艺的优化;同时在中试设备上也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溶剂浓度,溶剂用量,原料粉碎度,原料浸泡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刺五加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具有交互作用。结论:小试设备上优选出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510W,微波辐射时间30min,溶剂浓度85%,固液比例1:5,原料粉碎度40目,浸泡时间0.5h,且通过验证实验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合理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中药泡腾片具有崩解迅速、口感良好、服用方便等特点,但其在制剂和储存过程中存在一些技术难点,主要表现为黏冲、易吸湿、可压性差、稳定性差等。中药粉体(浸膏粉、生药粉)的基础物理属性是造成这些技术问题的主要原因,也是调控中药泡腾片品质的关键,粉体改性技术在解决上述问题中展现出良好的效果和潜力。笔者拟对近年来上述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从原料、辅料及制剂中间体3个方面提出应用粉体改性技术解决中药泡腾片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策略:①运用共处理技术对原料、辅料进行处理,可以解决黏冲、可压性差、崩解延缓、稳定性差等问题;②采用表面包覆技术对原料、制剂中间体进行处理,可以改善流动性差、可压性差、崩解延缓等问题;③利用微囊化技术对原料进行处理,可以降低制剂的吸湿性;④使用包合技术对原料进行处理,可以改善制剂的澄清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过氧乙酸闷润法对挥发性成分中药灭菌实验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乙酸闷润法对挥发性成分中药灭菌实验研究探讨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李泽明,张兰英,范桂珍齐齐哈尔市中药厂巩希娇控制中成药含菌量历来是一大难题,尤其是对含挥发性成分中药材原料灭菌问题更值得研究。如采用高温加热法消毒灭菌,易使挥发成分大量损失,影响药效;全...  相似文献   

5.
三普红景天胶囊治疗冠心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普红景天胶囊的主要成分为:红景天、沙棘、枸杞子。红景天为近年研究开发的药物,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同类药物诺迪康胶囊也是红景天为主要原料制成。研究证实红景天有抗缺氧,抗疲劳,兴奋中枢,滋补元气作用;沙棘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枸杞子补肝肾,益精明目,与沙棘同为佐药。经十多年临床用药实践和系统的实验研究证实,本药还有增强记忆力,调节和改善机体自由基代谢,延缓衰老等功效。笔者从1999年3~7月用三普红景天胶囊治疗冠心病患者30例,结果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对一些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造影剂、利尿剂和免疫抑制剂等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都比较警惕,也重视对其肾毒性的防范;而往往容易忽视以天然植物为主要原料的中草药的肾毒性。近年来,“中草药肾病”(Chinese herbs nephropathy,CHN)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相关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也曰渐深入。我们所要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高血压病实验研究与原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灸治疗高血压病实验研究与原理探讨戴居云指导:梁书忠(湖北中医学院90研430061)关键词高血压病;针灸治疗;作用机理;综述近10年来,针灸治疗高血压病不仅在临床方面疗效显著,而且在实验研究方面也取得不少进展。现将这方面的有关资料综述如下:1对心功...  相似文献   

8.
摘要:通过对三叉苦的文献源流考订,认为《中药大辞典》、《中药辞海》、《中医大辞典》等记载有误,最早对三丫苦有明确文献记载的应是近代的岭南本草著作民国?胡真所著的《山草药指南》,品名“三椏苦”,而不是民国?萧步丹所著的《岭南采药录》。三叉苦的基源为芸香科植物三叉苦Evodia lepta(Spreng.) Merr.的干燥枝叶;为地方习用药材,异名繁多;药用部位以根、叶为主,茎、嫩枝亦入药;性味苦、寒;归肺、肝经;功用: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主要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丘陵、平原、山地、溪边的疏林或灌木丛中;分布于我国南部各地,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江西南部、福建、台湾、贵州及云南南部等地,广东主产于各山区县;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也有分布。认为三叉苦的临床主治病种多,但临床应用偏少,主要作为凉茶原料使用,故需加强临床与实验研究,促进临床的应用推广;三叉苦宜重新被列入下一版的《中国药典》中。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已建立的人工模拟实验模型、人体实验模型、动物实验模型三种脉诊教学模型的比较,得出结论:人工模拟实验模型最为稳定,但其缺少指下的真实指感,学生也体察不到变化的脉象;人体实验模型尽管有真实的指感,但目前可复制的脉诊模型数量有限;动物实验模型存在着脉率快的缺点,但其指感优于人工模拟实验模型。通过建立动物实验模型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脉象产生机制的理解,同时还能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建立脉诊实验动物模型也为脉象形成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手段,也可进一步完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客观化标准。三种脉诊实验教学模型目前可同时用于教学,合理设计,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实验研究进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谷松 《中医药学刊》2002,20(6):763-765
对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实验研究进展作以综述,包括;动物模型的建立(动物的选择及造模方法),各种实验指标的观察,中医药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影响(中药灌胃,灌肠,静注及针灸)。并对中医药研究现状作以评述与展望,指出,部分实验可重复性差;在对中药作用机理研究上仍缺少客观,深入,系统的研究;虽然有研究已深入到了分子水平,但多数实验只停留在单一的疗效观察及一些实验指标的检测上,目前在中医领域内对UC的实验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而实验指标的检测尚存在着某些片面性,认为有必要在多系统方面进行研究。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细胞因子网络的调控等,这正体现了中医药作用的特点-多系统,多层次,多功效,多靶点,指出,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来研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其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1.
白姜花食用及药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尔扬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2):1077-1078
目的:通过各种实验研究,为白姜花作为天然绿色保健食品和药用植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取新鲜白姜花经过加工取原液对小白鼠作毒性实验,证实白姜花无毒、可食用的前提下,进一步对白姜花的各种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实验观察白姜花对小白鼠的耐力和对心率的影响。结果:实验证实白姜花无毒可食用;含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铁、锌、钙含量较高;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也居其它花卉之首;高浓度原液有提高小白鼠的耐力、减慢大  相似文献   

12.
罗元恺 《新中医》1996,28(1):11-11,5
食用药物和药膳罗元恺1酒酒,是用谷、麦类、薯类、果类等作原料加工制造出来的一种液体,是医、食同源的典型物品。谷、麦类如高粱、麦、黍、米;薯类如马铃薯、番薯、木薯;果类如葡萄、萍果、甘蔗、橘子等等,这些原料经过蒸馏或酿造而制成各种类型的酒,以供使用。据...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防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心呕吐是抗癌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尤以细胞毒药物为甚,例如在含顺铂(DDP)的联合化疗方案中,其发生率可达1009%。恶心呕吐直接影响到肿瘤患者接受和完成化疗,成为化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西医常于化疗前预防性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胃复安,而糖皮质激素副作用较大,不宜长期应用;胃复安的大剂量使用又因出现中枢神经和椎体外系副反应而受限。到;新近出现的5-羟色胺(5-HT3)受体拮抗剂,虽然止吐效果较好,但价格昂贵,不能在患者中普遍推广使用,而且此类药物本身用量过大也会出现便秘、头痛等副作用。中医药在治疗化疗致恶心呕吐方面较西医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如疗效好、价格低廉及副作用少等。现就其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药以其独特的医疗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因有毒中药使用不当造成不良反应却时有发生,其原因涉及到:药材的来源混淆;不能依法炮制;不讲究煎服方法;超量、超时用药;重金属的蓄积中毒;辨证不符;配伍不当等。正确使用有毒中药,必须加强其毒理学方面的研究,明确中毒机制,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小檗胺衍生物(EBB)体内抗肿瘤作用初探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荷S180瘤小鼠为模型,初步探讨了EBB抗肿瘤的作用及其特点。实验结果发现,EBB具有明显的抗体内移植瘤作用,其特点是单独使用EBB具有与抗肿瘤药环磷酰胺和丝裂霉素相同水平的抑制效果和延长存活期的作用;而EBB分别与这两种药联合使用时,能使抑瘤能力有所增强并能提高生存质量。此外,EBB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抗癌药联合使用,都能逆转由于荷瘤造成的胸腺指数下降的现象;EBB与抗癌药联合使用也能使肿指数恢复基本正常;说明EBB在抑制体内肿瘤生长的同时,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提示EBB是一种有前途的抗肿瘤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复方配伍实验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经方的配伍研究为切入点,从实验设计方法、药理学研究、药物化学研究三个角度总结了经方配伍现代实验研究的现状,对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进行探讨。提出在实验设计中应突出中医理论的指导;必须选择多项评价指标,谨慎解释实验结果;实验条件必须标准化;药理研究须与物质基础研究相结合;动物研究须与临床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中药治疗失眠的实验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治疗失眠的实验研究概述孙明杰杨威(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关键词失眠实验研究近10年来有关中药或中药复方镇静安神的实验研究报道较多,所涉及的药物种类也很广泛,其研究内容仍为两个主要方面:(1)新化合物的提取,分离;(2)药效...  相似文献   

18.
3.1直接回输方法:①在无菌条件下将抽出的腹水直接自静脉回输,60年代起,国内有人使用;②70年代开始使用一种leyeen氏PV分流瓣将腹水连续引流到上腔静脉。上述办法的优点是蛋白损失少,不易造成电解质紊乱。缺点是易感染;腹水回输量大,可造成心衰、肺水肿;有腹水感染及严重黄疸时不能应用,总体效果也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19.
愈风汤天麻汤防治缺血性中风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愈风汤天麻汤防治缺血性中风机理的实验研究石汉碁,涂晋文,胡家才关键词:愈风汤;天麻汤;缺血性中风;药理作用;实验研究中医学对中风的防治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效果可靠。近年来以活血化瘀、益气活血等法则防治缺血性中风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受到医学界的重...  相似文献   

20.
HPLC法测定杜仲叶中槲皮素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伟  付宏征  程铁明  张家美  林文翰 《中草药》1998,29(11):744-745
槲皮素是杜仲叶中一种黄酮类化合物。近年来研究表明,杜仲叶中主要有效成分棚皮素具有抗自由基等作用。因此,测定杜仲叶中槲皮素的含量,可以评价原料的质量。本文建立了HPLC法测定杜仲叶中槲皮素含量的测定方法。1仪器与试药1.1仪器:Varian高效液相色谱仪;2510泵;2550可变波长检测器;4290积分仪;超声波清洗仪YYE-300(北医生产)。1.2试剂与材料:槲皮素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0819003;杜仲叶粉由陕西省略阳杜仲工业公司及贵州遵义安福集团总公司提供。2实验方法与结果21色谱条件:色谱柱:YWG-C18(25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