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对5所中学生的在样学生进行前瞻性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学生总吸烟率为15.9%,男性吸烟率为11.9%,女性吸烟率为4%,并对其居住环境,吸烟家族史,父母职业,受教育程度以及婚姻状况等因素相关分析,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学生考试综合征的现状及其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对4所中学6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考试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量表的测试.结果发现中学生考试综合征的总检出率为21.9%.文科理科、不同年级的学生考试综合征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患考试综合征学生的个性更为内向,情绪趋向不稳定,学习压力相对较大.结论考试综合征的产生既有自身的心理因素,也有外界的环境因素,其危害很大,可通过减轻考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应试技能,培养考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心理咨询等手段矫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学生的拖延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拖延量表、自我控制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以及SCL-90的抑郁、焦虑两个因子对31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拖延行为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15岁年龄组的拖延得分比其它年龄组的拖延得分高。拖延与自我效能感、自我控制呈显著负相关,与SCL-90的焦虑、抑郁因子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控制和自我效能对中学生拖延行为具有显著反向预测作用。结论:自我控制能力低是影响中学生拖延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中学生焦虑情绪现况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综合探讨湖南省中学生焦虑发生率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行编制的相关因素调查表、自评抑郁量表(SD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和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PLOC)对湖南省5267名中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湖南省中学生焦虑总发生率为20.3%。焦虑发生率在不同学校类型、年级和性别间有差异(P<0.05),但在不同地区间没有差异(P>0.05)。学校类型、厌学、抑郁、有自杀想法、家长教育方式和母亲受教育程度是焦虑发生的相关因素。比值比分别为0.744、1.284、5.851、1.907、1.193和0.873。结论:湖南省中学生焦虑总发生率较高,并与多方面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山东省中学生抑郁症状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山东省12所中学学生2277人,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以16分为界)、自编中学生抑郁症状相关因素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运用随机森林算法排序重要性并评价模型预测结果。结果:中学生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5.9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留守经历、家庭类型不完整、与父母关系差、家庭经济状况差、家庭不和睦、学习成绩较差、认为课程较难、同学关系较差、知心朋友少、困扰时不能获得帮助的中学生越有可能有抑郁症状(OR=1.59、1.26、1.34、1.84、3.60、1.74、1.14、2.05、1.21、1.48)。随机森林结果显示前10位变量为与同学关系、知心朋友数量、困扰时获得帮助、母亲受教育程度、学习成绩、与父母关系、家庭和睦程度、与老师关系、家庭经济状况、课程难度。结论:山东省中学生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集中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面。  相似文献   

6.
某市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某市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某市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抽取875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应用自行设计的青少年成长与校园安全调查表,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各种可能影响校园暴力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①精神暴力的检出率为59.0%,躯体暴力的检出率为35.7%.②男性、独生子女、父母关系不好、父亲饮酒等是校园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①某市中学生校园暴力较为普遍.②校园暴力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学生本身四个方面的影响,因此要从这几个方面共同着手最大程度上降低校园暴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早期问题行为和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学生早期问题行为和相关因素研究苏州医学院社会医学与儿童少年卫生学教研室霍金芝,钱卫娟,袁德林本文对苏州市中学生的早期问题行为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动态研究和健康教育提供基础资料。对象和方法对象:于1994年调查苏州市12~18岁中学生869人。其中初...  相似文献   

8.
查阅相关文献,针对中学生自杀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进行分析汇总。提出:心理因素、生物学因素和环境因素均与自杀意念有密切关系,预防自杀需学校、家长、心理卫生工作者、专业危机干预机构和政府多方面的通力配合。  相似文献   

9.
影响城市中学生学习成绩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中学生学习成绩优差与性格、焦虑、家庭及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 ,抽出合肥市四所中学 1 0 69名在校中学生 ,用自编家庭环境因素问卷 ,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及与DSM -IV配套的焦虑诊断量表 ,对学生、家长及班主任老师进行调查 ,并对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学习成绩优差与性别、神经质、焦虑、奖惩情况、父母关系、管教一致性、父母期望、学习环境及辅导有显著差异 (P <0 0 1或 0 0 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学习成绩主要与奖惩情况、遵守纪律、父母期望、辅导及掩饰程度有关。结论 :中学生学习成绩女生好于男生 ,成绩优的学生神经质、焦虑分值低 ,常受到奖励、遵守父母管教一致性、期望值较高。学习成绩与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受教育程度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心理应激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南宁市两所普通中学的初一到高三学生,每校每年级抽取两个班共1053人,采用(1)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2)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量表(EPQ),(3)参考有关文献[1,2]自行设计与中学生密切相关的31个生活事件调查表,(4)自行...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心理安全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深入探讨高中生心理安全影响因素,为高中生心理安全教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首先,通过开放式问卷收集高中生心理安全影响因素的词语,整理和归纳影响因素的词语编制高中生心理安全影响因素问卷。其次,采用自编问卷对1367名高中生进行调查,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探索出影响高中生心理安全的因素结构。最后,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探索出来的影响因素结构进行检验。结果:对高中生心理安全产生影响的有六大因素,分别为:学业压力、适应困难、教育方式不当、同伴关系不良、人际关系问题、自我同一性问题。这六大因素对高中生心理安全的解释总变异量为65.256%,总特征值为23.858,六大因素对心理安全的贡献率依次为20.153%、10.926%、10.639%、9.860%、6.904%、6.774%,六因素可以90%正向预测高中生心理安全。结论:六因素结构拟合度良好,六因素结构为高中生心理安全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河南省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为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河南省部分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0.16%的初中生属低焦虑者;69.24%的初中生属中等焦虑者;0.6%的初中生属高焦虑者。结论初中生的城乡来源:同、年级和性别的差异显著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要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的一般指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高一新生心理健康档案,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EPQ)由受过心理测量专业培训的心理咨询师分批测量2005、2006年两届高一新生1727名,比较两届学生SCL-90、EPQ测量结果;SCL-90测量结果与刘恒等2004年建立的我国中学生SCL-90常模(对照组)比较。结果两届学生总数分别为851和876名,其中有中度或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分别为77和124名,分别占总测试人数的9.05%和14.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9.68,P〈0.005);06届高一新生SCL-90测量结果所有因子分与05届高一新生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384~7.320,P=0.000~0.017);两届高一新生SCL-90测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除06届的偏执因子(U=0.871,P〉0.05)外,其它各因子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U=2.176~9.861,P〈0.05~0.001)。结论重点高中高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优于中学生常模,学习压力可以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武汉当前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水平并为学生的心理教育提供支持和依据。方法:采用周步成改编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版本-青少年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武汉两所高中学校8个班级共28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的身心状况以及性别年级的关联性。结果:符合条件的289名学生中表明存在明显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得分≥65分)检出率为1.03%。其中,冲动倾向与学习焦虑最为显著,检出率分别为54.7%、52.9%;从描述统计上看女生各维度焦虑高于男生,低年级高于高年级;在不同性别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上,男女在恐怖倾向这一维度上存在极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t=-2.693,P=0.007);在不同年级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上,高低年级段在学习焦虑上存在极显著差异(t=-2.870,P=0.004),在冲动倾向(t=-2.243,P=0.026)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武汉市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情况较好,其中冲动倾向、学习焦虑和恐怖倾向较为明显;女生更容易出现焦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手机依赖高中生依赖程度及其自尊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0例手机依赖高中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被试进行为期1个半月的团体心理干预(每周1次,每次两小时,持续6周),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干预前1周与干预结束1个月后分别对两组被试进行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和缺陷感量表(FIS)的评定,了解其手机依赖水平和自尊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高中生手机依赖指数量表得分与其缺陷感得分有显著负相关;两组被试干预前后MPAI得分和FIS得分差值有显著性差异(t=-3.024,3.657;P0.01)。结论:高中生手机依赖程度与其自尊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团体心理训练可显著降低手机依赖高中生的手机依赖水平,并显著提高其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状况、动因及影响因素,以及自我伤害行为与应对方式和自杀意念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东省1741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生率为15.1%,自我伤害行为的类型以外源性自伤最多,占62.45%,最早出现自我伤害行为的年龄以12岁为多。自我伤害行为在年级分布、住宿与否、父母亲关系及是否发达地区等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同伴影响、家庭暴力行为、应对方式等因素与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显著相关,同时,自我伤害行为与自杀意念也有比较显著的相关。结论年级因素、环境因素及应对方式与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2009-2010年汶川地震后高中生的心理亚健康状况,为心理援助及康复提供比较有针对性的依据.方法 采用儿童青少年创伤后应激症状量表、应付方式量表,先后2次对北川中学和什邡中学的196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2009-2010年汶川震区高中生创伤后心理应激与应付方式纵向比较有显著差异(t=-5.68,P<0.01;t=-2.073,P<0.05);②创伤后心理应激与应付方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44,P<0.01).结论 汶川震区高中生创伤后心理亚健康状况在2009-2010年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心理问题与家庭因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中学生心理问题与家庭因素的关系,发现主要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及自编的调查问卷对哈尔滨市及其所辖县(市)的初高中学生855名(男生453名,女生402名)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 经多因素分析:与学生心理问题发生有关的家庭危险因素依次为教养方式得分总和、父亲对孩子缺乏情感温暖理解和父亲嗜好多,典型相关分析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不良的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关系密切。结论 中学生心理问题较多,父亲素质低、父母教养方式不良是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的水平和发展特点。方法: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774名河南省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初中生进行测验。结果:1农村留守初中生和非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总分存在显著差异,非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弹性得分显著高于留守初中生(t=2.37,P0.05);2农村留守初中男生和女生的心理弹性总分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心理弹性得分显著高于男生(t=-1.99,P0.05);3农村留守初中生3个年级之间的心理弹性总分之间差异不显著;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总分在父母单亲监护和非父母监护两种类型上差异不显著。结论: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弹性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初中生,农村留守初中女生的心理弹性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在年级和监护类型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海口市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人格因素,探索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为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对心理问题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海口市4所中学高中学生626名,应用自编的个人情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测试,所得数据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个年级在SCL-90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及其它等8个因子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EPQ在掩饰性因子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SCL-90及EPQ结果在性别项、是否重点学校项、是否独生子女项、父母收入项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上网时间在SCL-90测试结果中可能为人际敏感项和精神病项的危险因素(OR=2.346,2.636);与父关系为抑郁项的危险因素(OR=1.700)。结论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因素存在差别,部分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状况与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