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B超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20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患者,术前行B超探查诊断出27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与手术及病理检查对照,其包块物理学性质符合率为100%,诊断准确率为85%,(17/20)。本文将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声像图分为囊性型、囊一实型、实质型三种,煎两型占85%(17/20).本文12例做了月经前后B超检查对照,其包块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在月经前后有程度不等的变化.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正确诊断须依据病史,临床症状及B超探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2.
侵及肠道肌层的子宫内膜异位症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侵及肠道肌层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6例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围手术情况。结果:6例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例就诊于普通外科,2例就诊于妇科。4例患者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6例患者均有肠道症状。子宫内膜异位病变累及直肠者3例,累及阑尾及回盲部者2例,累及空肠者1例。结论: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的育龄妇女合并周期性消化道症状应高度怀疑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钡灌肠或纤雏结肠镜检查难以确诊,但有鉴别诊断意义。肠管部分切除是肠道肌层受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外周血和异位内膜中NK细胞的组成比例及其功能表型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和异位内膜组织,同时取25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外周血和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用流式细胞检测术(FACS)检测CD56~ CD3~-、CD56~ CD16~ 、CD56~ CD16~-NK细胞的数量变化,检测NK细胞表面激活性受体(CD56~ NKG2D~ )和抑制性受体(CD56~ NKG2A~ )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异位内膜组织中CD56~ CD3~-和CD56~ CD16~- NK细胞减少和CD56~ NKG2D~ 减少(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病灶局部的NK细胞功能状态发生改变,局部的免疫抑制状态可能导致异位病灶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mRNA的表达,探讨Hp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4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异位及在位内膜中Hpa mRNA的表达,并与30例妇女的正常子宫内膜进行比较。结果:(1)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和子宫腺肌病组患者的异位及在位内膜中Hpa mR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中Hpa mRNA表达明显低于两组患者异位及在位内膜的阳性表达率(P<0.05);(2)Ⅰ~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及在位内膜中Hpa mRNA表达明显低于Ⅲ~Ⅳ期的异位与在位内膜表达(P<0.05)。结论:(1)Hpa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发病有关;(2)Hpa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情进展有关,是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情进展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与分泌的趋化因子(RANTE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的表达及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2010年1~10月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的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为研究组,以同期在我院就诊取IUD的30例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标本中RANTES 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并检测3组培养上清液对单核细胞趋化活性的影响.结果:①IL-1β刺激48小时,异位内膜组细胞RANTES 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均增加,与在位内膜组和正常内膜组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刺激72小时,异位内膜组、在位内膜组细胞RAN-TES 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均增加,异位内膜组细胞与在位内膜组和正常内膜组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位内膜组细胞与正常内膜组细胞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异位内膜组及在位内膜组单核细胞趋化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内膜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RANTES 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均增加.RANTES通过促进单核细胞的趋化活性,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异位症112例。占同期妇科住院患者总数3589例的3.12%。同期妇科开腹手术3506例,异位症占3.19%。本组腺肌症(子宫内膜侵入肌层者)69例,外在型(子宫肌层以外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33例,混合型(二者同时存在者)10例。病变位于卵巢者35例,其中累及双侧卵巢14例。位于子宫直肠陷凹7例,腹壁切口和子宫颈各1例。说明腺肌症多于外在型,外在型多于混合型,子宫肌层以外病变中以卵巢最多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组织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OP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血浆中的含量以及OP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OPN、VEGF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患者术前血浆OPN含量。结果:(1)异位内膜OPN表达主要分布于腺上皮细胞细胞膜,阳性(++~+++)表达率与在位内膜相似,明显高于对照内膜,差异有显著性(P<0.01),异位内膜细胞大多受挤压萎缩,缺乏典型的周期性改变;(2)VEGF在异位内膜胞浆染色,呈棕色颗粒,表达阳性,其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在位内膜及对照内膜(P<0.01);(3)异位内膜组织中OPN、VEGF表达有相关性(rs=0.596,P<0.01)。在子宫肌瘤对照内膜组织OPN、VEGF的表达则无相关性(rs=0.153,P=0.507);(4)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前血浆OPN均值46.26±8.72ng/m l(15.54~139.12ng/m l),高于良性肿瘤及正常对照组(P<0.01),后二者无显著差异。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浆OPN均值81.32±14.41ng/m l(22.72~197.94ng/ml),较内异症患者水平高(P<0.01)。结论:OPN在异位内膜细胞高表达,可能推动异位内膜黏附和侵袭,OPN、VEGF可能通过促血管生成,共同促进异位内膜种植与生长,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OPN在盆腔包块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自噬相关基因5(ATG5)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的表达情况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病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确诊的EMT患者的分泌期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35例为EMT组,同期收集正常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35例为对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内膜细胞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取自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妇科微创治疗中心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就诊,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EMs的患者54例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59例,分离培养EMs细胞及正常子宫内膜细胞,培养后分别采用其条件培养基孵育血管平滑肌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实验及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判断异位内膜细胞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采用划痕实验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调控作用,检测平滑肌α肌动蛋白(SMα-actin)及骨桥蛋白(OPN)的表达。结果异位内膜细胞可显著增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12 h:1.23倍,24 h:1.39倍,48 h:1.38倍,各时段两组比较,P0.01),异位内膜细胞可使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能力升高为对照组的1.50倍(P0.01),并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由收缩型转为分泌型。结论异位内膜细胞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转换,靶向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可能是治疗EMs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否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形成。方法:20只雌性大鼠在动情期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组织皮下移植法进行手术造模。取第2代雄性大鼠BMSCs行PKH26标记示踪。造模术后6小时,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只雌性大鼠尾静脉注射1×107个PKH26标记的BMSCs(用DMEM-F12悬浮成单细胞悬液1 ml)。对照组10只雌性大鼠尾静脉注射DMEM-F12 1 ml。6周后取出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分别进行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PCR(SRY-PCR)检测和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标记细胞在子宫内膜异位灶中的分布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标记细胞角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中检测到SRY-PCR均阳性,均可见PKH26标记细胞散在分布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中,腺上皮中少量标记细胞角蛋白染色阳性。对照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中SRY-PCR检测阴性,均未见标记细胞。结论:BMSCs可以迁移至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少量细胞可以向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分化,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正常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存在着周期性、自发性的细胞凋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相比。存在着凋亡相关因子的改变。众多研究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凋亡促进基因fas/fasl表达减低,凋亡抑制基因bcl-2,survivin的表达增强。临床上许多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通过调节细胞凋亡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目的。就凋亡在正常子宫内膜的生理功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及异位内膜调节改变中的作用、凋亡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的关系等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的不孕症患者的病因及其与自身免疫的关系,作者选择了20例经腹腔镜等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的不孕症患者为实验组,同时将20名正常有生育能力的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对照者经腹腔镜检查,骨盆无粘附、感染及其它盆腔异常现象。抽取并记录每例病人的腹腔液量,用琼脂免疫扩散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每例病人血清及腹腔液中的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原是以随机选取的已诊断  相似文献   

13.
趋化因子RANTES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ANTES是一种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全能趋化因子,特异性趋化T细胞、单核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RANTE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水及在位、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腹水中RANTES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就RANTES与其他细胞因子、卵巢激素、环境激素等的相互作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综述,为寻找该病发生发展的确切机制及相关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凋亡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常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存在着周期性、自发性的细胞凋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相比,存在着凋亡相关因子的改变.众多研究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凋亡促进基因fas/fasl表达减低,凋亡抑制基因bcl-2,survivin的表达增强.临床上许多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通过调节细胞凋亡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目的.就凋亡在正常子宫内膜的生理功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及异位内膜调节改变中的作用、凋亡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的关系等综述.  相似文献   

15.
RANTES是一种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全能趋化因子,特异性趋化T细胞、单核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RANTE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水及在位、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腹水中RANTES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就RANTES与其他细胞因子、卵巢激素、环境激素等的相互作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综述,为寻找该病发生发展的确切机制及相关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米非司酮对离体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培养的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分组加入米非司酮后的生长情况及形态学变化 ,并检测其凋亡率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方法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14例的异位子宫内膜离体组织进行培养 ,在相同的生长期加入一定剂量米非司酮后 ,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并用TUNEL法检测其凋亡率。结果 :加入米非司酮后 ,细胞生长速度减慢 ,其凋亡率较未用药组明显增加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米非司酮对异位细胞有抑制作用 ,并诱导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凋亡 ,应用于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7.
报告1例侵犯耻骨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经手术治疗成功的病例。该患者经腹壁超声、盆腔磁共振成像检查,以及经细针穿刺病理检查后明确诊断。入院后成立了由妇科、普外科、疝外科、骨科和泌尿外科组成的多学科团队,经过讨论建议手术切除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肿块,并由多学科治疗团队完成。术中发现腹壁肌肉、腹膜和耻骨联合均有子宫内膜异位组织浸润。手术完整切除腹壁及耻骨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肿块,因腹部肌肉及筋膜切除较多,腹壁缺损无法常规缝合,予以补片修补腹壁缺损。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随访顺利。本病例的成功治疗表明充分的术前检查和多学科治疗团队的合作是治疗复杂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关键。对于侵犯耻骨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利用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及术后加压包扎,可作为腹壁缺损的一种可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以往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壁层,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可以和“外在性”或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存在。该病首次由Frank命名,1972年Bird等描述其为“子宫内膜对子宫肌层的良性浸润,产生弥散性子宫长大,显微镜下呈现为肥大增生的子宫肌层环绕着异位、非恶性的内膜样腺体和间质”。子宫内膜以两种形式侵入子宫肌壁层,即弥漫型和局限型,前者为异位内膜侵入整个子宫的肌壁内,在不同部位其侵入范围和深浅可不同;后者异位内膜仅侵及某一部分的肌壁,形同子宫肌瘤,但其与周围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19.
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 (TEM)的临床特征及可能发病的有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 2 1例TE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输卵管浆膜肌层子宫内膜异位 6例 ,输卵管粘膜肌层子宫内膜异位 15例 ;TEM合并输卵管积水 8例。TEM无其他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 13例 (13/ 2 1) ,其中有输卵管结扎手术史者占 84 .6 2 % (11/ 13)。TEM结合其他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临床分期 ,Ⅰ期 10例 ,Ⅱ期 7例 ,Ⅲ期 1例 ,Ⅳ期 3例 ;而单纯为TEM临床分期 ,Ⅰ期 17例 ,Ⅱ期 4例。结论 :输卵管结扎术可能是诱发TEM的高危因素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有助于TEM的诊断 ,但确诊仍需要病理检查 ;治疗TEM可选择保守性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HSP70与FasL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和Fas配体 (FasL)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染色法 (S P法 )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 5 6例的异位内膜与在位内膜 (30例 )中HSP70和FasL蛋白的表达 ,并以正常子宫内膜为对照 (2 5例 )。结果 :异位内膜组织中HSP70与FasL均呈高表达 ,与正常内膜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而且二者失去在正常内膜组织中表达的周期性变化。但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OEM)与子宫腺肌症 (AM)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异位内膜组织中HSP70和FasL蛋白均过度表达 ,可能在EM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