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经部分     
10、《素问·五脏生成篇》中五脏的合、荣、主是什么?有何含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波兰《哥白尼索引》(IC)源期刊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万方数据网络系统”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 ·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  相似文献   

3.
中风即现代医学所称的脑血管意外,是一组具有很高患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疾病。建筑有效的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方法一直是当前国内外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通过研究与实践证实,我们对129例中风后遗症的患者进行了以针灸推拿与促通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组与针灸推拿组促通技术组进行对照临床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将符合诊断与纳入标准的129例病人按入院康复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综合组(针灸推拿结合促通技术组)、针推组(针灸推拿组)和促通组(促通技术组),将各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疗前可比性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1各组病人性别、平均年龄、病程、伴发疾病、既往史评分比较组别男女(n)平均年龄(岁)平均病程(d)伴发疾病既往史综合组23 20 64·68±7·35 32·32±22·59 9·00±2·15 5·49±1·39针推组27 16 65·58±7·55 36·92±28·41 8·29±1·91 5·60±1·65促通组25 18 64·87±7·42 34·54±25·93 8·73±2·09 5·52±1·441·2诊断标准采用199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标准...  相似文献   

4.
楤,即楤木,为五茄科、楤木属落叶有刺灌木或小乔木。我国有两种:一、“中国楤木”(Aralia chinensis),《广群芳谱·木谱十四·楤木》:“楤木生江南山谷,高丈余,直上无枝,茎上有刺。”明李时珍在他的著作中提及楤木叶可以食用,《李草纲目·木三·楤木》载:“树顶生叶,山人采食,谓之‘鹊不踏’,以其多刺而无枝故也。”二、“辽东楤木”(Aralia elata),本种近年来被矮化作为蔬菜栽培,在此特作介绍。  相似文献   

5.
《养生大世界》2009,(12):65-68
·新年寄语【1】踏上参圣访贤的养生之旅 李深 1 ·卷首语【2】华佗再世治崇洋 邵杰 1【3】预防春瘟念仲景 李天慧1【4】如水之心 兴海1 【5】中老年人要学会应对金融危机 邬沧萍 1 ·导读 【6】李智来了 1 【6】成长、成熟、成功《养生大世界》“今年我八岁”特别行动启示 2  相似文献   

6.
兼听则暗     
《管子·君臣上》:“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东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后世从中提炼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成语,意谓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单听信某方面的话,就愚昧不明。这一道理一般来说当然正确无疑,尤其是在治国与用人上。但是施之医事,有时却恰恰相反,而为“偏信则明,兼听则暗”。试举例证之。  相似文献   

7.
一谈起“气”,大家都很熟悉,因为中医学在生理、病理、治疗等诸方面莫不与气相关。如《灵枢·决气篇》中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灵枢·脉度篇》中说:“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阳脉荣其藏,阴脉荣其府,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  相似文献   

8.
山崩地裂     
山崩地裂,源自《汉书·元帝纪》: “山崩地裂,水泉涌出,天惟降灾,震惊朕师。”《参同契·君子居室章》亦有 “天见其怪,山崩地裂”之说。原是用来表示巨大灾难事变的,山倒塌了,大地裂开了缝,这显然是地震造成的恶果,后用它形容声势浩大。如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二回“人喧呼海沸波翻,马嘶喊山崩地裂”、  相似文献   

9.
1“脾在液为涎”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素问·宣明五气》曰:“五液化液……脾为涎”,经后世医家对其要旨的不断阐发,“脾在液为涎”已成为中医藏象理论的经典学说之一。涎为五液之一,出于口,脾开窍于口,其脉“连舌本,散舌下”(《灵枢·经脉》),故“脾主涎”。《大素·脏腑气液》曰:“脾足太阴脉,通于五谷之液,上出廉泉,故名曰涎”,  相似文献   

10.
百家姓     
明代李中梓的《医宗必读·不失人情论》论述病人之情、旁人之情、医人之情。在剖析医人之情时说:“有素不相识,遇延辨症,病家既不识医,则倏赵倏钱,医家莫肯任怨,则惟苓惟梗。”反映了医家不负责任的应付心态。其中“赵”、“钱”分别与“芩”、“梗”对举,黄芩、桔梗系临床常用中药,则赵、钱便犹如张三、李四,属于通称。古人认为汉人的姓氏以张、王、李、赵为四大姓氏。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姓氏》:“张、王、李、赵,皆黄帝之后也。”“赵”居其末,“钱”还排不上号,为何不用排在第一、二位的“张”、“王”,却以“赵”、“钱”表示通称?这就涉及《百家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中老年妇女发病居多,尿细菌培养阴性,无结核、真菌及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感染。其病因不明,临床常被误诊为尿路感染而盲目使用抗生素治疗,而疗效不佳,且长期使用抗生素或频繁更换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继发真菌感染。本病属中医“淋证”范畴。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脉症并治》中称其为“淋秘”,将其病机归为“热在下焦”。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诸淋病候》中对淋病的病机进行了高度概括,他指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  相似文献   

12.
“肾者,胃之关也”出自《素问·水热学论》篇:“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浮肿。浮肿者,聚水而生病也”。原文主要论述了水肿病的发病机理。人体内的水液代谢,首先来源于胃受纳的饮食水谷,再通过脾的转输,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和肾的蒸腾气化等多个脏腑共同参与下而完成。《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即是对水液代谢过程的高度概括。肾藏精,内寄元阴元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亦为人体气化作用的原动力。无论是胃的游溢精气,脾的布散精微,还是肺的通调水道,以及小肠的“泌别清浊”皆需要肾的蒸腾气化而完成。肾的蒸腾气化,一方面使“清者”上升,布散全身;一方面使“浊者”下降而化为尿液,注入膀胱。故《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可见,水液的代谢虽与肺脾等脏密切相关,但其协调和平衡的功能依靠肾来完成。《景岳全书·肿胀》篇亦说:“风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因此说肾在津液的输布排泄中起着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赶走焦虑     
李栋 《东方养生》2009,(10):I0001-I0001
我是个明朝迷,京剧里迷恋《大·探·二》;昆曲里,最欣赏《醉打山门》;徐渭书帖里的茶道,黄仁宇笔下的张居正,钱穆先生品评的明朝制度得失,孟心史的明清比较,等等。让人爱得太多,爱得杂乱,也因爱就生了许多的惆怅。《明的,今的》很有趣,带着我回到梦里的明朝。  相似文献   

14.
1956年,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及“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那鱼,是他做的。1959年,毛泽东在《七律·到韶山》中写下“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并招待乡亲们吃饭。那顿饭,也是由他主灶。他,就是给毛泽东掌勺时间最长的厨师程汝明,今年83岁。  相似文献   

15.
赵自立 《天津中医药》1993,(6):48-48,44
一、募穴之意义徐灵胎:“募音暮,气所结聚处。”张介宾:“募为脏气结聚之所。”滑伯仁:“募犹募结之募,言经气所聚于此也。”总上所说,徐氏所言气之所聚结之处。而张氏认为是脏气结聚之处,张氏所言脏亦包括腑,此处为简言。而滑氏认为经气所聚于此,此说对后世颇有影响。现在以历代文献加以论证:(1)《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腹暴满,按之不下,取太阳经络者,胃募也。”《素问·奇病论》:“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以胆募俞。”此处胃与胆均为之腑。故内经以脏腑之气聚结处为募穴。(2)《难经·十七难》:“五脏募皆在阴。  相似文献   

16.
1.五色在中医中的应用 《说文》释“色”,颜气也。当指两眉之间的气色。 《黄帝内经·灵枢·五色》以颜面之五色来辨病,总的规律是:青黑色为痛;黄赤色为风热;白色为寒;黄而膏润为脓;红赤者为血;痛甚为痉挛;寒甚为皮肤麻木不仁。赤色出两颧上大如拇指的,会有猝死之证;黑色出于庭(脑门),大如拇指的,一定没有什么症状而突然去世。  相似文献   

17.
汗流浃背     
汗流浃背,源自《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东汉末年,软弱无能的汉献帝处处受制于丞相曹操的挟制,曹竟背着他杀了他的亲信谋臣赵彦。汉献帝对此十分生气,就警告曹操说:“如果你愿意辅佐我,就忠厚一点;不愿意,就走开算了!”曹操听了非常吃惊,退出朝堂后“出顺左右,汗流浃背”。其实,在《后汉书》之前的著作中已有与之相同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内经》称二分(春分、秋分)气候明显变化为”气交变“。天道回旋,春秋迥异,气之分也。《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气至之谓至,气分之谓分。至则气同,分则气异。”春分与冬气分,秋分则与夏气分。  相似文献   

19.
“阴黄”一名最早见于隋·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认为黄疸分阴黄、阳黄,首见于宋·韩祗和的《伤寒微旨论》,有专篇《阴黄证篇》,与其时间相近的宋代医家窦材在其《扁鹊心书》中将阴黄、阳黄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元代医家罗天益在韩、窦二位医家的研究基础上,对阴黄、阳黄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明·张景岳对黄疸及阴黄、阳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至此,阴黄、阳黄理论已基本完善。罗天益所论阳黄是“身热不大便,而发黄者,用仲景茵陈蒿汤”,若是阴黄“皮肤凉又烦热欲卧水中,喘呕脉沉细无力而发黄者,治用茵陈四逆汤”(《卫生宝鉴·发黄》);而张景岳所论“阴黄证,多由内伤不足,不可以黄为意,专用消利,  相似文献   

20.
赖文强 《光明中医》2009,24(1):33-34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内经》养生理论的重要原则。历代医家对此养生观多有阐发,仁智互见,认识不一。本文试立足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文,阐发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认识。经旨文理深奥,含义深刻,余不揣浅陋,略陈管见,与同道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