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某地,有位医生,用药味数多,用量又大,外号人称“X大包”。一次,家里的人病了,他开了方,取回药来,一清点,少了几味,便亲自去找药房交涉。药师一一查对后说:“先生,你开的30味药,一味不少哇?”他说:“哦,是这样,正面写不下了,还有3味,写在背面呢!”这不是笑话,而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位医生也就由  相似文献   

2.
‘停食着涼’是一个流行市的极通俗的病名,几乎人人皆知,在中医书上叫‘外感夹食’从人人皆知的情况下可以了解这个病是在一年四季中广泛的流行着。在门诊时常常遇到患者自己诊断他的病是‘停食着涼’,我起初很不以为然,久之才知道他们的诊断大多数不差。因此从临床经验中体会出一个道理来,就是:人若感染了疾病,最高神经中枢就动员全身的力量来抵抗疾病,因之内脏的工作机能就暂时降低,此时患者若过食或吃不易消化的食物,是很容易停食的;反之,假如一个人因饮食不节而致停食病,最高神经中枢也必动员全身的力量,来解决停食问题,而全身其也各组织的机能也因此而暂时松懈,所以停食患者有全身痠懒疲困的感觉,同时对外的抵抗力也就降低,假如遇有气候燮动或细菌的侵袭,是很容易感染疾病的。於是‘外感者容易停食;停食者容易外感’的互为因果而造成了‘停食着涼’病的魔泛流行於一年四季。这一点先哲也曾谈到过,例如恽鐵樵先生在临症笔记中说:‘若有表證,消化就不能循常  相似文献   

3.
“十剂”原始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剂 ,即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 ,是中药学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 ,常与“七方”并称 ,颇有影响。关于“十剂”的最早出处 ,历代医家曾有误解。宋·寇宗认为出自梁代陶隐居之作 ;金人王好古则认为“十剂”的出现要早于梁代 ;明朝李时珍略加考证 ,称其始于北齐徐之才的《药对》。李氏的这一观点影响甚大 ,几成定论。六十年代末凌一揆教授撰文重提旧案 ,详加考证 ,认为“十剂”始于唐·陈藏器的《本草拾遗》而非徐之才的《药对》。 1995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药学》中“十…  相似文献   

4.
所谓“十剂”,原为古时药物功用的分类法。它的具体内容,现最早见于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一序例。其中宋·掌禹锡《嘉祐本草序例》第三自然段,有云:“诸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此十种者,是药之大体,而本经都不言之,后人亦所未述,遂令调合汤丸有昧於此者。至如宣可去壅,即姜、桔之属  相似文献   

5.
我家附近有个"街心花园",每天上下班,我都骑单车路过那里,我发现那里每天都有许多人.有一天我休息,怀着好奇心理,也来到街心花园. 说是"街心花园",实际上是居民住宅小区的一个绿化地带.  相似文献   

6.
正"对症下药"这则成语来源于《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府史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有一次,倪寻和李延两人都患了头痛发热的毛病,均请华佗为其诊治。华佗详审病情,问清原委,并仔细切脉,察看舌苔后,断然指出"倪寻要吃泻下药,而李延则要吃发散药"。治法迥然有别。旁人听后,诧异地问:"为  相似文献   

7.
松香是一味古老中药,历代本草中又称为松膏、松脂、松胶、黄香等。癞,古称恶风、疠风等,即麻风病。  相似文献   

8.
周德兴 《气功》2011,(4):378-379
半园,深藏于苏州市内的白塔东路。鲜为人知的它与拙政园等名园相比,只是个“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者。然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凡园林应有的建筑设施大多有之。特别是以“半”构园的理念和设计,叹为观止矣。一幢楼房二层半,一条长廊顶盖半,一张八仙桌缩一半,一座亭子角缺半,一条小桥造一半(狭度)……,怎不让人啧啧称奇!这种别出心裁的构思技巧,别具匠心的艺术造型,恕在下井蛙之见,敢言国内少有,世界罕见,乃是苏州园林的又一绝唱。  相似文献   

9.
<正> 从“瞧疙瘩的”谈起北京人俗话把到医院去看病,称之谓“瞧病”或“瞧大夫”。瞧者也看,瞧病者看病也,尚易理解;而瞧大夫意思是看望大夫,如果病愈后去看大夫,表示一下感激的心情,尚可理解,得了病去看大夫的目的当然应当是去治病。然而,有一次在全国人大代表选举的前夕,有位选民得知赵炳南老中医是候选人时,特意挂了号,请赵老看病,当问到得什么病时,他说“我没有病,我是想看一看我要选的代表”,在场者欣然大笑,并传为佳话。这恐怕是“瞧大夫的真正含意吧!”所谓“疙瘩”(北京土音读作:革得儿)是指体表高起皮面的小结节,意思是简单易治的小毛病。旧社会把中医外科大夫贬称为“瞧疙瘩的”不像内科大夫“大方脉(读音莫)”  相似文献   

10.
曾因在电视剧《渴望》中扮演宋大成、在电影《焦裕禄》中扮演焦裕禄等成功角色的著名演员李雪健,患鼻咽癌的消息见诸报端后,观众们无不感到惊讶和惋惜。 据悉,李雪健得知自己的病情是在2000年11月份。当时,他正在陕西渭南的某军事基地参加一部以描  相似文献   

11.
老家县城里有位出名的富翁,绰号叫“不倒翁”。已经70岁的他娶了一位年轻美貌的少妇,谁知乐极生悲,春节前的一个晚上,“不倒翁”死在太太的肚子上。这件事很快传得沸沸扬扬。“不倒翁”年轻时风流成性,改革开放后做生意挣了不少钱。原配妻子前些年病故,“不倒翁”没了约束,便经常圆他的美女梦,街坊邻居经常恭维他到了“古稀之年”还有那么旺盛的精力。他也常为“不倒翁”的称呼感到自豪。无独有偶,笔者在上海居住的地方原来是农村,随着城市的发展,这里成了市中心。有钱了,很多60多岁的、70多岁的,甚至拄着拐杖一歪一扭的老人也娶了年轻的外…  相似文献   

12.
周德兴 《养生月刊》2011,32(4):378-379
半园,深藏于苏州市内的白塔东路。鲜为人知的它与拙政园等名园相比,只是个"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者。然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凡园林应有的建筑设施大多有之。特别是以"半"构园的理念和设计,叹为观止矣。一幢楼房二层半,一条长廊顶盖半,一张八仙桌缩一半,一座亭子角缺半,一条小桥造一半(狭度)……,怎不让  相似文献   

13.
为了配合党的中医政策,我们中国京剧院二团在今年一月间开始演出了“神医华佗”。这个戏的剧情比较简单,演出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但我们很喜欢演这个戏。这是因为这位祖国的一代名医虽然已经去世一千八百余年了,但到今天仍然有很多地方值得向他学习。同时,通过演出,撫今追昔,很多地方有必要值得我们深思。和中医界的同志们相比,对于华佗的一切特别是他在医学上光辉的成就,我是知道得很少的。由于我扮演了这位古代大医学家,所以也愿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和一些感想。  相似文献   

14.
凡言“十剂”皆说出于北齐徐之才,此说首见于《本草纲目》以后各家本草如《本草备要》《本草从新》《要药分剂》以及各种医学史如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南京中医学院《祖国医学史讲义》等皆从此说。这两种说法,究竟谁对呢?笔者认为两说都有问题?这两个说法皆从《证类本草》中掌禹锡谨按徐之才药对孙思邈千金方陈藏器本草拾遣序例文定的,李时珍定十剂为徐之才所创,丹波元坚定十剂为陈藏器所创。按掌禹锡引徐、孙、陈三家资料是混合  相似文献   

15.
所谓“十剂”,即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等,原是药物(或方剂)功用的一种分类法。它自提出后,对后世本草及医书多有影响,代有沿用及增补发挥者。然其出处各家记载仍有混乱。一般关于“十剂”出典,主要依据《证类本草》所载《嘉祐本草》序例,而有徐之才创立说及陈藏器创立说两种观点。明代  相似文献   

16.
明清年间,在我国广泛流行一部深受国人喜爱的书籍叫《张公百忍全书》。书中记载的张公是唐朝人。他之所以能活一百多岁的高龄一生的经验只有一个“忍”字。他的一生充满忍让,遇事不躁、不盲目、不烦乱、不发愁。他能冷处理的问题尽  相似文献   

17.
<正> 十剂即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温等十剂。它是方剂分类法的一种。宋代掌禹锡《嘉祐本草、序例》云:“诸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此十种者是药之大体。”则《嘉祐本草》称“十剂”为“十种”,未讲是谁提出的。宋代寇宗奭《本草衍义》卷一序例上云:“陶隐居云:‘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此十种今详之:惟寒热二种,何独见遗?如寒可去热,大黄、朴硝之属是也。如热可去寒,附子、桂之属是也。今特补此二种,以尽厥旨。照寇氏的说法。十剂是陶隐居(即陶弘景)提出的。而寇氏并补充了寒、热二种。后来王好古作《汤液本草》时,在十剂之末,转录了寇氏的话。宋代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曾多次弓用十剂作为注解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古汉语基础知识,是学习医古文的理论基础。学习中医古文,没有古汉语的文字、词义、语法等基础知识,很难掌握古文的规律,因而也就很难提高阅读中医古文的能力。但是,倘若只有理论,而没有理论指导下的阅文实践,使理论束之高阁,亦不可能  相似文献   

19.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由审证求因到立法处方,有一套完整的规律。用药配方的法则有“七方十剂”,针灸的道理也与此相同,只是把药名改成穴名。下面先谈谈针灸的七方。一、大方大方的条件是取穴位多,用针粗,手法重。大方的适应症有:脑出血、风湿性关节  相似文献   

20.
养生专著《寿亲养老新书》中有一首北宋哲学家邵康节的“防病诀”,其中有这样两句“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细细品味。堪称防病益寿之秘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