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我院1990年以来收治的自发性脑脊液鼻漏6例,现报告如下。l 资料1.1 一般资料:男3例,女3例。年龄12-58岁,平均年龄39.7岁。所有病例均无外伤史。入院前脑脊液鼻漏持续1周至2个月。头痛者3例,视力视野改变者3例,嗅觉丧失者2例。1.2 影像学检查:X线颅骨平片检查4例,3例存在鞍区骨质改变。CT检查6例,发现鞍区占位2例,空蝶鞍1例,颅内积气3例。MR检查4例,发现鞍区占位2例,空蝶鞍2例,颅内积气2例。CT脑池造影检查4例,3例明确漏口部位,其中1例可见造影剂通过漏口;另1例未能明确…  相似文献   

2.
经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3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科自1996年2月至1999年12月共行翼点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3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21~62岁。病程0.6~4年。1.2临床表现以头痛、视力、视野改变及内分泌改变为主,占91.5%。其中闭经、泌乳8例,性功能减退5例,肢端肥大3例。视神经损害症状: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29例,单眼或双眼颞侧偏盲20例。所有病人术前均行内分泌检查,其中8例血清泌乳素(PRL)升高,4例肾上腺促皮质激素(ACTH)升高,4例生长激素(GH)…  相似文献   

3.
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8例,女13例;年龄15~70岁,平均45.7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3.2年。临床表现:头痛15例,呕吐9例,视力障碍9例,癫4例,嗅觉消失4例。21例术前均行CT及MRI检查(其中5例行MRA检查),5例行DSA检查。1.2肿瘤部位前颅窝底8例:嗅沟5例,鞍结节和鞍上3例;中颅窝底9例:蝶骨嵴内1/34例,中外1/33例;颅眶沟通2例;后颅窝4例:桥小脑角3例,天幕1例。肿瘤直径<3cm5例,3~5cm10例,>5cm6例。1.3手术入路视肿瘤位置选择不同手术入路:前颅底肿瘤…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4年3月至1997年3月共行顽固性癫痫外科手术250例次,其中40例为额叶性癫痫。男33例,女7例,入院时年龄5~60岁,平均17.12岁。发病年龄1~40岁,平均13.15岁。病程最短4年,最长35年,平均16.25年。入院前所有病人都...  相似文献   

5.
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35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男 16例 ,女 19例 ,年龄 2 0~ 6 4岁 ,平均 42 5岁 ,病程 2个月~ 5年 ,平均 2 5年。首发症状以头痛 ,视力视野及内分泌改变为主者 32例 (91% ) ,闭经泌乳 11例 ,性功能减退 5例 ,肢端肥大 4例。2 .辅助检查 :术前血泌乳素水平增高者 17例 ,生长激素水平增高者 3例。蝶鞍断层 18例 ,蝶鞍扩大及骨质改变 16例。CT检查均为鞍内及鞍上占位 ,其中行MRI检查者 7例 ,肿瘤最大直径为 4~ 6cm。3 .本组中采用HARDY法经口 -鼻蝶入路切除肿瘤 12例 ,单鼻孔经蝶直接入路切除肿瘤 2 3例。术中见鞍底骨质变薄或破…  相似文献   

6.
鞍内胶样囊肿一例刘卫平,易声禹,章翔患者女,36岁。因头昏、头痛、视物模糊6月余,于1994年3月4日入院。1993年9月始,出现头昏,头痛,有时伴有视物模糊。1994年3月在我院门诊CT检查示“鞍区占位病变,可疑为垂体腺瘤”。检查:左眼视力0.6,...  相似文献   

7.
我科于 1997年 12月至 1998年底 ,采用经额下入路切除鞍结节后缘的方法 ,手术切除鞍内肿瘤 10例 ,现总结如下。1 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4例 ,女 6例。年龄 17~ 60岁 ,平均 40 6岁。病程 1天至 2 2年。其中 ,生长激素 (GH)腺瘤 3例 ,催乳素 (PRL)腺瘤1例 ,无功能腺瘤 2例 ,混合性腺瘤 2例 ,颅咽管瘤 2例。1 2 影像学检查 :本组均行头颅CT检查 ,其中 4例加做MRI,均提示鞍内或鞍内向鞍上生长肿瘤 ,肿瘤直径 1~ 4cm ,1例有阻塞性脑积水 ,6例蝶鞍分层片有明显蝶鞍扩大 ,鞍结节角 <90°。1 3 手术方法 :选右额发际切口 ,作…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88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住脑脓肿病人44例,手术治疗39例,非手术治疗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l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3例,女11例,男女之比3:1,年龄1~65岁,其中1~18岁20例,19~40岁16例,41~65岁8例,平均26.7岁。1.2 临床表现3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颅内高压症状,头痛、恶心、呕吐。21例出现发热或发热史,意识障碍5例,肢体偏瘫8例,癫痫发作12例,共济失调8例,视力视野障碍4例,命名性失语2例,中耳炎病史12例。1.3 影像学检查 44例…  相似文献   

9.
妊娠可产生全身性变化,包括免疫系统及垂体腺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本文报导二例垂体功能低下,伴鞍上发展的鞍内肿块引起视交叉受压.此二例均与妊娠有关,且均诊断为垂体腺瘤而施行了手术,结果组织学检查证实为淋巴细胞性垂体腺炎.例一,女,33岁,妊娠8个月.因左颞上象限进行性视力减退4周就诊.视野检查双颞上四分之一盲,左颞较甚,神经系检查正常.催乳素6ng/ml(正常妊娠期高于200ng/ml).蝶鞍断层示朝蝶鞍扩大,鞍底显著变薄,鞍背疏松.CT显示一圆形鞍内包块向鞍上生长入鞍上池和三脑室下部.分娩后,视野稍改善,但多次测定血清催乳素及空腹皮质激素浓度仍低于正常.CT检查同前.双侧颈动脉及左侧椎动脉造影正常.甲状腺素、甲状腺素指数及促甲状腺激素检查均正常.经蝶窦垂体手术探查发现其内有一坚硬、灰白色肿块,冰冻切片不能作出诊  相似文献   

10.
100例血清泌乳激素升高并作了经蝶窦手术探查的病例,对其蝶鞍断层、气脑、和颈动脉造影表现进行了温习,并与手术结果对照.此100例中女性97例,年令14~63岁间,平均29岁.临床主要症状为闭经和溢乳,男性患者为阳萎和乳腺发育,有时可有溢乳.手术探查结果:96例为垂体腺瘤,其中53例为小于10毫米的小腺瘤:另4例病理证实为垂体腺增生.平片上蝶鞍测量72例正常,但断层上显示96例蝶鞍形状异常,最常见的改变为鞍底前部膨隆,骨壁变薄但完整,88例只凭断层摄影作出病变在鞍内的定位,与手术发现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1.
垂体腺瘤虽属良性肿瘤,但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后仍可复发。复发性垂体腺瘤多位于鞍区,而位于小脑桥脑角者罕见。最近,我们收治1例小脑桥脑角(CPA)复发性垂体腺瘤,现报道如下。1资料  患者,男性,12岁。2年前因“头痛3个月,伴右眼视力下降”于1996年11月入院。检查:左眼视力12,右眼01,四肢无阳性体征。内分泌功能检测正常。头颅MRI显示鞍区、鞍上和右侧海绵窦区45cm×25cm×25cm占位(图1A、B、C)。入院诊断为垂体腺瘤。即予经额开颅行鞍区肿瘤大部分切除术。病理报告:多…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6例,女12例,年龄20-60岁,平均38岁,病程8~4年;入院前治疗情况:口服药物3月~4年,平均8月;推拿按摩4周-6月,平均3月;病变部位L3-46例,L4-5例,L1-S118例。1.2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慢性腰腿痛病史,12例有外伤,22例推拿按摩后出现剧烈腰痛及下肢放射痛,伴有鞍区麻木或感觉减退以及下肢乏力,腰部活动受限。跛行步态20例,咳嗽均加重症状。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椎旁压痛,伴有放射性痛45例。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马鞍区感觉减退14例。肌…  相似文献   

13.
报道1979年4月至1995年2月经手术和(或)影像学证实的15例,部分空泡蝶鞍(PES)合并垂体腺瘤,占同期垂体腺瘤的1.6%,其中合并肢端肥大症6例,柯兴氏病5例,泌乳素腺瘤3例,无功能腺瘤合并自发性脑脊液鼻漏1例。本组14例经蝶窦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术后均达到治愈和缓解,无1例发生术后脑脊鼻漏。本文就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处理原则和手术技巧等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颅内肿瘤合并糖尿病者,临床处理有其特殊性,我科自1985年1月至1995年10月收治伴有糖尿病的颅内肿瘤患者52例,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33例,女19例,年龄41~72岁,平均56.5岁。脑胶质细胞瘤16例,脑膜瘤17例,垂体腺瘤7例,...  相似文献   

15.
经蝶入路手术涤纶片及ZT胶修复鞍底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神经外科李汉杰,冯春国,李志强,张义泉报道本组经蝶入路显微手术24例。垂体腺瘤22例,颅咽管瘤2例;男10例,女14例.年龄16~57岁。病程2个月~10年,平均2年。其中微脉瘤4例,大腺瘤18例...  相似文献   

16.
1对象与方法 我科2004年5月~2006年9月采用锁孔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45例,其中男11例,女34例:年龄24~58岁,平均38岁。病程5个月~3年。头痛36例,视力下降、视野缺损32例,闭经、泌乳或不育22例.肢端肥大面容改变2例,多饮、多尿3例,男性性功能减退4例。MRj示微腺瘤(〈1cm)7例,大腺瘤(1~4cm)38例。  相似文献   

17.
我院神经外科、耳鼻喉科于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对2 1例病人施行鼻内窥镜下垂体瘤切除术 ,疗效满意 ,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垂体肿瘤 2 1例 ,男 8例 ,女 13例 ,年龄 2 2~ 68岁 ,平均 5 4岁。其中泌乳素腺瘤 12例 ,生长激素腺瘤 4例 ,无功能腺瘤 5例。影像学检查 ,垂体微腺瘤 (直径小于 1cm) 12例 ,鞍内大腺瘤 3例。临床表现 :头痛 4例 ,伴视力减退及复视 4例 ,闭经泌乳者 10例 ,肢端肥大者 4例 ,全部病人术前术后均行内分泌学检查 ,对术前视力、视野障碍的病人 ,术后复查视力、视野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8.
翼点入路手术切除颅咽管瘤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探索手术根治颅咽管瘤的方法。临床资料与手术方法:23例颅咽管瘤病人年龄15~55岁。平均年龄34.08岁,以视力障碍起病12例,月经紊乱或闭经3例,头痛7例,性欲减退1例。MR检查肿瘤<2.0cm者2例,2.1~3cm者11例,3.1~4cm者5例,4.1~5cm者4例,>6cm1例。肿瘤位于鞍上者14例,进入三脑室内者7例,鞍上和鞍内者2例。肿瘤钙化者13例,无钙化者10例;囊性18例,完全实性5例。二次手术者3例,初次手术20例。全部病人均在全麻后行右翼点入路,术中根据肿瘤位置,可以从交叉前间隙,颈内动脉和视神经间隙及颈内动脉外侧间隙切除肿瘤。结果:除1例二次手术病人肿瘤近全切除外,22例肿瘤全切,术后1~6个月观察,术后参加日常工作者21例,生活需要照顾者1例,1例病人术后7天因误吸窒息死亡。结论:翼点入路是对鞍上和三脑室内各种类型的肿瘤手术切除的优选入路,绝大多数病人可达到肿瘤全切除及良好的愈后。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7岁,因头痛4年余,右眼视力下降半年,于1996年12月4日入院。检查:右眼视力明显下降,左眼视力正常。视野:双眼颞侧、上方、下方视野部分缺损。CT检查示:三脑室不均匀密度肿块,大小约50cm×30cm×35cm,CT值20~32Hu,双侧侧脑室扩大。头颅X线平片示:蝶鞍变深,呈类圆形,后床突骨质破坏,前床骨质略有吸收。诊断:三脑室内占位性病变。同月12日在全麻下行三脑室占位病变切除术。采用右侧翼点入路,见鞍隔完整,颈内动脉池、视交叉池、鞍上池、终板池未见肿瘤侵及。后经胼胝体前方…  相似文献   

20.
囊虫性脑内小脓肿4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囊虫性脑内小脓肿40例诊治分析廉辰,郑万忠,陈静歧,李雪松,王玉新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40例病例均经临床及CT确诊,符合文献[1]脑囊虫病诊断标准。2、一般资料:本组40例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35岁,其中4~14岁者30例,小儿占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