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白瑞琴 《实用医技杂志》2014,(11):1250-1251
<正>一氧化碳(CO)吸入体内后,85%与血液中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40倍。吸入较低浓度一氧化碳即可产生大量的COHb。COHb不能携带氧,且不易解离,是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浓度的1/3 600。组织缺氧程度与血液COHb密切相关,而血液中COHb百分比与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和接触时间有关[1]。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脑细胞对缺氧最敏感,发生损伤最早、最明显,因而可引  相似文献   

2.
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嗅、无味的气体,经呼吸道吸收。吸入的CO通过肺泡进入血液,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空气中CO分压越高,HbCO浓度也越高。吸收后的CO绝大部分以不变的形式由呼吸道排出。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碳中毒时,吸入肺泡中的一氧化碳通过肺毛细血管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迅速结合,形成不易离解的碳氧血红蛋白,从而使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受阻及对氧的运输发生障碍,体内缺氧,造成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的多脏器功能损害.近年来,我们采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梁爱群 《右江医学》2001,29(2):F004-F004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气体 ,经呼吸道吸入人体后 ,通过肺泡吸收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稳定碳氧血红蛋白 ,随血流分布于全身。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要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 2 0 0~ 30 0倍 ,而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却比氧合血红蛋白慢 3.6 0 0倍 ,因而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 ,导致重要器官与组织缺氧( 1) 。一氧化碳吸入量愈大 ,中毒则愈深 ,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轻、中、重三型。一氧化碳中毒发病急骤 ,病情变化快 ,如抢救不及时或护理不当将严重影响预后。我院 1990~ 2 0 0 0年共收治 2 2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 ,现…  相似文献   

5.
鲍俊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2,(36):4917-4918
一氧化碳中毒是我国北方冬春季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气体,吸入人体后,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不仅可以降低血液携带氧的能力,而且还会抑制、延缓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和释放。心脏和大脑是与人的生命最密切的组织和器官,对机体供氧不足的反应特别敏感。因此,  相似文献   

6.
黄雁英 《右江医学》1996,24(4):199-200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及护理平果铝业公司职工医院(531400)黄雁英一氧化碳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一经呼吸道后,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其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要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00~300倍,这样,血红蛋白即失去携氧能...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的气体,其最常见的原因足生活用煤气外泄或用煤炉取暖时空气不流通.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后,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较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50~ 300倍,且解离速度为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l/3600,因而可使组织缺氧,使氧离曲线左移.组织缺氧加重,中枢神经首先受累,严重者出现脑水肿、继发性脑血管病变、缺氧性脑病及形成后遗症或迟发性脑病、心肌损害和各类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8.
5例一氧化碳中毒的中医辅治任宇光(滇西纺织印染厂职工医院大理671000)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中医治疗,叶天士,温病理论一氧化碳经肺泡入血液,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减少了能与氧气结合的血红蛋白,而致组织缺氧。其证状,轻者头晕、头痛、...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洁霞 《华夏医学》2005,18(5):747-748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又称煤气中毒,是由于人体短期内吸入过量一氧化碳而导致全身组织缺氧,最终发生肺水肿和中毒性脑病而危及生命。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对呼吸道无刺激的窒息性气体,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凡含有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都会产生一氧化碳,如防护不周或通风不良时易导致吸入过量一氧化碳而发生中毒,如家庭用煤炉、煤气、热水器产生的一氧化碳及煤气泄漏等是生活中中毒最常见的原因。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透过肺细胞迅速弥散入血,一氧化碳无蓄积作用,多以原形从肺呼出,在体内则被氧化为二氧化碳,进入血液中的一氧化碳约90%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分子中的卟啉Ⅸ的亚铁复合物发生紧密而可逆的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使之失去携氧功能,最终导致低氧血症。其临床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危重,需及时救治与护理。  相似文献   

10.
环境因素与心脏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其中一氧化碳已被明确地认为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环境性危险因素。一氧化碳为一著名的毒性气体,由来已久。人体随空气吸入一氧化碳后,通过肺泡进入血循环,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血液外的其它某些含铁蛋白质(如肌红蛋白、二价铁的细  相似文献   

11.
杜云霞  童延涛 《黑龙江医学》2002,26(10):808-808
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机制是引起组织缺氧 ,因此 ,当一氧化碳中毒时 ,体内血管吻合支少而代谢旺盛的器官 ,如脑和心最易遭受损害。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表现与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饱和度有密切关系。本文现将急性CO中毒的抢救体会总结如下。1 迅速脱离中毒现场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 ,并注意保暖 ,卧床休息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 ,应进行人工呼吸或用呼吸器维持呼吸。必要时行气管切开。2 迅速纠正缺氧吸入氧气可加速碳氧血红蛋白解离。吸入新鲜空气时 ,一氧化碳排出期约需 4h ,吸入纯氧时可缩短至 80min;吸入 3个大气压纯…  相似文献   

12.
煤气中毒又称一氧化碳中毒.煤或任何含碳的物质在燃烧不完全时,都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气体无色、无味,对呼吸道无刺激性.人在不知不觉中吸入一氧化碳气体后,与血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了携带氧的能力,造成机体缺氧,从而出现各种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13.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OP),是急诊内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是急性中毒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在我国职业和非职业危害中,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前位。一氧化碳(CO)是一种元色、无臭、无刺激性的窒息性气体,不知不觉中人们吸入后造成急性中毒。CO吸入人体后85%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造成神经系统、心脏、肾脏、肝脏、骨骼肌等重要脏器损伤,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为不可逆改变。现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煤气中毒又称一氧化碳中毒。煤或任何含碳物质在燃烧不完全时,都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气体无色、无味,对呼吸道无刺激性。人在不知不觉中吸入一氧化碳气体后,与血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了携带氧气的能力,造成机体缺氧,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气体,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即可产生CO,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CO或浓度虽低工作量吸入时间较长,均可造成急性CO中毒,又称煤气中毒。CO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并与血红蛋白生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后者使血红蛋白丧携氧能力,阻碍氧的传递与释放,导致低氧血症,引起缉织缺氧。急性CO中毒是临床常见的重症之一,也是全球范围内意外中毒造成死亡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煤气中毒也叫一氧化碳(CO)中毒,主要是指在生产和生活的环境中,由于含碳的物质燃烧不完全或煤气泄漏而使人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所引起的中毒。煤气中毒时病人最初的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此时患者常挣扎着下床开门、开窗,但一般仅有少数人能打开门窗,大部分人会迅速发生抽搐、昏迷,两颊、前胸的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如救治不及时,可很快会因呼吸抑制而死亡。煤气中毒依其吸入空气中所含一氧化碳的浓度、中毒时间的长短,常分为三型:轻型:中毒时间短,此时中毒者的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占10%~20%。中毒者表现为头痛、眩晕、…  相似文献   

17.
一氧化碳有毒气体被人体吸收后,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使其失去携氧能力而造成低氧血症,抑制组织的呼吸过程,从而引起一系列缺氧症状,从1995~1998年8月,我们用自体光量子疗法治疗5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该方法的护理操作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6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10例,年龄20~58岁,均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四肢肌张力增强,阵发性惊厥,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含量增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纳洛酮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法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2周后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的调节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11月到2016年11月间的8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人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纳洛酮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高压氧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天,最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2.5%(P<0.05);实验组2周后碳氧血红浓度范围在0~10%的总概率为8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纳洛酮联合高压氧综合疗法有着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人体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含量是诊断一氧化碳中毒的重要指标之一.测定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HbCO)的含量,可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提供可靠的诊断证据,也可作为接触一氧化碳的生物监测指标.应用氢氧化钠法可较方便地测定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含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人体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含量是诊断一氧化碳中毒的重要指标之一.测定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HbCO)的含量,可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提供可靠的诊断证据,也可作为接触一氧化碳的生物监测指标.应用氢氧化钠法可较方便地测定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含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