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ST2)与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nI)对急诊胸痛患者的短期预后影响。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东台人民医院急诊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46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25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21例],非ACS组74例。检测患者急性胸痛24 h内血浆sST2、hs-cTnI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sST2、hs-cTnI水平与患者30 d随访期内病死率的关系。结果入院24 h,ACS组患者血清sST2、hs-cTnI均明显高于非ACS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ST2、hs-cTnI、体质量指数(BMI)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评分对患者预后有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ST2、TIMI评分均为评估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与hs-cTnI比较,sST2评估急性胸痛患者短期预后的灵敏度更高,可单独作为早期评估心血管不良事件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水平,探讨其在AC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2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18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及28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11例健康者的血浆PRA、AngⅡ、Ald浓度,记录4周内所有患者的病情转归情况。结果:UA、NSTEMI、STEMI三组PRA、AngⅡ、Ald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组间相互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水平与ACS的发生发展有关,并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浆中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lIP)及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28例,稳定性心绞痛31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93例,其中ACS组再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30例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31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组32例,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其hs-CRP及脑钠肽浓度。结果ACS患者血浆hs-CRP、BNP浓度明显升高,心肌梗死患者又显著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hs-ClIP、BNP浓度检测可为急性冠脉综合症诊断及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搜集本院2009年1~8月116例因ACS入院并行急诊PCI术的患者资料,根据入院24 h首次RDW中位数(12.8%)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RDW≥12.8%和RDW<12.8%组,观察其住院期间及出院1年内发生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差别.结果 共纳入符合条件ACS患者116例,在校正血红蛋白含量(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影响后,RDW升高仍是行急诊PCI术的ACS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1年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结论 RDW值对行急诊PCI术的ACS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RDW较高患者,其住院期间及出院1年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UA危险评分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NSTEMI行PCI的患者3 218例,随访3 126例(97.1%),失访92例(2.9%)。根据UA危险评分将患者分为高危组(8~10分)508例(15.8%),中危组(4~6分)1 685例(52.3%),低危组(0~2分)933例(29.0%)。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并行PCI,记录患者出院后30 d与1年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情况,分析不同组间预后与UA危险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UA危险评分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出院后30 d的MACCE发生率分别为4.6%(23/508)、1.2%(20/1 685)、0.3%(3/933),1年的MACCE发生率分别为8.6%(43/508)、3.8%(64/1 685)、1.9%(18/933),高危组MACCE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危组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危险评分对NSTEMI患者PCI预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梗(AMI)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AMI患者86例,根据行PCI情况分PCI组、非PCI组,所有入选患者分别于入院即刻、入院第24小时、入院第48小时、入院第5天、入院第14天、入院第28天采集静脉全血测定血浆BNP-32浓度,分析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 两组间比较,入院即刻血浆BNP水平无显著差异;入院第24小时、入院第48小时、入院第5天、入院第14天、入院第28天PCI组血浆BNP水平显著低于非PCI组,非PCI组分别于入院24小时和入院第5天血浆BNP水平出现两次高峰。结论 研究证明再灌注治疗可明显降低AMI患者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7.
陆宏  陶杰  李家宇 《介入放射学杂志》2020,29(11):1075-1079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微小核糖核酸(miR)-375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206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ACS患者血浆miR-375水平,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结果 PCI术后预后不良组血浆miR-375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miR-375组平均生存时间高于高miR-375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CS家族史和miR-375是AC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结果显示,血浆miR-375水平与ACS预后明显相关(P<0.001),且呈线性关系(非线性检验,P=0.127)。与miR-375=2.62比较,患者miR-375>2.62时,预后不良风险增加。 结论 ACS患者PCI术后血浆miR-375水平降低。PCI术后血浆miR-375水平升高与ACS预后不良有关,是ACS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刘庆 《武警医学》2016,27(10):990-993
 目的 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入院血浆尿酸(uric acid ,UA)水平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400例行急诊PCI的AMI患者按血浆UA水平的75%分位数分为高UA组和低UA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和超声检查资料、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MACE)的差异。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对近期预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应用Kaplan-Meier 法分析血浆UA水平对该类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400例中有101例在住院期间发生MACE,占25.25%;其中高UA组44例,占44.0%;低UA组57例,占19.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A>395 μmol/L、Killip分级>1、多支病变(≥两支冠状动脉病变)和LVEF<50%是AMI患者急诊PCI术后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AMI患者入院血浆UA水平与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独立相关,提示高UA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比剂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CIN)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5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IEMI患者80例进行观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低渗对比剂行PCI术,观察组则实施等渗对比剂行PCI术。之后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肌酐的水平、CIN的发生情况、CIN的影响因素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4h、术后48h及术后72h的血清肌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CIN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25%)(χ~2=4.501,P0.05)。发生CIN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比例及对比剂使用量上显著高于未发生CIN组,但是在入院血红蛋白水平上却显著低于未发生CIN组(P0.05)。入院血红蛋白、慢性肾功能不全及对比剂使用剂量是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影响因素。在PCI术后30天,两组患者在终点事件的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低渗对比剂,等渗对比剂有利于降低行PCI对STEMI患者CIN的发生率且肾功能安全更高;入院血红蛋白、慢性肾功能不全及对比剂使用剂量是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间延迟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6年9月确诊STEMI且行急诊PCI的患者153例,根据症状发生至第1次球囊扩张间隔时间分为2组:A组112例,6h内;B组41例,6~12h。记录PCI后ST段回落>70%的梗死相关导联数,住院期和1年随访的左室射血分数、心脏主要不良事件。结果A组PCI后ST段回落>70%的梗死相关导联数显著高于B组(P<0.05),与B组比较,A组随访期间左室射血分数增高,心脏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STEMI后6h内行直接PCI能改善心肌灌注、促进左室功能恢复,显著降低总心脏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牟英  罗彩东  刘云兵 《西南军医》2012,14(5):708-711
目的观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PCI围手术期炎症反应和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心内科2011年10月-2012年4月收治的ACS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强化治疗组65例于PCI术前2小时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口服,术后1个月内继续强化他汀治疗40mg/d,1个月后改为维持剂量20mg/d。标准治疗组65例PCI术前及术后均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晚饭后顿服。随访30天,所有患者于PCI术前、术后24小时测定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PCI术前及术后1、7、30天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谷丙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水平,PCI术前及术后7、30天测定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30天内心脏不良事件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PCI术后24小时两组患者cTnI、CK-MB水平均较术前有明显增高(P〈0.05),但强化治疗组CK-MB、cTnI水平低于标准治疗组(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血中CRP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强化治疗组血中CRP水平下降至术前水平(P〉0.05),标准治疗组中虽下降,但仍高于术前水平(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天强化治疗组患者血中CRP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而标准治疗组CRP水平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血脂无明显差异,用药后血脂均有所下降,且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0天,两组患者均无1例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15%、4.62%,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减少ACS患者PCI围手术期炎症反应和心肌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9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瑞舒伐他汀治疗组(瑞舒伐他汀10mg/d,n=51)和对照组(n=49),分别于药物治疗前、药物治疗后1周及术后12h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结果 药物治疗后1周,瑞舒伐他汀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血清PAPP-A和hs-CRP浓度明显降低(P〈0.01); ACS患者行PCI术后血清PAPP-A和hs-CRP浓度较术前升高;瑞舒伐他汀治疗组PCI术后患者血清PAPP-A和hs-CRP浓度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PAPP-A和hs-CRP浓度;冠状动脉介入术增加血清PAPP-A和hs-CRP浓度;瑞舒伐他汀可降低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患者血清PAPP-A和hs-CRP浓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0-02~2011-08间入院,诊断为急性STEMI直接PCI患者共36例,术中术后均使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作为研究组。以2009-02~2010-01入院,诊断为急性STEMI并接受直接PCI的患者共48例,未使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即刻靶血管血流TIME分级情况心电ST段回落情况和严重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以及术后1周的射血分数。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血流TIME3级明显增加,ST段完全回落比例增加,术后心功能改善,术后严重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减少。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中,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能有效降低血栓负荷,增加心肌的有效灌注,而且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160例住院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稳定型心绞痛(SA)及对照组(C),检测各组血清HGF水平。随访ACS患者5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ACS患者早期血清HGF水平明显升高,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者血清HGF水平与未发生者有显著差异。结论:血清HGF浓度对ACS的早期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已服用阿托伐他汀的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12h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ACS择期PCI术患者90例,分术前12h未强化治疗(组1)、强化40mg(组2)和80mg(组3),测定术前、术后肌酸激酶MB(CK-MB),肌钙蛋白I(cTnI)等。结果术后组1、组2cTnI与CK-MB较术前增高,而组3无明显升高,且术后12h较组1、组2显著下降。结论服用阿托伐他汀3天以上的ACS患者择期PCI术前12h强化阿托伐他汀(80mg)有进一步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 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 PCI)前给予80 mg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术后心肌血流灌注及血清 sCD40L的影响。方法对拟行急诊PCI的STEMI(<12 h)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 A组术前阿托伐他汀80 mg,术后40 mg/晚,1个月后改为20 mg/晚;B组术前未给予阿托伐他汀,术后40 mg/晚,1个月后改为20 mg/晚;C组术前未给予阿托伐他汀,术后20 mg/晚。观察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校正TIMI血流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以及各组术前、术后24 h、术后7 d及术后30 d血清sCD40L的水平变化;同时记录用药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术后cTFC比较,A组(25.44±12.07)显著小于B组(30.98±12.09)、C组(33.49±1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间TIMI3级血流比例依次为91.7%(44/48)、88.4%(38/43)、86.7%(39/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诊PCI术后24 h及7 d,A组血清sCD40L水平[(16.18±4.52)ng/ml,(3.92±1.44)ng/ml]低于B组[(18.25±5.02)ng/ml,(4.63±1.68)ng/ml]及C组[(18.66±4.17)ng/ml,(4.68±1.5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 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组用药期间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STEMI患者急诊PCI术前给予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术后心肌血流灌注及炎性反应程度,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 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揭示血管炎性反应在AC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ACS患者作为病变组,其中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2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1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27例;对照组为慢性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组40例,应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CRP、MMP-9水平,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 ACS组血浆CRP水平测定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血浆CRP水平测定结果高于U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血浆CRP水平高低与ACS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ACS组血浆MMP-9测定结果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MMP-9水平测定结果高于U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MMP-9水平高低与ACS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管炎性反应在ACS发病机制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可为ACS的临床干预及病情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研究人群分为ACS组与正常对照组。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用含rhGM-CSF和rhIL-4的完全培养液培养7 d,使其分化为DC后加入CRP孵育。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CD80、CD86的表达;混合淋巴反应检测DC对T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混合淋巴反应上清液中IL-4、IFN-γ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CS组DC表面CD80、CD86的表达明显增高,对T淋巴细胞刺激的能力增强;致炎细胞因子IL-4、IFN-γ分泌增多;且IL-4/IFN-γ比值降低。结论:ACS时CRP可明显促进DC的分化成熟,刺激的免疫类型以细胞免疫为主,即产生免疫偏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