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莉自拟哮平汤配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哮喘验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哮喘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正如《证因脉治》所说:“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证作矣”,又如《证治汇补》中提到:“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由于小儿脏腑娇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科常见疾病,属中医“哮病”范畴。古代文献多认为本病的核心病机为宿痰伏肺。何明教授在临床中发现,痰饮伏肺虽为哮病之“夙根”,但“风邪”和“脏腑虚损”是哮病重要的发病因素,更是难治性哮喘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据此总结出“三因”致哮的理论,提出了以“风、痰、虚”为核心的哮病辨证治疗新思路,在治疗重症、难治性哮喘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哮喘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正如《证因脉治》所说:“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证作矣”,又如《证治汇补》中提到:“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易寒易热故本病有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的特点。绵阳市名中医周莉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咳喘的临床治疗工作,医理精深,尤对小儿哮一证独具卓见。自拟哮平汤配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哮喘疗效显著,笔者有幸师从于周师,获益匪浅。1 病案举例案1…  相似文献   

4.
刘建秋教授运用疏风肃肺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证属中医风盛挛急夹痰热证,刘师认为,本病主要以风邪为患,痰郁成哮,痰饮内伏,风邪引触,痰气交结,阻塞气道而致,而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性证素主要为"痰""热",故临床上以"风盛挛急夹痰热证"较为常见,本方药由刘师针对相应症状、药物配伍特点以及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而得,以达疏风肃肺、解痉化痰之效,以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相似文献   

5.
哮喘是一种以发作性哮鸣气促、呼气延长为特征的常见肺部疾患。古今医家治疗哮喘多按发作期与缓解期两期分治 ,笔者临证体会 ,无论发作期还是缓解期 ,哮喘之治疗总以治痰、治气、治瘀、治虚为要 ,现分而述之。1 治痰哮喘的病因病机纷繁复杂 ,而“痰饮”的产生、变化在哮喘的发  相似文献   

6.
袁梅玲 《微创医学》2005,24(5):782-783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医学正传·哮喘>说:"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哮必兼喘,喘末必兼哮.中医学认为哮喘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肾乏虚,肺有痰积,内积乏痰常因外邪、疲劳、遗传、饮食失宜、体质、精神刺激、尤以气候变化等因素而诱发.<时方妙用>:哮喘之病寒邪伏于肺前,痰窠结于肺膜,内处相应,一遇风寒暑湿燥火之伤即发,伤酒食亦发,动怒动气亦发,劳役房劳亦发,并表现为反复发作.根据证候表现以分为发作期(寒哮、热哮)、缓解期(肺虚、脾虚、肾虚).  相似文献   

7.
哮喘以呼吸急促,喉间有哮呜声为主证,其发病机理,多由痰气交阻,闭塞气道,肺失肃降之权所致。《证治汇补》说:“哮为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而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阻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喘。”《诸病源候论》说:“肺主于气,邪乘于肺,肺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气上喘逆,鸣息不通”。由上所引,可知本病的病位在肺,病机主要为痰阻气道,闭塞不通,所以喉间痰鸣,气逆胸闷。其与喘证的区别,喘但气促而无喉间痰呜,哮则既喘促又有痰呜。朱丹溪谓:哮喘“专主于痰”  相似文献   

8.
"哮"喘"本系两证,但因"哮"必兼"喘",故一般通称哮喘.其病机在于痰阻气道,肺失清肃.《证治汇补·哮病》载;"哮为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遭,搏击有声,发为哮病."其症以邪实为主.我们采用拔罐法治疗15例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中医病因病机和辨证分型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有关哮喘病因病机和辨证分型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哮喘的病因病机,主要包括痰饮伏肺、风盛痰阻、气郁气逆、脏腑虚衰,重点阐述了“夙根”学说的发展;近年来哮喘的辨证分型研究借用了包括影像学、实验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等现代医学的手段,对冷哮、热哮、虚哮及其他证型进行了量化和客观化的研究,以期为哮喘的实验研究和哮喘的诊治及提高其临床疗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通过梳理历代医家著作中有关哮病的论述,深入研究哮病病名、因机、证治理论框架,总结其内在发展规律。在病名方面,哮病有“喘呼”“喘鸣”“喘喝”“呷嗽”等之称,命名与症状、病因、病性密切相关;因机包括外邪袭肺、肺失宣降,饮食不当、痰浊内生,情志失调、气机不畅,痰伏于内、壅阻气道,体虚病后、脏气虚弱;证治包括解表宣肺、化痰平喘,涤痰利窍、降气平喘,扶正治本、益气固脱。  相似文献   

11.
中医对哮喘的认识由来已久。《素问·太阳阳明将及阴阳别论》中所述“瑞呼”、“喘鸣”诸证均似哮喘之症状。汉张仲景《金鹰要略》中有“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唐宋已明确本证病因属瘫和化痰治疗的重要性.来《普济本事方》根据哮和嗽的特点,称之为哮嗽。哮喘作为病名,首见于元《丹溪心法》,叙述本症“摔感风寒与曾伤盐酸汤水”及其反复发作的特性,并指明饮食护理及预防方法。明万全拗科发挥》喘嗽条下,不但记载其复发性,且认为系“宿疾”。三小儿哮喘的辩证论治哮以声言,或名为吼,气为痰阻,呼吸有声,喉若曳锯…  相似文献   

12.
儿童哮喘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柳静 《中国全科医学》2002,5(12):952-954
哮喘是一种以发作性的哮鸣气促 ,呼气延长 ,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疾患。关于哮喘的论述在《内经》中已有记载 ,《素问·通平虚实论》中提出“乳子中风热 ,喘鸣肩息者。”《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的“咳而上气 ,喉中水鸡声”的论述。以哮喘作为病名 ,首见于金元时代的朱丹溪 ,他对哮喘反复发作的特点及其诱因、饮食、护理、预防方法等有比较详细的认识 ,后世医家如钱乙、万全等均对小儿哮喘有专门论述。1 中医的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哮喘的病因主要有外因和内因两大方面 ,根据儿童哮喘临床发病特点 ,外因主要是感受风寒或风热之邪 ,…  相似文献   

13.
哮病是指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病,属于痰饮证的“伏饮”范畴。中医药对哮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积累,早在元代朱丹溪就针对哮病的治疗提出了“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哮病缓解期治疗的目标是减少发作或不发作,《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强调了抑制和逆转炎症反应的重要性,这是由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仍存在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  相似文献   

14.
"哮"喘"本系两证,但因"哮"必兼"喘",故一般通称哮喘.其病机在于痰阻气道,肺失清肃.《证治汇补·哮病》载:"哮为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其症以邪实为主.我们采用拔罐法治疗15例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疗效观察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金匮》所论肺胀,亦即咳嗽上气。《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肺病者,喘咳逆气”,丹波元简谓:“肺胀即后世呷嗽哮嗽之属”,《金匮》亦明确指出:“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咳嗽上气言其症状,肺胀言其病机。多因痰饮伏肺所致,易因外邪袭肺诱发。肺胀的治疗,《金匮》投以射干麻黄汤等六方,诸方或表里兼治,或寒温并施,或攻补同用,或宣收结合,其配伍重点突出,法度严谨,颇具特色。述要如下。一、表里同治治里为主痰饮伏肺为肺胀之根本原因。因肺主皮毛,主司卫表,若邪伤肺气,卫虚肌疏,则极易感受外邪。内外合邪,碍其宣通,肺气胀满,则为寒热、喘咳、胸满等表里并见之肺胀证。风寒外束,水饮内留,单解表则饮停  相似文献   

16.
从病名、病因病机、证候3个方面对哮喘病的源流进行考证。哮喘之发,有内外二因、虚实两端。内因五脏虚损,而以肺肾两虚为最,痰热胶固,亦属病根;外因六淫侵袭,而以风寒、风热为主。接触过敏物质,为常见诱因。邪气滞肺为实,肺肾不足为虚。内外相因,哮喘发作。在临床治疗哮喘时,必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喘病证候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为喘病的证候分布规律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前期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现代期刊肺病数据库》,采用计算机检索方法,建立相应数据库,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进行频次、频数的统计描述。结果:喘病的病性证素有13种,主要以痰、热、气虚、寒和风为主,其累计构成比为77.00%;病位证素以肺和肾为主,其累计构成比为79.47%。病性证素组合形式以单一病性证素和二病性证素组合为主,其构成比依次为64.48%、31.42%。病性证素与病位证素组合中,单一病性证素以气虚、痰、阳虚、热为主,作用病位在肺、肾或肺肾。二病性证素以痰热、风寒、风热、痰饮为主,作用病位主要为肺。结论:喘病单一病性证素以气虚、痰、阳虚、热为主,二病性证素以痰热、风寒、风热、痰饮为主,病位在肺、肾或肺肾而以肺为主。  相似文献   

18.
论脾虚为支气管哮喘之“宿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为常见慢性病,是以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为主的细胞反应和炎性介质作用的慢性气道炎症。属于中医“哮证”、“喘证”范畴。多因感受外邪或饮食情志等失调,引动内伏于肺的痰饮,痰气阻塞,使肺气不得宣降,以突然出现呼吸喘促,喉间哮呜有声为主要表现的肺系发作性疾病。多数病人长期不愈,反复发作,影响健康,妨碍工作,甚至累及终身。  相似文献   

19.
一、何谓痰饮病? 答:痰饮病,古代又称淡伙或澹饮,是以病因和证候命名的。多因肺、脾、肾三脏及三焦功能失常,水液不得正常输布,停留于体腔、四肢、经络等处,影响脏腑、器官功能一类疾病。痰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痰饮是诸饮的总称。狭义痰饮是指饮邪停聚于胃肠的痰饮病,是四饮中的一种。 二、试述痰、饮、水三者的异同。 答:《景岳全书·痰饮》说:“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盖饮为水液之属,……此皆水谷之余停积不行,是即所谓饮也,若痰不同于饮者,饮清初而痰稠浊。”《活人书》  相似文献   

20.
张心莲 《基层医学论坛》2012,(31):4177-4177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性疾患,以喉间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为特征。《痰饮咳嗽病篇》以病理角度,将其归属于"痰饮病"范畴,称为伏饮证。《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中"上气"即指喘息不能平卧的证候,其中包括"喉中作水鸡声"的哮证和"咳而上气"肺胀等病并列方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