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探讨提高头针治疗脑血栓偏瘫冶效的针刺及取穴方法。造反经过常用头针疗法治疗一段时间后不再进步的脑血栓瘫患101例,随机分治疗组51例,采用毫针直刺头针刺激区上及其人附近的疼痛敏感片对骨膜表面后行单向捻转滞针手法治疗;对照组50例,用常用头针疗法加体针治疗。经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2.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8%,P〈0.05。从结果表明治疗组的针刺及取穴方法可以进一步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头针百会透太阳联合阳明经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方法将9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3组。头针组30例予头针百会透太阳针法治疗;头针联合体针组(以下简称体针组)30例予头针联合体针治疗,头针疗法同头针组,体穴取穴以患侧阳明经穴为主,上肢取肩髃、曲池、外关及合谷,下肢取梁丘、足三里、阳陵泉、解溪、昆仑、内庭及太冲,均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头针联合埋线组(以下简称埋线组)30例予头针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头针疗法同头针组,穴位埋线治疗取穴同体针组。3组均治疗2个月后统计疗效。比较3组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偏瘫分期变化情况,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对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并采用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障碍分期标准对患者偏瘫状况进行分期评价。结果埋线组总有效率93.3%,体针组总有效率86.7%,头针组总有效率73.3%,埋线组疗效优于体针组和头针组(P0.05);3组治疗1、2个月后FMA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且埋线组治疗1、2个月后FMA评分均高于体针组和头针组治疗后同期水平(P0.05);埋线组治疗1、2个月后Brunnstrom偏瘫分期改善情况均优于体针组和头针组(P0.05)。结论头针百会透太阳联合阳明经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偏瘫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针刺结合功能锻炼治疗早期中风偏瘫4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宏斌  李菊艳 《陕西中医》2008,29(2):212-213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早期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6例,头针取穴运动区、感觉区以病变对侧区域为主,体针取肩髃、曲池、外关等穴,并配合功能锻炼;对照组45例仅进行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1%。提示:针刺可提高高级中枢对随意运动的指挥力、控制力;而运动疗法可提高肌力,恢复期防止肌力过度痉挛。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疗效。方法 :选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中风后偏瘫 13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93例 ,对照组 4 3例。治疗组予针药结合治疗 ,对照组仅用针刺治疗。均治疗 2 8天。结果 :治疗组治愈 2 9例 ,好转 5 4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 89.2 5 % (95 % CI=82 .95 %~ 95 .5 5 % ) ;对照组治愈 5例 ,好转 18例 ,无效 2 0例 ,总有效率为 5 3.4 9%(95 % CI=38.5 8%~ 6 8.4 5 % )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差异显著 (u=3.95 0 4 ,P<0 .0 0 0 1) ;在改善头晕、肢体麻木方面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养阴通脉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优于单用针刺疗法 ,其收益为 OR=0 .14 (95 % CI=0 .0 6~ 0 .34) ,NNT=3(95 % CI=1.97~ 4 .81)  相似文献   

5.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性。方法  98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6 0例(针刺结合穴位注射 ) ,对照组 38例 (针刺疗法 ) ,并进行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6 .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4 .2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 P<0 .0 5 )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差异 ( P<0 .0 1) ,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 P<0 .0 5 )。结论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银质针经筋理论针刺法加胸椎整复治疗肩背肌筋膜炎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44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采用银质针经筋理论针刺法加胸椎整复疗法对肩背肌筋膜炎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和循经取穴针刺治疗,治疗后常规推拿治疗,配合电脑中频治疗。两组均隔天1次,5次(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6例,总有效率达到93.2%;对照组痊愈12例,总有效率72.7%。结论:银质针经筋理论针刺法加胸椎整复治疗肩背肌筋膜炎疗效明显优于采用局部和循经取穴针刺治疗配合常规推拿及电脑中频的治疗效果,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头皮针抽提法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血栓形成偏瘫恢复期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脑血栓形成偏瘫恢复期患者以随机单盲对照法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头皮针抽提法合运动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下肢运动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2%,对照组为75.4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runnstrom评分、Fugl-Meyer独立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FCA综合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针抽提法配合运动疗法对脑血栓形成偏瘫恢复期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临床应用焦氏头针配合选择性取穴及偏瘫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48例,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焦氏头针,在健侧头部运动区、感觉区行手法治疗,隔日一次。同时视患者具体症状表现,加取其它穴位针刺治疗。在体针治疗方面分为三期进行治疗,Ⅰ期以传统针刺取穴,Ⅱ期在患者肌张力降低的肌群部位取穴,用常规刺法,Ⅲ期取穴方法同Ⅰ期。以1个月为1个疗程,间隔1周后再继续下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48例患者中治愈32例,占66.70%;有效13例,占27.10%;无效3例,占6.20%;总有效率93.80%。结论:头针、体针、偏瘫康复疗法三者有机结合比单纯的针刺或偏瘫康复治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9.
头针为主治疗中风偏瘫10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偏瘫 10 5例 ,并与单用体针治疗的 10 2例作对比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2 .4 % ,对照组总有效为 76 .4 % ,两组比较 ,P <0 .0 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平衡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的效果。方法:确诊的60例落枕门诊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平衡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3次。观察疗效及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结果:平衡针组8例治愈,21例好转,1例未愈,总有效率96.7%;常规针刺组1例治愈,25例好转,4例未愈,总有效率8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平衡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比常规针刺有更好的疗效,取穴精简、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1.
针刺治疗脑卒中痉挛性运动障碍配穴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海英  于潇 《中国针灸》2007,27(10):735-737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最佳配穴方法。方法:将96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普通针刺组(对照组)与平衡阴阳针刺组(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普通针刺组按传统取穴方法,主要是阳经取穴,取肩髃、曲池、手三里等;平衡阴阳针刺组根据阴缓阳急的中医理论及偏瘫患者伸屈肌肌张力不平衡的特点,采用阴阳经配穴,取极泉、尺泽、少海等。2组治疗前后分别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修改的Ashworth、日常生活能力(ADL-Barthel指数)及脑卒中脑功能障碍评价表(SIAS)评定。结果:针刺有明显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痉挛性运动障碍的作用,可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6.56±7.97,ADL-Barthel指数为57.20±12.80,对照组为21.62±7.17、30.66±11.34,2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针刺能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痉挛性运动障碍,可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但不同配穴组方存在差别,临床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刺优选法结合标准分期与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优选法治疗中风偏瘫标准分期的康复疗效。方法:在统一诊断标准以及入选标准的前提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对照组(B组)和康复组(C组)。采用修订的Brunnstrom分级、简化Fugl-Meyer评价法、Barthel氏ADL指数分别评定肢体功能恢复程度、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观察两组针刺方法和康复训练对中风病偏瘫患者的疗效评价结果。结果:治疗组对偏瘫肢体功能的改善、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优选法结合标准分期法在改善偏瘫肢体功能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项丛刺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影响,探讨项丛刺疗法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项丛刺组、对照组,项丛剌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取风池、天柱、完骨、廉泉、旁廉泉、金津、玉液.风池、天柱、完骨震颤进针,针向喉结,留针30 min,廉泉、旁廉泉针向舌根直刺2寸,金津、玉液点刺放血(3天1次).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结果:项丛刺组的总有效率达8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愈显率项丛刺组为70%,对照组为35%,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有显著差异,可见项丛刺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从BAEP变化看,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变化,经统计学处理,P<0.05,组间比较亦有显著差异.结论:项丛刺疗法可以调节脑梗塞BAEP,增加脑梗死病灶局部脑血流量,改善脑缺血状态,这也是项丛刺疗法治疗脑梗塞吞咽障碍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针刺配合穴位贴膜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穴位贴膜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 3组 ,针刺组 2 8例 ,穴位贴膜组 2 7例 ,综合治疗组 3 1例 ,分别应用针刺、穴位敷贴以及二者综合的方法同期用来治疗中风偏瘫。结果 各组疗法均能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与肌力。针刺组、穴位贴膜组和综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4.4%、71.0 %和 93 .9% ,其中综合治疗组优于其他二组 ,与穴位贴膜组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针刺治疗配合穴位贴膜治疗中风偏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穴位敷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电针,针刺得气后留针,接通电针仪,肩骼与手三里一组,环跳与阳陵泉一组,疏密波,频率为4/20Hz,以肌肉微颤为宜,30min/次,3次/周。治疗组35例敷贴,气海、大椎、命门,将药物贴于针刺后1h敷贴在相应穴位,连续敷贴〉4h,1次/d。电针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8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中医证候评分疗效、不艮反应。治疗1疗程(28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5例,显效25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治愈0例,显效5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1.4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评分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穴位敷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头皮针抽提法提高脑血栓偏瘫患者肌力12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者患肢功能的恢复提供质量可控、疗效确切的新疗法.方法:将180例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B组(头皮针抽提法组)和A组(头皮针捻转法组),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力及综合功能进行评估.结果:2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偏瘫患肢的肌力,B组愈显率是86.67%,与A组的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头皮针抽提法对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肢肌力的提高作用显著,是临床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观察络刺法在针灸治疗急性脑梗塞偏瘫中的疗效,为将来进一步研究针灸治疗急性脑梗塞偏瘫最佳疗效方案作准备。我们临床验证实践选择了采用络刺法和穴针组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33例,设穴针组对照组32例,两月后比较疗效,结果络刺和穴针组结合优于穴针对照组的疗效(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期整体针灸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113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整体针灸法组(治疗组)63例和传统针灸法组(对照组)5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ADL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提高患者ADL、降低残疾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分期整体针灸法是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方法,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针刺背腧穴配合泻肝补肾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配伍背腧穴和泻肝补肾类药物,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FMA评分和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方案基础上,配伍背腧穴和泻肝补肾类中药比单纯采用常规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0.
久留针强针感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为了提高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辨证选穴的基础上,强调久留针,注重针感传导,同时设对照组比较。结果 久留针强针感的愈显率为88.5% ,对照组为46.1% ,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 久留针强针感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比一般针刺法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