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静脉回流障碍是断指再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再植手术的失败.最常见的是末节断指,因为静脉细小、表浅、壁薄或损伤严重,手术中常无合适静脉吻合,用仅吻合动脉的方法进行断指再植,在缺乏静脉回流的情况下,若不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很难使其成活.除手术探查治疗以外,我院还采用拔甲或指端侧小切口放血加肝素局部应用治疗静脉回流障碍,提高了末节断指再植的成活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拔甲或小切口放血治疗静脉回流障碍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指再植术后静脉回流障碍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再植手术的失败.最常见的是末节断指,因为静脉细小、表浅、壁薄或损伤严重,手术中常无合适静脉吻合,用仅吻合动脉的方法进行断指再植,在缺乏静脉回流的情况下,若不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很难使其成活.  相似文献   

3.
断指再植最佳的处理方式为动脉及静脉均进行吻合,重新建立动静脉血液循环。但因静脉细小表浅、壁薄,管腔压力低等原因易导致栓塞,缺乏静脉回流。严重末节毁损者,无可供吻合静脉,再植后易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诱发静脉危象。临床上在再植指末梢动脉吻合对侧做一切口放血来替代静脉回流,  相似文献   

4.
断指再植术加小切口放血治疗手指离断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手部创伤修复手术时,良好的动脉供血固然重要,但畅通的静脉回流亦不能忽视,这在末节离断再植手术中显得尤为重要。临床应用小切口放血在治疗静脉条件较差导致回流障碍的手指外伤中较好的解决了静脉回流问题,为患指自身血管的建立提供了充分的营养及时间准备。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我们对20例(30指)手指末节离断患者采取吻合指动脉术并于指端的侧方即非工作面小切口或拔甲甲床划痕放血,代替吻合静脉的手术方法,以维持再植指血液循环,解决了血液回流障碍问题,提高了断指再植的成活率。现总结护理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5.
胡伟群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1):1648-164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审美观及手指的外形要求也提高。近年末节断指再植手术也明显增多,而断指再植最理想处理为动脉、静脉均吻合,但末节断指因静脉细小、表浅,损伤严重,无合适静脉吻合,只吻合了动脉,在缺乏静脉回流的情况下,若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很难成活。我院2007年1月~2008年2月有20例患者25指末节仅吻合指动脉,术后采取侧切口放血,  相似文献   

6.
王志红 《中医正骨》2006,18(1):72-72
行末节断指再植时。对断指的静脉损伤严重或无合适静脉吻合者,常采用仅吻合一条动脉,不吻合静脉的方法进行再植,术后采取可控式“闸门”放血处理。因此,有效、精心、正确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院自1999~2004年以来,采用可控式“闸门”放血的方法护理末节断指再植37例42指,存活38指,成活率达90%。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尹广政  卢磊 《中医正骨》2009,21(1):46-47
末节断指因其解剖的特殊性和显微技术要求较高,再植成活率较低,而有瘀斑的断指都有严重的钝性暴力创伤,离断指有显著的特征:通常指背指腹瘀斑、“红线”征、指尖有出血点、指甲有青紫瘀斑或脱套与甲床分离,断面血管有广泛的挫伤,尤其是静脉血管损伤严重,更增加再植困难,故有瘀斑的断指一直是断指再植的禁忌证。我们于2003年9月至2006年10月再植了7例11指有瘀斑的末节断指,术后采取甲床放血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显微外科吻合技术的发展,断肢再植成活率已达90%以上,术后护理是再植成功的关键因素。我院2001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3例此类患者,断肢再植全部成活。现就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3例患者中,男1例,女2例;年龄最大47岁,最小21岁。断肢离体时间均在10h之内,其中右上肢完全断离1例,右前臂完全断裂1例,左示指完全断离1例。左示指完全断离患者手术方式为吻合一条指端动脉,术后给断指切开放血促进静脉回流,使断指在放血过程中逐渐建立自身的侧支循环,以保证再植的成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吻合掌侧静脉治疗手指复杂性离断的疗效。方法应用指掌侧静脉重建断指血液循环32例36指,包括行指掌侧静脉端端吻合28指,与指背静脉交叉吻合5指,指掌侧静脉动脉化3指。结果成活33指,成活率为92%;随访3个月~3 a,再植手指饱满,两点分辨觉平均为6.5 mm。结论吻合指掌侧静脉为手指复杂性离断再植提供了重建静脉回流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提高再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吻合掌侧静脉治疗手指复杂性离断的疗效。方法应用指掌侧静脉重建断指血液循环32例36指,包括行指掌侧静脉端端吻合28指,与指背静脉交叉吻合5指,指掌侧静脉动脉化3指。结果成活33指,成活率为92%;随访3个月~3 a,再植手指饱满,两点分辨觉平均为6.5 mm。结论吻合指掌侧静脉为手指复杂性离断再植提供了重建静脉回流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提高再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指末节断离再植及掌侧静脉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手指末节断离伤患者21例25指进行掌侧静脉吻合断指再植术,术后随访6个月~2年,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和再植术后手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存活23指,成活率为92%,2指术后24~48 h发生静脉危象,保守治疗无效后给予截指处理。存活23指术后随访6个月~2年,再植效果良好,优良率为92%。结论手指末节断离再植术在修复手指末节断指中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断指再植术后,往往因发生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手术失败。我们自1987年8月开始应用日本医蛭治疗断指再植术后瘀血,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患者5例6指,机器轧断伤4例,绞断伤1例。完全性离断5指,不完全性离断1指。其中末节2指,中节1指,近节3指。受伤至再植的最短时间6小时,最长时间15.5小时。再植指均吻合一条指动脉,除一指吻合一条指静脉外(术后回流不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常规单纯吻合指动脉、动脉静脉化比较应用末节断指再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8例末节离断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单纯吻合指动脉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掌侧浅动脉静化方法进行治疗,将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成活率、伤口一期愈合率、手指灵活度分别为100%、91.67%、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63.64%、54.55%,差异比较均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各项血液循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患者对断指损伤程度作为根据,应用掌侧浅动脉静化方法进行治疗可取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为末节断指再植患者应用不缩短指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末节断指再植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患者开展此次研究,通过抽签单双数分组的方法,将5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显微组,每组25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残端修整术进行治疗,显微组患者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开展不缩短指骨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显微组患者手术效果明显更优,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数据对比,P0.05。显微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为末节断指再植患者应用显微外科手术不缩短指骨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避免患者发生并发症,值得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末节旋转撕脱伤患者行断指再植的临床经验,并总结手术中的注意事项。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间的末节断指33例38指进行再植,方法包括清创、处理骨与关节、吻合血管和术后处理等。结果:38指再植35指成活,3指失败。术后全部随访,随访时间为3—15个月,以最后1次随访结果为准,优25指,良9指,差1指,优良率达97.14%。结论: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末节断指再植的适应证不断扩大,术中应充分掌握和利用解剖学特点进行动静脉的吻合,以提高成活率。术后应密切观察,出现血管危象应及时采取措施,这对再植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手指末节离断再植在有显微外科条件的单位已经广泛开展。高压氧辅助治疗被普遍认为对于改善断指术后的微循环重建和功能恢复有较好作用。但高压氧是否普遍适用于所有末节断指再植,目前报道较少。为此笔者总结了2005年1月-2007年1月本院89例末节断指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为临床上更好的选择高压氧辅助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自 1990年以来 ,笔者共再植小儿断指 68例 83指 ,成活 76指 ,失败 7指 ,成功率 91.6%。术后恢复理想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8例中 ,男 4 7例 58指 ,女 2 1例 2 5指 ;年龄2~ 12岁 ,其中 2~ 7岁 16例 ,7~ 12岁 52例。致伤原因 :切割伤 62例 ,挤压伤 4例 ,撕脱伤 2例。完全断指66例 ,不全断指 17指。断指平面 :掌指关节 8指 ,近节35指 ,近指间关节 5指 ,中节 2 9指 ,末节 6指。血管缝合数目 :动脉 1条者 14例 ,2条者 69指。静脉未吻合者4指 ,采用指端小切口放血或拔指甲放血加局部应用肝素等处理。成活 3时 ,吻合静脉 1条者 10指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指端创面放血法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无静脉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无静脉断指再植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4例予指端创面放血法联合肝素钠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54例予指端创面放血法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10 d。比较2组住院时间、再植存活率、血管危象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伤口局部溃烂、植体坏死、伤口淤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3、10 d APTT,并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优良率90. 7%(49/54),对照组优良率70. 7%(32/5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再植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术后3、10 d APTT较本组术前延长(P 0. 05),治疗组术后3、10 d APTT与本组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术后3、10 d APTT均短于对照组同期(P 0. 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指端创面放血法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无静脉断指再植术后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再植存活率,缩短住院时间,对APTT影响较小,并能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38例断指(肢)再植的临床治疗及疗效。方法按常规清创,常规的骨折内固定、缝合断裂的肌腱,在放大8倍的手术显微镜下对离断指(肢)进行清刨、吻合血管及神经等处理。结果37例成活,成活率为97.3%。术后随访见再植指(肢)外形饱满,痛、温觉恢复,患指(肢)指间关节屈、伸活动基本正常。结论断指(肢)再植可恢复美观的外形和良好的功能,应尽可能行再植手术,血管缺损可取静脉移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严重毁损末节断指腹部皮瓣寄养成功再植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严重损毁末节断指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分布为(36.7±10.6)岁,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对于严重毁损末节断指进行腹部皮瓣治疗时应注意皮瓣大小及功能的设计,针对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腹部皮瓣。严重毁损末节断指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对伤口的彻底清洗,防止由于清洗不净引起的感染,甚至继发性坏死。结果:研究人群31例严重毁损末节断指进行腹部皮瓣有针对性的再植治疗后全部成活,未出现皮瓣撕脱、坏死和感染。存在部分患者由于远端边缘出现小面积坏死,经有针对性治疗后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断指外观也令患者满意。结论:采用腹部皮瓣进行严重毁损末节断指进行再植治疗临床疗效较好,应加强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