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比较单用常规剂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与合用小剂量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拮抗剂(ARB)络沙坦治疗心力衰竭(HF)的疗效。方法 选择住院的HF患者84例,随机分成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服卡托普利12.5mg id,和卡找普利6.5mg tid,络沙坦25md qd治疗10周,观察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EF),A峰值速度(A峰),E峰值速度(E峰),峰值速度比(A/E),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心钠素(ANP),内皮素(ET)的变化。结果 二药合用组EF值的提高,A/E,ET值的降低较单用ACEI组有显著的差异,少见副作用。结论 ACEI,ARB合用治疗HF疗效不仅优于ACEI潼,而且是一种安全的抗心衰药物组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依那普利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应用的疗效。方法 54例CHF患者(男44例,女10例),平均年龄62.2岁,心功能Ⅱ~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34%。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只要能耐受,尽可能递增到5~10mg po Bid,治疗中严密监测各项相关指标。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近20周,随访期间死亡2例,均为心性死亡。治疗后心功能和6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左室舒张末径(LVEDD)和收缩末径(LVESD)减小(P〈0.001).LVEF明显增加(P〈0.001)。本组患者治疗后血压略有下降,血钾略升高,但均在正常范围内,血肌酐无明显变化。结论 应用大剂量依那普利治疗心力衰竭是安全的,并能明显提高患者活动耐量,改善心功能.增加LVEF。  相似文献   

3.
ACEI治疗小儿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永如  刘晓燕 《四川医学》1996,17(4):211-212
ACEI治疗小儿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价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630014)钱永如,刘晓燕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为威胁心脏病患儿生命的重要原因,近年研究关注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激活在CHF病理生理中的重要影响,从而更新心衰治疗常规,本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治疗上给ACEI口服,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再住院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再住院率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ACEI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一类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应用卡托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和倍他乐克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远期疗效。方法 共选择CHF患者 98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即强心、利尿、扩血管 )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 (12 .5 - 75mg/d)和倍他乐克 (12 .5 - 5 0mg/d) ,在治疗前和观察期满 2年时分别对心功能 (NYHA)Ⅱ -Ⅲ级患者作 6分钟步行距离试验。结果  2年期间 ,对照组和治疗组因心力衰竭加重再住院率分别为 80 .4 3%和2 5 .0 0 % ,病死率分别为 13.0 %和 1.90 % (P <0 .0 5 ) ,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组心功能及 6分钟步行距离有明显改善(P <0 .0 0 1) ,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结论 卡托普利联合倍他乐可显著改善CHF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的心功能不全,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的疾病之一。据统计,心衰患病率约为0.7%~1.4%.其5年存活率小于5%。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心衰发生发展的认识也有重大突破性进展,心衰治疗概念上也发生重大改变。CHF新的常规治疗是:神经内分泌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加利尿剂,并用或不用地高辛。现就慢性心衰的药物常规治疗进展及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极大重视[1].本文采取分组对比的方法以观察ACEL治疗CHF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主因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醛酮拮抗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观察用药前后血清钾,镁离子,心脏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EF)的变化判断其临床疗效。结果:血清钾稳定正常范围,镁离子治疗前低于正常值或正常低值,用药用有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缩小,EF值治疗前全部低于45%,用药后均有增加,结论:两药合用,有明显疗效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9.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广东省三水市人民医院内科(528100)方长庚郑斌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且多年来其病死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当代心血管疾病的最严重问题之一。但令人欣慰的是,自从临床应用血管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数目有日渐增加的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不仅如此,CHF患者的死亡率尚处于较高的水平。发生CHF的心功能Ⅳ级者(纽约心脏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1年的死亡率超过50%;心功能Ⅱ、Ⅲ级者1年的死亡率为10~20%,5年死亡率为45~60%,为此,改进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措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着重讨论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心力衰竭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近年来对心力衰竭 (CHF)的认识有了质的改变。 40年代认为CHF是体液潴留所致 ;60年代认为是心脏泵功能障碍 ;80年代已认识到与神经激素异常有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做为神经内分泌拮抗剂 ,治疗CHF是近十年来最重要的进展 ,国内外已有大量文献报道[1~ 3 ] 。现就其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做一简要综述。1 心力衰竭时某些病理生理改变特点的新认识1 1 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被激活 :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被激活 ,既是代偿机制之一 ,又是加重心室重塑 ,促进心力衰竭恶化的重要因素[4 ] 。首先 ,心衰时A类激素 (如儿…  相似文献   

12.
王玉玲  买苏木 《新疆医学》2005,35(4):142-144
早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有人推测心脏组织中存在具有利尿、利钠和扩血管作用的肽类生理活性物质,所谓“心脏激素”。1985年此生理活性物质经de Bold等鉴定,并将其命名为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其后在1988年由Sudoh等首先从猪脑中分离纯化了一种新的利钠肽,称为脑钠素又称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而后又发现了C-型利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纤溶活性的变化并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利尿剂、洋地黄类对心衰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测定80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和50例健康老年人(正常对照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g),并将8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ACEI加常规治疗组。治疗14d复查上述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组PAI-1活性、D-D、Fg升高,t-PA活性下降(P<0.01)。常规治疗组D-D、Fg、t-PA、PAI-1无显著变化,ACEI组D-D、Fg、PAI-1活性下降,t-PA活性升高(P<0.01)。两组治疗前后变化值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D-D、Fg、PAI-1活性升高,t-PA活性下降;ACEI能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14.
心力衰竭(HF)是由于心脏的结构或功能异常损害了心室的充盈或射血能力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急性心肌梗死生存率增高和心衰患者寿命的延长,HF患者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ACC/AHA在1995年首次发布了心衰的评估与处理指南,并分别于2001年和2005年进行了修订.Hf的主要表现是呼吸困难和疲乏,造成运动耐力受限和体液潴留,不是所有病人都有容量负荷过重,因此2005年指南用“心力衰竭”取代传统术语“充血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5.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当前治疗收缩功能不全性心衰的首选药物,它不仅能改善心衰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抑制神经内分泌活性,而且能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和促进血浆纤溶活性.一些大规模的临床随机试验都证实了ACEI可预防和延缓心衰的发生,明显降低无症状的收缩功能不全患者心衰发生率;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运动耐量,使心功能升级,减少住院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心衰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王燕萍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7):801-802
目的评价依那普利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应用的疗效。方法54例CHF患者(男44例,女10例),平均年龄62.2岁,心功能Ⅱ ̄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34%。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只要能耐受,尽可能递增到5 ̄10mgpoBid,治疗中严密监测各项相关指标。结果平均随访时间近20周,随访期间死亡2例,均为心性死亡。治疗后心功能和6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左室舒张末径(LVEDD)和收缩末径(LVESD)减小(P<0.001),LVEF明显增加(P<0.001)。本组患者治疗后血压略有下降,血钾略升高,但均在正常范围内,血肌酐无明显变化。结论应用大剂量依那普利治疗心力衰竭是安全的,并能明显提高患者活动耐量,改善心功能,增加LVEF。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在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方法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阻断或削弱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主要策略之一。结果经过10多年的临床试验和实践,这两类药物的适应证和应用要点都已基本明确。结论 ACEI是治疗CHF的基本和首选药物,ARB主要用于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王冰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4):1824-182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在临床应用的优越性,及是否可以替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临床中应用。方法观察近10年来我院住院后出院带药与门诊确诊病例口服治疗带药患者共360例,统计患者的预后情况。观察指标:再次住院、心力衰竭死亡、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神经精神症状、消化道症状、肾功能不全、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结果应用ARB治疗比应用ACEI治疗患者寿命更长,住院率更低。结论对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来说,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依那普利(Enalapril)是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它能降低肺血管阻力,提高心排血量.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我们应用依那普利治疗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3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应用治疗血液透析所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对照组在针对原发疾病和CHF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ACE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ARB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6min行走距离变化。结果观察组LAD、LVESD和再住院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F及6min行走距离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ARB与ACEI联合治疗血液透析所致CHF,能有效预防左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