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监测深圳市南山区流感流行动态和病原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7~2009年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流感监测系统积累的数据为基础,对流感样病例占监测门急诊就诊总数比例、流感病毒型别按月进行分析。结果 3年监测共报告ILI病例130 101例,ILI占监测门急诊就诊总数8.62%,夏季高峰明显;2007年优势毒株为A/H3N2亚型,2008年优势毒株为A/H1N1及B(Yamagata),2008年季节性流感以A/H3N2为主要流行株,9月份后以新型A/H1N1为主要流行株。流感样病例以15岁以下儿童占比最高,病毒分离以5~岁组分离率最高。结论本区全年都有流感病人,每年7月都是季节性流感的流行高峰,15岁以下儿童是流感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2.
郴州市2005年流行性感冒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郴州市2005年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方法对市区两所医院逐月统计流感样病例(ILI),采集ILI咽拭子样本用狗肾传代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以血凝抑制方法(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 两所医院全年报告流感样病例2570例,其中〈15岁的ILI占76.03%,≥15岁的ILI占23.97%,2005年4—12月共检测ILI咽拭子样本140份,分离出流感病毒19株,5株因HA〈1:20未能鉴定,14株鉴定结果为A(H3N2)亚型8株,A(H1N1)亚型1株,B型5株。结论 郴州市2005年监测点和爆发疫情流感样病毒分离阳性率为13.57%,A(H3N2)为流行优势毒株,同时也有A(H1N1)亚型和B型毒株存在。  相似文献   

3.
2005年湛江市流感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湛江市2005年流感病原学变化的特点和人群流感抗体水平,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方法和采用微量半加敏红细胞抑制试验对湛江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和局部爆发疫点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与于3月和10月按0~、5~、15~、25~、60岁以上5个年龄组分层随机抽取普通人群和于1月份抽取禽类和猪类的饲养、屠宰、销售行业人员进行采集的血清标本进行培养和检测. 结果全年共检测437份流感样病例标本,分离出流感病毒42株,其中A(H1N1)亚型占总病毒株的7.14%, A(H3N2)亚型占 50.00%,B型占 42.86%;一般人群血清A(H3N2)型抗体阳性率较高( 68.00%~79.05%),B型抗体阳性率较低(1.00%~6.00%);职业暴露人群检测H5N1抗体,全部为阴性. 结论 2005年湛江市流感流行优势毒株为H3N2和B型,人群H3N2型血清抗体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4.
2007年广州市流行性感冒病原学及血清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2007年广州市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特征。方法监测来自广州市3家监测医院的流感样病例的漱口液或咽拭子标本,采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通过红细胞凝集实验和红细胞凝集抑制实验进行鉴定;按0~、5~、15~、25~、60~以上5个年龄组分层随机抽取健康人群的血清标本,采用红细胞凝集抑制实验检测血清中的各型流感抗体。结果全年共对1068份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了病毒分离,共分离出46株流感病毒,分离率为4.3%,其中H3N2型15株(32.6%),B(Yamagata)型27株(58.7%),B(Victoria)型4株(8.7%),未分离出H1N1型流感病毒株。60~组人群的病毒分离率最高,为7.7%;健康人群血清中流感抗体的阳性率不高,最高为10月份H3N2的抗体阳性率,为44%,最低为3月份B(Yamagata)的抗体阳性率,仅为6.7%。结论2007年广州市流感病毒的流行时间有明显的季节性,流感病毒的活动相对平缓,B(Yamagata)型流感病毒是2007年的优势株,主要是在夏季和25~岁组的人群中流行。流感对老年人的威胁最大,有必要针对老年人加强流感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探讨流感流行规律,为制订流感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辖区监测门诊及疫情点的疑似流感样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接种狗肾传代细胞(MDCK)培养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及进行血凝试验,并对阳性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进行分型鉴定。结果全年检测流感样标本与咽拭子标本共480份,分离出流感病毒64株,分离率13.33%。分别为H1N1亚型9株、H3N2亚型44株、B型11株。结论2005年深圳市南山区是以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为主,九月份以H3N1亚型和B型流感流行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济宁市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特征,为科学防控流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市2009年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资料。结果济宁市2009年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22起,累计发病人数554例,平均罹患率为1.67%。全市12县市区中有8个有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18起(81.82%)发生于9~12月;21起(95.45%)发生于中、小学生人群;14起(63.64%)疫情发病人数规模在30例以下。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主要由甲型流感病毒(81.82%,18/22)引起。所有甲乙型流感PCR检测的阳性标本均立即接种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共分离流感病毒15株,溯源于5起疫情(5/222,2.73%),其中1起为H3N2亚型、4起为新甲型H1N1亚型。自9月份始明显升高9,月份上中旬以季节性甲3流感暴发为主,9月份下旬以后以新甲型H1N1流感为主,秋冬季为暴发高峰。结论济宁市2009年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主要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主要发生于9~12月,学校是全市流感暴发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掌握海南省流感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变化情况,防止因流感毒株变异导致大流行疫情发生。方法收集2004年海南省流感监测点监测资料,流感样病例病毒分离与鉴定结果以及暴发疫情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监测点全年共监测到流感样病例1142例,流感样病例占监测点门诊病例总数的0.36%,发病高峰为5月和8月;发生暴发疫情2起,共发病306人,罹患率为8.46%。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477份,分离到流感病毒63株,分离率为13.21%,其中H3N2型41株,B型22株,病毒分离率的高低与流感流行季节高峰相一致;2起暴发的流感病毒均为H3N2型。结论海南省2004年流感高发于夏秋季,流行毒株为H3N2型和B型两种毒株交替发生,H3N2型为优势株,没有发现流感变异毒株和高致病性人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疫情变化,指导流感防控。方法对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ILI)和辖区内报告的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性分析,应用Realtime RT—PER对流感样病例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应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结果2009年6月~2010年3月4所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门诊病例总数590590例,流感样病例12067例,ILI%为2.04。流感样病例病毒核酸检测阳性544份,其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194份,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阳性248份,季节性乙型流感病毒阳性102份;细胞培养病毒分离血凝测定阳性143株,其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119株,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4株,季节性乙型Victoria流感病毒20株,各型流感病毒季节性消长趋势明显。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22起,病原检测18起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其中7起季节性甲型流感、10起甲型H1N1流感和1起季节性甲、乙型流感混合感染。结论流感样病例数与病原学监测结果基本吻合,可以用来反映流感活动的强弱,监测网络的敏感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逯建华  程小雯  房师松  吕星  吴春利 《中国热带医学》2009,9(11):2102-2103,2111
目的 了解深圳市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特征,为科学防控流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2005~2008年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资料。结果深圳市2005~2008年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282起,累计发病人数3963例,平均罹患率为1.9%。全市六区均有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234起(83.0%)发生于3-6月;245起(86.9%)发生于中、小学生人群;207起(73.4%)的疫情发病人数规模在15例以下。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主要由甲乙型流感病毒(80.5%,227/282)引起,其中90起(31.9%)甲型流感阳性、134起(47.5%)乙型流感阳性、3起甲乙型流感混合阳性(1.1%)。所有甲乙型流感PCR检测的阳性标本均立即接种MDCK细胞或鸡胚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共分离流感病毒188株,溯源于71起疫情(71/227,313%),其中15起为H1N1亚型、17起为H3N2亚型、39起为乙型流感病毒。3月份以乙型流感暴发为主,占72.7%,4月份甲乙型流感逐步更替,5~6月份则以甲型流感为主,占51.9%。结论深圳市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主要由甲乙型流感病毒引起,主要发生于3~6月,中、小学校是全市流感暴发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及时了解海南省2009年流感样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呼吸道鼻咽拭子标本中的流感病毒核酸进行定性检测。结果全年共检测哨点监测和爆发疫情标本1 148份,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流感病毒A型核酸阳性为686份,B型核酸阳性为7份。流感样病例中流行型别以A型为主,占59.6%;A型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为500例,占72.9%(500/686),其中学生占84.8%(424/500)。10月-11月份达到流行高峰。随机抽取30份核酸阳性标本进行核酸序列测定,27份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结论 2009年海南省流感样病例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主要以学生为主,开展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有助于尽早了解流感样病例中流感病毒感染情况,为及时了解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动态变化以及制定科学有效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策略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吉安市2011~2013年流感流行特征及流感病毒毒株型别,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1~2013年吉安市流感样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并鉴定型别。结果2011~2013年吉安市流感样病例主要集中在25~60岁的中青年,其次为5~15岁的少年;发病高峰在9、11、1、2月。2011~2013年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1715例,阳性标本340例,阳性率19.8%。2011年1月~2011年3月流感以新甲H 1N 1与B型并存,2012年年初以B型为主,5~7月转为季H 3为主,2013年年底以季H3为主,并伴随有B型。结论吉安市流感发病高危人群是中青年,且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以冬春季节发病较多。流感病毒存在新甲H1N1、季H3和B型交替感染的现象,应加强监测和采取各项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效控制流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石家庄市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病学特征,为流感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3年3月石家庄市流感样病例的监测数据,分析流行病学及病原学检测结果。结果 2012-2013年石家庄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就诊百分比(ILI%)平均为1.05%,冬春季节出现流行高峰。共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711份,核酸检测阳性108份,阳性率为15.18%。分离得到流感毒株92株,总分离率为12.94%,其中B型1份、甲型H1N1型47份、季节性H3N2型44份。结论石家庄市流感活动具有季节性特点,活动高峰期出现在冬春季节,ILI流行高峰与病毒检出高峰基本一致。季节性H3N2型流感毒株在2013年1月前为主要优势流行株,2013年1月后甲型H1N1型流感毒株成为优势流行株。病毒分离率与年龄及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河南省平顶山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特征,为流感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平顶山市流感监测中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和病原学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平顶山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监测门、急诊就诊病例105 262例,ILI患者12 252例,ILI占门急诊就诊总数的11.64%。病例以0~岁年龄组为主,占66.67%。全年共采集ILI咽拭子标本355例,经实验室检测,病毒核酸检测阳性45例,总阳性率为12.68%。其中季节性H3为21例,占46.67%,B型23例,占51.11%;新甲H1N1病例1例,占2.22%。结论 2012年流感流行高峰在1~3月,ILI构成以0~岁年龄组为主,流感病毒以季节性H3和B型为优势流行株。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河池市人群散发流感样病例流感病毒感染状况、毒株型别及流行特征.方法 2010~ 2012年对就诊的散发流感样病例进行调查和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0~2012年共调查流感样病1 115例,流感病毒感染166例,平均感染率为14.89%(9.98%~25.58%),病毒毒株为季节性甲型H3亚型、乙型和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感染率高峰分别为1~3月和6~7月.男女性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15岁以下人群感染率较低(P<0.05),与流感疫苗接种率较高有关;流感病毒感染病例中,以干部职员、学生和农民为多.结论 河池市人群流感病毒感染呈现两个高峰,应采取包括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在内的有效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内江市2010—2011年流感流行状况、流行趋势和流行优势毒株,为该地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内江市2010—2011年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对其流行病学、病原学以及暴发疫情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0—2011年哨点医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ILI)1580例,流感样病例占门诊就诊病例总数的比例(ILI%)为4.42%(1580/35763);2010年就诊高峰在7、8月,2011年趋于平缓,全年无明显就诊高峰;流感样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年龄组,占78.42%(1239/1580);ILI在人群中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0—2011年共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527份,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41份,阳性率为7.78%;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病例在不同性别之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势毒株为新甲型H1N1型,占68.85%,但2010年和2011年阳性毒株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病毒呈交替流行态势。2010—2011年未发生流感样病例聚集性暴发疫情。结论2010—2011年内江市流感的流行情况逐渐趋于平缓,无暴发疫情;新甲型H1N1型为主要优势毒株;流感防控的重点人群主要是5岁以下婴幼儿;根据监测结果可在每年的9、10月对易感人群接种流感疫苗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2009—2012年中山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流感的流行趋势和病毒型别,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山市流感样病例(ILI)监测、病原学监测以及流感暴发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将Iu就诊指数(ILI%=门、急诊Iu就诊人数/门、急诊就诊病例总数×100%)和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作为分析指标。结果2009年流感病毒较为活跃,出现2次ILI就诊高峰,第1次高峰由甲(A)型H3N2亚型所致,第2次高峰由新甲(A)型H1N1亚型所致;2009年甲流大流行之后,2010年流感流行的强度迅速降低,处于相对平稳状态,上半年以B型流感病毒为主,下半年以甲(A)型H3N2亚型为主;2011—2012年新甲(A)型H1N1亚型、B型流感病毒和甲(A)型H3N2亚型交替流行,ILI就诊高峰均发生在春夏季;对全市4个监测年度各周的ILI%和病原学监测阳性率进行秩相关检验(r=0.701,P〈0.01),结果呈正相关;全市报告流感暴发疫情11起,报告发病共计580例,平均罹患率为1.25%,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结论4个监测年度的优势毒株亚型之间呈交替变化的趋势并有一定的规律,ILI流行强度与流感病毒活动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宁夏监测地区2004-2005年度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情况和病毒流行株及其构成。方法每周统计监测点流感样病例(ILI),采集ILI咽拭子标本,用鸡胚和狗肾传代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两所监测医院共统计上报流感样病例289例,采集ILI标本220份,分离出流感病毒26株,其中H1N1、H3N2和B型流感病毒分别为14株、6株和6株。结论2004-2005年度宁夏流感监测地区的流行情况较为平静,流行优势株为H1N1亚型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2011年深圳市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流感的流行趋势,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市34家流感监测单位的流感样病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结果 2011年深圳市的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为4.69%。2011年全市共采集日常监测ILI咽拭标本3257份,分离出264株流感病毒,阳性率为8.1%,其中29株季节H3亚型(11.0%),121株甲型H1N1亚型(45.8%),94株B(Victoria,35.6%)亚型,20株B(Yamagata,7.6%)亚型。结论 2011年深圳市流感活动较低,在年初和9月份出现高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贵州省2008-20O9年流行性感冒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流感的流行趋势,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哨点医院就诊的流感样病例(ILI)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以及对集中发热疫情进行监测。结果 2008年哨点医院门诊ILI就诊比例为2.36%,2009年ILI就诊比例为9.14%;2008年流感病毒以乙型为优势株;2009年以甲型为优势株,尤以甲型H1N1居多。2009年流感暴发疫情较2008年增多,疫情主要集中在学校。结论流感病毒流行优势株由乙型转为甲型,做好流感监测和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乌鲁木齐市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乌鲁木齐市流感流行动态,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4月-2012年3月间乌鲁木齐市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资料、流感疫情资料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2年度全市哨点医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ILI)27 848例,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ILI%)平均为10.75%(27 848/259 062)。共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977份,核酸检测阳性148份,阳性率15.15%,其中B型104份、新甲型H1N1型22份、H3N2亚型21份、混合型1份。分离出流感病毒31株,分离率20.95%(31/148),以季节性流感B型为主,占64.52%。结论乌鲁木齐市2011-2012年度季节性流感高峰在1-3月,以B型流感病毒为主,H3亚型和新甲型H1N1亚型混合流行。加强流感的实时监测和及易感人群的防护,对我市流感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