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抗埃博拉病毒新药的近期研究成果以及业界提出或可用于治疗埃博拉出血热的已上市药物进行总结归纳,旨在为抗埃博拉病毒药物的进一步开发及埃博拉出血热治疗方案的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严重的出血性疾病,由某一种埃博拉病毒(EBOV)感染引起,其对赤道非洲地区的公共健康构成了很大威胁。对埃博拉病毒的分类、传播方式、致病机制、风险因子、流行病学、诊断、预防、治疗、新药研发管线及治疗靶标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药杂志》2008,17(3):180-180
东京大学医学科学研究所的科研小组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小组成功地通过基因无毒化操作,使导致埃博拉出血热的埃博拉病毒只在特殊的实验用人工细胞中繁殖。埃博拉病毒感染后死亡率高达50%~90%,目前尚无预防疫苗与治疗药物。研究小组从埃博拉病毒拥有的8个基因中只去除了病毒繁殖必需的“VP30”基因,从而制成了无毒病毒。该无毒病毒仅在注人了“VP30”基因的猴子细胞中进行繁殖,在普通细胞中既不繁殖也不发挥毒性。除此之外,该病毒的外观及性质与原来的埃博拉病毒并无任何区别,  相似文献   

4.
缪晓辉 《家庭用药》2014,(10):42-43
埃博拉病毒病(过去称“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烈性传染病,这次爆发迄今已有5500余人受感染,超过2500人死亡。也就是说一旦感染这种病毒,有半数以上的患者不能被救活。据此,民众对这种疾病的恐惧和不安也是可以理解的。今年发生埃博拉病毒病大流行的国家主要是西非四国,即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到目前为止,英国、瑞士报道过输入病例,输入病例均到流行区旅行过。  相似文献   

5.
埃博拉出血热是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引起的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急性出血性传染病,目前尚无治疗药物和疫苗获得批准.科研人员正在进行EBOV疫苗的研发,包括病毒样颗粒疫苗、DNA疫苗和病毒载体疫苗等.虽然这些疫苗的免疫机制各不相同,但部分疫苗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能有效对抗EBOV,提示有望成功研制出EBOV疫苗.  相似文献   

6.
《上海医药》2015,(7):49
为共同探讨埃博拉出血热的重点防控问题,进一步加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及应对的合作交流和信息共享,在国家卫计委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法国巴斯德研究院和梅里埃基金会于2015年3月23日-24日在北京举办埃博拉病毒病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崔丽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她指出,2014年西非暴发的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引起国际社  相似文献   

7.
医学前沿     
正我国科学家发现埃博拉病毒入侵人体原理近日,中科院微生物所宣布,该所高福院士团队率先在世界上发现埃博拉病毒入侵人体机制,这将为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的埃博拉病毒指明药物研发方向。作为国际病毒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科研突破,该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上在线发表。  相似文献   

8.
Ebola病毒是1976年下半年以后才发现的一种新病毒。它引起的出血热在1976年6月至11月和1976年8月底至10月底在非洲Sudan(苏丹)和Zaire(扎伊尔)曾引起两次大流行。发病人数共达600余人,死亡430余人。医院发病率特别高,如Yambuku教会医院17名雇员有13人得病,11人死  相似文献   

9.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具有高传染性,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出现严重出血热等症状,病死率高达90%。Niemann-Pick C1(NPC1)蛋白是埃博拉病毒感染过程中表达于宿主细胞内体膜上的一个重要受体,其与埃博拉病毒被组织蛋白酶裂解的糖蛋白(GP)的相互作用是病毒感染宿主的关键环节,介导病毒囊膜与内体膜的融合,进而将病毒基因组释放到宿主细胞。近年来,将NPC1蛋白作为广谱抗丝状病毒药物靶点研发的小分子抑制剂、单克隆抗体和基因治疗药物均有突破性进展。本文介绍了NPC1的结构及其在埃博拉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并对靶向NPC1的小分子抑制剂、单克隆抗体药物和基因治疗药物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埃博拉出血热( EHF)是由埃博拉病毒( EBOV)引起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EHF在非洲多次发生较大规模流行。2014年主要流行于西部非洲的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等多个国家。主要经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传播。临床主要特征为急性发热,伴肌痛、出血、皮疹,以及肝脏、肾脏损害。严重病例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 MOF)。病死率达50%~90%。电镜法检测病毒或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检测、基因检测是确诊的依据。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早期诊断及时隔离EHF患者对控制传染源十分重要。接触者须严格执行防护措施。 EHF预防性疫苗研究尚在进行中。目前采取综合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支持与对症处理,控制出血,防治低血容量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和MOF等。干扰素( IFN)、EBOV单克隆抗体、恢复期血清治疗等均在探索中。  相似文献   

11.
《家庭医药》2014,(9):3-3
如何预防和治疗埃博拉病毒?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网站8月8日发表题为《埃博拉病毒:了解有关这种致命疾病的9件事》一文,文章称:1.为什么埃博拉会令人如此恐惧?无国界医生组织将埃博拉描述为“世界上致命性最高的疾病之一”,该组织称:“这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死亡率可高达90%。”  相似文献   

12.
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24日报道,一个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宣称找到此次埃博拉病毒大爆发的源头:一名2岁男孩被感染该病毒的果蝠叮咬。17名来自欧洲和非洲的热带疾病研究员、生态学家、人类学家花费3周时间调查埃博拉病毒在几内亚、利比里亚、科特迪瓦以及尼日利亚爆发源头。研究人员在几内亚东部偏远山村Meliandoua附近捕捉蝙蝠和其他生物进行化验,那里是2013年12月份疫情首先爆发地。研究人员认为,一名2岁小男孩被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的果蝠叮咬,随后他又将病毒传给母亲,  相似文献   

13.
扎伊尔政府已肯定了法国和扎伊尔医生在扎伊尔进行艾滋病疫苗人体试验的事实。扎伊尔的计划会在美国引起一场关于艾滋病疫苗是否需要进行黑猩猩试验的争论。美国的现行政策仍是先用疫苗免疫动物,然后用活病毒攻击。但一些有影响的科学家指出,这样做可能浪费时间。疾病控制中心的一位科学家说,由于缺少黑猩  相似文献   

14.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是引起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严重出血热的最危险病原体之一,1976年首次得到报道.2014年撒哈拉以南非洲暴发的EBOV病的病死率高达90%.研究表明EBOV灭活疫苗无效,但多个新型EBOV候选疫苗已在临床前试验中显示有效,其中部分已进入临床试验.这些新型疫苗包括病毒载体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和核酸疫苗.此文对EBOV疫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周艳  揭盛华 《医药导报》2010,29(4):450-453
目前,全球新发传染病的发病率、病死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大多数新发感染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使用普通抗感染药物虽然对其有一定的疗效,但仍然不能降低某些疾病的病死率,不断探索有效的抗感染药物已迫在眉睫. 该文对新型流感病毒感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手足口病、西尼罗河病毒(WHV)感染、埃博拉出血热、新型病原性腹泻、朊毒体病、立克次体感染等的药物治疗进行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16.
对国内埃博拉病毒诊疗检测产品的近期研究成果及相关专利进行总结归纳,旨在为埃博拉病毒检测试剂及治疗药物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 2000年9月乌干达爆发·潜伏期:2周·症状:高热、腹泻、腹痛、口鼻腔和肛门出血·发病人数:323人·死亡:106人·病死率:33%2病原学·埃博拉病毒(EBOV)·为RNA病毒,丝状病毒·60℃、1小时灭活·4℃可存活数天·-70℃可长期保存,有传染性  相似文献   

18.
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全国潜在传染病实验室”专家托马斯·盖斯伯特领导一个团队,选取2组恒河猕猴应用这种试验性药物。美国研究者利用微粒状基因物质干扰埃博拉病毒繁殖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实验室研究表明,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恒河猕猴接受一种试验性药物治疗后死亡率降低。  相似文献   

19.
2014年,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数国,甚至使远离非洲大陆的美欧亚各国也深感危机。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埃博拉”就已经存在,但直至1976年才真正发现埃博拉具有强致病性,虽然此前也曾几度流行,但疫情尚不严重。此次埃博拉疫情规模及严重程度为历史罕见。世界各国纷纷积极应对疫情,但西医的治疗手段及成效并不尽如人意。就在众人对埃博拉几乎束手无策之时,有人提出,也许中医将会为对抗埃博拉带来新的希望。而中医对埃博拉会有何看法?他们能否拿出治疗良方?本刊采访国内部分名医大家和首批赴几内亚埃博拉疫区的支援专家,并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整理、总结,以期为探索最终的治疗埃博拉有效方案提供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与具有高传染性的埃博拉患者密切接触的医护人员,仍是埃博拉病毒感染的高发人群。目前全球已有450名医务工作者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244人死亡。在这场可能发生的"埃博拉战争"面前,我国医务人员该如何做好预控工作,保护好自身和广大就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