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本院院内感染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耐药性情况。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30例确诊为院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新生儿的细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共30株,其中产ESBLs21株,产ESBLs率为70%;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对酶抑制剂复合物则比较敏感,亚胺培南无耐药发生。结论院内感染败血症的肺炎克雷伯菌耐酶率高,治疗上可选用酶抑制剂复合物抗生素及亚胺培南;为减少耐药性的产生,新生儿科医师应该加强病原学监测,严格把握抗生素适应证,按照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社区感染性肺炎的病原学和药物敏感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符合社区感染性肺炎诊断标准的158例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其病原分布、药物敏感其耐药情况。结果 55例中,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最常见,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球菌亦较常见;真菌感染最少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加酶制剂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新生儿社区感染性肺炎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最常见,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加酶制剂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革兰阳性球菌亦较常见且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真菌感染最少见。  相似文献   

3.
徐秋平 《抗感染药学》2020,17(3):342-345
目的:探究鼻咽癌伴院内感染患者标本中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间收治的鼻咽癌患者伴院内感染58例资料,统计其各感染部位标本中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其致病菌的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58例鼻咽癌伴院内感染患者中,以口腔感染为主占56.90%,其次是皮肤、呼吸系统感染占18.97%和10.34%;各感染部位标本中检出6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6株、真菌35株和革兰阴性菌2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其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0.00%,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0.00%,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真菌中热带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均对伏立康唑的耐药率为最高,而对灰黄霉素的耐药率为最低。结论:白假丝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为鼻咽癌患者伴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临床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以提高抗感染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肺部感染患者的常见致病菌及抗生素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我院住院患者上呼吸道标本培养分离出致病菌并对致病菌进年糕行药敏试验。结果培养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葡萄球菌、肠球菌对多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了较高的耐药率。结论对肺部感染患者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2002~2003年院内感染常见致病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变迁做综合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主要使用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院内感染常见致病菌2002年8278株和2003年7014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做综合分析。结果2002~2003年院内感染常见致病菌分离率在前四位的是:白色念珠菌、金葡菌、铜绿假单胞菌、表葡菌,且呈上升趋势;感染发生率较高的科室是:呼吸科、血液科、ICU病房、胸外科;感染发生的部位以呼吸道、泌尿系统为主。2002~2003年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最敏感,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从2002年的40.5%、47.8%降至2003年的17.1%、16.7%;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分别从2002年的20%、25%升至2003年的36%、31.3%。2002年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为0,而2003年的耐药率上升至10.3%和34.6%,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始终较低(<10%)。2002~2003年,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低于29%;金葡球菌和表葡球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都较高。结论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强和多重耐药菌的增多,重视院内感染监控,加强耐药检测,制定符合本地区本院的抗生素使用原则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肺部感染病原菌及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185例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菌种鉴定,并作药敏测定。结果 185例患者痰培养分离出病原菌共128株,其中G-杆菌占总菌株的82.1%,前四位菌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药敏结果显示G-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院内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G-杆菌,细菌耐药现象较为严重,临床上应加以重视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生儿阑尾炎病原学构成、耐药性变化,为抗菌药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我院近5年11例新生儿阑尾炎腹腔脓液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分析致病菌构成、药敏结果,随访治疗疗效。结果:11例标本分离出细菌12株,革兰阴性菌10株(83.33%),肺炎克雷伯菌6株(50%),产茁鄄内酰胺酶菌6株(50%)。主要致病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75%。根据药敏结果制定抗感染方案,1例出现残余感染,治疗有效率为90.91%。结论:新生儿阑尾炎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对常见的广谱青霉素及头孢菌素耐药性高。细菌学检查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院内感染致病菌对抗生素的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儿院内感染致病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MIC微量法和纸片扩散法共同进行药敏实验,共测试标本1098份。结果分离出细菌14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首要致病菌,其次为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54%,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为21.4%,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为20%。目前对革兰阳性球菌敏感药物为万古霉素(耐药率0%)、克林霉素(8.4%)、环丙沙星(12.0%),对革兰阴性杆菌较敏感药物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3.6%)、环丙沙星(7.1%)、阿米卡星(12.5%)。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对控制新生儿院内感染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了解院内痰培养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学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选择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院内痰培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12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痰标本采取细菌培养分离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发生院内痰培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主要原因是机械通气、院内应用抗菌药物、留置胃管;排前4位菌株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黄金色葡萄球菌。非发酵菌除对舒巴坦有较好的敏感性外,对于万古霉素及亚胺培南等院内痰培养多重耐药菌感染原学对其都有良好的敏感性。结论院内痰培养多重耐药菌感染与患者自身内环境、治疗措施的侵袭性与医院环境等有密切关系,细菌的耐药率普遍偏高,临床医师应该对患者病原学检查和药敏检测加以重视,对抗生素合理选择及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医院内感染临床特点的因素,以及通过药敏试验,对部分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分析,有助于指导临床上抗生素的使用。方法选择在本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感染的患者1737例,记录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患者院内感染临床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同时感染性标本进行药敏试验,观察部分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脑血管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6.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感染病原菌主要以G-菌为主占39.2%;总结8种常用抗生素前三位的耐药率。结论根据细菌药敏结果选择使用抗生素,最终能有效的控制细菌的耐药性,从而有效的控制院内感染,就能减少脑血管病的病死率,提高人类的生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2011至2015年河北省儿童医院血培养检出菌的药敏结果进行回顾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与院内感染的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样本来源于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河北省儿童医院临床疑似血流感染的血培养检出菌的药敏结果.血培养采用BD公司BACTEC FX全自动血培养仪及其配套的儿童血培养瓶,细菌鉴定及药敏主要在Phoenix 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完成.结果 万古霉素仍然是革兰阳性球菌最为敏感的抗菌药物;肺炎克雷伯氏菌与大肠埃希氏菌对美罗培南与阿米卡星在近五年中始终保持稳定且较高的敏感性,但在2015年已检出1株对美罗培南耐药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头孢他啶与环丙沙星是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较为敏感的药物.结论 五年间血培养检出菌的耐药率均有所上升,掌握常见检出菌的耐药情况,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监控院内感染以及提高血流感染患儿的诊治效果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常用抗生素的种类及其对临床常见的G致病菌的耐药情况,为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临床资料。方法我院2007年1—8月期间共分离到250株G-致病菌,其中包括铜绿假单胞菌69株、大肠埃希菌60株、肺炎克雷伯菌40株、不动杆菌42株、阴沟肠杆菌22株、伤寒沙门氏菌18例。头孢类抗生素是目前最为常用的,在检测的4种抗生素6种G-致病菌的效价最高的前三位分别是:诺氟沙星、头孢唑林、头孢曲松钠。结论临床一定要根据药敏结果适当选药,建议临床治疗G-致病菌感染应严格按照药敏结果尽可能的选择高效敏感的抗生素,真正做到科学合理的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本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将147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入院前治疗组1115例(A组)和入院前未治疗组356例(B组),常规进行深部痰细菌培养及抗菌药敏试验和菌种鉴定药物敏感度测定。结果 A组中322例(28.9%)分离到1种或1种以上致病菌,最常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阴沟肠杆菌分离率亦较高。B组中127例(35.7%)分离到1种或1种以上致病菌,前3位与A组相同,但白假丝酵母菌的阳性率略低于A组。结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本地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入院前有无治疗对痰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结果无明显影响。但入院前使用抗生素增加了并发真菌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我院NICU院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药敏情况,为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NICU 11例确诊为院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新生儿资料进行临床特点及药敏结果的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多见于早产儿,病情进展快,易造成多脏器功能损害;以产ESBLS菌株为主,耐药性强,对一般常用抗生素不敏感。结论新生儿尤其早产儿院内感染应重视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首选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治疗,以尽早控制疾病发展,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张向超 《抗感染药学》2021,18(7):996-998
目的:分析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院内感染送检标本的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胆囊切除术患者医院感染62例病历资料,统计其术后手术部位标本的细菌培养与药敏结果,分析其术后院内感染的病原菌构成情况,以及不同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62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院内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7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9株(38.67%)、革兰阴性菌46株(61.33%);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药敏结果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青霉素、环丙沙星、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低,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则无耐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头孢唑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均较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结论: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率各不相同,临床应做好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严格无菌操作,对于术后医院感染患者及时采集标本进行培养与药敏试验,并根据其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以确保其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167例新生儿肠炎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院新生儿肠炎的病原学特征.方法 将我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收住人院的167例新生儿肠炎患者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并做相应的血清学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 167例检出病原菌59例,检出率为35.3%,以屎肠球菌和轮状病毒最为常见,各占20.3%.医院内感染病原菌检出率(78.26%)高于社区获得性感染的病原检出率(28.47%).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和解鸟氨酸克雷伯菌为主,社区感染病原菌群广泛.新生儿肠炎发病有季节性,好发于第3、4季节.对检出最多的4种病原菌做药敏试验,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率.结论 我院新生儿肠炎的病原菌以轮状病毒和屎肠球菌常见.院内感染病原检出率高于社区获得性感染,院内感染的病原菌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17.
陈奎 《淮海医药》2016,(4):399-401,404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其感染情况,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分析某院干部病房8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菌种分布、抗生素使用情况、药物敏感率。结果:82例患者均为院内感染,以肺部感染为主,与年龄、住院时间、抗生素的使用等密切相关。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氏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多发生于反复住院或长期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多见;加强院内管理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治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常见致病菌进行培养,探究其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一般资料为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900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全部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对阴道炎患者的常见致病菌的分布进行观察,同时采用药敏试验,对常见致病菌的耐药状况进行观察.结果 经过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阴道炎患者常见致病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等.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红霉素及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但对万古霉素及头孢唑啉不耐受;革兰阴性菌对庆大霉素及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但对亚胺培南及青霉素不耐受.结论 阴道炎患者常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菌.临床上对阴道炎患者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时,需根据致病菌的耐药状况对抗生素的种类进行合理选择,从而使患者的阴道炎发病率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及耐药性药物控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000例患者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细菌培养,统计分析菌检阳性患者,和阳性患者所患疾病情况,同时采集阳性患者清晨痰液分泌物标本送检。常规培养分离后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PA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CRO>TIM>FTX>GEN>AMK>CFP>CIP>CAZ>PTA>IMP>PIP>CFS;12种抗生素对PA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从高到低依次为:TIM>FTX>CRO>CIP>PIP>PTA>CFP=CFS=AMK>GEN=CAZ。结论临床使用抗生素时也要尽量避免长期单一使用抗生素,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取合适抗生素联合使用,才能降低耐药率,达到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选取本院呼吸内科2007年8月~2009年10月收治的6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取患者的痰液进行标本培养,对分离出的63例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6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63株,总分离率为10.5%,在6种抗生素中,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最低,耐药率为15.87%,其次为阿米卡星,耐药率为30.16%。铜绿假单胞菌对两药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目前仍是医院病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临床中要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