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胶囊内镜在老年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5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总结临床资料,并对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5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无感任何不适,其中63例发现小肠病变,阳性检出率为77.3%。结论胶囊内镜应用于老年人小肠病变检查,以其安全,操作简便,影像记录全面、能进行全小肠段检查的优点,成为老年人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胶囊内镜在老年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5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总结临床资料,并对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5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无感任何不适,其中63例发现小肠病变,阳性检出率为77.3%。结论胶囊内镜应用于老年人小肠病变检查,以其安全,操作简便,影像记录全面、能进行全小肠段检查的优点,成为老年人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本院2009年4月至2012年12月间42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共检出病变37例,阳性检出率为88%。包括血管畸形27例,小肠间质瘤1例,新鲜出血3例,小肠溃疡4例,小肠多发异常隆起1例,小肠钩虫病3例,小肠憩室1例,非特异性炎症11例,其中14例患者同时存在2种病变。胶囊内镜检查中无任何不适和并发症。结论胶囊内镜应用于临床以来,能够较好的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相关病因做出诊断,其安全性高、顺应性好,并已成为诊断小肠疾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国产OMOM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2年6月应用国产OMOM胶囊内镜检查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30例。结果 30例患者中,检出病变24例,其中小肠溃疡10例,小肠腺瘤2例,腺癌2例;血管病变3例,寄生虫1例,小肠息肉2例,肠结核1例,小肠非特异性炎症3例。检查阳性率80%。结论 OMOM胶囊内镜安全,无痛苦,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优于既往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5.
胶囊内镜在提高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敏  范红  何旭  周雁  王芸  万平 《云南医药》2007,28(3):215-218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结果胶囊内镜在16例患者中检出小肠病变13例(81.26%),其中明确出血原因或部位者10例(62.5%),3例发现病变但不能肯定出血是否与此有确切关系。在明确出血原因或部位的10例病人随后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6例行剖腹手术,结果与胶囊内镜诊断所提示的出血部位或原因相吻合,另有2例近期内无消化道出血病人未检出病变。病人无任何并发症。结论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特别是近期有活动性出血病人有较高的检出率,安全无创,可以作首选的检查方法,结合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可弥补其检查中的不足,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6.
杨宇龙  王农荣  程海涛 《江西医药》2011,46(10):921-923
目的探讨OMOM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胶囊内镜检查组和小肠造影检查组,进行病变阳性检出率的分析比较。结果胶囊内镜检查组检出病变55例,阳性检出率79.7%(55/69),小肠造影检查组中,共发现小肠病变7例,阳性检出率为11.5%(7/61)。两组阳性检出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OMOM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阳性检出率高,可作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3例经胃镜、结肠镜检查未发现病因的消化道出血,慢性腹痛、腹泻,不明原因的消瘦或胰腺肠癌相关抗原(CA199)偏高等3组患者应用OMOM胶囊内镜检查,诊断分析结果。结果 123例均完成检查,其中3例(2.4%)出现胶囊滞留,其他胶囊均排出体外。共检出小肠病变81例(65.9%),其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组阳性率为78.9%,慢性腹痛腹泻组阳性率6 1.6%,不明原因消瘦或CA 199偏高组阳性率为6/12。结论胶囊内镜对可疑小肠疾病特别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慢性腹痛腹泻患者有较高的诊断阳性率,检查过程相对安全、舒适、无创,但使用过程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及禁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评价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03年6月至2004年12月间21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行胶囊内镜检查的结果。结果21例行胶囊内镜检查,肠道血管畸形9例,空肠平滑肌瘤1例,小肠克罗恩病1例,小肠息肉2例,空肠炎症1例,阴性7例,病变检出率为66.7%(14/21例)。部分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论胶囊内镜安全,无创伤性,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胶囊内镜对隐源性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M2A型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病变的检出率及病变类型,评价胶囊内镜在隐源性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8例隐源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受检者进行了18次胶囊内镜检查,成功18次,成功率为100%。未见并发症出现。胶囊内镜在胃内平均滞留时间为36min,小肠内滞留时间平均为344min,18例在检查结束后胶囊内镜顺利排出体外。检出16例小肠病变,包括小肠肿瘤,小肠黏膜糜烂,克罗恩病,小肠黏膜血管扩张,空肠活动性出血,小肠静脉瘤。病变检出率为88.9%。结论胶囊内镜检查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检查成功率高,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病变的检出阳性率较小肠气钡造影、血管造影为高,且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肠道血管畸形5例,小肠克罗恩病4例,小肠间质瘤4例,小肠溃疡1例,回肠非特异性炎1例,病变检出率为75%(15/20)。部分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结论:胶囊内镜安全、无创,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有条件的医院,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系指常规胃镜和结直肠镜检查未能发现异常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消化道出血,在消化道出血中约占5%[1]。由于OGIB的出血部位多位于小肠,常规内镜和传统检查方法对其诊断价值有限。小肠钡餐和小肠钡灌检查对OGIB的诊断率分别仅为5.6%和10%~20%,其他如血管造影和放射性核  相似文献   

12.
杨沱 《中国医药指南》2012,(32):555-556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间52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的结果。结果 52例患者共检出病变45例,阳性检出率为86.5%。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无痛苦,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国产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总结分析46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胶囊内镜检查资料。结果共检出病变39例,包括血管畸形22例,小肠肿瘤5例(间质瘤2例,小肠癌2例,淋巴瘤1例),新鲜出血3例,小肠多发及孤立溃疡3例,小肠钩虫病2例,小肠糜烂2例,Meckel憩室1例,结肠息肉1例。结论国产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率可达84.8%,安全且易被患者接受,成为了这类疾病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DSA检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价值。方法 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24例行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骶正中动脉等DSA检查。结果 24例中13例DSA发现病变,且良性者占大多数,部位以小肠居多。结论 DSA检查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部位准确,但不易确定病变性质。  相似文献   

15.
钱利  袁芳 《贵州医药》2009,33(9):859-860
小肠疾病中,血管发育不良、息肉、癌、淋巴瘤、憩室等是造成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临床上不明原因的腹痛也要考虑和除外小肠病变。小肠病变是内镜检查比较困难的部位,小肠镜、胶囊内镜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但均存在一定局限性。螺旋CT作为一种微创检查为胃肠道的检查开辟了新的空间,现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其对扫描前护理准备要求较高,扫描前护理准备是否充分是扫描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评价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6例怀疑有小肠疾病的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共检出小肠病变48例(55.8%)。其中小肠血管发育异常17例,小肠绒毛萎缩10例,小肠息肉5例,小肠溃疡3例,小肠炎症8例,小肠隆起性病变2例,小肠钩虫病1例,疑似炎症性肠病1例,末端回肠炎症伴回盲部占位1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23例中,检查出小肠病变19例,阳性率82.6%,其中小肠血管发育异常或伴活动性出血11例,小肠溃疡3例,钩虫病1例,小肠息肉3例,小肠多发隆起灶1例。胶囊内镜正常电池范围内对小肠检查情况:86例中有14例未能完成抵达回盲部,占16.3%。但其中10例已经发现小肠病变。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诊断率高,尤其适用于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17.
刘玲  宋育林 《安徽医药》2011,15(4):498-501
由于病因复杂,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困难.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尤其胶囊内镜和双气囊小肠镜的应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水平得以提高.该文就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段做出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老年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3年7月来我院就诊137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将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两组,老年组75例,非老年组62例,采用胶囊内镜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老年组患者小肠转运时间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血管病变阳性诊断率高于非老年组,而克罗恩病阳性诊断率低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老年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检查手段中胶囊内镜安全性及诊断价值较高,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术中内镜在剖腹探查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价值。方法对2005年至2011年我院因小肠出血不能确诊需剖腹探查的21例患者进行了术中内镜检查,并对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本组21例患者通过术中内镜检查全部明确出血原因和部位;术后21例未见再出血。结论在诊治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而行剖腹探查术时应配合术中内镜,可提高病变检出率,定位、定性准确,安全快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9例消化道疾病患者及健康查体者行胶囊内镜检查。结果胶囊内镜显示病变148例(82.7%),其中小肠血管畸形72例,克罗恩病12例,小肠良性狭窄3例,增生性病变6例,胃肠息肉31例,末端回肠炎10例,小肠肿瘤9例,十二指肠溃疡11例,胆汁反流性胃炎25例;31例无阳性发现。检查过程中患者无不适及并发症。结论胶囊内镜对胃及小肠病变检出率高,可作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或长期腹泻、腹痛患者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