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VBI眩晕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单纯予以倍他司汀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口服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22.86%、47.14%,高于对照组的11.43%、31.43%;2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倍他司汀治疗VBI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川芎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倍他司汀,治疗后1个月,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测定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并统计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经颅多普勒超声测定血流速度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存在眩晕、恶心呕吐、头痛和耳鸣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川芎嗪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眩晕,能显著改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较快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倍他司汀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96例住院患者按住院号的单双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天予以倍他司汀口服,同时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照组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并经颅多普勒超声测量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能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平均血流速度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倍他司汀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通心络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VBI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通心络胶囊4粒口服,每天3次;倍他司汀8mg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30例仅口服倍他司汀8mg,每天3次.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通心络联合倍他司汀治疗VBI性眩晕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VBI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通心络胶囊4粒口服,每天3次;倍他司汀8mg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30例仅口服倍他司汀8mg,每天3次。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通心络联合倍他司汀治疗VBI性眩晕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沙地克  刘远新 《北方药学》2011,8(6):27+25-27,25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VBIV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给予天麻素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0.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灯银脑通胶囊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2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6mg/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灯银脑通胶囊,2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ARS)评分、眩晕障碍量表的筛查表(DHI-S)评分和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67%、8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ARS、DHI-S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DARS、DH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增快,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银脑通胶囊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有效减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程度,调节血管舒缩功能,改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且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杨明刚 《河北医药》2010,32(22):3170-3171
目的 探讨葛根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4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葛根素注射剂(250 ml,0.5 g)及倍他司汀(6 mg/片)口服治疗,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剂(0.9%氯化钠溶液250 ml+复方丹参20 ml)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椎-基底动脉血液平均流速.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椎-基底动脉血液平均流速提高程度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葛根素联合倍他司汀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一种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9.
李卫军  李复雄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9):2628-2628
目的:观察倍他司汀与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观察,将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患者68例分为2组(每组34例),一组用倍他司汀治疗,另一组用氟桂利嗪治疗,共观察4周。结果:倍他司汀在减轻眩晕的程度与发作频率上较氟桂利嗪明显。结论:倍他司汀在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上优于氟桂利嗪,且不良反应也较氟桂利嗪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2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血塞通注射液,10 m 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眩晕症状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85%、95.7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黏附率(PAR)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眩晕症状评分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增加椎基底动脉血供,降低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倍他司汀加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常规使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口服眩晕停片、西比灵片,疗程7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连用7d,观察眩晕与伴发症状,阳性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起效快,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起效慢,总有效率为81.7%,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司汀加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不但起效快,而且提高疗效,副作用少,安全性高,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倍他司汀联合丁咯地尔治疗眩晕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眩晕综合征患者120例,按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加服盐酸倍他司汀片,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眩晕症状评分简化量表、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和红细胞比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烯醇化酶、脂肪酸结合蛋白、微管相关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3.33%比8.33%,P> 0.05)。结论 倍他司汀联合丁咯地尔治疗眩晕综合征,可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脑损伤标志物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6 mg/次,3次/d,观察组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0.13 g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滴,1次/d,14 d后比较两组椎基底动脉供血和血流变指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流速、平均流速)和血流变学指标(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具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郭晓霞  郎奕 《天津药学》2005,17(3):26-28
目的:了解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临床确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47例,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剂量为口服24mg/d,疗程4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多普勒、神经系统检查,并记录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盐酸倍他司汀不但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症状(P<0.01),对眩晕发作时伴随的恶心、呕吐、耳鸣、耳闷等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5),本药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倍他司汀能有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伴随症状,且耐受性强,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醒脑静联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醒脑静联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及胞二磷胆碱;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0月诊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1例患者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20m1/次,1次/d,疗程为10d;观察组41例患者静脉滴注倍他司汀40mg/次,溶于500ml0.9%氯化钠溶液中,1次/d,疗程为10d;两组均随访6个月,治疗前后行经颅多普勒检查,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椎动脉血流速度、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显著升高;观察组的椎动脉血流速度、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眩晕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倍他司汀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谢芬  戴秀珍 《淮海医药》2013,31(1):35-35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的疗效。方法将7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长春西汀+倍他司汀治疗;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治疗。均行1疗程(7d)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74.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倍他司汀治疗VBIV疗效较血栓通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联合天麻素用于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以丁咯地尔联合天麻素治疗,对照组予以倍他司汀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治疗7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咯地尔联合天麻素用于椎—基底动脉缺血引起的眩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络泰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络泰与倍他司汀注射液用于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所至眩晕的疗效对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观察,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共观察4周,每两周作一次观察记录。结果络泰在减轻眩晕的程度与发作频率上较倍他司汀明显。结论络泰在症状改善出现的时间及持续时间均优于倍他司汀,且不良反应也较倍他司汀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94例VBI患者分为治疗组98例,对照组96例,均于发病24h内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的基础上加用倍他司汀4mg肌内注射,2次/d。两组均治疗14日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显效率高于对照组(55%比38%,38%比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治疗组经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效增加,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倍他司汀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及复方丹参注。射液等治疗VBI临床效果、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