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近年来粤北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病毒的病原学特征和流行规律,为医生诊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粤北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已行甲型流感病毒(Flu A)、乙型流感病毒(Flu 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1型(PIV 1)、...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分析云浮市人民医院6880例儿科住院患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 ,了解其感染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 ~2019年12月云浮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688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入院后均需做咽拭子检查,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厦门市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病原学特征和流行规律,分析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发生情况,旨在为临床精准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426例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取其上呼吸道(鼻咽)分泌物进行13项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并分析13项呼吸道病原体阳性总体检出情况,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不同性别的13项呼吸道病原体阳性检出情况。结果 2426例送检标本中病毒阳性总检出1473例,总阳性检出率为60.72%;其中人鼻病毒核糖核酸(RNA)最多(占27.77%),其余依次为甲型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RNA(占20.23%)、人偏肺病毒RNA(占17.04%)、呼吸道合胞病毒RNA(占16.77%)、季节性H3N2病毒RNA(占12.63%)、腺病毒DNA(占10.93%)、乙型流感病毒RNA(占10.39%)、副流感病毒RNA(占7.60%)、人博卡病毒DNA(占3.05%)、冠状病毒RNA(占1.09%)、甲型流感病毒H1N1(2009)RNA(占0.41%), 374例混合感染,阳性检出率为15.42%。1~3岁呼吸道病原体阳性总检出率最高(占64.39%),其余依...  相似文献   

4.
钱俊  王文建  谢娟娟  李羚 《江苏医药》2008,34(6):569-570
目的 探讨无锡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采集2006年12月~2007年11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而住院治疗患儿的鼻咽分泌物,用直接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B型(IFVA、B)、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PIV Ⅰ、Ⅱ、Ⅲ)共7种病毒抗原.结果 654例患儿鼻咽分泌物中病毒抗原检测阳性共266例,阳性率40.6%;所检病毒依次为RSV(60.9%,162/266)、PIV Ⅲ型(19.1%)、IFV A型(7.5%)、APV(7.5%)、PIV Ⅰ型(2.6%)和IFV B型(2.2%).冬春季节病毒抗原阳性率与夏秋季相近,喘息性疾病患儿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喘息性疾病患JL(P<0.01),3岁以下患儿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3岁以上患儿(P<0.01),男性高于女性(P<0.01).结论 无锡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病毒病原体以RSV和副流感病毒Ⅲ型为主,喘息性疾病和婴幼儿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同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5种常见病毒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血清中5种病毒[腺病毒(ADV)、柯萨奇病毒(CBV)、巨细胞病毒(CM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单纯疱疹病毒(HSV)]特异性抗体IgM。结果 367例急性下呼道感染患儿血清中,检出病毒IgM阳性例数为217例(59.1%),其中单一病毒IgM阳性149例(40.6%),≥2种病毒IgM阳性68例(18.5%),ADV、CMV、RSV为主要病毒病原体;男性患儿病毒IgM阳性率为54.1%,女性患儿为57.8%,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病毒IgM阳性率最高的年龄段为6个月~1岁,阳性率为63.5%,2~3岁次之,阳性率为57.5%;气温较低的冬春季节以RSV感染为主,随着气温的升高则以ADV感染为主;以毛细支气管炎病毒检出率最高(58.1%),其次是支气管肺炎(57.9%),大叶性肺炎最低(19.2%)。结论该院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检出率较高,且有季节及病种的规律性。应重视病毒病原学检测,及早明确感染病原,以利于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提高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6.
文惯宇  李丹  赵德育  陈倩  张其华 《江苏医药》2012,38(21):2587-2589
目的 研究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与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2 438例住院患儿痰MP-DNA,分析相关资料.结果 MP-DNA检出率在2008-2011各年度分别为13.88% 、28.37% 、37.43%、18.20%,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1);MP-DNA检出率在大叶性肺炎组最高,并存胸腔内并发症组其次,并存肺外其他疾病组明显下降(P<0.01).MP-DNA阳性组平均住院天数长于阴性组,治愈出院率低于阴性组(P<0.01).结论 2009、2010年度为本地区MP感染暴发流行年;MP感染与年龄、性别有关,是引起大叶性肺炎及其胸腔内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延长住院天数及影响出院转归;并存肺外其他疾病不增加MP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儿内科5岁以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非细菌病原体IgM抗体,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1 976例5岁以下儿内科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中8种常见非细菌病原体的IgM抗体。结果:检测11 976例标本非细菌病原体IgM抗体,其中流感病毒B型(FluB)、肺炎支原体(MP)阳性率较高,其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型(FluA)、嗜肺军团菌(LP)。MP在2013-2014 年5、6、7、8月份的阳性率均较高,FluA在1、2月份和11、12月份感染率高,FluB、副流感病毒在6、12月份的感染率高于其他月份。MP阳性率在春夏季显著高于秋冬季。MP感染率2岁以上儿童高于2岁以下婴幼儿,RSV主要感染2岁以下的婴幼儿。结论: 2012年11月至2015年8月泉州地区引起5岁以下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非细菌病原体主要是FluB、MP,不同病原体在不同的月份感染率有差别。MP在春夏季的感染率较高。2岁以上儿童MP感染率较高,而RSV主要感染2岁以下的婴幼儿。  相似文献   

8.
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儿科最常见病之一 ,为了解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 (MP)、腺病毒 (ADV)、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的感染状况 ,我院儿科于1997年4月~2002年5月对临床诊断为发热待查、呼吸道感染的患儿962例进行MP、ADV、RSV特异性IgM检则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 :5年来 ,我院住院患儿中 ,检测MP、ADV、RSV962例 ,其中发热待查72例 ,上呼吸道感染354例 ,下呼吸道感染536例 ,患儿年龄<1岁478例 ,<3岁253例 ,<7岁129例 ,<12岁102例 …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特征并探讨其与哮喘发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2 35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取鼻咽深部分泌物,利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分泌物进行检测。荧光免疫实验测定患儿血清特异性IgE水平,以lgE≥0.35 IU/ mL作为特异性诊断标准;流式细胞仪检测患儿血液嗜酸粒细胞(TEC)的数量。结果: (1)2 35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阳性病毒检出371例(15.75%)。不同性别间阳性病毒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65, P>0.05);不同年龄段患儿阳性病毒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岁以内患儿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随着患儿 年龄增大,病毒阳性检出率越低。(2)2 356例患儿鼻咽深部分泌物共检出5种常见病毒,分别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V)、流感病毒(IFV)、副流感病毒3型(PIV3)以及鼻病毒(RV), 其中RSV阳性检出率最高271例(73.05%),PIV3阳性检出率次之44例(11.86%)。(3)AV感染易导致患儿肺炎的发作, IFV感染易导致患儿支气管炎的发作, RSV感染易导致患儿产生毛细支气管炎, RV和IFV感染则容易引起患儿哮喘发作。结论: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与哮喘发作密切相关;RV和IFV具有特异敏感性,是引起患儿哮喘发作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某院成人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病原学及流行病学分析,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和感染防控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市健宫医院就诊的1168例成人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呼吸道标本,采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多种呼吸道病原体进行检测,对检出病原体的病原学分布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  相似文献   

11.
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桂玲  王丽 《医药世界》2009,(9):497-498
目的:探讨检测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IgM(RSV—IgM)用于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48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486例怀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检测结果,各组病例阳性率均与健康献血员血清RSV—IgM阳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5)。结论:RSV—IgM检测结果快速、准确、可靠,可提高对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284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就我院1995年7月~1999年12月369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病原分布进行回顾,对其中284份进行普通痰培养及药敏分析,以期了解并掌握主要的致病菌及耐药情况。1材料及方法1.1 标本采集:284份送检标本均系我院1995年7月~1999年12月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以偷规取痰方法获得。其方法是:患者清晨用清水反复漱口,用力咳嗽,从呼吸道深部咳出的新鲜痰液立即送检。送检标本光镜检查每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 10个方进行培养[1]。1.2 细菌分纯、鉴定及药敏测定:送检标本先行普通培养,依据培养情况…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分析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分布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380例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肺炎支原体(MP)IgM,统计分析呼吸道感染患儿MP阳性率及MP感染患儿年龄、性别及季节性分布。结果 38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IgM阳性148例,MP阳性率为38.95%;其中女患儿阳性率44.86%高于男患儿3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感染患儿中,学龄前组患儿阳性率最高为58.54%,婴儿组患儿阳性率最低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夏季MP阳性率高于秋冬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月份检出阳性率最高,为58.53%。结论 MP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呼吸道感染患儿MP感染女性多于男性、以学龄前患儿多见、好发于春夏季。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方法常规方法分离住院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Microscan WalkAway40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共分离病原菌101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10株(79.9%),革兰阳性菌204株(20.1%)。最常见的细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5.3%)、大肠埃希菌(18.2%)、铜绿假单胞菌(14.0%)、金黄色葡萄球菌(12.8%)。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57.8%和47.1%,对三、四代头孢菌素敏感率在41%~67%。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5.6%,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3.3%。MRSA检出率为14.6%。结论我院住院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各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同,建议临床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东莞市人民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儿童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RT-PCR检测2013年1月—2014年12月920例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鼻咽提取物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患儿性别、年龄、年份和月份的分布特点。结果 2年间东莞市人民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194例,总阳性率为21.09%, A型占76.80%,B型占23.20%。其中男性儿童的阳性率为23.93%,女性儿童的阳性率为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P<0.05);2岁以下儿童的阳性率为27.69%,2岁以上儿童的阳性率为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7,P<0.05)。2013年和2014年的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差异不显著(χ2= 0.02,P>0.05)。住院儿童10~12月份和1~3月份的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比较均无差异,但1~3和10~12月份与4~9月份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χ2=14.93,P<0.05)。结论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流行与性别、年龄和月份有关,春冬季节应加强2岁以下儿童,尤其是男性儿童的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构成及药物敏感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4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痰培养阳性者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培养阳性菌中革兰阴性杆菌37株,革兰阳性球菌9株;阳性率前三位致病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杆菌(14株)、大肠埃希菌(8株)、D群非肠球菌(5株);肺炎克雷伯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方新诺明敏感,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亚胺培南敏感。结论: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构成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治疗前的痰培养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当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的状况。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盐田区在我市疾控中心的15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咽拭子病毒分离,并检测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病原学。结果:通过对150例患者病原学进行检查,其中阳性的患者有40例,总阳性率为26.67%,在对单项病毒感染的患者进行调查,显示合胞病毒的患者有12例,占比例为30.00%,甲3型流感病毒的患者有10例,占有的比例为25.00%,乙型流感病毒的患者为7例,占有比例为17.50%,副流感病毒I的患者有5例,占有的比例为12.50%,腺病毒的患者有5例,占有的比例为12.50%,混合感染(合胞病毒+甲3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的患者有1例,占有的比例为2.50%。结论:当前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炎症标志物与病原学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302例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参考患儿年龄,将年龄<3岁的130例患儿其分为婴幼儿组;将年龄≥3岁且<6岁的143例患儿纳入学龄前期组;将年龄≥6岁的29例患儿纳入学龄期组。分别比较三组患儿炎性标志物水平与病原体分布情况,并分析不同年龄段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炎症标志物与病原学关系。结果:婴幼儿组患儿病原体分布以细菌感染(60.00%)占比最高;学龄前期组患儿病原体分布以肺炎支原体感染(60.14%)占比最高;学龄期组患儿病原体分布以混合感染(82.76%)占比最高。学龄期组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及CRP水平均高于婴幼儿组与学龄前期组,粒细胞水平低于婴幼儿组与学龄前期组(P<0.05)。混合感染患儿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及CRP水平均细菌感染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粒细胞水平低于细菌感染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P<0.05)。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与学龄期患儿患病后炎症反应较为严重,病原学主要分布为细菌感染与混合感染;临床通过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78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的分布特点,为其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确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78例患儿收集其鼻咽分泌物,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抗原。结果病毒感染检出率为64.1%;最常见的三种病毒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Ⅲ型(PIVⅢ)、腺病毒(ADV);病毒感染无明显性别差异,以1个月至2岁前感染多发。结论通过检测杭州余杭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病毒病原,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提供相对可靠的病原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